A股股民和基民不容易

青春的泥沼
2023-03-11

又到周末了,总结一下本周的情况——我有种感受:A股股民和基民真不容易。

为什么说A股股民和基民真是不容易。

很多人知识的最高峰是高考,但是A股的股民和基民不是。

远的咱不说,就拿最近来说。

上周末,股民和基民刚学习毫米波6G的前瞻布局,然后这几天依次学习了10000个大气压条件下的常温超导,又学到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周四,大家又分析了新能源竞争压力下,面临新国标执行,汽油车大规模降价促销,这对中国和全世界的汽车产业,对日本、法德等国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有重大影响。

周五又得学习美国硅谷银行过去的成功和现在的危机,来防范金融风险。

虽然不一定赚到很多钱,但一定是收获了很多知识,不愧是大型真人互动知识付费平台。

说到硅谷银行,这就有意思了——老师自己玩砸了。

硅谷银行之前还挺不错的,前几年美国的硅谷银行还作为先进典型,被一批美国的经济学家推崇,说是先进的运作模式,为硅谷发展做出了贡献。

那么自然,在中国也有不少学界的人推崇。

毕竟搞经济的人都有金融报国之心,帮助中小成长型创新企业融资,促进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是很多人的金融理想。

好,既然美国人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促进了创新中小企业发展,那么就引进。

浦发银行和硅谷银行合资,把先进模式引入国内了,注意这个国内的业务是独立运作的,美国母公司玩砸了,不代表我国的业务也有问题。

但是谁能想到美国老师自己玩砸了——把暂时没放贷出去的钱,拿去买美国国债,结果长短期限错配,屋漏偏逢连夜雨,叠加通胀之下的美联储收水,加息,导致自身流动性问题。

这几天,硅谷银行的股票风雨飘摇,甚至带动了美国其他银行股价的下跌,极个别的美国地区性银行竟然有恐慌性挤兑。金融联系千家万户,跟咱们老百姓关系很密切。

搞金融创新值得鼓励,但是也要控制风险啊。

谁能想到,结果美国人自己挖砸了。

不得不说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这几年来看,具有预见性——抑制期限错配,引导脱虚向实。

说完了玩砸的,说说玩的6的。

平安基金玩的就很6。

现在ETF市场竞争很激烈,毕竟大家前两年也看到了,明星基金经理整到500亿,1000亿规模,然后就一地鸡毛,就更不要说基金经理奔私或是跳槽了,还是要主推指数基金。

这两周,中字头个股上涨,伴随而来的就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央企真是吸引眼球。自然而然,相关国企、央企类的ETF也被关注。

平安基金这次搞了一个改名,ETF的改名。

改名字这招太狠了,平安基金这个ETF,跟踪富时指数公司编制的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场内简称:开放共赢ETF(深交所)。

为啥我要备注一个(深交所),因为上交所还有一个同名的开放共赢ETF(南方基金),对,两个交易所的ETF基金,可以一样,但是同一个交易所不行。

然后现在不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吗,平安基金把这个ETF改简称了:国企共赢ETF。

那么上交所的国企共赢ETF的名字是国泰改,还是南方改?

说到很6的,除了平安基金,还有招商基金,招商基金挖人很厉害。

感觉招商基金今年或者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还挺顺的,至少在大基金公司里面算顺的。

朱红裕,招商核心竞争力,新发基金没多久,出来就抓住一波反弹,尤其是港股,限购了。

陆文凯,招商瑞利,信创这一波也火了,限购了,不过限购的不多,而且招商瑞利也成了自己管的基金了。

王平,招商量化,老基金,之前关注度不高,但是最近公募量化,尤其是偏成长股的量化火了不少人,也限购了。

翟相栋,招商优势企业,老基金,新人,之前在私募,管公募不到1年,其中自己独立管基金差不多半年吧,也开始限购了。

后续有消息,说之前诺安基金刚离职的基金经理蔡于滨也是要去招商基金,这就有点意思了。

说到离职和入职。

我又要提沈博文了。

之前离职时候,去年有传闻说是辞去基金经理职务,去读博的沈博文,出现在广发基金的备案人员名单里面。

那么沈博文啥时候发基金,那么当时沈博文去读博士的传言咋来的?

真的,你是不知道,当时好几个人跟我说的沈博文辞职,去读博士的,我还很纳闷哪。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你说买央企,尤其是分红还不错的央企,是机构们在布局进攻,还是布局防御。

我没想明白,我这个周都在想这个问题,没想明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