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刺刀
2023-01-18
梦该醒了!
@时代财经:
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专家预测未来2至3年生育率会反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26897219,"tweetId":"626897219","gmtCreate":1674001664231,"gmtModify":1674001665934,"author":{"id":20680110782295,"idStr":"20680110782295","authorId":20680110782295,"authorIdStr":"20680110782295","name":"冷血刺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6,"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梦该醒了!</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梦该醒了!</body></html>","text":"梦该醒了!","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897219","repostId":626128299,"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626128299,"tweetId":"626128299","gmtCreate":1673947903000,"gmtModify":1673949276704,"author":{"id":3578460021109326,"idStr":"3578460021109326","authorId":3578460021109326,"authorIdStr":"3578460021109326","name":"时代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1c2175656a070c51747405cb8325278","vip":6,"userType":6,"introduction":"企业第一财经读本","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316,"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title":"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专家预测未来2至3年生育率会反弹","html":"<html><head></head><body><p>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p>\n<p>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p> \n<p>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也就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p> \n<p>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1月17日上午对时代财经分析,人口总量不会大起大落,人口增长率在零值附近波动,还不能认为“2022年就是人口负增长元年”,或是“人口负增长阶段的开端”。</p> \n<p>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9%等数据,原新分析,当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p> \n<p>“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长寿导致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导致少子,老龄化是低死亡率与低生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新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来构建积极应对人口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未来通过相关鼓励生育政策,提振生育率,有可能缓解人口负增长、老龄化。</p> \n<p><span>图片来源:图虫创意</span></p> \n<h5>负增长趋势已形成,不排除会小幅反弹<span><br></span></h5> \n<p>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死亡人口与出生人口之差。</p> \n<p>2022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85万,这导致了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48万。</p> \n<p>“几十万的量级变化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较为微小的波动。不排除在未来三四年,出生人口再反超死亡人口。”原新分析。</p> \n<p>在原新看来,若在未来2~3年之内,若是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能行之有效,短期生育率会反弹,人口还有可能在零增长附近徘徊。</p> \n<p>就人口发展整体走势来看,原新指出,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就意味着人口到了峰值。当前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换句话说,中国人口的绝对峰值就在14.1~14.2亿,负增长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 </p> \n<p>康义在1月17日新闻发布会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p> \n<p>“负增长是不断加速的,但开始相对缓慢,后面会越来越快。”具体到人口负增长的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1月1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指出。经陈卫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2040年代之前,负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年减少量在350万以下,年增长率大于-0.25%。</p> \n<p>原新也指出,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人口规模依然巨大。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则仍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全球两个十亿级以上的人口大国之一。 </p> \n<h5>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低龄老龄化特征<span><br></span></h5> \n<p>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人口年龄特点,2022年,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p> \n<p>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不过原新注意到,当前的老龄化具有典型的低龄老龄化特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但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依然丰盈。2020年为8.9亿人,2035年8.2亿人,2050年6.5亿人,尽管占比从63.2%降至50%,但总量比届时的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多。”</p> \n<p>这意味着,尽管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进入下降通道,但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劳动人口下降速度也会经历缓慢增长的过程。</p> \n<p>康义也表示,“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p> \n<p>“仅靠劳动人口数量支撑的人口机会确实在收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陈卫也表示认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里增加了4倍,2020年达到2.2亿。</p> \n<p>陈卫进一步指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未来高等教育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通过人口流动等调节机制,高质量的劳动力能更高效地与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 \n<h5>农村老龄化严峻,性别比失衡要警惕<span><br></span></h5> \n<p>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还提供一组数据,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p> \n<p>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为14.5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按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1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峰值将出现在75%至80%。</p> \n<p>原新指出,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大概要减少1.5亿以上,城市人口会继续增加七八千万。这体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腾挪优势,人口往经济发展的城镇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南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移动,是长期现象。</p> \n<p>结合当前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原新还注意到,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可能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化等问题。</p> \n<p>原新预见,农村的老龄化过程将要快于城镇,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23.8%,城镇的老龄化程度为18.82%,两者相差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率先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迎来老龄化的峰值。在原新看来,农村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点、重点和堵点。</p> \n<p>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22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在原新看来,单一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得出来的性别比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原新指出,更要关注到长达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适婚年龄段人口性别偏离的现象。</p> \n<p>“19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是103~107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1982年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出生性别比高于107,随后一路升高到2004年达121.2,此后逐渐降低,2021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08.3,依然高于正常值。”原新分析,从1980年到2021年出生了7.9亿人,性别比是114.4,这显然是高于了107的上限值。按此计算,多生出来的男性大概是接近3,400万。</p> \n<p>原新称,再加上随着社会发展,有一部分男性或者女性选择不婚,那么男性人口的失婚问题和单身问题叠加,会演变成比较凸显的社会问题。</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p>\n<p>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p> \n<p>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也就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p> \n<p>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1月17日上午对时代财经分析,人口总量不会大起大落,人口增长率在零值附近波动,还不能认为“2022年就是人口负增长元年”,或是“人口负增长阶段的开端”。</p> \n<p>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9%等数据,原新分析,当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p> \n<p>“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长寿导致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导致少子,老龄化是低死亡率与低生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新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来构建积极应对人口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未来通过相关鼓励生育政策,提振生育率,有可能缓解人口负增长、老龄化。</p> \n<p><span>图片来源:图虫创意</span></p> \n<h5>负增长趋势已形成,不排除会小幅反弹<span><br></span></h5> \n<p>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死亡人口与出生人口之差。</p> \n<p>2022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85万,这导致了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48万。</p> \n<p>“几十万的量级变化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较为微小的波动。不排除在未来三四年,出生人口再反超死亡人口。”原新分析。</p> \n<p>在原新看来,若在未来2~3年之内,若是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能行之有效,短期生育率会反弹,人口还有可能在零增长附近徘徊。</p> \n<p>就人口发展整体走势来看,原新指出,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就意味着人口到了峰值。当前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换句话说,中国人口的绝对峰值就在14.1~14.2亿,负增长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 </p> \n<p>康义在1月17日新闻发布会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p> \n<p>“负增长是不断加速的,但开始相对缓慢,后面会越来越快。”具体到人口负增长的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1月1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指出。经陈卫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2040年代之前,负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年减少量在350万以下,年增长率大于-0.25%。</p> \n<p>原新也指出,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人口规模依然巨大。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则仍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全球两个十亿级以上的人口大国之一。 </p> \n<h5>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低龄老龄化特征<span><br></span></h5> \n<p>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人口年龄特点,2022年,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p> \n<p>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不过原新注意到,当前的老龄化具有典型的低龄老龄化特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但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依然丰盈。2020年为8.9亿人,2035年8.2亿人,2050年6.5亿人,尽管占比从63.2%降至50%,但总量比届时的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多。”</p> \n<p>这意味着,尽管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进入下降通道,但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劳动人口下降速度也会经历缓慢增长的过程。</p> \n<p>康义也表示,“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p> \n<p>“仅靠劳动人口数量支撑的人口机会确实在收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陈卫也表示认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里增加了4倍,2020年达到2.2亿。</p> \n<p>陈卫进一步指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未来高等教育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通过人口流动等调节机制,高质量的劳动力能更高效地与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 \n<h5>农村老龄化严峻,性别比失衡要警惕<span><br></span></h5> \n<p>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还提供一组数据,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p> \n<p>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为14.5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按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1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峰值将出现在75%至80%。</p> \n<p>原新指出,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大概要减少1.5亿以上,城市人口会继续增加七八千万。这体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腾挪优势,人口往经济发展的城镇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南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移动,是长期现象。</p> \n<p>结合当前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原新还注意到,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可能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化等问题。</p> \n<p>原新预见,农村的老龄化过程将要快于城镇,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23.8%,城镇的老龄化程度为18.82%,两者相差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率先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迎来老龄化的峰值。在原新看来,农村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点、重点和堵点。</p> \n<p>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22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在原新看来,单一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得出来的性别比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原新指出,更要关注到长达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适婚年龄段人口性别偏离的现象。</p> \n<p>“19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是103~107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1982年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出生性别比高于107,随后一路升高到2004年达121.2,此后逐渐降低,2021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08.3,依然高于正常值。”原新分析,从1980年到2021年出生了7.9亿人,性别比是114.4,这显然是高于了107的上限值。按此计算,多生出来的男性大概是接近3,400万。</p> \n<p>原新称,再加上随着社会发展,有一部分男性或者女性选择不婚,那么男性人口的失婚问题和单身问题叠加,会演变成比较凸显的社会问题。</p></body></html>","text":"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也就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1月17日上午对时代财经分析,人口总量不会大起大落,人口增长率在零值附近波动,还不能认为“2022年就是人口负增长元年”,或是“人口负增长阶段的开端”。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9%等数据,原新分析,当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长寿导致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导致少子,老龄化是低死亡率与低生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新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来构建积极应对人口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未来通过相关鼓励生育政策,提振生育率,有可能缓解人口负增长、老龄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负增长趋势已形成,不排除会小幅反弹 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死亡人口与出生人口之差。 2022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85万,这导致了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48万。 “几十万的量级变化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较为微小的波动。不排除在未来三四年,出生人口再反超死亡人口。”原新分析。 在原新看来,若在未来2~3年之内,若是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能行之有效,短期生育率会反弹,人口还有可能在零增长附近徘徊。 就人口发展整体走势来看,原新指出,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就意味着人口到了峰值。当前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换句话说,中国人口的绝对峰值就在14.1~14.2亿,负增长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 康义在1月17日新闻发布会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 “负增长是不断加速的,但开始相对缓慢,后面会越来越快。”具体到人口负增长的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1月1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指出。经陈卫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2040年代之前,负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年减少量在350万以下,年增长率大于-0.25%。 原新也指出,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人口规模依然巨大。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则仍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全球两个十亿级以上的人口大国之一。 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低龄老龄化特征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人口年龄特点,2022年,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不过原新注意到,当前的老龄化具有典型的低龄老龄化特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但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依然丰盈。2020年为8.9亿人,2035年8.2亿人,2050年6.5亿人,尽管占比从63.2%降至50%,但总量比届时的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多。” 这意味着,尽管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进入下降通道,但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劳动人口下降速度也会经历缓慢增长的过程。 康义也表示,“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仅靠劳动人口数量支撑的人口机会确实在收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陈卫也表示认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里增加了4倍,2020年达到2.2亿。 陈卫进一步指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未来高等教育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通过人口流动等调节机制,高质量的劳动力能更高效地与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村老龄化严峻,性别比失衡要警惕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还提供一组数据,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为14.5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按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1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峰值将出现在75%至80%。 原新指出,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大概要减少1.5亿以上,城市人口会继续增加七八千万。这体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腾挪优势,人口往经济发展的城镇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南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移动,是长期现象。 结合当前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原新还注意到,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可能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化等问题。 原新预见,农村的老龄化过程将要快于城镇,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23.8%,城镇的老龄化程度为18.82%,两者相差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率先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迎来老龄化的峰值。在原新看来,农村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点、重点和堵点。 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22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在原新看来,单一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得出来的性别比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原新指出,更要关注到长达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适婚年龄段人口性别偏离的现象。 “19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是103~107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1982年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出生性别比高于107,随后一路升高到2004年达121.2,此后逐渐降低,2021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08.3,依然高于正常值。”原新分析,从1980年到2021年出生了7.9亿人,性别比是114.4,这显然是高于了107的上限值。按此计算,多生出来的男性大概是接近3,400万。 原新称,再加上随着社会发展,有一部分男性或者女性选择不婚,那么男性人口的失婚问题和单身问题叠加,会演变成比较凸显的社会问题。","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128299","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4959,"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92,"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9,"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26897219"}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