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安全重要性凸显,国产替代机会涌现

妙投
2022-12-22

大盘全天低开低走,深成指领跌,沪指失守3100点。指数黄白分时线走势分化,蓝筹股表现低迷拖累指数。盘面上,供销社概念股全天强势。工业母机概念股震荡走强。汽车产业链个股午后走强。下跌方面,地产股持续走弱尾盘掀跌停潮。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500只个股下跌,近50股跌超9%。板块方面,供销社、工业母机、一体化压铸、Chiplet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房地产、饮料制造、医药商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的研报聚焦汽车供应链国产替代、汽车线束线缆、汽车及零部件三个方向。

关键词一:汽车供应链国产替代

来源:国金证券

相关公司:中鼎股份、伯特利、继峰股份、松原股份、赛轮轮胎

核心看点: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要性凸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空气悬挂、制动、座椅、被动安全、微电机、智能驾驶微控制器、智能驾驶感知算法、轮胎以及轴承均存在广阔的国产替代机会。

“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底盘:

1)空悬:目前空压机国产化率达60%+。受益于国内企业产品成本低+服务响应快,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制动:21年线控制动国产化率不到1%。受益于芯片紧缺,外资供应商产能不足+国内企业开发费用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座舱:

1)座椅:据Marklines,2021年全球座椅市场CR5约78%,均为外资企业。受益于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被动安全:目前国产化率预计10%,受益于自主车企份额提升+国产企业成本优势,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3)微电机:目前国产化率约40%-50%(扣除德昌电机估计<15%),微传动国产化率估计<15%。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技术突破、新增品类带来的市场增量,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智能驾驶:

1)控制器:目前国产化率约10-20%。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国产芯片崛起+本土tier1配套上量,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感知算法:目前国产化率0.3%,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国内车企自研技术提升,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簧下:

1)轮胎;21年,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合计占全球市场36%。受益于国内企业成本低+技术不断突破,向高端市场进军,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轴承:全球八大跨国轴承企业占据全球70%的市场。其中汽车轴承领域,受益于自主车企的崛起,未来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关键词二:汽车线束线缆

来源:天风证券

相关公司:沪光股份、得润电子、永鼎股份、立讯精密

核心看点:

1.汽车线束行业的主要特点为集中度高、国产化程度低和认证壁垒高。

2.汽车线束行业变化驱动力是智能电动提升单车价值和国产替代重塑竞争格局。

汽车线束行业目前集中度较高,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企业CR3为71%。目前汽车线束市场为日韩、欧美等外资企业主导,但国产线束企业市场占有率正逐渐提高。整车厂商对汽车线束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认证评价标准,因此会形成供应商资质壁垒。类似地,汽车线缆产品属于汽车的安全件,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而汽车线缆产品的资质认证门槛同样较高。

新能源汽车系统包含了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其中高压线束系统是电动化下的全新系统,取代了传统车的发动机线束。从单车价值量上看,新能源车线束单车价值量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汽车智能化发展使得车内电子电器功能增多,从而增加线束线缆的用量,提升价值量;同时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需求将带动高频高速线束线缆用量提升。

据天风证券测算,到2025年国内汽车线束的市场空间达1137亿元,2022-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3%;汽车线缆的市场空间达280亿元,2022-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4%。

近年来,国际汽车厂商重视成本控制,国内自主线束企业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厂商的供应商配套体系。此外优秀国产品牌陆续崛起,自主品牌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较高。国际汽车厂商和线束厂商的供应链本地化,以及本土线束企业的成长,同样将助力线缆企业实现国产替代。

关键词三:汽车及零部件

来源:安信证券

相关公司: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明新旭腾、常熟汽饰等

核心看点:

1. 2023年行业总量趋稳,新能源依然高增长。行业竞争趋于激烈,自主品牌产品周期强。

2.整车投资策略:量价齐升,看好传统自主车企。零部件投资策略:行业进入α时代,关注四条主线:低渗透率、低市占率、全球化、混动产业链。

随着防疫政策的逐步优化,安信证券分析师徐慧雄预计乘用车需求有望逐步复苏,预计202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976万辆,同比增长49%,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3%,预计2023年出口销量有望达到325万辆,同比增加90万辆。

2023年新能源车优质供给大幅增加,整体竞争趋于激烈。

分价格带来看:

10-20万元新能源车市场空间较大(约1081万辆),渗透率较低(2022Q1-Q324%),格局相对较好,未来新车较多。20-30万和30万以上新能源车均有300-400万辆的潜在空间,2022Q1-Q3渗透率分别为28%和26%,未来新车型较多,竞争压力较大。

分车企来看:

2023年新势力新品战略偏防守,主要由22H2的新车型和2023年换代车型贡献增量,预计其市占率稳中有升;2023年合资车企新车型较少,预计其销量份额将继续下滑;2023年传统自主车企产品周期较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自主车企有望凭借强势产品周期实现销量、份额提升和盈利边际改善。

整车投资策略:量价齐升,看好传统自主车企。

展望2023年:

1)自主新能源车销量有望高增长;

2)20万以上车型占比提升;

2)PHEV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

对于2023年的整车行业投资,安信证券认为,考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逐步进入拼成本时代,具有成本优势的传统自主车企有望迎来更大的投资机会。

零部件投资策略:

行业进入α时代,关注四条主线:低渗透率、低市占率、全球化、混动产业链。展望2023年,安信证券认为零部件板块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板块业绩压力或从成本端转移至需求端,而需求端结构分化(自主车型高增、新能源车型高增、零部件出口市场高增)带来α机遇,看好业绩兑现能力强、业绩高增的α公司。

*以上分析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妙投致力于为投资者提升关键信息获取效率,在任何情况下,本平台的信息、观点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或经营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动三宝齐飙升,你上车了没?
汽车股暴力拉升,新能源汽车领涨,小鹏汽车涨超47%;蔚来涨超21%,11月累涨32.16%;理想汽车涨超18%,你上车了没?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