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你解释一下最近一年来大热的「元宇宙」。
我会用最简单的道理把这个玄虚的概念讲给你。
我的面前摆放着一瓶八二年的拉菲,和一捆八二年的拉菲葡萄枯枝败叶。
前者作为一瓶红酒,在中华田园唯物论者眼里,这是一个玻璃瓶子,且灌满了富含酒精、矿物质、果胶和单宁酸的液体。后者是一种来自马达加斯加的菊科植物枯叶。
然而,它们的价值并非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拥趸们崭新的脑袋瓜永远都转不过来的简单道理)
我曾经在很久以前的一封信里跟你说过:价值,等于「感受到的重要性」(importance perceived)。
那么如今均价四千美元一瓶的八二年拉菲的「重要性」是在哪些方面能被感受到呢?
- 啜饮之能解渴、小酌之能微醺、狂饮之而大醉(客观/使用价值)
- 坚定认为其摆在酒窖里能让自己在社交中倍儿有面子(主观/使用价值)
- 坚定认为只要叫卖就会出手的信念(主观/交换价值)
- 坚定认为其能随着时间推移会以更高价格出手的信念(主观/储藏价值)
而这四千美元,基本由后三条所聚合。
你发现其共同点了么?那就是「共识」。
一个「不知道」八二拉菲价格的客人不会让主人「倍儿有面子」;
一个「不认可」八二拉菲价格的买方市场不会让卖家「倍儿有信念」;
一个「不相信」八二拉菲价格的藏品市场不会让收藏者「倍儿有执念」。
那么问题来了:
除了「喝」这种感受目前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其他的三种主要价值来源哪一项「一定依赖现实场景」呢?哪一项都不需要。虚拟世界一样可以实现。
理论上讲,一瓶数字化的八二拉菲,只要达成共识的人足够多,那么它与现实中的八二拉菲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上的区别。
反过来,现实中的八二拉菲如果被送入消息闭塞的刚果金的某个部落中,其共识立即失效,其价格便只能用玻璃瓶和酒精的使用价值来衡量。
那么,现在请你环顾你的四周——有哪些「物件」当初被你所拥有时,并非完全是因为其「物理存在」呢?
我想你已经开始慌了——你的经济水平越高,这样的物件就越多:
颇有设计感的复古装饰、文化衫上彰显个性的图形与文字、触发你无限回忆的毛绒玩具、一本扉页有喜欢的人签名的书。手机可以换,微信记录不能删;再昂贵的首饰都可以退换,但恋人赠与的镀银戒指要永久珍藏;琉璃盏砸碎了不可惜,但她在盏边留下的红唇印却迟迟不忍洗去。
感受是价值的来源,作为「感受共振」的「共识」,是价值扩张的来源。
而这一切,只要在几个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之后,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那堵墙便轰然倒塌。
几个关于「技术难题」的灵魂四问: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对物理事物的感情,有多少来自于「五感」?比如,亡故的友人写给你的纸信上,你仿佛能摩挲到她的指尖、嗅到当年她身上的香水味、隐约看到了她的泪痕。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对物理事物的「价值-价格」转化,相当大的原因来自「稀缺」,最珍贵的便是那世间独一无二的、不可伪造的,那么如果数字事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你还会仅因为其「数字与物理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其「稀缺性」么?
第三个问题是:法币的面值也早已远远超过其铸造成本,那么你对法币之购买力的坚定信念来自于什么呢?是其铸造的成本,还是其他使用者的信念产生的从众心理,还是发行者强悍的武力后盾?
第四个问题是:法币与法币的交换与物物交换本质无异,那么当你在用一个数字(价格)去衡量一种感受(价值)的时候,你选择的「锚点」是哪种数字呢?
参考文献: 孤独的阅读者 葛旭
$视觉中国(000681)$$映客(03700)$$哔哩哔哩-SW(0962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