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两极的影视投资,有人在朋友圈一夜暴富,更多人被骗讨债无门

韭黄阿rich
2022-05-07

前一段时间的五一,被誉为电影市场最惨的五一档。

同在疫情下,和去年相比,不及它的五分之一;

和十年前相比,比2012年仅多出约6000万票房。

其中原因之一,是有很多优秀的电影撤档了。

包含《保你平安》、《哥,你好》、《检察风云》足足有八部电影撤出了五一档。

没办法,疫情有风险,上线需谨慎

现在这行情,一个片子没发行好,整个公司可能跟着都没了。

但影视越是寒冬,越是有朋友想要勇敢的抄底。

他们与疫情下的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一同祈祷着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反弹。

他们是不被影视公司所知道的守护者。他们是中国影视的接盘侠。他们投资理念让业界震惊。他们额度仅有一万。他们大概率不可能赚到钱。

他们是勇敢的影视投资者。

国内众筹电影的概念,最早被大众所熟知,出现在电影《大圣归来》的成功后。

导演田晓鹏在资金缺口压力下,尝试着对外进行众筹,最后影片顺利完工,依靠着自来水的口碑实现逆袭。

这一成功的案例,引起很多人对于影视投资的兴趣,相较于复杂的金融理念,以及和生活较远的能源科技领域。

日常生活随处可见,自己也更为了解的影视,似乎是更为可靠的选择。

带着这个问题,韭黄采访了几位业内朋友。

带着他们“投影视不如投我”的贴心叮嘱,汇总了这篇影视投资4问:

(1)网传影视投资都是骗局,在网上一搜相关起诉、求助一大堆,事实情况是这样吗?

这样的说法是不严谨的,毕竟十个里面,还是有一个是真的。

正常情况下,影视公司都有自己募集资金的渠道,而真正存在资金缺口的时候,散户能募集的资金也填不上。

需要通过众筹拍摄的电影,基本都是小公司或是独立的导演团队。

前者意味着项目风险高,找不到大公司参投;后者则压根可能就没奔着钱去。

无论哪一种,都从商业性上被筛选下来的。 之前田晓鹏缺钱,是因为拒绝了制片人改剧本的要求,自己垫钱在拍,这种情况可遇而不可求。

而为什么会出现《唐探三》的投资份额,我们第四个问题回答。

(2)为什么我在朋友圈能看到别人晒出的影视投资一夜暴富的截图?

之前《哪咤之魔童降世》大火时,网上流传一张截取自朋友圈的截图,核心意思是赚翻了。

目前,这张截图已经被人从各个方面被锤造假。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你朋友圈里。

在影视投资骗局中,最常见就是微信好友诈骗。

以我身边朋友亲身经历为例,施骗者大多为女性,以兴趣群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成好友,简单交谈后,绝口不提影视投资等相关事项。

每天在朋友圈晒照发图,竖立自己年少多金且生活悠闲的人设。

偶尔发布几张参与影视投资的截图,暗示自己美好生活的资金来源。

等待受骗者愿者上钩。 这样的骗局,看似低效,实则不然。

一个手机号就可以创建一个微信,每一个微信上限有5000个好友,朋友圈文案只需要复制粘贴,就可以重复在另一个手机上。

一个人可以操控20个手机,建立起10万的私域流量。

愿者上钩的模式,是为了删选目标用户。

基本上,看到朋友圈会主动过来询问的用户,在一套标准话术之下,有着很大概率会选择投资。

施骗者被动的对话身份,也使得骗局不是那么容易被怀疑,更增加了骗局的成功性。

所谓的朋友暴富截图,都是为了引诱你上钩的饵。

(3)目前有没有可供识别真伪投资渠道的方法呢?

影视行业本身的半透明性,以及文化产业无实物的生产特点,外界的小额投资者基本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辨别。

在我翻阅的关于影视投资诈骗的案件中,很多案件看上去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一点也不比电影故事本身差。

娱乐资本论曾报道过一期,冒充李易峰女朋友,进行影视投资诈骗的案例。

诈骗分子利用圈外女友对公众保密的特殊性,使得受骗者无法求证。

朋友圈发出通过P图制造的和明星的合影。

同时暗示自己裙下之臣,不只自己男朋友一个,肆意编造八卦,对娱乐圈的尺寸指点江山,获取受骗者的信任。

光线传媒的刘同也曾在自己的微博上爆料,有诈骗分子在光线总部进行影视投资诈骗。

骗子先将投资者约在光线一楼的咖啡厅谈合同。

谈妥后,假意带投资人上三楼公司签约。

走到二楼时,另一骗子同伙冒充光线高管,假装刚刚从公司出来,借口公司现在不方便,又带回到咖啡厅完成签约。

据说,这伙骗子露出马脚,是因为他们在咖啡厅从早上坐到晚上,没点过一杯咖啡,最终引起了咖啡店的怀疑。

(4)不死心的问一句,如果我真的找到了正规影视投资渠道,可以投吗?

市面上偶尔会出现一些大IP影视项目的投资份额叫卖,但售卖主体并非是影视项目方,甚至影视项目方对此毫不知情。

这部分份额,是影视项目A公司,为了分摊制作风险,以及缓解现金压力,找来相关金融公司B合作转让出去的。

B这类大型金融公司,又会将自己手上的影视份额,拆分成数个转让给地方金融公司CDEF。

随后地方金融公司还会继续找到专门影视份额销售的公司,最终才卖给了散户。

为什么要这样层层下划,千方百计把份额卖给散户呢?当然是为了赚钱。

从B公司开始,每往下过手一轮,影视份额的售价就会上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在影视份额销售公司那,销售员每卖出一份,就能够立刻获得至少百分之十的提成。

影视行业成本的不透明性,让普通投资人无法对份额的价格做出有效判断。

当普通散户还在为电影能否上映,盈利操心时,中间商的钱已经落入口袋了。

内容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ux2Xd4FnLcwhcA1U3pKeQ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