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
作为通信行业中的细分龙头,信维通信近几年被投资者问的最多的不是签了哪个大单而是“股价何时才能重回巅峰?”,缘何至此?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了解到,自2020年8月25日高点以来,信维通信市值已经蒸发超500亿,股价跌超75%,在众多A股中这样的回撤幅度算是比较少见的。
这几年信维通信发生了什么?股价为何一直跌?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梳理资料发现,信维通信股价持续下跌与其高增长光环不在、净利润增速连续5年下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这些年信维通信大大小小的并购隐患也慢慢开始浮现而出。
兴于并购也困于并购 收购标的公司预期收益1200万 实际反亏287万
2006年,正值我国3G建设刚起步,常年跟电子产品打交道的彭浩看到了手机商机,于是在深圳创立了信维通信。不过,与其他人看重屏幕、芯片、软件等不同的是,彭浩将重点放在了天线上。
一根小小的天线有多重要呢?不夸张的讲,一款手机如果没有天线连基本的收发信号都难以做到。早期的手机往往都会有一个外置的天线,有些甚至可以往外延伸一部分,当时很多人都是通过摆动外置天线来增强信号。
早期的移动天线
之后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是为了更加美观,新式手机已隐藏在机身内。不过,天线虽然藏起来了,但重要性丝毫却没有减弱,尤其是4G、5G开始普及后,因为天线的作用更加重要。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信维通信正值是赶上了通信业大爆发,借着这股“东风”不仅成功在2010年登陆创业板,还一举成为了细分行业的龙头,其公司股价和市值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2014年前后,借着苹果公司的订单,信维通信业绩暴涨,股价3年翻了近20倍,是当时少有的大牛股之一。
不过,信维通信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刚上市的信维通信在业务上和股价上并没有太强的表现,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才在众多天线公司中脱颖而出。
2012年,信维通信以1.98亿现金收购了全球天线供应商英资莱尔德旗下的北京子公司-莱尔德(北京),后改名为“信维创科”。
当时莱尔德(北京)的资产规模稍低于信维通信,但是营业收入是信维通信的4倍以上,上演了一出并购大戏。
二者主营业务基本相同,通过此次收购,信维通信不仅可以取得了莱尔德(北京)的核心技术、销售渠道、产能规模,而且该公司的Nokia、Motorola、Sony、LG等手机厂商供应商资格一并归信维通信所有。当然此次收购完成后,莱尔德(北京)的负债也需要信维通信来还。
2014年8月至2015年,信维通信又收购了亚力盛,凭借此次交易,信维通信得以切入汽车连接器。收购亚力盛后,信维通信的产品范围丰富不少,而且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均有了大幅提升。2015年至2017年,亚力盛共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6亿元,比业绩承诺的净利润要高出32%。
也许是尝到了并购的“甜头”,信维通信随后几年又逐步收购了艾利门特、威尔视觉、德清华莹、瑞强通信、聚永昶的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然而步子迈大了总是容易摔跟头,大量的收购让信维通信的资产负债率逐步走高,盈利能力也因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开始下滑。如艾利门特2020年的净利润为1.12亿元,而2021年净利润下滑至0.58亿元,同比减少了48.21%。
再比如2018年成立的聚永昶,注册资本2000万,主要是做电阻的研发与生产,2020年净利润为90.01万元。2021年,信维通信斥资5000万收购了该公司,并且聚永昶承诺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1500万元和1800万元,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总额不低于4500万元。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聚永昶不仅没赚钱,还亏了287.37万。
高增长光环不在 净利润增速5年连降 实控人彭浩高位套现
大举并购的隐患显现的同时,信维通信的客户集中度再次出现上升的情况。
截止2021年底,信维通信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收比增至55.02%。虽然大客户的采购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带来较高的营收,但根据历史情况来看,如果大客户突然减少采购额,恐怕还会引发公司收入的巨大波动。
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信维通信营收分别为3.52亿元、8.08亿元、13亿元、24.13亿元、34.57亿元。不难发现,在营收上,信维通信几乎是翻倍式的增长。而在股价上,信维通信股价从几块钱一路增长至60多元/股(除权除息后),股价翻了近20倍,在当时也是少有的大牛股。
不过,从2017年底开始,信维通信股价开始一路跳水,由60.77元/股一路跌至20元/股附近。
有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美方对于中国通信行业的打压,而信维通信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国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客户对于信维通信的订单骤降,影响了市场对信维通信的预期。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梳理发现,2017年以前,信维通信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收比在70%以上,2017年突然骤降至34.30%。原因是2016年第一大客户采购了8.85亿元,而2017年第一大客户的采购额竟然不如2016年的第二大客户的采购量。当时2017年的营收最终较2016年还是增长了42.35%,不过较之前几年的85.61%、60.94%明显下降。
因此,2021年信维通信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收比增至55.02%,暗藏一定的风险。
此外,2017年以后,信维通信的高增长光环也黯淡了不少。数据显示,信维通信2014年至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8.08亿元、13亿元、24.13亿元、34.35亿元、47.07亿元、51.34亿元、63.94亿元和75.81亿元,期间内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29.28%、60.94%、85.61%、42.35%、37.04%、9.07%、24.53%和18.58%。
信维通信营收增长率出现下滑,净利润也受到了影响,2014年至2021年信维通信的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2.21亿元、5.24亿元、8.91亿元、9.90亿元、10.27亿元、9.74亿元和5.20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6.15%、250.90%、136.58%、70.06%、11.15%、3.76%、-5.18%和-46.60%。从数据中不难看出,2017年以后,信维通信的高增长光环已经不在,甚至在2020年和2021年两度出现业绩净利负增长的局面。
2020年由于海外疫情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信维通信的海外业务得以飞速扩张,股价曾一度从低谷开始反弹至66.18元/股。不过,这种反弹终究是没有持续下去,因为业绩等因素的原因,信维通信又一路跌至13.36元/股,跌幅超75%,市值蒸发超5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信维通信股价在高位时,公司董事长彭浩减持了939.69万股,成交均价62.79元/股,套现金额5.9亿,可谓“精准”。
盈利能力下降 债务压力较大
信维通信高增长光环黯淡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大不如前。数据显示, 2019年至2021年期间,信维通信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35%、30.19%、19.17%,呈下降趋势;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0.01%、15.23%、6.86%,也在同比下降。
对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彭浩曾表示,一方面主要是行业内卷,导致竞争加剧,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去进行调整,以及就是原材料的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的比较快;另一方面新产品线从根本上来说,还未达到预期,等新产品线品种比较齐全、效率大幅提升、技术较为领先乃至超过竞争对手之后,将会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信维通信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收入是来自于政府补助,年报显示,2021年信维通信的其他收益为1.27亿元,占利润总额26.11%,其中政府补助金额超1.14亿元,而且补助形式还是现金补助。
此外,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还发现,信维通信近几年的债务压力也很大,截止2022年3月31日,信维通信账面的货币资金为6.74亿元,而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有息负债分别为5.66亿元、1.57亿元、0.53亿元,合计7.76亿元,远高于货币资金。
不仅如此,信维通信最近两年的库存商品也是历史高位,2017年至2021期间,信维通信的库存金额从3.68亿元增加至26.35亿元,翻了6倍多,而同期营收只增加了一倍,利润还骤降。
信维通信的存货主要包括发出商品、开发产品、库存商品和原材料,其中发出商品有8.07亿元,开发产品和库存产品均为6.6亿元,原材料则有3.92亿元。除发出商品外,其他几类产品分别同比增加15.33%、47.01%、35.64%。
从产销上也不难看出,信维通信2020年的销售量与生产量比为99.47%,而2021年销售量与生产量比为67.93%,这也是导致库存增加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消费电子这类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产品存放在仓库时间越长,相对应的跌价准备也会随之增长。2021年,信维通信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04.69%。其中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原材料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1.46亿元、0.25亿元、0.24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29.41%、108.33%、26.32%。
后记:
信维通信据前期高点市值已经蒸发超500亿元,现在仅刚百亿出头,中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投资者们最清楚不过了。未来信维通信能否重回市值巅峰吗?营收增长能否高光再现?不仅在投资者心中是个问号,在信维通信自己心里也存有忧虑。
大举并购的隐患、盈利能力的下滑、骤增的库存等等诸多问题缠身,未来信维通信将如何摆脱现状?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将持续关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