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ke
2020-11-21
收购赛灵思打FPGA也说明AMD希望不止于此,格局还是有的。
英特尔与AMD的龟兔赛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社区成长助手
2020-11-21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
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什么也没有了~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2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399361003,"tweetId":"399361003","gmtCreate":1605945569202,"gmtModify":1703840558566,"author":{"id":3558390267886566,"idStr":"3558390267886566","authorId":3558390267886566,"authorIdStr":"3558390267886566","name":"Evok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ee305ec846b697d7a90cb79b44ec823","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3,"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收购赛灵思打FPGA也说明AMD希望不止于此,格局还是有的。</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收购赛灵思打FPGA也说明AMD希望不止于此,格局还是有的。</p></body></html>","text":"收购赛灵思打FPGA也说明AMD希望不止于此,格局还是有的。","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1,"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9361003","repostId":2085230767,"repostType":4,"repost":{"id":"2085230767","kind":"news","pubTimestamp":1605934193,"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085230767?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11-21 12:49","market":"us","language":"zh","title":"英特尔与AMD的龟兔赛跑","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085230767","media":"半导体行业观察","summary":"英特尔与AMD的竞争是乌龟与野兔的竞争。这在AMD方面尤其困难,因为AMD并没有真正相当于英特尔的Ark提供单一的处理器列表,按代、类型和发布日期排序。随着近70%的单线程性能优势被英特尔的qx9650所取代,以及焦点突然回到单线程性能的王者地位,至少在这些高端CPU中是这样——AMD 21世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正式结束了。在整个2007年至2013年期间,英特尔都比AMD拥有单线程优势,而且通常是相当多的优势。","content":"<p><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a>与<a href=\"https://laohu8.com/S/AMD\">AMD</a>的竞争是乌龟与野兔的竞争。但哪家公司是龟?哪家公司是兔?</p>\n<p>在过去的几个发布周期中,英特尔和AMD的粉丝之间的评论之战一直很激烈,大量的数字墨水都在讨论这些年来哪个公司有了显著的改善,或者没有明显的改善。对于两家公司最快处理器的原始性能,也不乏意见。我们认为,深入研究每个公司的最快桌面/ CPU的存档性能基准测试是很有趣的,这样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每个公司的实际表现,甚至可以看看是否有一些模式需要收集,或者对未来进行一些押注。</p>\n<p>在深入研究图表之前,让我们先从一些表开始——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了哪些CPU作为每年的里程碑。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数据中有一些不规则现象;我们也会讨论这些,讨论一些简单图表无法展示的东西。</p>\n<p><b>二十年来的发烧友计算</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82eb6403400c9c07e9f29f893cb848e\" tg-width=\"1044\" tg-height=\"1193\"></p>\n<p>虽然英特尔和AMD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的价位和目标市场推出大量的处理器,但我们每年都局限于速度最快的台式机或“发烧友”处理器。这意味着没有服务器处理器,也没有高端台式机(HEDT)处理器——所以我们不会关注Threadrippers或最新型号XE系列英特尔部件。</p>\n<p>即使是像我这样整个时期都是作为一个系统构建者的人,组装这样的列表也是一个巨大的痛苦,更不用说匹配测试结果了。这在AMD方面尤其困难,因为AMD并没有真正相当于英特尔的Ark提供单一的处理器列表,按代、类型和发布日期排序。如果你认为我选错了一年中的“顶级处理器”,请在评论中告诉我。</p>\n<p>我们应该解决图表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首先,不,2014年、2015年和2016年AMD没有推出新的高性能CPU并不是疏忽。2013年的fx -9590被广泛(并且是理所应当)批评了它惊人的225W TDP和平庸的性能——在四年的运行中是Team Red最快的CPU。在此期间,AMD推出了几代低功耗、价格低廉的桌面设备,但没有一款性能优于FX-9590。</p>\n<p>英特尔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也经历了几次失误,尽管没有那么严重或持续这么长时间。第五代Core系列基本上死于2014年,尽管第四代Core i7系列的更新确实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两年后,从技术上讲又是另一种风潮-配备Core i7-7700K的Kaby Lake直到2017年1月才真正启动。我们稍加捏造,让Kaby Lake进入2016年的行列,因为否则它会完全消失,同年晚些时候Coffee Lake和i7-8700K出现。</p>\n<p><b>AMD Athlon的兴衰:2001-2007年</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1293fdcf9ca6782d2363d3e07b49a97\" tg-width=\"963\" tg-height=\"699\"></p>\n<p>现在很难相信,但曾几何时,多线程工作负载远比单线程负载要punish的多。但这并不是很久以前。</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d4a36a1969b1c15787bc029dfeb2353\" tg-width=\"962\" tg-height=\"705\"></p>\n<p>在2001-2005年,Athlon XP和Athlon 64 vs Pentium 4-AMD的时代在双线程工作负载上独占鳌头。2006年,英特尔的Penti um965改变了这一平衡。</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7b7ecaf8abbcd19ad7621b7bf815f6b\" tg-width=\"955\" tg-height=\"712\"></p>\n<p>Even in the Athlon era, AMD struggled to keep up with Intel on single-threaded performance. Its即使在Athlon时代,AMD也难以在单线程性能上赶上英特尔。它的Athlon 64 X2处理器一度占据领先地位,但英特尔(Intel)凭借酷睿2 Extreme QX9650夺回了领先地位。</p>\n<p>这是我们许多人在21世纪初忘记的事情-多任务处理性能 太差了。在上面的第一个图表中,我们正在研究多线程和单线程Passmark CPU基准测试分数之间的比率。对于2001-2005年份的CPU,单线程得分实际上 高于多线程,这意味着您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在单线程上完成更多的计算工作,而不是分解为并行线程。</p>\n<p>您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它们仍然是单核、单线程的CPU,但是您错了。Intel在2002年引入了1c/2t Pentium 4 2.8GHz的超线程,这对实际的多线程能力影响很小。AMD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个真正的双核桌面CPU——Athlon 64 X2 4800+,但它也没有太大的区别。</p>\n<p>在英特尔2006年的Pentium Extreme 965(双核/四线程CPU)之前,多线程的比率没有突破100%——这意味着多线程任务比同等的单线程任务完成得更快。第二年,AMD和英特尔都推出了真正的四核桌面CPU,并永久地结束了高性能单线程处理器的时代。</p>\n<p>即使在AMD的这个黄金时代,英特尔在单线程性能方面也击败了AMD。Pentium 4架构作为Pentium III的较弱后继者而受到全面和应有的嘲讽,而PentiumIII往往会逐时胜过它。但是,Pentium III的时钟频率不能达到Pentium 4的水平,而且,无论如何,该时代性能最高的工作负载都是单线程的,并且英特尔的Pentium 4在性能上领先于AMD的Athlon。尽管后者的CPU性能很弱。</p>\n<p>对英特尔来说不幸的是,早在2001年之前,整个世界就已经转向了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线程的工作负载也随之出现,这在Firefox前身Phoenix在2002年采用选项卡式浏览中得到了证明。随着CPU饱和,用户逐渐习惯于全天打开许多程序的环境,多线程性能(而不是单线程)成为当务之急。</p>\n<p>2007年,AMD和英特尔都推出了真正的四核桌面CPU。两家厂商的发烧级CPU的多线程性能都达到了顶峰——尽管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英特尔的Core 2 Extreme QX9650击败了AMD的新Phenom X4。</p>\n<p>新的四核CPU具有足够的多任务性能,可以同时处理低优先级的后台任务和高优先级的前台任务,而不会使前台任务明显受损,这就将焦点转移到了单线程性能上。这对AMD来说尤其不幸,因为Intel不仅在多线程性能上有所改进,QX9650在单线程性能上也取得了突破。</p>\n<p>随着近70%的单线程性能优势被英特尔的qx9650所取代,以及焦点突然回到单线程性能的王者地位,至少在这些高端CPU中是这样——AMD 21世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正式结束了。</p>\n<p><b>英特尔反击:2007-2013</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78acaa1e711a3d5ec740f5bb24fccfe\" tg-width=\"984\" tg-height=\"713\"></p>\n<p>与2008年的i7-965 Extreme相比,英特尔2009年的i7-975 Extreme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但2010年的十六进制core i7-980X则是一个大熔炉。与此同时,AMD虽然年复一年地稳步前进,但仍然处于劣势。</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2ab806f71746d51dc4e97b6d1a230a9\" tg-width=\"973\" tg-height=\"719\"></p>\n<p>在整个2007年至2013年期间,英特尔都比AMD拥有单线程优势,而且通常是相当多的优势。</p>\n<p>就提高CPU性能和功能而言,2007-2013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但就英特尔与AMD之间的斗争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无聊的时代。英特尔从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的健康领先开始,一直保持领先地位。</p>\n<p>在整个Phenom和Phenom II架构的运行过程中,AMD在多线程和单线程性能方面均取得了稳步的增长。这样一来,它在单线程性能上几乎可以赶上英特尔,但在多线程方面,它从未接近过。</p>\n<p>两家公司都于2010年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个六核CPU,但是AMD的X6 1100T与2009年的X4 965使用相同的K10架构,英特尔的i7-980X既实现了芯片缩减,又添加了一套新的AES指令。这使Intel的多线程性能几乎飙升了两倍,同时仍然保持了很小的单线程引导时间。</p>\n<p>2011年,AMD凭借其命运多舛的八核Bulldozer架构全力投入多线程。尽管Bulldozer确实在多线程领域开始在Intel上取得重要地位,但这是有代价的。新的FX-8150实际上在单线程性能上倒退了。</p>\n<p>到2012年,AMD的Bulldozer已成为Piledriver,并且在多线程方面几乎赶上了Intel,但这仅仅是因为Intel在将其工艺缩减至22nm时将其核心数量从6个减少到4个。这使AMD拥有“几乎一样好”的多线程性能,内核数量是原来的两倍,而单线程性能则比英特尔落后了三年。</p>\n<p>2013年,情况更糟的是,AMD推出了最终的PiledriverCPU(可恶的FX-9590)。尽管英特尔在工程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但该CPU仍代表了一种保持竞争力的Hail Mary方法-它主要与英特尔i7-4770K保持同步,但仅通过时钟频率和电压来实现,而时钟频率和电压通常会留在“极限超频器”领域。</p>\n<p>与FX-8350的125W和i7-4770K的84W相比,额定TDP为225W,FX-9590是几乎无法使用的CPU。在典型情况下,对其进行空气冷却是没有挑战性的,而且风扇的噪音和废热也令人讨厌,即使是铁杆AMD风扇也无法为其找借口,尤其是在其竞争仍然轻松胜过它的时候。</p>\n<p>FX-9590是AMD四年来最后一个发烧级CPU。从2014-2017年开始,Red Team唯一的新CPU版本是预算CPU和APU,没有一个比FX-9590更好,更不用说竞争了。</p>\n<p><b>命运的变化:2013-2020</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b79e3d31da7a59fa8039acf96334a87\" tg-width=\"957\" tg-height=\"714\"></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41d74b2eda21ab98636a35c01fb9b78\" tg-width=\"959\" tg-height=\"716\"><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54fa6e7ae94137a28f970172b0b9ea8\" tg-width=\"953\" tg-height=\"716\"><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9c34b9c8f96a5c34c1e4d01439ea430\" tg-width=\"957\" tg-height=\"711\"></p>\n<p>事实上,AMD在三年的低迷期中幸存下来,却没有发布一款新的CPU,这说明了市场的一小部分——以及每个厂商的利润率——最大、最快的CPU才是真正的。在2014-2017年,Red团队继续推出了新的桌面CPU——但所有的新设计都瞄准了“财政上更合理”的市场细分,集中在便宜的APU上。</p>\n<p>尽管AMD惨败,但英特尔却大为吃惊。值得称赞的是,Blue Team确实继续发布了新的性能CPU,并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单线程性能的增量提升,但单线程的提升并不多。在2016年,很难从5年的旧CPU上进行升级。</p>\n<p>2017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AMD最终发布了一款代号为Zen的全新、热情友好的架构。Zen架构将功率和热效率恢复了一致,同时使原始多线程性能显著高于英特尔的最佳性能。尽管Zen的单线程性能仍落后于英特尔,但它也实现了几次大幅跃升,夺回了这一桂冠。</p>\n<p>2018年的Zen +在多线程性能方面充其量仅是次要的改进,但与最初的Zen相比,它在Intel的单线程领先优势中所占的份额不大。英特尔的第一个可行的i9产品i9-9900K短暂地使Red Team夺回了多线程性能的桂冠,但领先优势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p>\n<p>2019年,英特尔在狂热者这一领域大做文章——它最好的CPU是i9-9900KS,与2018年的i9-9900K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进。与此同时,AMD的Ryzen 9 3950x又实现了一次巨大的多线程飞跃和一次强大的单线程增长。Ryzen 9 3950x是一款16核/32线程的巨形处理器,展示了其新Zen 2架构的最佳性能。AMD还没有完全赶上英特尔的单线程领先地位,但它将i9-9900KS的多线程性能提高了一倍多。</p>\n<p>这使我们到了今年。英特尔仍在为延迟10纳米制程工艺而苦苦挣扎,于是发布了i9-10900K,尽管它仍在与9900K和9900KS相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但在单线程和多线程工作负载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改善。不幸的是,对于Blue Team而言,AMD并没有休息-2020年的Zen 3架构大大改善了Zen 2的单线程性能。</p>\n<p>在这一点上,AMD在单线程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连续第二年,它在多线程性能上遥遥领先,几乎是英特尔所能提供的最好性能的两倍。</p>\n<p><b>长远来看:2001-2020年的一代一代的改进</b></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d8d6c2cce8e14dfd53f525a9e9eb85a\" tg-width=\"964\" tg-height=\"711\"></p>\n<p>看到英特尔在2012年出现反常现象吗?该公司从六核CPU降为四核-而且没有人在意,因为单线程性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304b2e92eea398c235146f2e8697739\" tg-width=\"964\" tg-height=\"713\"></p>\n<p>AMD最大的单线程spike对应的介绍,Athlon 64 X2架构在2005年。2007年,英特尔推出了其核心系列产品。</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a9036b443970aa7f71dd940b4a7b5bc\" tg-width=\"957\" tg-height=\"712\"></p>\n<p>乍一看,此图表与纯多线程之间没有太大区别,但请注意,AMD的<a href=\"https://laohu8.com/S/42T.SI\">趋势线</a>在2016年至2020年之间将保持一致。</p>\n<p>如果我们想看看英特尔和AMD的工程流程如何进行,那么从原始数据继续进行,并观察性能的代际提升是有启发性的-这意味着,今年的情况要比去年好百分之几。</p>\n<p>这些图表放大了两家公司各自的架构变更和工程工作的影响,从而更容易发现重大变更。到目前为止,多线程性能是最大和最令人兴奋的峰值-随着2007年四核CPU的推出,多线程性能也达到了最高性能。在单线程图表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p>\n<p>我们最喜欢的一代图表版本是第三代,它将单线程和多线程改进平均到一条直线上,并赋予两者相同的权重。尽管乍一看它看上去与纯多线程图表大致相似,但还是会弹出一些有趣的功能。</p>\n<p>第一个跳出这里的是英特尔在2005年的辉煌表现,在图表上只有不到100%的点。低于100%的跌幅可能很小,足以使误差造成波动-但是,即使Pentium 3.8GHz并不比2004年的Pentium 4 3.6GHz主动 恶化,但显然没有任何改善。</p>\n<p>再看看AMD从Zen到Zen +,Zen 2和Zen 3的2017-2020年进展,这很有趣。尽管此处的总体形状与我们在纯多线程图表上看到的相同发音M相同,但包含单线程性能清楚地表明,每个步骤都是超越最后一步的重要且持续的改进。</p>\n<p><b>2021年及以后</b></p>\n<p>对于台式机上的英特尔来说,现在形势严峻,而AMD的另一项重大架构改进(Zen 4)则在2021年面世,AMD称其为“按部就班”,其工艺节点缩小至5纳米。</p>\n<p>在英特尔方面,我们预计并不会像从i9-9900K到i9-9900KS那样糟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Blue Team充满了光明。尽管i9-10900K确实比前几代产品有了显着且令人惊讶的改进,但它与AMD的兴起没有匹敌-它仍然代表着垂死的架构的最后一口气。</p>\n<p>英特尔的台式机CPU仍停留在14纳米制程上,明年的Rocket Lake也将保持14纳米制程。赛普拉斯Cove架构本质上是英特尔10纳米Sunny Cove笔记本电脑架构的一种变体,被反向移植到较早的14纳米制程。</p>\n<p>尽管英特尔通过其最新的Sunny Cove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今年至今仅在原型设计中看到了今年的Tiger Lake)获得了显着的性能提升,但其内核和线程数却很少,而高性能似乎与更高的功耗相关。</p>\n<p>现在说10nm Sunny Cove在内核数和功率效率方面的限制是否会转变为14nm Cypress Cove还为时过早。但是,似乎不太可能在2021年看到英特尔像Zen和它的继任者那样带动并很大程度上维持AMD的复兴。</p>\n<p>尽管如此,英特尔的坏消息很可能是性能爱好者的好消息。英特尔这个规模小得多的竞争对手,将需要不止一两个主导周期来巩固与大型OEM和系统制造商的关系和市场认知。这些业务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收入和利润——将是保持AMD强大的研发力量的必要条件,以确保未来AMD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价格。</p>","source":"bdthygc","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英特尔与AMD的龟兔赛跑</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英特尔与AMD的龟兔赛跑\n</h2>\n\n<h4 class=\"meta\">\n\n\n2020-11-21 12:49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thH9s2r55PX6uVCqh0Cgg><strong>半导体行业观察</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英特尔与AMD的竞争是乌龟与野兔的竞争。但哪家公司是龟?哪家公司是兔?\n在过去的几个发布周期中,英特尔和AMD的粉丝之间的评论之战一直很激烈,大量的数字墨水都在讨论这些年来哪个公司有了显著的改善,或者没有明显的改善。对于两家公司最快处理器的原始性能,也不乏意见。我们认为,深入研究每个公司的最快桌面/ CPU的存档性能基准测试是很有趣的,这样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每个公司的实际表现,甚至可以看看是否...</p>\n\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thH9s2r55PX6uVCqh0Cgg\">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8a1a8c5698b6f32ee1637556a15bb35b","relate_stocks":{"INTC":"英特尔","AMD":"美国超微公司","09086":"华夏纳指-U","03086":"华夏纳指"},"source_url":"https://mp.weixin.qq.com/s/jthH9s2r55PX6uVCqh0Cgg","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085230767","content_text":"英特尔与AMD的竞争是乌龟与野兔的竞争。但哪家公司是龟?哪家公司是兔?\n在过去的几个发布周期中,英特尔和AMD的粉丝之间的评论之战一直很激烈,大量的数字墨水都在讨论这些年来哪个公司有了显著的改善,或者没有明显的改善。对于两家公司最快处理器的原始性能,也不乏意见。我们认为,深入研究每个公司的最快桌面/ CPU的存档性能基准测试是很有趣的,这样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每个公司的实际表现,甚至可以看看是否有一些模式需要收集,或者对未来进行一些押注。\n在深入研究图表之前,让我们先从一些表开始——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了哪些CPU作为每年的里程碑。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数据中有一些不规则现象;我们也会讨论这些,讨论一些简单图表无法展示的东西。\n二十年来的发烧友计算\n\n虽然英特尔和AMD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的价位和目标市场推出大量的处理器,但我们每年都局限于速度最快的台式机或“发烧友”处理器。这意味着没有服务器处理器,也没有高端台式机(HEDT)处理器——所以我们不会关注Threadrippers或最新型号XE系列英特尔部件。\n即使是像我这样整个时期都是作为一个系统构建者的人,组装这样的列表也是一个巨大的痛苦,更不用说匹配测试结果了。这在AMD方面尤其困难,因为AMD并没有真正相当于英特尔的Ark提供单一的处理器列表,按代、类型和发布日期排序。如果你认为我选错了一年中的“顶级处理器”,请在评论中告诉我。\n我们应该解决图表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首先,不,2014年、2015年和2016年AMD没有推出新的高性能CPU并不是疏忽。2013年的fx -9590被广泛(并且是理所应当)批评了它惊人的225W TDP和平庸的性能——在四年的运行中是Team Red最快的CPU。在此期间,AMD推出了几代低功耗、价格低廉的桌面设备,但没有一款性能优于FX-9590。\n英特尔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也经历了几次失误,尽管没有那么严重或持续这么长时间。第五代Core系列基本上死于2014年,尽管第四代Core i7系列的更新确实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两年后,从技术上讲又是另一种风潮-配备Core i7-7700K的Kaby Lake直到2017年1月才真正启动。我们稍加捏造,让Kaby Lake进入2016年的行列,因为否则它会完全消失,同年晚些时候Coffee Lake和i7-8700K出现。\nAMD Athlon的兴衰:2001-2007年\n\n现在很难相信,但曾几何时,多线程工作负载远比单线程负载要punish的多。但这并不是很久以前。\n\n在2001-2005年,Athlon XP和Athlon 64 vs Pentium 4-AMD的时代在双线程工作负载上独占鳌头。2006年,英特尔的Penti um965改变了这一平衡。\n\nEven in the Athlon era, AMD struggled to keep up with Intel on single-threaded performance. Its即使在Athlon时代,AMD也难以在单线程性能上赶上英特尔。它的Athlon 64 X2处理器一度占据领先地位,但英特尔(Intel)凭借酷睿2 Extreme QX9650夺回了领先地位。\n这是我们许多人在21世纪初忘记的事情-多任务处理性能 太差了。在上面的第一个图表中,我们正在研究多线程和单线程Passmark CPU基准测试分数之间的比率。对于2001-2005年份的CPU,单线程得分实际上 高于多线程,这意味着您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在单线程上完成更多的计算工作,而不是分解为并行线程。\n您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它们仍然是单核、单线程的CPU,但是您错了。Intel在2002年引入了1c/2t Pentium 4 2.8GHz的超线程,这对实际的多线程能力影响很小。AMD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个真正的双核桌面CPU——Athlon 64 X2 4800+,但它也没有太大的区别。\n在英特尔2006年的Pentium Extreme 965(双核/四线程CPU)之前,多线程的比率没有突破100%——这意味着多线程任务比同等的单线程任务完成得更快。第二年,AMD和英特尔都推出了真正的四核桌面CPU,并永久地结束了高性能单线程处理器的时代。\n即使在AMD的这个黄金时代,英特尔在单线程性能方面也击败了AMD。Pentium 4架构作为Pentium III的较弱后继者而受到全面和应有的嘲讽,而PentiumIII往往会逐时胜过它。但是,Pentium III的时钟频率不能达到Pentium 4的水平,而且,无论如何,该时代性能最高的工作负载都是单线程的,并且英特尔的Pentium 4在性能上领先于AMD的Athlon。尽管后者的CPU性能很弱。\n对英特尔来说不幸的是,早在2001年之前,整个世界就已经转向了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线程的工作负载也随之出现,这在Firefox前身Phoenix在2002年采用选项卡式浏览中得到了证明。随着CPU饱和,用户逐渐习惯于全天打开许多程序的环境,多线程性能(而不是单线程)成为当务之急。\n2007年,AMD和英特尔都推出了真正的四核桌面CPU。两家厂商的发烧级CPU的多线程性能都达到了顶峰——尽管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英特尔的Core 2 Extreme QX9650击败了AMD的新Phenom X4。\n新的四核CPU具有足够的多任务性能,可以同时处理低优先级的后台任务和高优先级的前台任务,而不会使前台任务明显受损,这就将焦点转移到了单线程性能上。这对AMD来说尤其不幸,因为Intel不仅在多线程性能上有所改进,QX9650在单线程性能上也取得了突破。\n随着近70%的单线程性能优势被英特尔的qx9650所取代,以及焦点突然回到单线程性能的王者地位,至少在这些高端CPU中是这样——AMD 21世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正式结束了。\n英特尔反击:2007-2013\n\n与2008年的i7-965 Extreme相比,英特尔2009年的i7-975 Extreme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但2010年的十六进制core i7-980X则是一个大熔炉。与此同时,AMD虽然年复一年地稳步前进,但仍然处于劣势。\n\n在整个2007年至2013年期间,英特尔都比AMD拥有单线程优势,而且通常是相当多的优势。\n就提高CPU性能和功能而言,2007-2013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但就英特尔与AMD之间的斗争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无聊的时代。英特尔从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的健康领先开始,一直保持领先地位。\n在整个Phenom和Phenom II架构的运行过程中,AMD在多线程和单线程性能方面均取得了稳步的增长。这样一来,它在单线程性能上几乎可以赶上英特尔,但在多线程方面,它从未接近过。\n两家公司都于2010年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个六核CPU,但是AMD的X6 1100T与2009年的X4 965使用相同的K10架构,英特尔的i7-980X既实现了芯片缩减,又添加了一套新的AES指令。这使Intel的多线程性能几乎飙升了两倍,同时仍然保持了很小的单线程引导时间。\n2011年,AMD凭借其命运多舛的八核Bulldozer架构全力投入多线程。尽管Bulldozer确实在多线程领域开始在Intel上取得重要地位,但这是有代价的。新的FX-8150实际上在单线程性能上倒退了。\n到2012年,AMD的Bulldozer已成为Piledriver,并且在多线程方面几乎赶上了Intel,但这仅仅是因为Intel在将其工艺缩减至22nm时将其核心数量从6个减少到4个。这使AMD拥有“几乎一样好”的多线程性能,内核数量是原来的两倍,而单线程性能则比英特尔落后了三年。\n2013年,情况更糟的是,AMD推出了最终的PiledriverCPU(可恶的FX-9590)。尽管英特尔在工程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但该CPU仍代表了一种保持竞争力的Hail Mary方法-它主要与英特尔i7-4770K保持同步,但仅通过时钟频率和电压来实现,而时钟频率和电压通常会留在“极限超频器”领域。\n与FX-8350的125W和i7-4770K的84W相比,额定TDP为225W,FX-9590是几乎无法使用的CPU。在典型情况下,对其进行空气冷却是没有挑战性的,而且风扇的噪音和废热也令人讨厌,即使是铁杆AMD风扇也无法为其找借口,尤其是在其竞争仍然轻松胜过它的时候。\nFX-9590是AMD四年来最后一个发烧级CPU。从2014-2017年开始,Red Team唯一的新CPU版本是预算CPU和APU,没有一个比FX-9590更好,更不用说竞争了。\n命运的变化:2013-2020\n\n\n事实上,AMD在三年的低迷期中幸存下来,却没有发布一款新的CPU,这说明了市场的一小部分——以及每个厂商的利润率——最大、最快的CPU才是真正的。在2014-2017年,Red团队继续推出了新的桌面CPU——但所有的新设计都瞄准了“财政上更合理”的市场细分,集中在便宜的APU上。\n尽管AMD惨败,但英特尔却大为吃惊。值得称赞的是,Blue Team确实继续发布了新的性能CPU,并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单线程性能的增量提升,但单线程的提升并不多。在2016年,很难从5年的旧CPU上进行升级。\n2017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AMD最终发布了一款代号为Zen的全新、热情友好的架构。Zen架构将功率和热效率恢复了一致,同时使原始多线程性能显著高于英特尔的最佳性能。尽管Zen的单线程性能仍落后于英特尔,但它也实现了几次大幅跃升,夺回了这一桂冠。\n2018年的Zen +在多线程性能方面充其量仅是次要的改进,但与最初的Zen相比,它在Intel的单线程领先优势中所占的份额不大。英特尔的第一个可行的i9产品i9-9900K短暂地使Red Team夺回了多线程性能的桂冠,但领先优势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n2019年,英特尔在狂热者这一领域大做文章——它最好的CPU是i9-9900KS,与2018年的i9-9900K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进。与此同时,AMD的Ryzen 9 3950x又实现了一次巨大的多线程飞跃和一次强大的单线程增长。Ryzen 9 3950x是一款16核/32线程的巨形处理器,展示了其新Zen 2架构的最佳性能。AMD还没有完全赶上英特尔的单线程领先地位,但它将i9-9900KS的多线程性能提高了一倍多。\n这使我们到了今年。英特尔仍在为延迟10纳米制程工艺而苦苦挣扎,于是发布了i9-10900K,尽管它仍在与9900K和9900KS相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但在单线程和多线程工作负载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改善。不幸的是,对于Blue Team而言,AMD并没有休息-2020年的Zen 3架构大大改善了Zen 2的单线程性能。\n在这一点上,AMD在单线程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连续第二年,它在多线程性能上遥遥领先,几乎是英特尔所能提供的最好性能的两倍。\n长远来看:2001-2020年的一代一代的改进\n\n看到英特尔在2012年出现反常现象吗?该公司从六核CPU降为四核-而且没有人在意,因为单线程性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n\nAMD最大的单线程spike对应的介绍,Athlon 64 X2架构在2005年。2007年,英特尔推出了其核心系列产品。\n\n乍一看,此图表与纯多线程之间没有太大区别,但请注意,AMD的趋势线在2016年至2020年之间将保持一致。\n如果我们想看看英特尔和AMD的工程流程如何进行,那么从原始数据继续进行,并观察性能的代际提升是有启发性的-这意味着,今年的情况要比去年好百分之几。\n这些图表放大了两家公司各自的架构变更和工程工作的影响,从而更容易发现重大变更。到目前为止,多线程性能是最大和最令人兴奋的峰值-随着2007年四核CPU的推出,多线程性能也达到了最高性能。在单线程图表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n我们最喜欢的一代图表版本是第三代,它将单线程和多线程改进平均到一条直线上,并赋予两者相同的权重。尽管乍一看它看上去与纯多线程图表大致相似,但还是会弹出一些有趣的功能。\n第一个跳出这里的是英特尔在2005年的辉煌表现,在图表上只有不到100%的点。低于100%的跌幅可能很小,足以使误差造成波动-但是,即使Pentium 3.8GHz并不比2004年的Pentium 4 3.6GHz主动 恶化,但显然没有任何改善。\n再看看AMD从Zen到Zen +,Zen 2和Zen 3的2017-2020年进展,这很有趣。尽管此处的总体形状与我们在纯多线程图表上看到的相同发音M相同,但包含单线程性能清楚地表明,每个步骤都是超越最后一步的重要且持续的改进。\n2021年及以后\n对于台式机上的英特尔来说,现在形势严峻,而AMD的另一项重大架构改进(Zen 4)则在2021年面世,AMD称其为“按部就班”,其工艺节点缩小至5纳米。\n在英特尔方面,我们预计并不会像从i9-9900K到i9-9900KS那样糟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Blue Team充满了光明。尽管i9-10900K确实比前几代产品有了显着且令人惊讶的改进,但它与AMD的兴起没有匹敌-它仍然代表着垂死的架构的最后一口气。\n英特尔的台式机CPU仍停留在14纳米制程上,明年的Rocket Lake也将保持14纳米制程。赛普拉斯Cove架构本质上是英特尔10纳米Sunny Cove笔记本电脑架构的一种变体,被反向移植到较早的14纳米制程。\n尽管英特尔通过其最新的Sunny Cove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今年至今仅在原型设计中看到了今年的Tiger Lake)获得了显着的性能提升,但其内核和线程数却很少,而高性能似乎与更高的功耗相关。\n现在说10nm Sunny Cove在内核数和功率效率方面的限制是否会转变为14nm Cypress Cove还为时过早。但是,似乎不太可能在2021年看到英特尔像Zen和它的继任者那样带动并很大程度上维持AMD的复兴。\n尽管如此,英特尔的坏消息很可能是性能爱好者的好消息。英特尔这个规模小得多的竞争对手,将需要不止一两个主导周期来巩固与大型OEM和系统制造商的关系和市场认知。这些业务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收入和利润——将是保持AMD强大的研发力量的必要条件,以确保未来AMD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价格。","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58,"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XLNX","AMD"],"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51,"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d":3074870,"commentId":"3074870","gmtCreate":1605946162007,"gmtModify":1605946162007,"authorId":3527667803686145,"author":{"id":3527667803686145,"idStr":"3527667803686145","authorId":3527667803686145,"name":"社区成长助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7c7106b5c0c8b0037faa67439d898f","vip":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399361003,"objectIdStr":"399361003","type":1,"supId":0,"supIdStr":"0","prevId":0,"prevIdStr":"0","content":"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a href=\"https://laohu8.com/TW/934879903\">老虎社区创作指引</a>","text":"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a href=\"https://laohu8.com/TW/934879903\">老虎社区创作指引</a>","html":"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a href=\"https://laohu8.com/TW/934879903\">老虎社区创作指引</a>","likeSize":0,"commentSize":0,"subComments":[],"verified":10,"allocateAmount":0,"commentType":"valid","coins":0,"score":0}],"isCommentEnd":fals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399361003"}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