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微尘
2020-12-03

下个月,一级市场消费明星企业泡泡玛特即将登陆港股市场,这段时间我看了卖方几份纪要,自己也尝试拆了招股书,得出的结论是:上市后有非常好的参与机会。

此处不列举冗长的企业介绍,也不对经营数据进行复杂的建模分析,而是聊一聊这个决策背后的大逻辑。

熟悉的读者知道,笔者的策略会参考两方面信息:基本面和市场面。

1. 基本面上,泡泡玛特可以定义为“带有情感属性的消费品”。

消费品层面,泡泡玛特拥有仅次于喜茶的坪效,100平的店去年月销在80万,今年会更高。而目前仅在一二线城市开了114家店,如果考虑下沉空间的话,10~30倍的开店成长空间是可以想象的。

情感属性层面,泡泡玛特的限量款玩偶拥有一个庞大的二级市场,闲鱼上有20万+交易者,限量款有着收藏升值的属性,这点堪比贵州茅台,十分厉害。这意味着泡泡玛特的产品具有了金融属性,未来具有提价跑赢通胀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两点,泡泡玛特的基本盘十分牢固,成长逻辑也十分清晰,就是开店+迭代新品,逻辑毫无瑕疵。

有人会质疑,泡泡玛特会不会像以前流行的陀螺,一阵风就吹过了。

我想说,就算泡泡玛特失去潮流的加持,那也是至少2年后的事儿了,在营收一年翻一倍的趋势面前,不要怂,就是干。

2. 市场面上,港股热爱垄断、稀缺、高成长三个属性的标的,而泡泡玛特全部符合。

垄断——泡泡玛特的竞品?你倒是给我找出一个,反正我是没发现。

稀缺——年轻人独属的消费品,还有金融属性,可以说二级市场仅此一家。

高成长——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在私募实习,想找年化增速高的新兴消费品,我们把所有消费板块都盘了一遍,发现只有潮玩这个去年revenue翻了一倍的板块还没被炒过,其它比如颐海国际,我是不会在涨10倍之后进场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叫认知渗透的预期。

二级市场真正操盘的基金经理,都是家有豪宅名车,出入茅台龙井的中年大叔。

他们对潮玩是完全不懂的,可能打心底里觉得这玩意不靠谱(就好像你让小学生相信茅台酒是有价值的东西,他可能觉得还不如棒棒糖实用)。

所以就算90后研究员看懂了泡泡玛特,回来跟基金经理吹一通,更有可能的结果也是:

基金经理老王:“看起来数据too good to be true,还是再观察观察,不随便做能力圈以外的事吧。”

人的新兴事物的偏见,是成长股投资的最大预期差。

等到popmart涨了50%,老王可能才会把研究员叫回来,“要不,你再给我讲讲?”

这些慢慢接受认知渗透的接盘资金,才是我们入场博弈最大的安全垫。

所以,最佳的上车机会,就是发行之时。

原文最早发布于2020年6月10日,公众号「星辰大海的边界」: 为什么说泡泡玛特是一个博弈的绝佳机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