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于站酷绘画小能手渣熊)
选股票,要选那些基本面过硬,最好带点“垄断”性质的公司。
垄断不是吹出来的!垄断形成的原因有四点:
- 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供给;
- 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 三、政府的特许
- 四、自然垄断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纯粹的垄断不可能存在,比较多的是第二种如生物医药公司、高科技企业等。
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异常火爆,他们没有盈利,只有概念,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笔者一直不懂,互联网巨头们所谓的“抢市场,把盘子做大是什么意思?”
他们忽悠投资者的理论是:盘子做大之后能实现规模效应,做大之后还能割韭菜。(成功者如亚马逊:前期大规模投入建起竞争壁垒,然后通过用户规模摊薄成本的同时增强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从而实现盈利)
这种理论,如何说服我?先不说有没有实力做大,目前做大普遍的模式是“烧钱”,就用户那点忠诚度,除非能一直烧下去,还比别人烧的多。
假如巨头们真的可以做大,那么账面上的巨额亏损,仅通过规模效应就能填补?我,反正是不信。
而且做大之后,要么形成垄断,要么幻想形成垄断,巨头们肯定是后者。
毕竟滴滴、美团都这么做。
滴滴好歹放倒了竞争对手,美团还在路上;此外还有人跟队,比如神话破灭的共享单车,和正在跑步前进的瑞幸咖啡。
说到底,这些行业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没有太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只要有利润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厂商加入。这一点投资人都懂,毕竟这是西方经济学入门基础知识。
可大家明知是个泡沫,还要鼓吹韭菜上路。
今年9月,美团上市的时候一片狂欢,不去认购仿佛错过了500万现金。
前几天笔者跟一个朋友聊美团,我表示相当不看好,就算美团盘子做大了,我也不看好,因为压根看不懂美团的盈利模式是啥!
朋友听后瞬间翻脸,像吃屎一样!!!直接说我目光短浅,看着她狰狞的表情,我吓得根本不敢说话。(朋友是正经金融从业者,某券商)
真的,为了割韭菜,就连华尔街也接受了新思维:大型的科技公司是不需要盈利的,他们只要有概念就可以了
印证了王小波那句话: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以上内容均属个人看法。
瑞幸咖啡:买1杯送1.5杯
拖延症是硬伤,这篇文章写于2018年12月26日,差个结尾,硬生生地拖到了2019年。(以下数据整理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站酷,插画师白茶)
上个月,瑞幸咖啡上了热搜,这回的热搜不是融资,而是9个月亏损8亿,不知道有没有人回过味来,这都是什么商业模式~
对于瑞幸咖啡,有如下数据:
一、希望这是真的
瑞幸咖啡于2018年1月左右试运营。
预计2018全年收入7.6亿;2019年收入达39.5亿元;2020年和2021年收入预计分别为103亿和185亿。
二、希望这是假的
瑞幸咖啡的价格有三个档位:21元/杯、24元/杯、27元/杯。
根据瑞幸声明,共卖出8500万杯,假设卖的全是中杯,用8500万乘以✖24/杯=20.4亿元。
而瑞幸咖啡预测全年收入为7.6亿,说明8500万杯咖啡中,按原价卖出的仅有3167万杯,剩下的5333万杯是赠品。
比例约为1:1.5,即卖1杯送1.5杯。
三、任重而道远
瑞幸预计2018全年收入7.6亿元,实际上前三季度收入约为3.8亿元,四季度压力有点大。
此外,前三季度毛利润为亏损4.33亿元,净亏损8.57亿元。
四、
瑞幸咖啡对于亏损颇为淡定,亏随符合他们的预期。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笔者学识浅薄,实在想不通:在一个垄断竞争行业中,“烧钱、补贴”意义何在?
昨天同事说:“如果瑞幸不打折,我立刻去买星巴克”。
此处立个flag,周一叫杯咖啡喝
个人公众号:筱姐(ID:xj_poppy)
$阿里巴巴(BABA)$ $腾讯控股(00700)$ $美团点评-W(03690)$ $星巴克(SBUX)$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队长 、 @柳下惠的气质 、 @__33 、 @毕加索 、 @阿曼曼 、 @夏夏夏 、 @我胖虎去抽根烟
@哆啦Ella 、 @我爱33 #瑞幸咖啡你喝吗# $(LK)$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