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使用项目管理体系来管理二级市场头寸,而不是传统的组合管理体系,之前我的文章讲过什么是项目思维,今天我还想在讲透一些项目管理体系做二级市场投资的优势,而且这也是我们做资产管理,帮助投资人实现慢慢变富的目标,以及规避重大回撤的底气所在。
基本面主导股价在三年维度震荡向上,用项目思维在这条曲线上反复取钱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但凡是用一个像改变生活水平的“资金”规模去投资股票,普通人是很难做到长期持股穿越牛熊的。除非他投资的金额占他可投资资金或者净资产非常低,比如不到10%甚至不到5%,赚了赔了他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影响,这样确实可以长期持股,穿越牛熊,但这种投资配置金额太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做投资的资产增值需求。
价值投资祖师爷,长期持股的典范巴菲特老爷子,无论外人如何解读他,但看伯克希尔哈萨维的调仓情况,人家肯定是想穿越牛市了,但没有任何计划穿越熊市。巴菲特是根据宏观大周期调仓的,现在老爷子的整体仓位已经低于3成了,意图很简单,就是等那些好公司股价在后面可能出现的熊市中跌下来再买回来。
归根结底,公司股价长期来看是由基本面决定的,但短期大部分是由宏观经济、市场情绪和个股情绪决定的,如果遇到连续12个甚至24个月以上的熊市,公司的缺点会在左侧下跌中不断被放大,宏观经济的问题也会放大,这个阶段你的内心也会日日夜夜被煎熬,每个人都有忍受的极限,到时候就会告诉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最后的小火苗止损在市场的底部。
并且这也是对的,因为世事无绝对,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出现极端情况,特别是在衰退周期,没有任何公司是100%安全的,面对归零的风险,止损是正常逻辑的选择。
因此,我做投资的原则是,放弃“地板买入,长期持股到天花板卖出的美梦”,而是通过宏观周期择时和个股技术面择时,用一个一个项目,在天气好的时候去印钞机上取钱。
假设一个公司三年时间业绩翻了一倍,股价涨了3倍,但我心甘情愿通过12个项目,只赚150%。每个项目启动都是在在宏观环境好(宽幅震荡或者右侧)+市场情绪好+个股情绪和技术面好的时候。我其实是用牺牲一半赔率的代价,换来更好的胜率,还换来了我内心的平和,inner peace同时我可以躲过个股在熊市里左侧下跌带来的尾部风险。并且长期跟踪我们账号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在每个月的阅读宏观策略报告里写的整体仓位策略和市场形态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会员区的小伙伴就更清楚了,因为我们天都会在会员区更新交易笔记,里面也有仓位评级和策略。
我再用一个消费品公司的案例,讲一下如何通过宏观择时和个股择时的方法选择项目启动和退出的“取钱”逻辑。这个公司的基本面非常好,处于快速成长期,我们在2023年就把这个公司研究的很深入了,并且发过公号文章,我们归这个公司有非常强的信仰,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利润能够翻番。
但2023年上半年大市在震荡,下半年9月份开始,市场逐渐进入了左侧下跌,到2024年2月份到5月份有一波右侧的上涨,6月和7月又形成了左侧下跌,之后8月份港股先行企稳,涨到10月份。上面这些市场形态,我们在账号里的月度宏观策略都分析到了,并且我们账号封面就用了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代表右侧满仓、震荡半仓和左侧空仓的仓位策略结果。
我们就是依据月度宏观策略结论,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23年全年我们都没有定过右侧的策略,23年12月之前一直是看宽幅震荡形态。从今年2月到5月底我们的账号封面都是红色的,也就是满仓做右侧的策略,6月和7月我们是空仓策略,所以账号封面都是蓝色的,直到8月份开始又改为看多,但是按照黄色的半仓策略,先是高抛低吸,9月25日后改为持股赌右侧,到了10月中旬又恢复了蓝色封面。
从去年到今年,通过项目1到项目7,不断地围绕这个消费品公司开仓和止盈,反复做了7个项目,在这个股票上赚了不少净值。
当然每个项目我们不可能那么准,有时候会在市场企稳回踩的次低点买入,没到最高点就卖了。也有蓝色的框意思是没有做好止损退出的项目,但大部分还是止盈退出的项目。因为我们是基于宏观策略制定的震荡走势的交易策略,在我们认为关键的技术点位,用谨慎的分步建仓方式开仓,到达前期高点的之后,再逐步止盈。当宏观策略看右侧的时候,则一直持股,但一旦宏观策略转向,我们也会适时止盈,这样肯定不能卖到最高点,但肯定能够把大部分盈利落袋为安。
小结一下,我们的投资逻辑是取钱逻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在一个未来快速增长的好公司身上取钱,积少成多,一年就会实现不少的净资产增长。
如果我们的交易理念对您有所启发,欢迎关注和点赞~
$泡泡玛特(09992)$ $巨子生物(02367)$ $MicroStrategy(MSTR)$ $英伟达(NVDA)$ $恒生指数(HSI)$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