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哈贷”导致互联网巨头为A股买单,中国的金融运作遇到了bug

第N次大变革大分流
10-18

2024年A股秋季行情,数百万 新 股民在7天长假后高杠杆梭哈入市,10月8日至10月10日的3个交易日,放量程度前所未有,新韭菜们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多自有资金,很多是00后从各大网贷平台借来的杠杆资金,确切的说是撸来的。现在自媒体领域有个段子:“本次牛市由京东金融、360借款、美团、微粒贷、借呗、还呗、度小满、携程金融、放心借。。。。。。等各大平台特别赞助。”

这些网贷App正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包括京东、阿里、百度、字节跳动、携程、360等的重要盈利业务,是中概互联网企业的财报业绩支柱之一。中国互联网巨头的C端卷到现在无非就是 网络贷款、电商、游戏 这3块, 而如今,电商和游戏这两块C端业务也被 网贷超前消费嵌套进去了。

这些天通过对各个社群平台的留言、讨论、帖子的密切观察,我才发现一部分梭哈入场的00后的博弈逻辑大概是这样的:“从各网贷平台等一切融资渠道 撸100万,开盘后梭哈入市,如果股票账面盈利了20万,这20万就是利润,如果股票亏损40万,账面还剩60万,那利润就是这60万。”

鉴于当下A股秋季行情走势,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本意是想赚撸网贷梭哈新股民的利息,而撸网贷梭哈新股民现在却想着赚互联网巨头的本金。

$京东(JD)$  

京东的走势跌破了上攻的趋势线,不乏投资人对京东金融业务短期风险的担心。我一个从来不借钱的人,经常收到京东金融客服的10万额度贷款免息XX天之类的推送广告。换作我,也会担心京东后面几个季度的业绩。

以前我以为其辩护说辞是“凭本事借的100万,凭什么还。”毕竟这套说辞是很多年来一部分征信记录糟糕的人常说,没想到现在这些玩杠杆梭哈的新韭菜们用了完全不一样的解释:“这100万是我卖征信得来的钱,还钱一词不成立。”

好吧,我承认自己对金融的一些认知已经属于旧世界了,而00后中的一些人才翘楚们打开了新世界,用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挑战旧秩序。

各大网贷平台对于非优质征信客户的贷款利率基本不可能低于12%,别说利息了,哪怕京东白条、360借款、借呗等网贷平台想收回本金,只能寄希望于股市大涨,突破3700点阻力位。然而从现在大盘的走势、量能、资金面等综合分析来看,短期内很难了。就算国家机器真的加速改革货币增发机制,假设在未来催生新的牛市,以这些撸网贷梭哈的新韭菜们的操盘风格,回本也是个未知数,至少严重逾期是少不了的。

此外,我在对这些新韭菜群体的社区舆论里还窥见了他们的博弈心态:“1. 如果少数人撸网贷,网贷公司会催债,如果很多人同时去撸网贷,那么网贷公司就没多少能力催债了,甚至先跑路了。2.社会上征信差的人如果少,征信就有意义,社会上征信差 的人如果太多了,那么征信就没什么意义了。3.这辈子要么上福布斯,要么上征信,都比当内卷的牛马要强。”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不仅仅是博弈心态,这甚至就是在秩序步入混乱时期的长见博弈逻辑。当足够多的人,或者成群体规模的人产生这种心理时,对于旧秩序的稳定是有巨大冲击的。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这种侥幸心理基于的逻辑假设中,有些成立,有些没那么容易成立:

1. 中国的互联网网贷平台经过了2017年P2P暴雷倒闭潮之后,运营模式已经进行了多轮更新修补丁。在疫情期间,网贷行业又经历了不可控的违约潮,实力弱小的网贷平台不是被淘汰就是被收购兼并,能活到今天的网贷平台基本都是风控模型高效、资源人脉丰富、且背靠资金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巨头,实力最强劲的前十大网贷平台就是直属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

类似于春秋战国淘汰赛,昔日大部分网贷平台都已经消失,活下来的网贷平台都已是互联网巨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轮A股秋季行情产生的网贷坏账,互联网巨头们的庞大现金流和资产还是有能力cover的。现在不是2021年,更不是2017年,一场梭哈爆仓,就预测这些互联网巨头倒闭跑路,还是不大现实的。所以,当下就算在股市欠了钱,照样消不了账。

但无论怎么说,互联网平台这次真的是要大失血,毕竟10月8日~10月10日三个交易日被套资金高达8万亿,其中来自网贷平台的杠杆资金应该不在少数。只是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统计。而网贷平台从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借的钱是必须要还得,不还后果会很严重。互联网大厂们不得不自己掏腰包补坏账。从2024年第4季度开始,互联网大厂们的财报再怎么粉饰,也是会被看出业绩问题的。对中概股会有若干轮负面冲击。

2. 征信并不会因为征信差的人变多就迅速失去价值,从数学上讲,所谓法不择众是要有一定特征比例的,当违规的群体超过一个特征比例时(起码算得上“众”),才会出现类似法不择众的情况,这几年,中国征信出问题的群体总体来说并没有占多数,相比很多国家,还债履约率还算不错的,即便这一次A股行情让很多撸网贷套信用卡的投机新股民失去还款意愿,国家的总体失信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依然是低于法不择众的比例。当然,笔者不否认,如今中国的征信的作用对于很多坚持不买房不高消费不要下一代的人失去 在乎的价值。这也正是目前中国金融的bug出现的原因。

3. “要么上福布斯,要么上征信,都比牛马强”这种心理其实在很多国家出现了,有的严重内卷国家的青中年人口大比例痴迷于币圈投机,很多程度上就是社会环境催生出这种心理,在美国,也出现了YOLO(You Only Live Once)派投资群体,逮到躁动标的就梭哈,根本来不及研究梭哈标的,YOLO投机客群体,搞得币圈和meme股经常出现爆拉式割韭菜行情。

这种行为和拿着大额本金买彩票有类似之处,在没有对标的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追高梭哈。相比对彩票开奖号码未知的情况下,拿着大额本金去包号组,有多大差别?这种YOLO行为倒是和闪电传销有点类似之处,就是靠社交媒体发动群体攻势,操作消息在群体里迅速传播,谁上车快,谁就大概率赚,谁反应慢了些,就是亏钱,而且这些群体都会诞生一些掌握话语权和流量的领头人,前有美股WSB板块的带头大哥,现有A股财经直播大V“大蓝”。

不可否认,美股“带头大哥”的起家历程离不开梭哈

回到第2条谈到的中国金融的bug,以前讲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所谓坏账唯有“人死债消”。

到了2017年之前的现代,中国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法律层面上容忍坏账烂账,但也默认忍债主对于24%利率以内的债权权益的一些催债手段。其中一些暴力催债手段在2017年之前仍然处于灰色地带。

颜真卿的传世书法“乞米帖”,正是这位书法家干部在关中旱灾时向同事李光进借米时写下的欠条,来年必须还。那个时代亲笔落款就是押上了征信,如果混到了找上门催收,整个家族都会蒙羞

然而在2017年,因为校园贷等网贷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使用了各种夹杂诈骗、诱导性质的套路,同时发放实际利率远高于36%的高利贷,导致很多债务人受到严重伤害,其中不少是大学生,引发了不良社会影响。这些网贷的运营模式很多都和p2p挂钩,在p2p暴雷后,中国经过多次修改更新法规,使得暴力催收和准暴力催收在2017年之后都被严令禁止。

所以,如今能够制约欠债人拖欠债务行为的工具只剩下征信了,对于多数在意买房、在意消费的可选择性、在意创业的可能性、在意生育后代、在意交通工具的便利性(至少具备其中一条)的人来说,征信记录对人还是具有约束力的。

因此,截至目前,中国金融体系在运转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征信极大范围地维持个人债务履约。从而维持这套金融机制的运转。

然而,当下中国各年龄段群体,越往后,对于买房、高消费、创业、生育、坐飞机高铁都不在意的人群比例是越来越高了。随着年轻一代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只靠征信约束的游戏迟早超出控制。

终于,这波A股行情,出现了“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贷款至巅峰”的00后梭哈党。基于这些人对“回本”的定义可能不同于以前,本轮行情就貌似没有太多股民亏钱。可是必须有一方买单啊?那就只能是网贷平台背后的互联网大厂了,以及一部分信用卡放款审核时没有共享数据的银行。

此类撸网贷梭哈行为一旦产生足够数量的成功暴富或者重新定义回本的案例时,类似的价值观和博弈心态就会通过网络舆论扩散传播。以后几乎所有的资本市场行情都会放大信贷风险。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监管层和肉食者愿意看到的。

而且,这些网贷平台背后的互联网财团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其利益被借贷人侵蚀却无有效遏制手段时,他们会动用一切能量试图去推动还款义务相关法案法规的修改。

对于成熟金融秩序的挑战就如同历史中那些对于旧秩序的突然的野蛮式的粉碎一样,并不能带来新的秩序和发展。

预计类似的事如果持续出现,监管层最后迟早会对债务义务和追索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回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仲裁标准再次回到类似2017年之前的版本。

毕竟上层大概率不希望看到股权金融市场的所有风险最终都由信贷体系去承担的。

你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未来6个月股价的预测:(最多投1个)
  • 上涨(8 票)
  • 震荡(4 票)
  • 下跌(6 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跟随时代引领者
    10-18
    跟随时代引领者
    金东白条花呗借呗的人基本都不会去还钱的,活该这些企业,让这些成为坏账,业绩大幅下降。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