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单聊聊我的经济政治分析框架。
明天将就伊朗-以色列局势做个系统的梳理,毕竟现在同质化的观点太多,也有太多的噪音,得出一个原创的结论非常困难,需要极为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才能得出一个核心观点。
在认知即变现的金融市场中,核心观点能给予决策者绝大的收益和回报,无论该投资/收益的结构是长期/短期。
个人以为:
首先顶层建筑绝对是政治结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为何把政治和经济放在一起,个人觉得是非常具有智慧的,经济的顶层建筑永远是由政治形态所主导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理解意识形态+政治结构,是完全无法对经济的底层框架有着最本质的判断。
对于大多数人的难点在于,
在如今的大学科目中,经济学的知识和逻辑框架和国际政治学是区分开来的。
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就读肯尼迪学院的一些国际关系学科的高材生同时选读或者精读经济学科是相当少见的,因为这两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掌握/精通。
研究顶层建筑这件事,也意味着你需要去理解不同形态的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自由市场/战时经济等。
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在于,我们这一代的人,和上一代的人,天然不具备有对于战时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集体回忆和理解。因为贯穿在我们这两代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是自由市场/半自由市场,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理解steam游戏10%限时折扣,但却无法理解粮票或是战时管制。
而过去50年的经验来看,学习到粮票/战时管制这类仅见于教科书上的冷门知识,对于这50年的两代人来说,其变现价值为零,甚至是负的,因为应用价值为零,不如学会炒股/炒房地产,和平的框架中,这样的知识是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
听你讲那么多不如满仓a股,对不对。
但在未来20年中,上述的知识,很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救你一命,这是后话,在星球发布。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的世界秩序开始土崩瓦解,混乱的框架中,你需要首先建立起新世界的理解,最起码是一个大致的想象和框架。
政治之所以决定经济顶层建筑的原因在于:
政治需要(战争or 和平 or冷战对抗等)以及需求决定了经济分配的最终形式(国有?军工复合体?政府内部?民营/中小私企?),也决定了财富将如何分配给老百姓和不同个体的路径(权力变现/炒作/股票/金融市场/信息差/薪资/军中晋升)
试想一下这个例子,想在二战时期的德国致富,作为一个平民子弟,最直接,最快速,最妥当的方式就是直接加入纳粹,并且成为一名准军官。
再不济,也要想法子和军官勾兑,搞个走私倒卖,才能获得权力+财富。
如果你想着在那样的社会环境炒股,你tm就是有病。
因为在这个历史环境中,军队,就是你的终极靠山,军队,也掌握了整个经济命脉,掌握了整个德国经济分配流通的环节。
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你作为普通人的致富逻辑和路径,本质上是不同的,最终这是由于整个国家的政治需求和方向所决定的。
所以我一直强调,如果你觉得,货币工具是可以脱离政治而行的“灵丹妙药”,那你看再多你都没有入门,因为货币工具本质上只是服务于政治诉求的方便工具而已。
其二,政治结果/进程,是由历史等众多因素集体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集体选择(不选择亦然是一种选择)。
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承受集体选择的进程,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经济形态和路径。举例来说,自由市场本质上也是长期要求所取得的成果,如果美国的先贤不向英国发难,不搞倾茶这种事,那么至今美国也还是一个殖民地而已。所以殖民地的各种移民做出了集体选择——脱离大不列颠的控制,寻求自治。
而自由市场和银行系统等,皆依附于以上的需求所形成。
现代货币主义,本质上追溯到一战二战期间,央行用于管控战时经济的经验,包括掌握汇率体系的一系列know-how,国家通过发行国债进行战争行为,或是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货币工具本来就是用于调节和刺激这中间的经济行为,货币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就好像你不能期望一把名刀自己跳出来斩妖除魔一样。这把名刀落在侠客手里,那就是行善,要落在匹夫妖魔手里,那就是行恶,这是工具本身的中性逻辑。
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成瘾滥用,这是简单的道理和逻辑。
现代货币学者只不过在象牙塔呆久了,在一个世界相对和平,全球化进程相对顺利的国际秩序生活久了,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工具了,而是一门终极的治国学问了。货币政策可以用来刺激经济,只是链接因果两个因子的媒介而已。
这两个因子本质是:
生产(为何要生产,因为要消费)——消费(为何要消费,货币政策给了一个消费的理由和诱因)
但是货币政策无法代替生产,亦无法代替消费。
过于重视货币政策,滥用货币政策不过是倒果为因。
其三,这个世界上是有野心家和黑天鹅的(纳塔雅胡/普京/埃尔多安等)
他们天然寻求大合和扩张。
他们遵循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者生存,而非适者生存)
他们通过右翼来凝聚意志,并寻求扩张,而这些都是现代精密复杂经济系统/理论学说下的空白之处。
我们总是天真认为,市场是充满效率的(EMH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其实并非如此,市场之所以有效率,那是出于国家的政治需求和意识形态等共同决定的,当然天然高效率的市场/资本市场更有助于建立一个相对繁荣,个人生活更加稳定富裕,无需为了饥饿而相互厮杀的社会模式。
但这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黑暗时代。
现代金融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亦决定了,这些野心勃勃的行动将给全球的大宗商品/衍生品/汇率市场形成更强的冲击和扭曲,这也将不可避免地传导至通胀/就业/利率等,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路径和形态。
但货币政策无法替代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也无法替代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为先,能够给予一个经济繁荣,消费的诱因。
但货币政策永远不可能替代一个系统,结构性的国策(或是说商业模式?)
简单的比喻,
一个人当然可以通过借贷生活,只要他可以找到下一笔借款偿还上一笔借款。
当利率够低的时候。
此君能获得下一笔借款的原因不在于他拥有上一笔借款。
而在于此君有资产,有工作(现金流收入)
或者说,有变现模式,因此他获得了下一笔贷款。
倘若此君失去了资产,没工作,
这就意味着他的下一笔借款,很可能只是暂时的。
所以此君的核心商业模式,永远不可能是借贷,因为这意味着他是庞氏骗局。
所以货币主义,永远替代不了勤劳实干。
这是众多货币学者早就忘记的初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