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觳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天龙八部《少年游》
有人说,“男人至死是少年”,这话放在雷军身上一点没错。
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军造车业务。至此,“遥遥领先的预言”终于尘埃落定。
继大学创业,再到后来的金山,顺为,小米,52岁的雷军再次踏入创业的起点,宣布造车。
“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发布会上,雷军哽咽到。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奏出回家的天籁,功成名就的他却重回年轻时创业的起点,52岁雷军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满眼都是自己20岁时候的动人画面。
从“年轻人的第一步手机”到“are you ok”,雷军的创业一直贯穿着年轻人的影子。所以在外人看来的难以理解的,功成名就之后的再走长征路,在雷军身上彷佛又存在那么一种必然。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17年的某一天,雷军在微博上写到。
其实早在之前,市场就对小米进军造车业务有过期许。这一点,仅仅从专利申请方面就能看得出来。
年轻的五百强一直对车联网市场虎视眈眈。顺为资本出手频繁,从地图厂商凯立德,到整车厂商蔚来小鹏,再到车载服务系统。
小米的定位即是物联网公司,即是物联网连接,即是用智能硬件改变人们生活体验的方式。
而电车是明朗的下一个智能化方向,汽车也将成为仅次于手机的另一大入网入口,自身定位万物互联的小米集团如何不再出手?
从手机,路由器,家居,物联平台。这点和华为很像,别看友善之间经常嘴炮,实际愿景方面高度一致。
这点来看,苹果,华为,小米进场汽车业务丝毫不奇怪。
小米造车的优势是什么?
其一肯定是资本,且不说顺为系的资金人脉优势。预算十年百亿美金的投入,小米在这方面投入颇大。更有千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即便造车业务特别吸血。现金方面至少处于一个造车新势力罕有的高起点。
其二是软件,小米,金山特别擅长的就是软件。而电车的最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车联网,小米在软件,用户体验,软硬件交互上有巨大的经验。
其三就是形象和风格,雷军算是罕见的少有原罪的资本家,没有抄袭,不卖假药。更有一直以来不忘初心的创业少年形象,这种形象有助于跳过从零到一的冷启动。
尽管小米站在了比当初创业更好的起点,拥有比其它新势力当时更好的资源。但造车也绝非易事!
汽车不同于手机,乃是身家性命之托付。
手机出事了可以赔,可以重塑形象。汽车出事了呢?
另外就是供应链和品控的挑战,车规级和消费级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早年的小米就曾为供应链所困,直到后来雷军亲自管理供应链,才艰难扭转颓势。
这很可能不是小米手机成功的延续,而是另一次重大的挑战。
但我保持期待,如果说屠龙少年的故事让人热血澎湃,那么恶龙撕掉自身鳞甲,重新变成负剑少年,重走来时路的故事则更让人热泪盈眶。
那一日,年轻的路飞走上甲板,望着怒海惊涛,他是身边是索隆,是娜美,是乌索普
那一日,年迈的成吉思汗走出西夏大营,如炬的目光望向西方。他是麾下,是速不台,是窝阔台,是博尔术。
那一日,华夏十万退役将士从四面八方涌来,“请战神造车”,门外十万人的声音整齐划一,如巨浪般呼啸而来,在丈母娘目瞪口呆的眼神中,雷总默默起身出门!
“请战神造车”,门外十万零一道声音穿透而来。
加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大时代,和国产诸战神们,一起造车!
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
52岁的雷军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
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那17岁的样子。
无论如何,不言必胜,不言必败,但期待,但祝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