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人在美股上大买中国股票,单日巨亏150亿美元,白宫都惊动

AngelinaLiu
2021-04-01

一个韩国人在美股上大买中国股票,单日巨亏150亿美元,连白宫都惊动了


既Game Stop事件之后,在美股市场上又一件因为高杆杠引发的“血案”

——

文|Juny 编辑|Vicky Xiao

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上周,美股市场发生了一件诡异而惊人的事件:

百度、跟谁学、爱奇艺等一众中概股和几支八杆子打不着的美国“老年股”同时惨遭血洗,几天之内股价纷纷“腰斩”。搞得市场是一头雾水,这是咋了,谁在搞鬼?

接着,华尔街精英们连夜作战、追根溯源,才发现这背后竟是由一个韩国人管理的高杠杆对冲基金Archegos Capital爆仓引发。

而上周五,该基金管理人、这位神似小岳岳的韩国传奇金融大佬Bill Hwang,在当天就亏损了150亿美元,创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纪录,载入世界金融史册。

图左为Archegos基金管理人Bill Hwang

如果这仅仅只是一件事,倒也也还好,但Archegos爆仓事件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日本野村、瑞士信贷、美国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全球多国的券商和银行都卷入其中,在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同时,也挑起了市场对于Archegos是否会成为新的“雷曼兄弟”、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惨剧的担忧;

最近,这件事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白宫在本周一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密切关注该事件的走向,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也火速约谈相关联的华尔街银行,并开始启动事件调查。

那么,这位韩国大佬究竟是何方神圣,凭一己之力搅起了这番腥风血雨,该事件又为何让华尔街神经紧绷呢?

|钟爱中国股票的华尔街“赌徒”

此前,对冲基金Archegos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几乎处于“查无此机构”的状态,直到发生此次足以冲击华尔街的巨额爆仓,才将Archegos以及他背后的管理人Bill Hwang拉入到大众视野。

你是不是以为管理着高杠杆家族式对冲基金的Bill Hwang一定家室显赫,性格也是飞扬跋扈?

然而事实是,他不但不是多金富二代,甚至还一度生活得很“丧”。

Bill Hwang于1964 年出生于韩国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高中时随家人移民美国。父亲早逝后,他跟妈妈和哥哥曾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但Bill Hwang凭借着自身努力考取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专业,并在毕业后继续攻读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MBA。

顶着名校光环,Bill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华尔街现代证券工作,但一开始,他只是做韩国股票的推销工作,由于他性格温吞、语速很慢,业绩也并不亮眼,始终游走于边缘地带。

但很快,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机。90年代初,华尔街传奇人物、老虎基金的创始人Julian Robertson开始买入韩国股票,并认识了当时正在做韩国股票销售的Bill Hwang。

可能是Julian看到了Bill身上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合作一段时间后,他很快将Bill招入老虎证券的麾下,不仅将其作为自己的爱将,此后还一手支持他建立起了老虎亚洲基金(Tiger Asia),专注于亚洲投资业务。

图片截自于Bill Hwang 的LinkedIn

与他平常少言寡语、低调平和的性格不同,Bill Hwang在投资上却是雷厉风行,一向秉承着极其激进的风格。

在执掌老虎亚洲基金期间,他开始大举买入中国公司的股票,并且热衷于加高杠杆和打擦边球。仅用了6年,就拿着Julian给的1600万初始投资把基金做到了80亿美金规模,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40%。

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2012年,他被美国证监会指控内幕交易罪,称他在2008、2009年利用自己获得的关于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机密信息,抛售了两家银行家的股票,并从中赚取了超过1500万美元。

此后,他对内幕交易指控认罪,并支付了4400万美元与SEC达成和解。同年,Bill Hwang便关闭了老虎亚洲基金,转而成立了家族式投资基金——Archegos。

但在管理Archegos时,Bill Hwang仍旧延续了他激进、赌徒式的投资风格,“高杆杠、满仓干”是他一贯的投资准则。

Archegos 在2013年刚成立的时候,初始资金仅有2亿美金,但由于Bill Hwang长期使用5-8倍的高杠杆交易,2021年初,Archegos的净资产已经增至150亿美金。

虽然上一次就栽在了中国股票上,但Bill仍然对中概股情有独钟。近年来,他持续大量买入腾讯音乐、百度、爱奇艺、唯品会、跟谁学、好未来等几十家中国公司股票,并通过高杠杆取得了巨额回报。

但是,中国股票的钱,哪能一直那么好赚呢?

3月24日,美国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直接精准打击到一众中国公司,大家纷纷弃甲出逃,而这给高杠杆持有大量中国公司股票的Archegos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此外,祸不单行。除了中概股之外,Archegos的另一大重仓股——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传媒公司Viacom突然宣布高位增发30亿美元(增发股票一般会引起股价下跌),成为了压垮Archegos的另一根稻草。

接着,壮观的场景出现了。在上周三到周五的三个交易日,Archegos的持仓股票全部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Viacom跌幅超30%,Discovery跌超20%,百度跌幅超20%,腾讯音乐区间超35%,爱奇艺跌近30%,唯品会跌超30%,跟谁学跌幅超50% ....

图 部分Archegos持仓股票的上周走势,图片来自Bloomberg

据统计,Archegos基金持仓股上周遭到抛售的总金额高达190亿美元,此外,由于Archegos惯用的高杠杆交易,导致相关股票市值在上周实际蒸发了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0亿元!

而Bill Hwang数年来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也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然而,整个事件也并没有在这里就落幕,Archegos爆仓事件的余波在本周开始蔓延,并接连冲击到其他相关金融机构。

|卷入机构陆续“接锅”

本周一,日本最大证券公司野村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其美国子公司因与一客户的交易遭受了月20亿美元的重大损失。

同日,瑞士信贷也发布预警表示,旗下一家在美国的对冲基金在上周发生保证金违约,预计第一季度将面临大额亏损。

而两家金融机构的公告都直指Archegos爆仓事件。受这一消息影响,本周全球银行股遭到大量抛售。

从周一至今天,野村股价累计下跌了16.3%,并在周一创下单日最大纪录跌幅,瑞士信贷累积下跌18.6%,创一年来最大跌幅。此外,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也都全线下跌。

那么,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单个基金的爆仓为什么会牵连到大量的金融机构?

首先,如果你炒股全部用的是自己的钱,是不存在爆仓的。发生爆仓,就一定意味着你是借了“别人”的钱来炒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你有100块钱,用来买了10股价格为10块的股票,第二天这支股票上涨了50%变成15块,你这时候卖出得150块,净赚50块。

但如果你当时找小明又借了100元,那你就能买20股,而当股票变成15块时,你卖出就能得300块,还给小明100元后,你就以同样的100块自有本金净赚了100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再找更多的人借了钱,你的收益就也会成倍放大,而这就是加杠杆的魅力所在。

但一旦遭遇下跌,你在亏掉自己100块的同时,可能还会亏掉借来的钱。而当你自己的本金亏完之后,你以为可以眼睛一闭放在那不管,等着股票再涨起来?

错,借给你钱的人会强制卖掉你手上的股票来保住他们的本金。

这个时候,你手上啥也没有,没有本金、没有股票、甚至还背上一身债。而借给你钱的人如果不能赶在暴跌前眼疾手快地跑路,他们也要共同承担亏损。

在这个例子里,这些银行、券商就是借你钱的“小明“们。而现实情况也要比硅星人所举出的例子要复杂得多。

据了解,来自欧州、北美和亚洲的多家知名券商和银行都有参与Archegos的融资。有一些在嗅到苗头不对后跑得比较快,比如高盛在周五甩卖了价值105亿美元的股票,摩根史坦利甩卖掉了80亿美元,但很多参与的券商并没来得及出手,因此后续的损失需要各家券商自己承担。

虽然目前各个机构的亏损情况还没有被披露,但有分析指出,这次爆仓涉及总金额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约人民币7800亿元。

|会是下一个“雷曼兄弟”吗?

但现在最让市场担忧的是,这场事件是否像当年雷曼兄弟破产一样,产生蝴蝶效应,引发新一波金融海啸?

由于Archegos是以家族式基金运营,因此它的信息并不是公开透明的,在其官网上没有任何投资相关的信息,在SEC的官网上也查不到任何关于Archegos的存档材料,

因此,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一次爆仓的高峰期影响已经在上周结束,但现在也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机构卷入其中,以及,它们究竟是以多少倍杠杆在操作。

图 无法在SEC上查到Archegos的相关信息,截自SEC官网

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认为,Archegos相对于当年的雷曼兄弟,无论是基金体量还涉及的相关方都少了很多,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局部造成冲击,但还不至于大范围地引发金融危机。

不过这一次事件,也再一次给华尔街敲响了警钟。

像Archegos这样一家信息不透明,而且由有着不良交易记录的管理人操盘的基金,能够轻松获得到高盛、瑞银这一众顶级投行的高杆杠融资,反映出的是当下激进的市场情绪。

在Twitter上关于此事件有一个高赞贴,网友表示,任何人想找银行借1万美元开个小店,这些银行看都不看你一眼。但Bill Hwang说,我想借30亿美元来买加了500倍杠杆的集中头寸,银行们就前赴后继地向前送钱:40亿拿去!

资本的贪婪一览无余。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