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想退学了

来咖智库
09-11

作者 | 蓝猫

编辑 | G3007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提供学位教育的终身学习,同时也体现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2016年,教育部发文规定,全国硕士教育考试中开始实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轨招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标志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序幕正式拉开。2020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但实际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学和后续就业中仍面临很多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对于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提倡,是否仍然停留在“喊口号”?值得深思。

01

非全研究生开学第一周,我已经想退学了

在备考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过程中,小张有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想要放弃的理由很多。

首先是复习时的时间、精力不足。在下决心考研的时候,小张已经本科毕业工作6年了,这6年里,几乎再没有学过英语和数学,尽管自己的目标院校初试上线只需要180分左右(管理类联考满分300分),但想要达到这个分数线仍然需要精心的复习和准备。即使通过了初试,后续的复试中会涉及到大量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小张还是一张白纸,需要零基础开始。

其次是研究生学历对自己是否有用。小张在国企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晋升空间不大,读研不涨工资,对晋升影响也不多。

学费和通勤成本也是小张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MPA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学费不算最贵的,但自己的目标院校学费也要10万左右,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想考的学校和工作地不在一个省,虽然是周末集中授课,长三角高铁发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但来回奔波总是耗费心力。

(上海部分高校非全研究生学费;来源:小红书)

最终坚持下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小张心里始终有一个名校梦。小张的本科学校是一所还不错的211,但她对自己的学历不够满意,读研完全可以冲一冲985名校。

在小张说服自己花10万块钱学费和2年的周末时间去读一个研究生学位是值得的之后,并且克服了种种学习困难,终于拿到了梦中情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小张并没有开心太久。

在开学的入学教育和第一周上课后,小张再次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她担心自己无法顺利毕业,并且再次怀疑读研是否真的对自己有意义。

入学教育上,老师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解释:有挂科就无法毕业、绩点必须超过XX、研一就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致,但只在周末集中授课,学习时间相比全日制学生少了很多,但所有课程的作业和考试要求都是一样的,每门课的第一堂课上,老师都列出了长长的参考书目,要求所有学生课后自学。

尽管考研复试时小张已经自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但仍然只是皮毛,跨考所带来的背景差异,使得她需要花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精力。MPA的培养方向偏体制内的实践运用,自己在企业工作,毕业论文很难找到合适的方向。

除了学费和时间精力外,小张还明显感到自己在同学里显得格格不入。小张在企业内从事技术岗工作,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她的MPA同学绝大多数在体制内,课间闲聊天的内容也大多体制内相关。在老师提出要分小组完成作业的时候,小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履历在其他组员看来毫无贡献度,甚至连“作业搭子”都很难找。

开学第一周,小张已经想要退学了。她还在小红书上刷到不少跟自己类似的情况,除了学费、通勤的压力外,最大的阻碍来自于课程和毕业的压力。小张还刷到有的学校因为招到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比较少、师资不足等原因,临时安排这些学生脱产与全日制学生一起上课,而这些学生一开始选择非全正是因为无法脱产,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读研。

自己已经花钱花时间学习了,终于上岸了研究生,却发现上岸之后还面临更多的问题,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图片来源:小红书)

02

终身教育还只是喊口号?

即使小张靠自身努力,解决了学费、通勤、毕业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最终顺利拿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结局也未必皆大欢喜。

自1981年恢复学位制度至今,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发展历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创设初衷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在职就业人员的再教育需求。但社会上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不高,大量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列明要求“全日制学历”。

对此,教育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改革。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重新界定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概念,其中提到:“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在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但即使如此,能够与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到同等待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仍然很少,旧有观念和管理方式带来的阻碍一直未能完全化解。

2024年5月13日,杭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一则《关于杭州市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最新版申请指南和系统升级的公告》,当中明确提出,如为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入学、2021年7月5日及之后毕业,已经在杭工作,且学信网中载明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的硕士毕业生,自5月16日起,可于线上申请领取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这意味着杭州对非全日制学历的进一步认可。根据《南方周末》当月的报道,自2020年起,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浙江宁波等地就曾陆续发文,在发放各类人才补贴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这对这些地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讲当然是个大好消息,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已明确出台并落实这项政策的地市仍是少数,大多数非全研究生仍然处于被忽视和被歧视的状态。

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的招生考试和培养标准,在用如果您单位眼中,学历证书却很难做到真的有相同效力。理论上来说,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为了达到与全日制同样的入学和毕业标准,同时要兼顾在职工作,本身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个人能力显然更优秀;更别提付出了更高的学费,但无法享受奖学金、学校宿舍等条件。但在不少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的认知中,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只是一个“有钱就能读”的水学历。

就连部分高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上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招生时,因为名额限制等原因,将一些原本意向读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调剂至非全日制,虽然是否接受调剂在于考生本人,但传达出的讯息仿佛默认非全日制更低一等。有的高校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前临时调整培养方案,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脱产学习,显然违背了考生报名考试时想要学业工作两手抓的初衷。

显然,“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该被差别对待”还只停留在呼吁阶段。

更现实的问题是,即使不考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培养人才的结果上是否有差别,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内卷、学历贬值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每年的毕业季,各种媒体平台上总会掀起关于就业的讨论,普通本科难就业、高学历报考基层公务员等报道几乎已成为“旧闻”。即使一路深造到了博士学位,在一些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眼中,“第一学历”仍然是重中之重,有的用人单位在筛选求职者时甚至会细化到高考成绩。在这样的观念下,很多人在十八九岁成年初期的一场考试结果,用尽一生都很难弥补,第一学历,俨然已成为新时代的“种姓制度”。

结 语

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只是社会教育认知的一个切片,从这个切片不难看出,尽管教育体系改革已久,整个社会对人才和教育成果的评价,仍然过度依赖于文凭和固有认知,忽视了个人的努力和进步。这样的评价体系下,终身教育还只是口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