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箩筐技术:这家上了美国国防部黑名单的公司,到底有什么神秘黑科技?

小镇做T家
2021-04-10

这是「小镇做T家」的第 55 篇原创内容。

目前,国内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绘制资质、且拥有全国性导航地图数据的图商总共才 5 家。BAT分别收购了1家,另外2家就是凯立德和今天的主角——箩筐技术。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国内导航地图五分天下,箩筐占其一

闻名于美国黑名单

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1月14日,美国国防部于发布新闻,表示根据《199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第1237条,将箩筐等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其“军工企业清单”(CCMC),同期一起被列入“黑名单”的,还有小米、中国商飞、中国航空、中关村发展集团等8家公司。

这轮被制裁的公司,主要是航空和半导体相关的。对此大家表示理解,调侃这是美国国家官方认证的“科技企业”。不过,也有很多网友懵了:这个箩筐技术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箩筐技术是一家基于第三代矢量地图技术,提供物联网(海量数据分析处理)、人工智能(高级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无人驾驶(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等主要技术的底层技术供应商和服务商,是一家拥有广阔成长空间的未来技术公司。

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家公司。

箩筐技术简介

箩筐技术(NASDAQ:LKCO)创立于2001年,前称西安联合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早是Reizii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2002年时曾被西安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来于2018年8月改为现用名。

根据官方介绍:箩筐是全球领先的时空大数据技术服务公司之一,中国领先的位置交互出行服务公司。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提供互联网、物联网的时空大数据完整的DaaS、SaaS、PaaS服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时空大数据建立城市级和行业级数字孪生全息数据模型,积极服务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出行、智慧行业、LBS等领域。

简单来说,箩筐有两项业务:

第一项业务也是最早的业务,是做一款名为“箩筐”的APP,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应用记录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可以理解为类似旅行记录类)。

其最典型的使用场景,就是用户在火车上进行长途旅行时,可通过箩筐APP的免费WIFI接入服务,来体验这款应用上的其他服务,截止到2017年底,箩筐平台已经在290辆列车上部署运营,彼时箩筐官宣每年覆盖2亿人次旅客,用户量为3000万。

不过,箩筐的B2C服务在T家看来,不但在过去没有引起较大的市场反应,在未来也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因为它是站在既有资源基础上去思考能为用户提供什么,而没有从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出发,做一款让用户离不开的应用。

其实,箩筐APP的数据真实与否并不重要(毕竟这款应用算不上主流),但这里有一个关键信息是:箩筐是国内唯一一家在火车车厢内搭建WIFI的客户端,和铁路总公司下设路局超1000辆列车的独家WIFI运营权。另外,箩筐子公司中传视讯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合资成立央广视讯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第四张全国性手机电视集成牌照的独家运营权。

这两件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家公司有很强大的人脉资源和背景

箩筐的第二项业务,也是在T家看来真正能做出市场影响力的业务,是一个名为“超擎”的品牌。如果说“箩筐”做的是B2C业务,那么“超擎”做的就是B2B/B2G业务,为企业/政府客户提供时空大数据服务

是不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着急,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解读。我们打开箩筐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简科幻风的主页第一屏。继续往下拉的话,我们会看到箩筐的主营业务介绍。分别是智能交通:

自动驾驶:

车路通信:

此外还有遥感云服务、物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LBS服务等...

不过在T家看来,一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基本就是其业务介绍中的前三项。而在箩筐的前三项B2B业务(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车路通信)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全矢量非切片地图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不明觉厉的技术究竟是什么高科技呢?

核心技术:全矢量非切片地图

大家或许听说过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系统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比如森林生态)、资源调查(比如农业资源)、监测预测(比如森林火灾)、城市规划(比如道路规划)、军事(绘制进攻路线)等领域。无论是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GIS系统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GIS系统的核心是地图。

我们都使用过导航和地图类软件,有一个习惯性的操作就是将某片区域放大或缩小。在操作中你也许注意到一个事:无论我们怎么放大缩小,依然能保持清晰、平滑边缘的图形。而这背后的技术就是矢量地图。

矢量地图(Vector Map),即全矢量地图,应该说是GIS界的“全能选手”:

  • 能够对描绘地图形态的点、线、面图形进行快捷编辑与颜色样式设置;

  • 对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建筑设施等对象进行分层绘制、分类控制;

  • 通过矢量图形背后的原始数据,对地图上的各种对象进行分析统计运算。

矢量地图技术的演进,先后经历了「栅格瓦片地图」「矢量切片地图」「全矢量非切片地图」这三代。而箩筐引以为傲的,就是其领先的第三代矢量地图技术。

相比静态像素图片来说,矢量图形绘制的地图,就是一张能写、会算、易于管理的“活”地图。 早期的矢量地图只能在单机或局域网中使用,因数据量过大,无法通过有限的网络快速显示。典型用户体验就是像很多游戏中,边走边加载地图的窘况...

谷歌利用栅格瓦片地图技术缓解了这一矛盾,并于2005年推出了谷歌地图,满足了大众对地图的显示需求,谷歌地图大获成功,成为互联网地图的鼻祖。

栅格瓦片(Raster Tile)地图,是将矢量图形、或者纸质地图,转换为不可编辑的大幅像素图片,并将大图片切割为瓦片般的一块块小图片,分别标上索引,用户需要看哪里,只需要根据索引调取相应位置的小图片,由此绕过了大体积的矢量地图数据快速传输显示的难题。

每个格子都有自己的索引,通过索引再调阅细节图片

栅格瓦片地图可以满足大众用户对地图的快速浏览查看的基本需求,但同时也有很大的缺陷:它将矢量地图的“活”,转换为像素图片的“静态”,难以满足政府、行业、企业等用户对地图在线编辑与样式修改、专题地图等专业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矢量切片(Vector tile)地图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矢量切片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将全矢量地图切割成小块,也同样将每个矢量小块标注索引,待客户端请求后发送相应的矢量切片进行应用。

一个格子的数据是由多层瓦片叠加起来的

矢量切片地图相较栅格瓦片地图又是GIS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它恢复了矢量地图的在线便捷编辑、分层控制地图等部分“活”的特性。目前国内高德、百度等地图厂商的主流技术,都是这种第二代矢量切片地图。

近些年来,海量物联网数据爆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攻势袭来,这些行业又将对地图技术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比如以往只是基础的测绘地理数据中(如上述地图等),现在很多应用场景都是动态的时空大数据中(如轨迹数据、物联网数据等)。而海量时空数据的产生到应用时间更短,而循环产生的数据又将爆发式增长,对地图技术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外,以往适量切片地图的数据结构复杂,难以适应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比如同一条道路,会同时存在于多块切片中,这也意味着,地图上的独立对象,会对应多个或同一个索引,产生冗余、复杂的对应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就没有一种技术,让完整的矢量地图不切片,也能快速在网络环境下共享吗?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全矢量非切片地图

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它创建了一套独特的、超轻量级的索引,能够让后台原始地理数据,与客户端(电脑、手机等)呈现的矢量地图图形形成一一对应的、准确映射关系,并且,索引对应的数据单位精确到地理上最为精细的坐标点

就像一盏手电筒,用户想看哪里,超擎索引就能根据不同的客户端屏幕尺寸,精确地照亮对应原始数据,且几乎无延时,真正实现了全矢量地图不需要切片,“想看哪里,就看哪里”。

可以这么说,全矢量非切片地图技术是面向未来的地图技术。为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其称为第三代数字地图技术。可以说,箩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第三代数字地图技术的厂商。

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家都知道,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是当下最为热门的科技趋势。而箩筐的矢量地图和矢量数据,也在其中担任着关键而重要的职责。 

物联网、传感器产生的数据,本身也可以作为矢量数据或原始坐标数据进行表现,例如,车辆、行人的轨迹,工业物联网产生的设备运行数据;

在人工智能领域,矢量地图与时空大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原材料,从而实现的时空智能,能够支持行业智慧化建设与城市智能运行;

在2020年疫情期间,箩筐就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时空大数据专项小组,打造了“人员流动实时疫情管控平台”,向外界提供“疫情时空一张图”、万亿级轨迹追踪、实时定位人群聚集监控、智能防护管控等功能:

“疫情时空一张图”支持五百万离汉人员实时轨迹快速展示在一张地图上;可与重点关注的确诊、疑似病例的移动轨迹同步展示,交互分析。

在无人驾驶领域,高精度地图可以将车辆位置精准的定位于车道之上、帮助车辆获取更为准确有效全面的当前位置交通状况,并为无人车规划制定最优路线,是无人驾驶的必备组件与刚需。而车辆与周边环境之间,也需要实现实时动态数据交换,即V2X。

这三个科技趋势的关键实现点,皆与矢量地图、时空大数据的分析计算环节有着深度而密切的关系。

矢量地图与时空数据处理技术,虽然隶属于计算机技术的分支——计算机图形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一方领地,但它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无法离开的基础底座是地图,不能缺少的生产资料是时空大数据,所以,也期望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箩筐的技术和资本布局

作为一家时空大数据服务公司,箩筐近年频繁加快在时空大数据服务领域跑马圈地的步伐,围绕核心业务和技术,先后收购/创建了一批技术公司:

2018年5月,箩筐和超擎及易图通签订合作协议,随之在2018年7月箩筐技术公司推出自有的地图交互APP “箩筐”,引擎技术来自于超擎,底层地图矢量数据、POI数据就来自易图通。

2018年8月27日,箩筐以6000万美金收购超擎原股东所持有的100%股权,正式将超擎纳入麾下。超擎拥有全球首创的时空索引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图形数据处理技术公司。其时空大数据索引,存储,传输,可视化等全球专利技术,可服务于矢量地图,高清晰智能地图,位置交互服务,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测绘、遥感、监测等领域。

超擎分别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拥有15项专利权、9项专利申请权,在大数据查询、读取、传输、展现等应用的效率高于现有技术3个数量级(千倍),实现TB级数据秒级发布。 

收购超擎后,将使箩筐APP实现全球首创非切片全矢量全功能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使用户能够体验到具有全新的、更加个性化的位置交互服务体验,基于超擎技术,获得独有的技术竞争优势。此外,箩筐的定位已由先前的出行服务公司调整为时空数据服务公司

2019年8月28日,箩筐宣布100%收购易图通,收购金额约8.36亿人民币。随后,箩筐技术拟以其引擎数据处理分析核心技术与收购易图通为契机,推出全国首个覆盖室内外的全时空全矢量非切片地图

易图通是中国三大车载地图导航服务商之一,为32家国内外车厂提供服务。公司向用户提供中国的导航电子地图、ADAS地图和高精度地图,以及通过独立的易图通地图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地理位置信息服务。

在to B领域,易图通的在线地图服务平台通过了多家知名云服务商的认证,易图通与伙伴合作的在线地图服务超过3.5亿个用户。易图通已向数十个国家部委,电信运营商,知名国际车厂,麦当劳,肯德基,屈臣氏,星巴克,阿迪达斯,UPS等近百个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

有数据显示,2019年,易图通在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为14.7%。排在前三位的头部图商分别为百度、四维图新、高德。其中,百度的市场份额最高,达到29.3%,四维图新为21.7%,高德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9%。在自动驾驶领域,易图通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地图生产线,可生产不同等级自动驾驶所需的定制化高精度地图数据,并且率先获得中国首个自主泊车高精度地图量产项目

易图通是拥有导航甲级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厂商。导航电子地图资质是一个极难取得的资质,拿到这个牌子的公司可以说是万中无一。从2001年1月1日国家测绘局将第一块资质颁发给四图维新以来,国内拿到这个资质的公司一共只有18家,其中易图通就赫然在列:

导航电子地图资质是从事地图/导航业务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这块牌子就值几个亿。收购易图通,直接让箩筐拥有了导航电子地图资质,为箩筐的业务拓展扫清了障碍。

同年,箩筐继续收购了人工智能算法服务商布本智能67.36%股权,以加强时空数据智能算法能力的投入。

布本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等AI细分领域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并积极的应用在知识图谱构建、实体识别、个性化知识内容交互等知识管理及知识服务应用领域。主要客户有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一汽大众、中国银行以及腾讯等。

此次收购完成后,布本的NLP及知识管理等相关领域技术能力将有力的支持箩筐智能地理知识系统建设,向箩筐客户提供智能GIS、智能时空数据服务。据估计,2021年,布本自身的智能知识管理及服务业务预计将为箩筐贡献2000万美元的收入。

此外,箩筐还设有两家子公司:中传视讯和元力安达。前者对外提供箩筐技术的应用服务,后者是中国领先的室内定位及位置数据营销服务商。

通过收购和自建平台,现在的箩筐已经完成了对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三个面向未来产业的技术布局。当然,在这三个业务中,箩筐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也就是TOB类业务。所以箩筐不但现在被“雪藏”,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它的存在。

箩筐背后的操盘手

对于一家新兴行业的初创公司来说,企业家可以说对公司今后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对箩筐做分析,肯定绕不过去它的掌舵人。目前箩筐的实际控制着叫陶闯,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投资人。 

2001年,陶闯在加拿大创办了 GeoTango 地图公司,这家公司是互联网3D制图领域的先驱。2005年的时候,GeoTango被微软公司收购,成为微软并购史上第一位华人创业家,随后陶闯进入微软工作,并创建微软互联网地图事业部。

2009 年,陶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盟 PPTV 并出任 CEO。2014 年,陶闯离开 PPTV,创立知卓资本。2017 年,他创办了高精地图公司 Wayz.ai。 

陶闯能加盟PPTV并担任CEO,离不开其另一层身份。PPTV的创始合伙人和前CEO,就是陶闯的父亲陶本藻。陶本藻有多重身份,包括GeoTango的创始人和CEO、Way.ai维智科技的创始人和CEO、知卓资本创始合伙人...

不过,陶本藻最重要的身份,是前加拿大地理信息国家首席教授,现在在国内外五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同时还是武汉大学校董(武汉大学的地理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上海天使投资会会长,正和岛上海岛邻机构常务主席(正和岛在企业家群体中影响力很大)。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政府背景如此深厚的易图通,竟然能够被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箩筐技术收购的原因了。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不用担心箩筐技术的业务发展,因为根本不愁订单来源:

成长空间大,股价相对低

首先,箩筐技术安身立命的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万亿规模的产业,包括上游的数据获取、中游的数据处理、下游的信息服务及各类应用。

其次,箩筐技术应用的领域,无论是工业物联网、数据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所需的高精地图,都是百亿甚至千亿以上级别的市场。

作为有着“丹书铁券”般的牌照资质、有完整技术布局、有深厚政企关系积累的箩筐,做成一家百亿规模营收的公司,并不是一件难事。今年3月份完成对易图通100%股权的交割,可以说箩筐初步完成了资源整合。去年合作订单的井喷式增长,已经为今年业绩的爆发买下了伏笔。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的2020年上半年,箩筐营收为731.56万美元,同比增长27.7%;净亏损为1890.2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56.77万美元。根据上半年推测箩筐的全年,营收大概是1500万美元,亏损2000万美元左右。

营收在增加的同时,亏损也在减少。而且随着2020年下半年的各种合作订单,我相信箩筐离扭亏为盈会越来越近。

对于现阶段的箩筐来说,其市值水平和财报数据的关联度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受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比如在2月中旬的中概股行情期间,箩筐股价到达过3.86美元,大概是3个月前最低点时的10倍左右:

截止到4月10日,箩筐股价为1.22美元,市值为5.43亿美元。股价已经不到2月份最高点的1/3,而且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近七个交易日均稳定在1.2到1.3美元之间。

我觉得,在美股行情不变坏的前提下,作为近期还没有明显反弹的中概股,箩筐存在比较大的短期套利机会,比如50%到100%这个范围

另外,中长期的话还要看基本面和届时的市场情绪。

风险存在但相对可控

现在箩筐股票最大的问题,就是上了美国防部的“军工企业清单”。上了这个清单后,意味着箩筐将在纳斯达克停牌(最初设定的停牌日期是3月15日)。

被列入“黑名单”后,箩筐技术亦采取了行动,与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简称“OFAC”)积极协商,并于3月4日向华盛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表示“箩筐技术并非CCMC,也不符合CCMC的法定定义。美国国防部将箩筐认定为CCMC,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理由或确切证据”,要求将其撤下“涉军企业黑名单”。

3月11日晚间,箩筐技术(LKCO)发布公告表示,已与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简称“OFAC”)方面达成协议,OFAC同意就美国防部(DOD)清单给予公司两个月的延期。同时,纳斯达克交易所也将撤回箩筐技术股票3.15停牌的决定,继续维持公司股票正常交易状态。 

根据双方协议,该延期自3月9日起,OFAC将在5月8日后执国防部清单相关限制法令。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周一开盘时,箩筐技术大幅高开,至收盘爆涨55.66%。

目前看来,箩筐非常有希望复制小米的成功经验。此前小米就将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告上哥伦比亚地方法院,要求法院宣告该决定违法并撤销该决定,并且获得最终胜利。而且我们也不要忘了,箩筐实际控制人的背景。

美东时间3月12日,美国华盛顿地方法官发布了一项“初步禁止令”,暂时禁止了美国国防部将小米集团列入“涉军名单”,同时停止相关总统令对小米施加的限制。随后,小米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应声大涨15%。

5月份的箩筐股价,很可能再次上演这一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81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