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哥
2020-12-26
此刻买入苹果,2021年股价涨幅65%以上
@紫昭格格:
苹果造车,到底有没有戏?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339407745,"tweetId":"339407745","gmtCreate":1608988273187,"gmtModify":1703737455663,"author":{"id":3496747170990634,"idStr":"3496747170990634","authorId":3496747170990634,"authorIdStr":"3496747170990634","name":"洛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bbfc053841dc750a86aa12ce7861c0","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8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此刻买入苹果,2021年股价涨幅65%以上</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此刻买入苹果,2021年股价涨幅65%以上</p></body></html>","text":"此刻买入苹果,2021年股价涨幅65%以上","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39407745","repostId":339403066,"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339403066,"tweetId":"339403066","gmtCreate":1608982399355,"gmtModify":1703737444590,"author":{"id":3515631599375856,"idStr":"3515631599375856","authorId":3515631599375856,"authorIdStr":"3515631599375856","name":"紫昭格格","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0a740b4226fd05efd32f9a13ae40a03","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4,"crmLevelSwitch":1,"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2","templateUu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name":"投资总监虎","description":"证券账户累计交易金额达到30万美元","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d20b23f1b6335407f882bc5c2ad12c0","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3b4533518ace8404a3f6dd192bd2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77f283ba21d1c077054dac07f88f3bd","redirectLinkEnabled":0,"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2","exceedPercentage":"80.82%","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81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themeId":"1098cd63717f444b9656d1cbe991b2a4","categoryId":"c5e97d7d927343c9a5b039f63562a2e0","name":"闲聊几句","type":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detail&rndata={\"themeId\":1098cd63717f444b9656d1cbe991b2a4}&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description":"闲着没事一起聊聊天呗","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374786c1c8270113b3644dce33be490c"}],"images":[],"coverImages":[],"title":"苹果造车,到底有没有戏?","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苹果造车的消息在业内已成热门话题。</p><p>英国路透社爆料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其中可能包含苹果自己研发的具有突破性的电池技术。</p><p>CNBC表示,苹果公司从未承认过「造车计划」,但库克承认,苹果正在研发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或其他用途的「自动系统」。</p><p>外媒DigiTimes预测也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彭博社的消息称,苹果也已经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p><p>中国台湾《经济日报》进一步指出,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p><p>图片</p><p>从媒体透露的迹象来看,苹果造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当下,苹果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p><p>苹果为什么要造车?</p><p>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现在,马斯克最担心的事情要来了。</p><p>苹果的股价已经在100到120美元之间徘徊很久了,市值也能基本站稳2万亿美元,但未来市值如果想有重大突破,固有现有赛道是很难的。很显然,在iPhone硬件销售走入天花板的情况下,苹果服务业务又陷入反垄断争议的关口,苹果亟待找到一个新的业务来打开局面。</p><p>汽车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苹果此时入局造车是一个较好的时机。今年1~11月,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1779万辆,电动汽车占比5.4%。业内预计,明年电动汽车销量会在150万辆以上。</p><p>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新产品品类切入市场,市场占有率能上行到10%左右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拐点。这个规律在智能手机行业有过验证。今年在电动车市场,model3,五菱宏光mini等产品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拐点期隐隐到来。</p><p>苹果公司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为以iPhone、Mac、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目前苹果在产业链布局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是在汽车领域,苹果还是新手。</p><p>但苹果在汽车领域谋划已久。自2014年苹果代号为「泰坦」的项目成立至今,苹果在汽车上的专利申请却一直没有断过,2016 年 1 月,泰坦迎来第一次大调整。据当时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苹果距离开发出「真正差异化的电动汽车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泰坦项目内部遇到了一些挑战。</p><p>但尽管如此,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停止,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申请了近百件汽车专利,涵盖了充电、自动驾驶、AR导航、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电动汽车、车载系统、车身结构优化、安全保障等,可以说涵盖了造车的核心领域。</p><p>在2018年,苹果获得了几项有关激光雷达的专利。据苹果内部人士称,苹果汽车的战略核心是一种新的电池设计。该设计通过减少存放电池材料的模组,并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从而使汽车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p><p>从专利储备来看,2020年,苹果公司又获得了至少10项自动驾驶专利,其中涉及自动驾驶的传感器、通信、控制三大领域。</p><p>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自动驾驶传感器专利涉及了传感器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共享,不同传感器之间在运算数据过程中互相纠错,使得自动驾驶的决策过程更加精准;另一项是名为「具有自动对准装置的充电站」的专利。</p><p>此外,苹果还申请了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隐藏激光雷达、识别交警手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景物识别,我们看到,iPhone 12上已经用上了Lidar 激光雷达,苹果还有能观察乘客的心理变化调整车辆驾驶模式等相关专利。</p><p>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包括:语音及手势操作汽车。汽车利用手势(AR识别)或眼部动作(眼球追踪技术)确定驾驶员操作意图进行相关操作,该技术进一步升级,可能还会拓展到乘客的交互。</p><p>现在新能源汽车主流模式是先开发一套包含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整车控制器,以及制动、转向等自动驾驶执行的高集成度的底盘,被称为「Skateboard」。对于这部分工作,以苹果当前在汽车领域的积累与布局,应该问题不大。</p><p>从这些专利的申请可以看出,苹果在中控车机、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值得期待,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芯片,苹果的技术深度和人机交互理解都应该是超过了传统车企。而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积累更让人期待,虽然有些专利已经在某些车企中已经在应用了,但是苹果整合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还是值得期待的。</p><p>总体而言,苹果要造一台有着高度智能化、网联化、软硬一体化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如果该车推出,可以期待的是,它超越现有的汽车交互体验,创新用户用车场景中的使用体验是大概率事件。</p><p>从苹果的专利中可以发现,苹果对于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未来还是有较多的思考在,整体上它是基于未来用户体验的角度,瞄向的是车辆使用中的种种痛点以及未来自动驾驶与AR结合的相关技术演进趋势。</p><p>苹果造车能成吗?</p><p>当在过去iPhone面世之前,苹果在手机行业也是个新手。但手机与PC其实是一脉相称关联性颇大的产品,苹果造iPhone不算跨界,而是算是基于过去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的一种顺势延伸,而手机与汽车其实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领域,汽车领域的复杂性与难度也更大。</p><p>对于苹果来说,资金投入大,生产线与零部件供应商要重头开始规划,造车人才还需要积累。</p><p>所以,苹果造车,要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与突破,要比做出颠覆式手机难度更大。</p><p>从目前的新势力造车来看,各个主机厂都将重心放在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主打的就是智能网联,人机交互,更网联化的用户体验,这其实就是苹果的主场优势,苹果基于iOS的软件生态在过去无力在汽车领域取得进展,自己下场造车,基于iOS可以顺势切入车联网,打通手机和车内智能座舱的无缝连接,这无疑能让其他新势力车企所艳羡的优势。</p><p>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车企特斯拉在成立的17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在亏损,累计烧钱超过了50亿美元。</p><p>虽然造车的巨大投资,但苹果不差钱。2019年苹果现金储备1.5万亿。特斯拉17年中所有的亏损加起来还不到苹果现金储备的零头,苹果如果要烧钱与特斯拉竞争,那特斯拉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与量级的。</p><p>总的来说,苹果、特斯拉等一众新势力进入之后,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传统车企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限于奥迪、奔驰、宝马、大众,而是苹果、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p><p>在高盛看来,苹果可以将汽车作为支持其服务的硬件平台。但是汽车行业较低的利润水平可能意味着,投资者从此举中能够看到的对盈利的贡献是很有限的。</p><p>但事实上从苹果的专利聚焦点来推测,苹果是奔着掌控自动驾驶的技术制高点去的,它不关注整车的所有细节,而是重点聚焦于利润最高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系统环节,其他的部分,其实可以外包,苹果有能力掌控局部的情况下,做出一台在体验超越一般传统车企水准的汽车不难,并且苹果的模式依然是要将利润大头握在自己手里。</p><p>这其实也是延续苹果其一贯的风格与模式,在手机领域,苹果也是只控制芯片与操作系统核心的部分,其他的零部件交给一众供应商,代工交给富士康、纬创、立讯精密等。</p><p>而在汽车行业,苹果也是想只掌控代表未来技术制造高与利润高的部分。</p><p>毕竟,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比手机与PC产业要复杂的多,一台汽车有3万个零部件,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对苹果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据台媒消息称,苹果已经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p><p>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当前的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运转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汽车市场企业高度分散,传统车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构了自身的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同样高度分散,苹果切入其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手机领域的掌控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p><p>从特斯拉及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经验看,拥有一个全球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网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苹果的固有模式去造车,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是苹果面对汽车市场最大的难点之一。</p><p>此外,苹果造车的另一大难题在于果粉尝鲜效应难复现。汽车的品类与手机品类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在过去无论是AirPods、Apple Watch新品的推出,都是首先吸引了原有果粉群体尝鲜,再普及到大众消费群体之中,这让苹果的新产品非常平稳的过渡了销售初期冷启动阶段。</p><p>但在汽车产业,这种粉丝效应可能不再有用。它在手机市场、PC市场的用户基本上无法转移到汽车市场,一方面,手机与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产品属性不同,用户需求与兴趣各异,在需求层面上没有连贯性与延续性。</p><p>其次,汽车是个重决策的消费品类,苹果汽车落地,价格不便宜,普通的消费者都买得起苹果手机,但买的起苹果汽车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苹果固有粉丝群体中能消费得起的占比并不大。</p><p>此外,它还需要建立市场信任,对于汽车产品而言尤其是自动驾驶类智能汽车,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从安全性、操控性体验上尚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毕竟,一个新手下场造车,消费者可能更愿意先看看,苹果汽车在前期推向市场的阶段,消费者可能还会有一段长时间的观望期。</p><p>苹果虽然不差钱,但基于迎合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苹果很难忍受长时期的亏损。在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如果完全自动驾驶成为主流,那么司机在道路上的时间,又会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焦点。」</p><p>在这方面,苹果基于iOS服务的全场景生态赋予汽车硬件,又将成长为一个新的服务生意,苹果产品生态圈将实现从家、移动出行再到公司的整体出行闭环,实现生活方式的一站式的「智慧服务」。</p><p>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看苹果是否愿意牺牲短期的回报利润,将其作为一个未来的核心长赛道进行持续性投入布局。因为苹果公司赚钱太容易,可能低估了造车的竞争激烈程度与盈利难度,不愿意做长期烧钱的项目。</p><p>而从其透露的战略目的上来看,苹果造车与特斯拉造车可能高下有别,苹果更多是为了利润,特斯拉还是抱有改变汽车行业的理想。但是,如果苹果下定决心要在汽车市场有番作为,几年之后若有小成,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要打掉一半。</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苹果造车的消息在业内已成热门话题。</p><p>英国路透社爆料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其中可能包含苹果自己研发的具有突破性的电池技术。</p><p>CNBC表示,苹果公司从未承认过「造车计划」,但库克承认,苹果正在研发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或其他用途的「自动系统」。</p><p>外媒DigiTimes预测也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彭博社的消息称,苹果也已经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p><p>中国台湾《经济日报》进一步指出,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p><p>图片</p><p>从媒体透露的迹象来看,苹果造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当下,苹果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p><p>苹果为什么要造车?</p><p>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现在,马斯克最担心的事情要来了。</p><p>苹果的股价已经在100到120美元之间徘徊很久了,市值也能基本站稳2万亿美元,但未来市值如果想有重大突破,固有现有赛道是很难的。很显然,在iPhone硬件销售走入天花板的情况下,苹果服务业务又陷入反垄断争议的关口,苹果亟待找到一个新的业务来打开局面。</p><p>汽车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苹果此时入局造车是一个较好的时机。今年1~11月,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1779万辆,电动汽车占比5.4%。业内预计,明年电动汽车销量会在150万辆以上。</p><p>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新产品品类切入市场,市场占有率能上行到10%左右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拐点。这个规律在智能手机行业有过验证。今年在电动车市场,model3,五菱宏光mini等产品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拐点期隐隐到来。</p><p>苹果公司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为以iPhone、Mac、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目前苹果在产业链布局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是在汽车领域,苹果还是新手。</p><p>但苹果在汽车领域谋划已久。自2014年苹果代号为「泰坦」的项目成立至今,苹果在汽车上的专利申请却一直没有断过,2016 年 1 月,泰坦迎来第一次大调整。据当时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苹果距离开发出「真正差异化的电动汽车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泰坦项目内部遇到了一些挑战。</p><p>但尽管如此,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停止,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申请了近百件汽车专利,涵盖了充电、自动驾驶、AR导航、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电动汽车、车载系统、车身结构优化、安全保障等,可以说涵盖了造车的核心领域。</p><p>在2018年,苹果获得了几项有关激光雷达的专利。据苹果内部人士称,苹果汽车的战略核心是一种新的电池设计。该设计通过减少存放电池材料的模组,并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从而使汽车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p><p>从专利储备来看,2020年,苹果公司又获得了至少10项自动驾驶专利,其中涉及自动驾驶的传感器、通信、控制三大领域。</p><p>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自动驾驶传感器专利涉及了传感器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共享,不同传感器之间在运算数据过程中互相纠错,使得自动驾驶的决策过程更加精准;另一项是名为「具有自动对准装置的充电站」的专利。</p><p>此外,苹果还申请了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隐藏激光雷达、识别交警手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景物识别,我们看到,iPhone 12上已经用上了Lidar 激光雷达,苹果还有能观察乘客的心理变化调整车辆驾驶模式等相关专利。</p><p>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包括:语音及手势操作汽车。汽车利用手势(AR识别)或眼部动作(眼球追踪技术)确定驾驶员操作意图进行相关操作,该技术进一步升级,可能还会拓展到乘客的交互。</p><p>现在新能源汽车主流模式是先开发一套包含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整车控制器,以及制动、转向等自动驾驶执行的高集成度的底盘,被称为「Skateboard」。对于这部分工作,以苹果当前在汽车领域的积累与布局,应该问题不大。</p><p>从这些专利的申请可以看出,苹果在中控车机、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值得期待,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芯片,苹果的技术深度和人机交互理解都应该是超过了传统车企。而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积累更让人期待,虽然有些专利已经在某些车企中已经在应用了,但是苹果整合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还是值得期待的。</p><p>总体而言,苹果要造一台有着高度智能化、网联化、软硬一体化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如果该车推出,可以期待的是,它超越现有的汽车交互体验,创新用户用车场景中的使用体验是大概率事件。</p><p>从苹果的专利中可以发现,苹果对于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未来还是有较多的思考在,整体上它是基于未来用户体验的角度,瞄向的是车辆使用中的种种痛点以及未来自动驾驶与AR结合的相关技术演进趋势。</p><p>苹果造车能成吗?</p><p>当在过去iPhone面世之前,苹果在手机行业也是个新手。但手机与PC其实是一脉相称关联性颇大的产品,苹果造iPhone不算跨界,而是算是基于过去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的一种顺势延伸,而手机与汽车其实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领域,汽车领域的复杂性与难度也更大。</p><p>对于苹果来说,资金投入大,生产线与零部件供应商要重头开始规划,造车人才还需要积累。</p><p>所以,苹果造车,要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与突破,要比做出颠覆式手机难度更大。</p><p>从目前的新势力造车来看,各个主机厂都将重心放在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主打的就是智能网联,人机交互,更网联化的用户体验,这其实就是苹果的主场优势,苹果基于iOS的软件生态在过去无力在汽车领域取得进展,自己下场造车,基于iOS可以顺势切入车联网,打通手机和车内智能座舱的无缝连接,这无疑能让其他新势力车企所艳羡的优势。</p><p>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车企特斯拉在成立的17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在亏损,累计烧钱超过了50亿美元。</p><p>虽然造车的巨大投资,但苹果不差钱。2019年苹果现金储备1.5万亿。特斯拉17年中所有的亏损加起来还不到苹果现金储备的零头,苹果如果要烧钱与特斯拉竞争,那特斯拉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与量级的。</p><p>总的来说,苹果、特斯拉等一众新势力进入之后,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传统车企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限于奥迪、奔驰、宝马、大众,而是苹果、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p><p>在高盛看来,苹果可以将汽车作为支持其服务的硬件平台。但是汽车行业较低的利润水平可能意味着,投资者从此举中能够看到的对盈利的贡献是很有限的。</p><p>但事实上从苹果的专利聚焦点来推测,苹果是奔着掌控自动驾驶的技术制高点去的,它不关注整车的所有细节,而是重点聚焦于利润最高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系统环节,其他的部分,其实可以外包,苹果有能力掌控局部的情况下,做出一台在体验超越一般传统车企水准的汽车不难,并且苹果的模式依然是要将利润大头握在自己手里。</p><p>这其实也是延续苹果其一贯的风格与模式,在手机领域,苹果也是只控制芯片与操作系统核心的部分,其他的零部件交给一众供应商,代工交给富士康、纬创、立讯精密等。</p><p>而在汽车行业,苹果也是想只掌控代表未来技术制造高与利润高的部分。</p><p>毕竟,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比手机与PC产业要复杂的多,一台汽车有3万个零部件,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对苹果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据台媒消息称,苹果已经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p><p>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当前的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运转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汽车市场企业高度分散,传统车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构了自身的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同样高度分散,苹果切入其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手机领域的掌控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p><p>从特斯拉及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经验看,拥有一个全球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网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苹果的固有模式去造车,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是苹果面对汽车市场最大的难点之一。</p><p>此外,苹果造车的另一大难题在于果粉尝鲜效应难复现。汽车的品类与手机品类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在过去无论是AirPods、Apple Watch新品的推出,都是首先吸引了原有果粉群体尝鲜,再普及到大众消费群体之中,这让苹果的新产品非常平稳的过渡了销售初期冷启动阶段。</p><p>但在汽车产业,这种粉丝效应可能不再有用。它在手机市场、PC市场的用户基本上无法转移到汽车市场,一方面,手机与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产品属性不同,用户需求与兴趣各异,在需求层面上没有连贯性与延续性。</p><p>其次,汽车是个重决策的消费品类,苹果汽车落地,价格不便宜,普通的消费者都买得起苹果手机,但买的起苹果汽车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苹果固有粉丝群体中能消费得起的占比并不大。</p><p>此外,它还需要建立市场信任,对于汽车产品而言尤其是自动驾驶类智能汽车,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从安全性、操控性体验上尚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毕竟,一个新手下场造车,消费者可能更愿意先看看,苹果汽车在前期推向市场的阶段,消费者可能还会有一段长时间的观望期。</p><p>苹果虽然不差钱,但基于迎合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苹果很难忍受长时期的亏损。在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如果完全自动驾驶成为主流,那么司机在道路上的时间,又会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焦点。」</p><p>在这方面,苹果基于iOS服务的全场景生态赋予汽车硬件,又将成长为一个新的服务生意,苹果产品生态圈将实现从家、移动出行再到公司的整体出行闭环,实现生活方式的一站式的「智慧服务」。</p><p>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看苹果是否愿意牺牲短期的回报利润,将其作为一个未来的核心长赛道进行持续性投入布局。因为苹果公司赚钱太容易,可能低估了造车的竞争激烈程度与盈利难度,不愿意做长期烧钱的项目。</p><p>而从其透露的战略目的上来看,苹果造车与特斯拉造车可能高下有别,苹果更多是为了利润,特斯拉还是抱有改变汽车行业的理想。但是,如果苹果下定决心要在汽车市场有番作为,几年之后若有小成,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要打掉一半。</p></body></html>","text":"苹果造车的消息在业内已成热门话题。 英国路透社爆料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其中可能包含苹果自己研发的具有突破性的电池技术。 CNBC表示,苹果公司从未承认过「造车计划」,但库克承认,苹果正在研发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或其他用途的「自动系统」。 外媒DigiTimes预测也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彭博社的消息称,苹果也已经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中国台湾《经济日报》进一步指出,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图片 从媒体透露的迹象来看,苹果造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当下,苹果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苹果为什么要造车?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现在,马斯克最担心的事情要来了。 苹果的股价已经在100到120美元之间徘徊很久了,市值也能基本站稳2万亿美元,但未来市值如果想有重大突破,固有现有赛道是很难的。很显然,在iPhone硬件销售走入天花板的情况下,苹果服务业务又陷入反垄断争议的关口,苹果亟待找到一个新的业务来打开局面。 汽车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苹果此时入局造车是一个较好的时机。今年1~11月,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1779万辆,电动汽车占比5.4%。业内预计,明年电动汽车销量会在150万辆以上。 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新产品品类切入市场,市场占有率能上行到10%左右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拐点。这个规律在智能手机行业有过验证。今年在电动车市场,model3,五菱宏光mini等产品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拐点期隐隐到来。 苹果公司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为以iPhone、Mac、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目前苹果在产业链布局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是在汽车领域,苹果还是新手。 但苹果在汽车领域谋划已久。自2014年苹果代号为「泰坦」的项目成立至今,苹果在汽车上的专利申请却一直没有断过,2016 年 1 月,泰坦迎来第一次大调整。据当时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苹果距离开发出「真正差异化的电动汽车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泰坦项目内部遇到了一些挑战。 但尽管如此,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停止,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申请了近百件汽车专利,涵盖了充电、自动驾驶、AR导航、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电动汽车、车载系统、车身结构优化、安全保障等,可以说涵盖了造车的核心领域。 在2018年,苹果获得了几项有关激光雷达的专利。据苹果内部人士称,苹果汽车的战略核心是一种新的电池设计。该设计通过减少存放电池材料的模组,并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从而使汽车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 从专利储备来看,2020年,苹果公司又获得了至少10项自动驾驶专利,其中涉及自动驾驶的传感器、通信、控制三大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自动驾驶传感器专利涉及了传感器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共享,不同传感器之间在运算数据过程中互相纠错,使得自动驾驶的决策过程更加精准;另一项是名为「具有自动对准装置的充电站」的专利。 此外,苹果还申请了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隐藏激光雷达、识别交警手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景物识别,我们看到,iPhone 12上已经用上了Lidar 激光雷达,苹果还有能观察乘客的心理变化调整车辆驾驶模式等相关专利。 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包括:语音及手势操作汽车。汽车利用手势(AR识别)或眼部动作(眼球追踪技术)确定驾驶员操作意图进行相关操作,该技术进一步升级,可能还会拓展到乘客的交互。 现在新能源汽车主流模式是先开发一套包含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整车控制器,以及制动、转向等自动驾驶执行的高集成度的底盘,被称为「Skateboard」。对于这部分工作,以苹果当前在汽车领域的积累与布局,应该问题不大。 从这些专利的申请可以看出,苹果在中控车机、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值得期待,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芯片,苹果的技术深度和人机交互理解都应该是超过了传统车企。而苹果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专利积累更让人期待,虽然有些专利已经在某些车企中已经在应用了,但是苹果整合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体而言,苹果要造一台有着高度智能化、网联化、软硬一体化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如果该车推出,可以期待的是,它超越现有的汽车交互体验,创新用户用车场景中的使用体验是大概率事件。 从苹果的专利中可以发现,苹果对于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未来还是有较多的思考在,整体上它是基于未来用户体验的角度,瞄向的是车辆使用中的种种痛点以及未来自动驾驶与AR结合的相关技术演进趋势。 苹果造车能成吗? 当在过去iPhone面世之前,苹果在手机行业也是个新手。但手机与PC其实是一脉相称关联性颇大的产品,苹果造iPhone不算跨界,而是算是基于过去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的一种顺势延伸,而手机与汽车其实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领域,汽车领域的复杂性与难度也更大。 对于苹果来说,资金投入大,生产线与零部件供应商要重头开始规划,造车人才还需要积累。 所以,苹果造车,要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与突破,要比做出颠覆式手机难度更大。 从目前的新势力造车来看,各个主机厂都将重心放在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主打的就是智能网联,人机交互,更网联化的用户体验,这其实就是苹果的主场优势,苹果基于iOS的软件生态在过去无力在汽车领域取得进展,自己下场造车,基于iOS可以顺势切入车联网,打通手机和车内智能座舱的无缝连接,这无疑能让其他新势力车企所艳羡的优势。 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车企特斯拉在成立的17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在亏损,累计烧钱超过了50亿美元。 虽然造车的巨大投资,但苹果不差钱。2019年苹果现金储备1.5万亿。特斯拉17年中所有的亏损加起来还不到苹果现金储备的零头,苹果如果要烧钱与特斯拉竞争,那特斯拉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与量级的。 总的来说,苹果、特斯拉等一众新势力进入之后,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传统车企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限于奥迪、奔驰、宝马、大众,而是苹果、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 在高盛看来,苹果可以将汽车作为支持其服务的硬件平台。但是汽车行业较低的利润水平可能意味着,投资者从此举中能够看到的对盈利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但事实上从苹果的专利聚焦点来推测,苹果是奔着掌控自动驾驶的技术制高点去的,它不关注整车的所有细节,而是重点聚焦于利润最高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系统环节,其他的部分,其实可以外包,苹果有能力掌控局部的情况下,做出一台在体验超越一般传统车企水准的汽车不难,并且苹果的模式依然是要将利润大头握在自己手里。 这其实也是延续苹果其一贯的风格与模式,在手机领域,苹果也是只控制芯片与操作系统核心的部分,其他的零部件交给一众供应商,代工交给富士康、纬创、立讯精密等。 而在汽车行业,苹果也是想只掌控代表未来技术制造高与利润高的部分。 毕竟,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比手机与PC产业要复杂的多,一台汽车有3万个零部件,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对苹果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据台媒消息称,苹果已经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 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当前的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运转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汽车市场企业高度分散,传统车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构了自身的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同样高度分散,苹果切入其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手机领域的掌控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从特斯拉及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经验看,拥有一个全球电动车或汽车生产网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苹果的固有模式去造车,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是苹果面对汽车市场最大的难点之一。 此外,苹果造车的另一大难题在于果粉尝鲜效应难复现。汽车的品类与手机品类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在过去无论是AirPods、Apple Watch新品的推出,都是首先吸引了原有果粉群体尝鲜,再普及到大众消费群体之中,这让苹果的新产品非常平稳的过渡了销售初期冷启动阶段。 但在汽车产业,这种粉丝效应可能不再有用。它在手机市场、PC市场的用户基本上无法转移到汽车市场,一方面,手机与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产品属性不同,用户需求与兴趣各异,在需求层面上没有连贯性与延续性。 其次,汽车是个重决策的消费品类,苹果汽车落地,价格不便宜,普通的消费者都买得起苹果手机,但买的起苹果汽车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苹果固有粉丝群体中能消费得起的占比并不大。 此外,它还需要建立市场信任,对于汽车产品而言尤其是自动驾驶类智能汽车,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从安全性、操控性体验上尚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毕竟,一个新手下场造车,消费者可能更愿意先看看,苹果汽车在前期推向市场的阶段,消费者可能还会有一段长时间的观望期。 苹果虽然不差钱,但基于迎合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苹果很难忍受长时期的亏损。在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如果完全自动驾驶成为主流,那么司机在道路上的时间,又会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在这方面,苹果基于iOS服务的全场景生态赋予汽车硬件,又将成长为一个新的服务生意,苹果产品生态圈将实现从家、移动出行再到公司的整体出行闭环,实现生活方式的一站式的「智慧服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看苹果是否愿意牺牲短期的回报利润,将其作为一个未来的核心长赛道进行持续性投入布局。因为苹果公司赚钱太容易,可能低估了造车的竞争激烈程度与盈利难度,不愿意做长期烧钱的项目。 而从其透露的战略目的上来看,苹果造车与特斯拉造车可能高下有别,苹果更多是为了利润,特斯拉还是抱有改变汽车行业的理想。但是,如果苹果下定决心要在汽车市场有番作为,几年之后若有小成,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要打掉一半。","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339403066","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AAPL"],"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7655,"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02,"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AAPL"],"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34,"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339407745"}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