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反垄断,巨头全完蛋?

扯个犊子
2020-12-24

​扯个犊子009

按理说,这篇应该是008,但是为什么时009呢?因为008在本尊贵的社区无法通过审核[难过] ,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扯个犊子”瞅一眼。

如果把最近一个月资本市场的关键词排个名次的话,“反垄断”这个词一定会稳稳地出现在Top 10榜单当中。

就在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虽没有点名道姓,但颇有一种班主任开班会的时候那一句“最近班儿里总有那么几个嘚瑟腚子给我消停点儿”的意味。紧接着人民日报也开启嘲讽模式,大字一挥“别惦记着那几捆白菜”。

这不,12月14号,总局就依据《反垄断法》第48,49条,罚了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的阅文还有顺丰的丰巢公司各50万。对于打到屁股上的板子,各巨头虽然不痛不痒,但还是纷纷笑脸相迎,表示“积极整改”。

绝大多数小伙伴可能都处于吃瓜状态,反正都是顶有钱的人和顶有权人在掐架,跟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没啥关系,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人落井下石,对于这些“罪恶”的大资本家被惩罚拍手叫好。

但是,本着吃瓜也要认真吃的态度,我们还是要搞明白几个问题:啥是垄断?为什么要反垄断?现在这个反垄断对于这些巨头有多大影响?这篇扯个犊子,我们就对于上面这几个问题好好来扯一扯。

啥是垄断?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汉字的博大精深,“垄”,龙头盘踞在一块土地上,“断”,把米收割了按照自己定的价格论斤卖。哈哈,这当然是我自己瞎扯的,不过大致上也解释了垄断的涵义。

要注意的是,“垄断”不单是一种状态,而是在该状态下的特定行为。比如说,一家公司在市场上只有一家独大并不构成垄断,但如果这家公司通过这种一家独大的优势地位来肆意抬价,店大欺客,或者通过长时间降价来拖垮别的小公司才算是垄断。

说起垄断,一个避不开的事件便是洛克菲勒集团的解散。

在19世纪末,通过疯狂地兼并扩张,洛克菲勒集团几乎霸占了美国全部的石油产业,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打下了江山,公司便开始用各种手段来坐江山,比如行贿一些铁路运输商,切断小企业的原油供应和铁路运输等等,打得竞争者叫苦不迭。

洛克菲勒

1908年,罗斯福新官上任三把火,与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集团展开了斗争。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判决洛克菲勒集团旗下的标准石油公司构成垄断,予以拆散。随后,这个富可敌国的公司便被拆散成了34个独立的公司,美国的石油产业才得以重新开始赛跑。

1949年,美国电信龙头AT&T被美国司法部提起反垄断诉讼,理由是依靠市场垄断抬高话费,侵犯消费者利益,并要求拆分公司。

当时的AT&T拥有一项被称作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标志着电子工业革命开始的发明——晶体管。没有晶体管,就没有现在的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

仰仗这项发明,AT&T才得以独霸整个通讯市场。然而为了避免被拆分,AT&T含泪开放了晶体管专利许可授权,这才有了后面的IBM,德州仪器等当时的小弟发展成大佬的机会。

1998年,比尔盖茨手下的微软如日中天,占据了个人电脑操作市场超过9成的份额,是当时美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政府的反垄断审查结果表示,微软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优势绑定浏览器及Office软件,打压竞争对手。并在听证会上表示“盖茨先生,所有人,无论他多有权利,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结果是非常具有打击性的,比尔盖茨让出了微软的CEO一职,并允许政府监控微软的源代码和记录。

今年7月,美国国会“诚邀”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脸书,亚马逊和苹果的CEO参加反垄断听证会。如此盛况,史无前例。

听证会上,反垄断小组主席开宗明义:“作为数位经济的守门员,这些平台可以左右他人的成败,威胁小企业,卡竞争对手的脖子来使自己的获利。”

四位大佬更是被反垄断调查小组有备而来的刁钻问题问到直冒冷汗。以下摘取两个片段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听证会的火爆。

片段一:对脸书关于通过抄袭竞争者产品来控制市场的行为

众议员:“脸书曾经是否有通过复制竞争者的方式来组织对手掌握市场?”

扎克伯格(脸书CEO):“额……议员,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找出大家在所有使用的服务中哪些是有价值的。当然如果有人……”

众议员:“你们抄袭过你们的竞争者吗?”

扎克伯格:“议员,我们确实额……改编过……额他人受欢迎的功能”

片段二:对谷歌不合理收集用户资料的行为

众议员:“收集越多资料,就能赚越多钱,对吗?”

皮查伊(谷歌CEO):“额……整体来说不是,例如谷歌……”

众议员(怒):“你们收集越多用户资料就能赚越多钱,对不对?”

为啥要反垄断?

相信大家都玩过大富翁的棋盘游戏。大富翁游戏其实英文名称是“Monopoly”,直译即为“垄断”。游戏中积累资本的方式有几种,包括在空地上盖楼,拆毁别人的楼,或者把别人的楼变成自己的楼。每当别人路过你的楼时都要交过路费。

当游戏进行到后期,往往会出现某个玩家的地盘越来越多,导致别的玩家基本上每走一次都会走到这个玩家的地盘上,然后交高额的过路费。这种局面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其他玩家纷纷破产,拥有最多地的玩家也几乎拥有了游戏中所有的财富。

大富翁游戏1935年问世,至今85年而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个游戏太真实了,把资本世界的马太效应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上面的石油大亨,通讯技术,再到今天的平台科技大数据垄断,本质上讲都是变相地“圈地运动”,把生产资料私有化,然后开始剥削老百姓。整个社会运作的效率变得低下不说,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这里涉及到的三方分别是这些巨头,老百姓,还有政府。有人要问了,政府为啥要出来管,反正巨头有钱了也要交税,政府收钱就行了。

然而,历史无数次证明,如果政府太放肆这些巨头敛财,最后要么财阀大到可以控制政府,要么老百姓就要开始打土豪,分田地。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就急剧上升,最后老板姓打完土豪再趁着热乎把政府也给端了那岂不是太有可能了。

所以,再往本质上讲,政府虽然是打着保护老百姓,消费者的旗号来反垄断,终归还是要维护自己的政权。当然,不是说这样就不好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以政府反垄断这个制衡的操作至关重要,不能过于松散,也不能收得太紧。松散老板姓不乐意,而打压得太紧也会导致无法将生产效率最大化,很多还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还没搞出什么东西就被强制打压下去,那无疑是矫枉过正。

那么到底这个“垄断”的边界在哪里?怎么定义?打个比方,当年微软被提起反垄断诉讼时的辩词就很有意思。微软讲道,你说我垄断,确实,我是垄断了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但是放到整个软件市场来看,我的市场份额才不到4%。或者要说一个航空公司垄断,那航空公司可能说,整个运输业还有铁路,陆路,水路,我怎么就垄断了?

所以首先产业边界很难界定。其次,如果用市场份额来界定,到底占90%以上算垄断,还是75%以上,还是50%,没人能定一个绝对有说服力的数字。

再次,如果用价格来定,我价格定高了你说我哄抬价格压榨消费者,价格定低了你说我恶意降价驱逐竞争者,把价格定了不动你指控我串谋上下游产业锚定价格。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司法部门算是吃尽了苦头。因为一谈到反垄断官司,动辄数十年的诉讼就开始了,因为双方律师都你来我往,谁也没法说服谁怎么去判定垄断。还是那微软说事儿,据说当时法庭上光是证据就有4万多页,很是恐怖。所以大家看到法官上庭都要戴假发,是因为头发都愁得掉没了。(开玩笑哈哈哈,Lord Denning镇楼)

所以在不断的扯皮过后,最早推出反垄断法的美国也逐渐发现如果继续试图用固定的框框来定义垄断的方式纯属浪费时间,整个反垄断的趋势也在变得更加全球化和标准流动化,反垄断更多的不是打压而是疏导和多方达成共识后的调整。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进入21世纪就没有说动辄就拆分公司的反垄断判决,而且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各国也不断的放宽反垄断的准绳,以留给本国企业充分发展的空间来投入到国际竞争中。

更进一步讲,其实反垄断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因为随着科技创新和发展,很多企业完全可以实现从边缘发展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就拿中国移动来说,很多人诟病中国移动垄断,中国移动自己人也承认一直把中国联通当做竞争对手,但是到头来才发现,抢饭碗的压根就不是通讯企业,而是腾讯的QQ和微信!再比如,一直被吐槽的中石油中石化,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一定是会逐渐下滑,又何来垄断?

反垄断新规影响几何?

最近这反垄断新规一出,包括12月24日,也就是截至发文,指要对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可谓是风声鹤唳,各大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好像出个新规这些公司再过几个月就要倒闭了一样。依我看,这完全是反应过度。

反垄断反的是什么?“大数据杀熟侵害消费者权益”,“平台二选一不正当竞争”,“打价格战驱逐竞争者”,还有些别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说一个逻辑,如果你因为这些规定而不看好这些公司的前景,那也就是说你买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就是默认这些公司是靠这些不正当手段获利才得以发展的。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举个例子,你买了$阿里巴巴(BABA)$ ,就说明你骨子里认为阿里巴巴靠的是大数据杀熟来挣钱,靠驱逐竞争者才得以存活。或者说你买了$拼多多(PDD)$ ,是因为你觉得拼多多能通过不断的给补贴烧钱来把市场上其他竞争者比如阿里和京东给排挤掉。

试问一句:可能吗?就算可能,$京东(JD)$ 也可以大数据杀熟,阿里也可以百亿补贴,你怎么就敢确定最后死掉的不是你手上的那家公司。

那如果你不认同上述逻辑,说明你还是认同这些巨头还是有点东西的,起码人家有技术,有想法,能够不断创造价值,基本面还在那里。那如果这样的话,又何必着急忙慌地抛售你手里那几支公司的股权呢?

稍微偏个题,讲一下小额贷对于蚂蚁的影响。实话讲,的确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不是蚂蚁,而是千千万万个使用蚂蚁的用户。

为什么这样讲,蚂蚁的小额贷业务本质上是通过人家自己琢磨了十多年才建立的信用体系来开展贷款业务。想从传统银行贷款要多费劲?一遍遍交审查材料,反复跑,抵押这个抵押那个。用蚂蚁呢?只要你信用良好,动动手指就能借到钱,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增加了效率。

何况,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联系就是信任,蚂蚁通过建立信任体系来做贷款,无非是政府认为杠杆高了点,把杠杆往下降一降,蚂蚁也不缺钱来做储备金。反倒是用户能借到的钱变少了,有充足信用的人得不到反映其信用的资金,降低了市场上资金的利用率。

至于蚂蚁上市被叫停时那批痛骂马云“丑恶的大资本家”,“黑心商人”的那批人,我无言以对。因为当初摇旗呐喊叫爸爸的也是这批人,现在一点风吹草动就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的也是这批人,当然,在资本市场里很轻易就被割韭菜的往往也是这批人。

对于最近的反垄断新规,我的观点是它不是个坏事儿,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这次政府的大动作。相反,我觉得这次出手还是有矫枉过正之嫌。以下一段是人民日报评社区团购里结尾的一段话,我们来品一品:

“从0到1”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多少个从0到1的突破是穷尽了无数心血才得来的。别的不说,就好比我啃了几年书本考了个律师证,你说我不能做律师挣钱,我得再去考个飞行员驾驶证,再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您觉得合理吗?

结语

这篇扯犊子扯的话题有点大,反垄断本质是个高度动态化的司法领域,区区几千字完全无法穷尽,所以有些看法不成熟,或有偏颇也请大家海涵和指正。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良性竞争带来的好处是确定的。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暂时的反垄断即使放慢了这些巨头发展扩张的步伐,但是也能够让它们以及更多公司走的更远。


我对这事儿有想法
抛出一个观点、一种看法,虽然不一定对,也想听听虎友怎么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奇门巴菲特
    2020-12-25
    奇门巴菲特
    作者的其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讲解蚂蚁金服的问题,明眼一看就是在给蚂蚁洗地,避重就轻。蚂蚁将30亿的资本变成3000亿的贷款余额(这个是蚂蚁招股书上的数据,所以不是政府杜撰的)。这全是蚂蚁将贷款包装成债券证券卖给银行,银行在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民众(以民众的财经知识根本理解不了里面的风险,多年来的银行垮了也有政府兜底)。蚂蚁收用户12--18个点的利息,把债券卖给银行是8--9个点,
    • 会飞的小虎
      是的,蚂蚁金服规模上说不知道是多少个包商银行呢,他给社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无法衡量,而且如果不及时刹车仿效者不知几何呢?
      那些轻松贷款的人是小微企业主吗?好多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啊!
      国家早该出手了!不出手无谓的补贴烧钱搞竞争手段层出不穷!
      希望明年在信息安全上出更详细更严厉的法规。国家的一些公共实务也别再使用和阿里和微信的服务。
      我一看到下载软件说要获取的一大堆权利就生气,不使用了。
  • 奇门巴菲特
    2020-12-25
    奇门巴菲特
    按照你的说法蚂蚁不差那点准备金。如果以前蚂蚁认为自己的贷款额度是根据自己信用体系正确的放款,没有虚高额度。而且也不差准备金。那蚂蚁为什么不把准备金补足维持优质客户的贷款额度。毕竟安全的赚钱为什么蚂蚁不干了。政府只要求准备金够,你放贷1万亿也没问题。
  • 运气牛
    2020-12-28
    运气牛
    贼喊捉贼!无非是羊肥了要宰了!天天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名,海航系宰了,安邦系宰了,明天系宰了,请问上述哪一家对中国百姓生活造成过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这每家辛辛苦苦几十年打造的几万亿的资产都落到谁手里了?和强拆一个性质,个人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也是中国每一个稍有成就的企业家都忙着移民转移资产的根本原因!
    • 快乐牛仔回复运气牛
      这话是对你这种崇洋媚外的人说的,崇洋媚外的人才是狗,你就是害怕领导带领我们国家繁荣富强
    • 运气牛回复快乐牛仔
      你是什么东西?狗吗?主人给你骨头了吗?
    • 快乐牛仔
      你算什么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说领导的决定有问题
  • monklay
    2020-12-25
    monklay
    中石油 中石化这些才是垄断
  • 夜袭女儿国
    2020-12-24
    夜袭女儿国
    精辟啊。写的出神入化,说出来大众的心声
  • 富甲1方
    2020-12-29
    富甲1方

    应该不会

发表看法
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