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风水轮流转。
谁能想到当初的龙头影视公司,如今陷入卖画、卖房、借钱还债的地步了呢?
前天,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和俞敏洪的聊天节目中感叹:
在被银行逼债的时候,有种世态炎凉的感觉。
是挺世态炎凉的,大少爷一直都是银行的香饽饽、资本的宠儿。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这都准备好安享晚年了,谁又能想到咋就快陷入晚节不保的境地了呢?
有人说啊,华谊兄弟的“败局”都是从冯小刚《手机》事件开始的。
但在我看来,也怪不了别人。
华谊没有兄弟,华谊只爱钱。
这一切,不过是欲望的反噬罢了。
01
其实我挺见不得大佬总标榜自己“白手起家”的。因为做生意想要成功,就根本不可能忽略掉背景、资本、人脉的价值。
只不过有些人是后天自己找来的,有些人是出生就拥有了。王中军就是典型的后者,标准的京圈大院子弟。
但我觉得也大可不必批判。
投胎是技术活,放着现成的资源不用,那不是傻子吗?
你看他,虽然初中都没毕业,但好在家里有钱啊!
80年代末,就有钱送退伍回来的他出国留学。出了趟国摇身一变,他就从小学文凭,变成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传媒硕士了。
而他不仅带着学位回来了,还带回了“半工半读”赚来的10万美金创业基金。
咱也不知道干啥能在八十年代短短几年赚到10万美金,但反正人家的广告公司就这样办起来了。
而这家开在路边印刷小广告的“公司”也不知道有啥魅力,居然可以一连拿下中国银行、中石化等多家国企千万级别的大单,仅仅三年,就跻身“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你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除非你有背景和人脉。京圈最不缺人脉。也最不缺抱团的“文艺骨干”。
想来华谊能成功,和两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就是冯小刚和王京花。一个出作品,一个带明星。
其实最初王氏兄弟跨行入影视业时,是投了三个人的:姜文、陈凯歌、冯小刚。
可这三部电影,一部被禁了,一部扑了,只有冯小刚赚了。
你看,别跟资本谈什么情怀、理想、潜力。
资本的眼里只有钱,你再牛X的导演,赚不到钱也是白瞎。
不过冯小刚巅峰期确实厉害。
王中磊就说过:“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确实,《1942》之前,冯小刚的所有作品都让华谊赚得盆满钵满。
而关键是,华谊除了冯小刚也没别的王牌。
所以他们当然要想方设法将他留下。
给钱给股份啥的也就不说了,最著名的就是后来华谊用10.5亿收购了冯小刚那净资产不到500万的东阳美拉70%的股权。
看看这数字,跟花100万去买跟老冰棍有啥区别?
但他们称多出来的钱叫“商誉”,意思就是“我觉得你就值这个价”。
说白了,就是在拉拢冯小刚:你不要走呀!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冯小刚之前因为钱走过一次,和张国立创业去了,但没搞出什么名堂又回来了。
另外他们也被王京花的出走,搞怕了。
王京花作为圈内最强经纪人,当初加盟华谊的时候,华谊可谓是垄断影视圈半数大咖,风头最旺时艺人经济收入占比高达31.1%。
但是她出走时,半数大咖又跟着她走了,据说那时的华谊,都快成空壳了。
失去了王京花,废了艺人经纪这条腿,他们的牌就更得赌在冯小刚的作品上了。
但是后来,冯小刚也不行了。
《1942》之后,他的电影似乎就没那么卖座了,而且总是被喷“夹带私货”。
当他因为票房不利骂观众是“垃圾观众”后,更是引起了群愤:把中国电影做成了屎,还要喷“垃圾”观众就爱吃屎。
而彻底崩塌的点就是《手机2》了,点燃了小崔的怒气,一下掀起了娱乐圈震荡。
但荒诞的是:明明针对的是冯小刚等一众人,最终却由范冰冰一人买单,她背后的这些人,屁都没放一个。
冯小刚作品的扑街让华谊没钱赚。
而《手机》事件,引起了华谊的信誉危机。
你看,有的时候,深度绑定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模式。
能够快速成就一个人,但也能飞速拖死另一个人。
虽然我知道,大家都不干净。
但其实啊,冯小刚只是压在华谊上的一根稻草。
华谊的危局根本,还在王氏兄弟自身。
可以说,王中军真的被资本,冲昏了头脑。
其实华谊真的是踩中了影视红利的。
那个年代,但凡是个老板,有了钱都想去拍电影。
所以王氏兄弟被资本包围着,不缺钱。
再加上2009年,华谊兄弟是第一个上市的影视公司。
上市当天,华谊兄弟股价从三块一路飙到了七十块,是何等的风光。但是后来,王京花出走,陈国富离职,艺人大量流失,整个公司太靠“冯小刚”,光线、博纳、乐视这些后起之秀疯狂崛起......
这些让王中军开始计划转型。
而他的转型就是“不务正业”。
去影视化,做游戏、地产、电影公社......还有大玩资本游戏。
是的,他跨界了。
先是花6个多亿去收购游戏商银汉科技,接着又以16亿拿下深圳坪山地产项目。
但似乎效果不佳,钱花没了,没能开辟新的赚钱路线,就连自己的影视都丢了。
而为了继续找钱,他简单粗暴,玩起了资本游戏。
套路很简单,就是买公司。
2.52亿收购浙江常升70%的股份,这家公司是张国立的。
7.56亿元收购东阳浩瀚,这家公司的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
最著名的就是10.5亿元从冯小刚手中收购东阳美拉70%股权。
道理相同,就是打着“商誉”名义,送钱给明星。
而这些“利好消息”,促进股价的飙升。
然后他们就又质押股份了。
套现、质押、套现、质押......
尝到过赚快钱快乐的人,谁还想去老老实实地搞电影?
王中军拿着钱开始玩艺术收藏,想效仿迪士尼搞电影小镇,结果崩了。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别人家挖掘出了很多卖座新锐导演,可他手中还是只有个冯小刚。
《手机》事件后,华谊股票大跌。
而2019年,公司负债率高达54.5%。
这么高的负债,都是这么些年他沉迷于资本运作,疯狂扩张而造下的孽。
他后来也醒悟了,想重新把重点放回电影时,结果又遇上了疫情......
2018年到2020年,华谊市值缩水130亿元,股价比巅峰期跌去94%......
华丽的外表下,里面是一地鸡毛。
想来华谊落败的根本,或许就是王氏兄弟想要的太多了。
这是很多老板的通病,有钱了就想扩张,并且还是跨行业扩张,多渠道发展。
他们被以往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自信至极,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能干成。
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两头落败,连本业都很难救回来了。
02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讨厌华谊?
有一个回答说:电影和我的三观不合,公司丑闻太多了,吃流量红利把观众当傻子。傲慢,没有信誉。
想来这些年关于王氏兄弟的花边新闻真的挺多。王中军就曾直言:“娱乐圈,潜规则存在很正常。”
而华谊有时,确实也是不讲武德。
之前在《西游降魔篇》,为了钱,摆了周星驰一道。
后来又先挖走了万达影业的高管叶宁,于是万达影业降低了《我不是潘金莲》降排片,结果冯小刚直接发文叫嚣王健林,反被王思聪怼了。
或许曾是老牌王牌电影公司的缘故吧?
王氏兄弟和整个华谊,似乎都还没清醒过来,改不掉身上的傲慢。
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觉得别人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但其实现如今,新生代的影视公司,早就将它甩在了身后了。
再不清醒,真的晚了。
有时想想华谊兄弟这个名字,也真是蛮讽刺的。
王氏兄弟,虽然是做电影艺术的,但其实就是个无情的商人。
所以华谊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本文转载公众号:辣笔小尖椒)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