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上市这三年,BOSS直聘做对了什么?

王海天
05-27

过去三年,BOSS直聘碰到的挑战不小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期间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招聘的效率低于疫情前。因为疫情期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而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招聘、应聘,不仅需要线上的直聊沟通,还需要线下面谈。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错配”。求职者旺盛,但是企业端需求不足。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等。

求职者在平台上,如果不能有效的匹配到对应的岗位,用户体验会打很大的折扣。其次,求职者供给过剩,企业的付费意愿会走弱,对平台的商业化的营收会构成挑战。

再一个是暂停新增用户将近一年,期间平台不仅无法获取C端用户,也无法获取B端用户。获客和投放,全部暂停。

可以说,IPO这几年,BOSS直聘遭遇了内外的多重干扰和和黑天鹅,但公司仍能保持韧性,数据领先:MAU从上市以来一直领跑行业,付费企业客户数与营收2024年Q1对比2021年Q1翻了一倍多。

如果复盘BOSS直聘上市这三年,首先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这背后一定是公司做了正确的事情。到底做对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打开增量:蓝领人群+低线城市

广大的蓝领群体+二线以下城市,让BOSS直聘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首先定义一下现在的蓝领:以前都把制造业的工人定义为蓝领,今天的蓝领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广大的服务业就业人群。比如餐饮、物流快递行业、美容美发等各种城市服务从业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6.56亿,其中农业为1.35亿,白领与金领为1.28亿,制造业1.69亿,城市服务业2.2亿。广泛的蓝领群体,制造业+服务业人群约为4亿。

蓝领人群,在线化+高增长的潜力赛道。

据东方证券的一份研报:在蓝领的求职匹配中,2010年互联网渗透率为2%,2016年为8%。2023年,BOSS直聘的用户数为4400万。其中蓝领占总收入的30%,人数大约为XX。虽然蓝领的渗透率已经大幅提高,但是和白领比,仍然处于中早期:BOSS直聘招股书里的图表显示,到2025年,中国蓝领群体互联网渗透率29.9%,而白领为64.9%。

因为蓝领群体,越来越年轻。而年轻群体,求职应聘就会逐渐的线上化。对于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理发师等群体,用招聘APP找工作,今天已经变成一种趋势。

除了蓝领增量的人群,下沉城市也是BOSS直聘的增量之一。白领群体招聘,主要是北上广深+1.5线城市。而蓝领群体,分布从一线扩大到三线和县城。而下沉城市的商业主体特点,首先是数量多,其次是分布行业更加广泛和多元。这些中小微商业主体,对平台来说,可以起到有效的抗风险、抗周期的作用。抗风险的体现,我们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平台上前20大KA客户收入,占比不到总收入的5%。

平台下沉市场做得越好,中小微企业占比越高、收入的波动就越小。平台的抗周期性越强。

总结,不管是蓝领群体还是低线城市,都属于在线招聘行业的增量市场。求职端,是人群的“在线化”增量;企业端,是越来越多的商业主体+“在线化”。而BOSS直聘,过去多个季度的高增长,我认为主要受益于蓝领和广大低线城市打开的“双增量”。在刚去的2024年一季度,BOSS直聘上的蓝领用户绝对值和增速均超过了白领,蓝领收入占比提升超过35%。城市占比上,二线以下占比继续提升。

产品跨代领先:移动端+推荐+直聊=通用的招聘平台

上市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投资者觉得BOSS直聘是白领的垂直招聘平台,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可以说,BOSS直聘在中国的招聘行业,领先同行一个代际。为什么?

提到算法、推荐这些功能,今天看起来已经是各大互联网产品的标配。不管是短视频、电商购物还是各种内容平台。但是BOSS直聘从成立的第一天,就确定了基于移动端的推荐直聊作为产品核心。我们可以从公司的招股书上就可以看到:

移动为先。和PC比,移动端的好处是用户端的互动和行为,可以很好的追踪。体现到产品端,就是平台的数据量比PC端更大。作为平台,可以拥有更多的数据量。这样就可以进行更深、更精准的数据挖掘,为匹配和推荐奠定基础。

推荐,强化流量更好的匹配。招聘平台的推荐,和纯内容平台的推荐不完全一样。短视频产品的推荐,平台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兴趣,推荐相关、相似的内容即可。而招聘平台,给用户推荐的是职位和公司。此外,还有公司离家的距离、公司的规模等。跟纯内容产品的推荐比,招聘平台的推荐,复杂度更高、更加非标准化、颗粒度更细。所以,从数据挖掘和算法推荐上,作为一个招聘平台,BOSS直聘并不比短视频容易。

直聊模式:强互动、快反馈,带来高转化率。移动端的招聘,不是BOSS的首创。但是直聊模式,算BOSS直聘的创新。传统的招聘网站,一般是求职者投递简历给企业。企业用邮件、电话和求职者沟通。这种方式不仅互动弱、反馈也没有直接聊天及时。可能一个简历投出去,企业3-5天才回复。如果碰到企业HR换人交接,几星期、一个月回复也正常。而直聊,让求职者和HR、老板直接沟通,极大的提高了双方互动效率和反馈速度,从结果上,平台上的求职者和公司,双方更容易找到对应的岗位和人。

回到BOSS直聘,公司通过移动端+推荐+直聊的产品模式,领先招聘行业同行一个代际。如果说同行是1.0,BOSS直聘已经是3.0时代的招聘产品和平台。

而做蓝领,对BOSS直聘来说,并不需要“另起炉灶”,只需要获客和针对人群进行产品的微小改变即可。

把白领端的能力,“平移”到蓝领。和白领比,蓝领人群的知识和学历要低一些。而移动的招聘,要做到效率高,匹配准,就需要把C 和B的需求都标准化、结构化。举个例子,比如县城的一个餐厅服务员求职,如何写一个简历?这对于白领可能很简单。但服务员可能就初中毕业,既不用电脑,也不会用word。而BOSS直聘,针对蓝领群体,就加了一个“快速填写简历”的功能,既不用word,也不需要有电脑,在手机端的Boss直聘上,就可以在线生成简历。

白领和蓝领的招聘,对别的公司是两件事。对BOSS直聘是一件事。

未来的空间和天花板

目前已经上市、资料相对可查,有招聘平台业务,市值高于BOSS直聘的公司不多,可能就一家——日本的Recruit.

日本最大的招聘企业Recruit,这些年进军全球在线招聘领域,先后收购了美国INDEED与GLASSDOOR两家招聘网站。INDEED可以理解为职位版的搜索引擎,GLASSDOOR则是一个公司点评网站(BOSS直聘的另一款产品——看准网就是对标的GLASSDOOR)。二者的盈利模式都是向需要招聘的雇主收取费用。

在Recruit,以INDEED与GLASSDOOR为主体的HR Tech部分营收占集团收入的1/3.截至2024年3月31日截止的2023财年,HR Tech部分营收一共70亿美元。

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截止2023年底,两个网站累计拥有5.25亿注册用户。其中INDEED年度服务350万家雇主,3.5亿独立访客。GLASSDOOR未披露具体的服务的雇主数量,年度独立访客为5500万。

如果粗暴地对标Recruit,可以关注BOSS直聘的两个方面:

企业的ARPU提升。粗略用INDEED的雇主数计算,Recruit在HR Tech领域的单个雇主贡献的客单价为2000美元。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的12个月,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数量350万,年度收入63亿元。单个企业,年度付费不到2000元。二者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考虑到国情的实际情况,企业客单价不可能短时间提升7倍这么多。这就引出第二点——

付费企业规模提升。中国的企业主体总数超过4000万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只有350万。渗透率相对较低。渗透率增加是未来可见的趋势。目前蓝领和需求为蓝领的企业已经超过白领,而这块的增速目前仍然很高。其次,白领的这些公司,招聘的需求比较稳定,并且白领的这些企业也仍在增长。

翻了一下招股书,24年Q1对比21年Q1,公司付费企业客户数、营收都是翻倍增长。如果BOSS直聘未来3年,在客单价和付费规模中有一样做到翻倍,则年营收进入百亿规模;如果二者都做到翻倍,则努努力年营收可以进三百亿规模。

当然实现两项翻倍并不容易,后续我们可以继续关注BOSS直聘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进展。 $BOSS直聘(BZ)$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Nicolas_5482
    05-31
    Nicolas_5482
    这垃圾企业 毫无投资价值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