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肖286
2020-11-02

今天领教工坊领教们开会。开完会晚上一起吃饭。聊起中国企业出海。

一家欧洲企业的高管说,中国企业现在在德国名声很不好。默克尔背了一大口锅。

一家中国企业到德国收购企业,一家号称“德国之光”的巨头。引起全德国关注和质疑。默克尔力挺。说全球化了,那么多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中国企业来德国,我们要欢迎。于是顶着压力批准了。

这家中国企业也很有诚意,以很高的溢价买下这家德国之光。并且承诺不裁员。

但是这个收购,还是经历了三个典型的阶段。

第一阶段,你干我看。

你是德国企业,我尊重你的经营。原班人马,我信任你们去。大家好好干。

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德国人的业绩不行。就沉不住气了。开始干预。受到德国管理层抵制。

然后,中国人就忍不了了。

第二阶段,我干你看。

中国人就罢免了德国高管团队,从中国派人去管。

中国人去了,觉得是钦差大臣,总部来人,非常志得意满。可是也没干好。

这时,中国人就更受不了了。

第三阶段,拿回来干。

于是,中国人决定,把核心业务拿回中国来干。

德国团队被架空。然后工厂裁员,业务逐渐迁移到中国。失业员工非常不满,社会舆论哗然。

大量德国人对中国产生敌意。你们买我们国家的公司,就是为了消灭他们,来消灭竞争,还带来失业。甚至开始怪默克尔。

现在,大量德国企业听到中国公司就怕。再也没有优秀的企业敢卖给中国人了。

这就是文化。

中国某企业并购了法国某企业。然后CEO飞到法国。通知法国高管,周六来开会。

法国高管告诉中国CEO,周六我和老婆有个约会,来不了。中国CEO很震惊。

某中国人在欧洲工作,很努力。结果工会找到他,要求他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7.5小时。否则会带来不公平,让其他人没事做因而失业。

每年7月-8月千万不要找欧洲人,他们在休假。他们是一年的休假之余,顺便工作几个月。

这些中国公司,大多亏钱,败诉,铩羽而归。

不管你理不理解,接不接受,这就是当地的文化。

听完后,我很感慨。我在外企干了很多年,现在服务一些大型国企,和很多中小民企。他们确实非常不同。

很多中国企业,因为发展很快,就油生超级自信。甚至自信出了优越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甚至别的国家优越,可以降维打击。

他们忽略了,这不是优劣,而是不同。

所谓全球化,就是每个地方的本土化。我们发展很快。但我们走出去,并不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文化强加给对方。

理解本地化文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