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觉得这次债券违约风波,暂时对股市应该影响还不明显,没想到市场还是反映出来了。保险、银行、地产、建筑、煤炭、建材这些板块明显调整,这些周期板块要么是投资了大量信贷资产的金融企业,要么是需要借钱的高负债企业,信用环境恶化,对这两边都是损害。
我们的债市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过4次比较集中的信用风波事件。
第一次是2011年的城投债危机,背景是2009年四万亿刺激的时候,地方政府的城投企业大量发债,杠杆上升太快,到了2011年资金周转不过来了,出现了信用风险,投资者纷纷抛售城投债。不过这次风波解决的比较平和,后来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该还的都还了。
第二次是2014年的光伏产业危机,以超日太阳能的11超日债为标志,出现了中国债券史上的首笔违约,后续又有其他光伏企业陆续出现不能偿付的情况。这波违约主要是光伏行业自身的问题。
第三次是2015-2016年的两高一剩行业违约潮,指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就是一些落后的煤炭、钢铁企业,受产能过剩、产品跌价、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出现违约。
第四次是2018年的民企违约潮,背景是融资环境收紧,民企借钱最难,受影响最大。这轮里面有些上市公司直接受到了影响,比如东方园林,因为发债发不出去,资金链出现断裂风险,最后向国资出让了部分股权,股价大跌到现在也没涨回去。
从以前的这4次信用风波来看,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生信用风险的企业和行业,会造成同地区、类型、性质的企业出现融资困难,如果涉及上市公司,那对相应公司的股价是直接利空。
对股市整体的影响很难评估,因为没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2015-2016年煤炭违约潮的时候,正好是2015年牛市之后的股灾和熔断时期,市场波动本来就大,只能看出煤炭和钢铁行业在2015年四季度的反弹里,走势弱于大盘,而银行股则强于大盘。再比如2018年,市场主要受贸易摩擦冲击在一路跌,也分不清有多少违约事件的影响,2018年银行股的走势,也不弱于大盘。
今年出现的华晨、永煤这两笔违约,都是AAA级地方国企债违约,和之前的类型不一样,不过毕竟只有2家企业,称不上是违约潮,还只是点状发生的个案。参考之前包商银行出信用风险的时候,市场那段时间也对小银行的同业存单很排斥,但随后在监管出手,给吃了定心丸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永煤今天宣布,已经把债券的利息3238万给还了,本金正在筹措中,算是个好现象,至少拿出了点真金白银,表了个积极的态度,据说也是包括监管层多方协调的结果。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肯定要防止信用风险传染,在未来退出信贷宽松周期的时候,就会更加谨慎。后续还得看监管的表态,以及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企业出现违约。如果能止步于此,市场在恐慌一波之后,可能就会逐渐恢复,目前来看我觉得这是更大概率的事件。如果持有债基,但今天净值还没有明显异动的话,这波雷应该就是没踩到了。
如果未来继续有高评级的企业违约,因为这些大企业的债券金额都比较大,对金融企业就会产生一些冲击,对敏感地区、高负债企业的后续融资也有不利影响,属于对周期板块的利空。
其他周日再说吧,文首是我妹妹唱的《7rings》,周末愉快~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