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热血
03-28
所以结论是啥
英伟达狂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289212314411056,"tweetId":"289212314411056","gmtCreate":1711631431419,"gmtModify":1711631432986,"author":{"id":3574916580282102,"idStr":"3574916580282102","authorId":3574916580282102,"authorIdStr":"3574916580282102","name":"中二热血","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d67a170c37d5d89b4b2028a19fd43b","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所以结论是啥</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所以结论是啥</p></body></html>","text":"所以结论是啥","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212314411056","repostId":1164177526,"repostType":2,"repost":{"id":"1164177526","kind":"news","pubTimestamp":1711627505,"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64177526?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4-03-28 20:05","market":"us","language":"zh","title":"英伟达狂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64177526","media":"远川研究所","summary":"在A股失传了有一阵的「怕高都是苦命人」,远渡重洋出现在了英伟达的身上。","content":"<html><head></head><body><p> 在A股失传了有一阵的「怕高都是苦命人」,远渡重洋出现在了英伟达的身上。</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如果你曾在2023年1月超过33%的涨幅面前,犹疑AI还是故事不是事实,那么你将错过它在去年剩下的11月里又创造的2.5倍涨幅;如果你曾在今年年初,再一次担心科技股的热闹不过是又一场幻觉破裂的前奏,那么英伟达在过去三个月里将近翻倍的涨幅,则又与泡沫论者无关。</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不置可否的是,不可思议的持续增长,让每一个财报季都成为了英伟达的朋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e5ff2cba93a413e4c141b363e14c94f\"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610\"/></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23年四季报,英伟达交出了一份全年营收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季调整后毛利率76.7%,双双超过市场预期。股价在当天跳空高开,最终收涨16.40%之后,大象的舞步也没有中止。</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要知道,从2022年的10月的股价低点,也就是Cathie Wood开始陆续卖出她所持有的75万股算起,英伟达距离10倍涨幅仅一步之遥。</p><p style=\"text-align: start;\"> 然而,就在这一步之遥面前,市场的分歧也开始趋近高潮。爆出历史最大单日成交额1040亿美元(接近整个A股一天的成交额),但股价却放量微跌的3月8日,让英伟达成为这一天全球股票投资者博弈的风暴中心:</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p><p style=\"text-align: start;\"> <strong>狂飙的英伟达</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事实上,这并不是英伟达的第一次暴涨,从2015年初分析师开始认识到深度学习正在快速突破算起,英伟达已经经历了三度崛起与两次低谷。</p><p style=\"text-align: start;\"> 第一次是在2016年。</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此之前,英伟达只是一家游戏显卡供应商,市值在100亿美元上下徘徊,不及刚刚登陆纽交所的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刚刚在智能机市场碰了一鼻子灰的黄仁勋,仍然在为PC需求的萎靡操心,但泼天的富贵早已写在了命运的齿轮上。</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0ae1f87179747d92da0a453b37a8892\"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610\"/></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16年蹿红的两项「新质生产力」——区块链和AlphaGo,引发了人们对算力空前的重视,也给了「卖铲人」英伟达一点站在风口的震撼。</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2016年之前,英伟达曾花费5年时间才将营收从40亿美元提升到50亿,但从50亿到100亿的翻倍之旅,却只用了三年。而比业绩膨胀更快的则是市场的预期,在2018年的巅峰时期,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美元,相比三年前足足提升接近20倍。</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但喧闹过后,低谷接踵而至。</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从2016年底英伟达市值刚刚突破600亿美元开始,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即和英伟达较上了劲,期间发布了多篇做空报告,并多次引发公司股价阶段性回调。在2018年8月的最后一次做空中,香橼认为英伟达估值过高、盈利不再大幅超越华尔街预期、市场竞争恶化等等,并判断公司股价将在2019年4月之前下跌20%。</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随着区块链1.0热潮降温,比特币在2018年腰斩,很多矿商出售挖矿设备导致大量二手芯片涌入市场,供需天平开始向过剩倾斜。英伟达终于跌到了香橼的目标价,甚至超额完成任务。</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18年三季报发布时,尽管英伟达业绩还在快速增长,但已经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公司股价大跌,短短两个月股价即下跌了58%。而在市值跌破800亿美元之前,香橼由空翻多,宣布已经做多英伟达。</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而英伟达也展示了一个好公司的基本素养:走出低谷并不需要投资者做持有三年都不回本的心理建设。</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19年,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市场流动性开始扩张,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进入新一轮盛市,与此同时,元宇宙、自动驾驶等也开始甚嚣尘上,科技股再次受到市场追捧,并随着Facebook改名Meta达到高潮。</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期间,英伟达再度完成了三年十倍的壮举,市值从低谷期的800亿美元到2021年底一度突破8000亿,将Netflix从美股五巨头「FAANG」中除名,大跨步迈入一线科技股的行列。</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彼时,已是次贷危机之后美股长牛的第十二个年头,许多投资人乐观地认为,「今天的估值是由技术转型和新商业模式的增长潜力所证明的」。</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可以全力做多,又可以自由做空的美股市场,观点的交锋如空气般无处不在。而好公司的另一个基本素养,则是能用一个又一个财报让唱空者承担巨大的机会成本。</p><p style=\"text-align: start;\"> <strong> FOMO还是泡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传奇投资人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将AI行情称为一个泡沫中的泡沫(a bubble within a bubble)[3]。</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作为波士顿基金管理公司(GMO)的联合创始人,格兰瑟姆曾因准确预测三次重大市场泡沫——1989年日本资产泡沫、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房地产泡沫,而被华尔街誉为「泡沫预言家」。</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2020年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一段时间之后,GMO陆续将美股头寸由多仓转变为空仓,格兰瑟姆对市场的评价从「一场史诗级的多资产泡沫正在形成」逐步演变为「史上第四大超级泡沫即将破裂」,在其看来,「交易最为火爆的资产表现惊艳」、「高波动性股票跑输的同时大盘走高」等等,都是大牛市接近尾声的重要特征[2]。</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信达雅的翻译过来就是:收手吧,阿祖,外面都是警察。</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21年11月,几乎是在Meta改名的同一时期,美联储开始实施缩表计划并将加息提上日程,轰鸣的「科技列车」戛然而止。仿佛是在眨眼之间,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元宇宙都不再香甜,美股难得与A股携手回调。</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伴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7次,科技股全线回调,META、奈飞累计下跌超过70%,英伟达市值蒸发超60%,即使是最顽强的苹果也下跌了30%左右。</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就在一切似乎终于朝着格兰瑟姆警告的方向发展时,科技界又给搞金融的老江湖们展示了一下理工科的威力。</p><p style=\"text-align: start;\"> 2022年11月底,OpenAI 旗下的 ChatGPT 正式发布,成为A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凭借着生动、连贯且通常准确的文本回复,短短两个月时间积累了上亿活跃用户,为AI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分析师纷纷摇旗呐喊「第四次工业革命」已至,科技股闻鸡起舞。</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英伟达市值接连突破1万亿、2万亿大关,完成了从「百亿美元边缘人」到市值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蜕变。即便美联储利率稳定在高位区间,AI仍然带领三大指数接连创出新高,美股科技股再度笼罩在乐观向上的氛围中。</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英伟达凭借科技革命的非线性爆发战胜了泡沫预言,给算不出预期收益率的老家伙们上了一课:不是我的估值太贵了,是你的计算器该换了。</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c17e049d476a13d523f7c3d01a02d8\"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610\"/></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但格兰瑟姆却没有被阳线改变立场,继续着自己的风险提示。</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3月11日发表的《美国市场的大悖论》中,格兰瑟姆坚持认为,AI进步带来的亢奋情绪只是推迟了疫情后放水泡沫破灭的时间点,「美股长期前景看起来很糟糕,截至3月1日希勒市盈率(历史平均市盈率)为34倍,为历史上的前1%,而总利润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3]。」</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格兰瑟姆并不否认AI技术的发展潜力,只是在其看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早期的大肆炒作和股市泡沫,因为投资者集中于技术的终极可能性,将大部分非常长期的潜力立即定价到当前市场中[3]。」</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对用2060年来合理化宁德时代估值嗤之以鼻的价值派,看到了这话术怕是也得感慨一句:莞莞类卿。</p><p style=\"text-align: start;\"> 经历过市场周期的老人们,对美股泡沫刺穿后的「快熊」是有肌肉记忆的。股票的下跌,从不阻碍科技产业向终局前进,但足以杀死红极一时的老虎基金。</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格兰瑟姆看来,「亚马逊带领投机市场从1998年初开始到1999年高峰期间上涨了21倍,随后仅从2000年到2002年就下跌了几乎难以置信的92%,但最后如今却统治着半个零售世界[3]!」</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而另外一名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则直接将英伟达对标为二十多年前的思科公司。</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在她看来,英伟达与二十多年前的思科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同样是重大技术革命中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当下游客户处于极度乐观或是FOMO(害怕错过)的情绪氛围中时,难免存在产能过度建设的现象,一旦终端需求被证伪,则将进入漫长的产能消化期,同时两家公司也都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竞争。</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除此以外,木头姐还提出了非常具象的论点——「英伟达GPU的交付周期已从8-11个月降至3-4个月,这表明相对于需求而言,供应量正在增加[4]。」</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无论是格雷瑟姆还是木头姐,都将当前行情的参照物指向了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毕竟,泡沫的样子太像了。</p><p style=\"text-align: start;\"> <strong> 「预期」里的众生相</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如同AI并不新鲜的提法,只是如今技术实现了大跨越一样,互联网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只是由于技术和内容限制,一直都未普及和流行起来,直到1993年前后万维网和Mosaic网络浏览器公开面世。</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不过也正是由于互联网还没真正进入大爆发,信息的流通也远不如今天,所以资本市场也花了更多的时间酝酿这场风暴。</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一直到1998年末开始,纳斯达克指数逐渐与另外两大股指拉开差距,进入拔估值阶段。1999年,美国投向互联网的资金达1000多亿美元,超过以往15年的总和,当年完成公开上市的457家公司多数都与互联网相关,其中117家在上市首日股价翻倍。</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e3567c367fa7980492327082b4f084d\"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330\"/></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作为那个时代的卖铲人,思科早在1986年就推出了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AGS,1990年上市之后,又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管齐下,不断丰富路由器产线的同时,向外拓展了交换机以及其他网络设备产品线,终于在1995年成为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厂商,市场普遍以为整个互联网都将依赖于思科的路由器运行。</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整个90年代蜂拥而至的互联网投资资金,也带来了天量的设备需求,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的思科享受着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即使1994年因为经济恶化而出现过一次「别慌,只是技术性调整」,很快又再度上涨了约73倍。</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思科员工手中的期权急速升值,由此催生出了一大批「纸面富翁」,是一场阿里员工们也并不陌生的深夜梦一场。</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而在互联网公司之外,本应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建议的股票分析师已经被牛市裹挟,陷入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互卷之中。</p><p style=\"text-align: start;\"> 1998年12月,亚马逊股价从80美元上涨到240美元,刚入行3个月的新手分析师Blodget将公司目标价从150美元进一步上调到了400美元,在研报中他写道,「亚马逊的股价很明显现在更像艺术而不是科学,我们认为只要公司增长势头不减,股票就能持续上涨。」</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而来自美林的资深分析师Cohen保持着年纪带来的稳重,认为亚马逊是股市有史以来估值最高的股票之一,显然值得一个「减持」的评级。</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过了一个月,亚马逊股价(经拆股调整)上涨到了400美元。又过了一个月,美林解雇Cohen,Blodget坐上了他的位置。即便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2001年,Blodget的年薪依然达到1200万美元[5]。</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再后来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了:亚马逊一度跌去92%,直到09年之后才收复失地;思科则因为替代性高而陷入惨烈竞争,直到二十多年之后才回到00年的高点。</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0f2c1e5de9d675954bbe234abe91f\"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327\"/></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关于引发泡沫最终破裂的导火索众说纷纭。</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比如为了应对千禧虫危机,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对设备过度投资,当他们发现事实上并不需要做这种准备后,资本开支骤然下降;抑或《巴伦周刊》的文章,揭露出很多互联网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并且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司都撑不过12个月;或者围绕微软垄断案的流言蜚语,引发了市场的动摇。</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但星星之火连成燎原之势,说到底,逃不过投资界那句老话:树不可能涨到天上去,估值也不可能脱离地心引力。</p><p style=\"text-align: start;\"><strong> 科技股上空的几朵乌云</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那么以史为鉴,现在的AI牛市走到哪里了呢?</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从过去一年多美股的市场表现来看,显然还达不到互联网泡沫高潮时的疯狂——毕竟整个2023年至今美股涨幅主要还是由「Magnificent 7」贡献,离鸡犬升天相去甚远,现在行情更像是互联网泡沫的第一阶段——虽然大部分大模型公司都尚未盈利,但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AI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当下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灵魂人物达里奥,也从估值、市场情绪、融资比例等多个角度,对美股进行了全面评估,他的结论是,「当前美国股市的泡沫并不明显,即使是那些涨势最猛、最受媒体关注的股票也是这样。整个市场的泡沫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第 52百分位)。」</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0410b972ec431227f987c91229ce573\"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328\"/></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但这并不意味着AI行情还会进一步向拔估值的阶段发展,与之相反,达里奥提醒当前美股整体风险偏高,在其看来,「即使未来美股公司的盈利增长率与过去十年类似,依然保持高位,但是在当前股价(图中红点)的基础上,我们预计美国股市的回报率难以超过现金收益[8]。」</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481ac179eb8cf21867a89c83d5632b0\" alt=\"\" title=\"\" tg-width=\"550\" tg-height=\"328\"/></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更何况在大模型公司普遍尚未盈利,日活增长持续性有限的窘境下,科技企业盈利不及市场预期的风险正在逐渐积累。</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除此以外,宏观环境也是必须考虑因素之一。</p><p style=\"text-align: start;\"> 现在美元利率处于高位区间,看似不存在加息的</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风险,但却有不降息的隐患。随着降息预期被不断推迟,这种担忧正在扩大。</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去年11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转向点燃了市场热情,投资者普遍预期「经济将实现软着陆,通胀问题已得到解决,2024年将见证6次降息」,美股行情开始扩大化,股价上涨不再局限于「Magnificent 7」。</p><p style=\"text-align: start;\"> 但随着时间推移,降息预期正被不断推迟。财政部长与联储主席在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在软着陆上的拆台[12],又让流动性的边际变化陷入迷雾之中。</p><p style=\"text-align: start;\"> 而行情演绎到当前阶段,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早已吸引了全球投资人目光,有助股价上涨的因素几乎都被充分挖掘,涨势正变得愈发脆弱。在日渐浓烈的博弈氛围中,只有极少数对产业进展与人类未来保持着准确跟踪与预判的人,才有机会穿过暗流涌动的险滩。</p><p style=\"text-align: start;\"> 面对这种超高难度的计算题,从一开始就错过了英伟达的投资者,最好就不要认为自己在这个阶段还能战胜市场了。</p><p style=\"text-align: start;\"> 当然,对于真金白银砸向研发费用和资本开支的产业界来说,资本市场的热度终究是佐料,用计算机来测算当下股权价值合理或是不合理,远不如计算机技术本身更重要。</p><p style=\"text-align: start;\"> 毕竟,AGI的未来绑定在摩尔定律上,而不是英伟达的股票价格上。</p></body></html>","source":"lsy1585097861883","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英伟达狂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英伟达狂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n</h2>\n\n<h4 class=\"meta\">\n\n\n2024-03-28 20:0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03-28/doc-inapwkpu2331260.shtml><strong>远川研究所</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在A股失传了有一阵的「怕高都是苦命人」,远渡重洋出现在了英伟达的身上。 如果你曾在2023年1月超过33%的涨幅面前,犹疑AI还是故事不是事实,那么你将错过它在去年剩下的11月里又创造的2.5倍涨幅;如果你曾在今年年初,再一次担心科技股的热闹不过是又一场幻觉破裂的前奏,那么英伟达在过去三个月里将近翻倍的涨幅,则又与泡沫论者无关。 不置可否的是,不可思议的持续增长,让每一个财报季都成为了英伟达的...</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03-28/doc-inapwkpu2331260.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d99e074f059ea22b45c607413954d9d1","relate_stocks":{"NVDA":"英伟达"},"source_url":"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03-28/doc-inapwkpu2331260.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64177526","content_text":"在A股失传了有一阵的「怕高都是苦命人」,远渡重洋出现在了英伟达的身上。 如果你曾在2023年1月超过33%的涨幅面前,犹疑AI还是故事不是事实,那么你将错过它在去年剩下的11月里又创造的2.5倍涨幅;如果你曾在今年年初,再一次担心科技股的热闹不过是又一场幻觉破裂的前奏,那么英伟达在过去三个月里将近翻倍的涨幅,则又与泡沫论者无关。 不置可否的是,不可思议的持续增长,让每一个财报季都成为了英伟达的朋友。 2023年四季报,英伟达交出了一份全年营收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季调整后毛利率76.7%,双双超过市场预期。股价在当天跳空高开,最终收涨16.40%之后,大象的舞步也没有中止。 要知道,从2022年的10月的股价低点,也就是Cathie Wood开始陆续卖出她所持有的75万股算起,英伟达距离10倍涨幅仅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这一步之遥面前,市场的分歧也开始趋近高潮。爆出历史最大单日成交额1040亿美元(接近整个A股一天的成交额),但股价却放量微跌的3月8日,让英伟达成为这一天全球股票投资者博弈的风暴中心: 这是伟大工业革命的开端,还是压路机前最后的狂欢? 狂飙的英伟达 事实上,这并不是英伟达的第一次暴涨,从2015年初分析师开始认识到深度学习正在快速突破算起,英伟达已经经历了三度崛起与两次低谷。 第一次是在2016年。 在此之前,英伟达只是一家游戏显卡供应商,市值在100亿美元上下徘徊,不及刚刚登陆纽交所的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刚刚在智能机市场碰了一鼻子灰的黄仁勋,仍然在为PC需求的萎靡操心,但泼天的富贵早已写在了命运的齿轮上。 2016年蹿红的两项「新质生产力」——区块链和AlphaGo,引发了人们对算力空前的重视,也给了「卖铲人」英伟达一点站在风口的震撼。 在2016年之前,英伟达曾花费5年时间才将营收从40亿美元提升到50亿,但从50亿到100亿的翻倍之旅,却只用了三年。而比业绩膨胀更快的则是市场的预期,在2018年的巅峰时期,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美元,相比三年前足足提升接近20倍。 但喧闹过后,低谷接踵而至。 从2016年底英伟达市值刚刚突破600亿美元开始,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即和英伟达较上了劲,期间发布了多篇做空报告,并多次引发公司股价阶段性回调。在2018年8月的最后一次做空中,香橼认为英伟达估值过高、盈利不再大幅超越华尔街预期、市场竞争恶化等等,并判断公司股价将在2019年4月之前下跌20%。 随着区块链1.0热潮降温,比特币在2018年腰斩,很多矿商出售挖矿设备导致大量二手芯片涌入市场,供需天平开始向过剩倾斜。英伟达终于跌到了香橼的目标价,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2018年三季报发布时,尽管英伟达业绩还在快速增长,但已经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公司股价大跌,短短两个月股价即下跌了58%。而在市值跌破800亿美元之前,香橼由空翻多,宣布已经做多英伟达。 而英伟达也展示了一个好公司的基本素养:走出低谷并不需要投资者做持有三年都不回本的心理建设。 2019年,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市场流动性开始扩张,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进入新一轮盛市,与此同时,元宇宙、自动驾驶等也开始甚嚣尘上,科技股再次受到市场追捧,并随着Facebook改名Meta达到高潮。 期间,英伟达再度完成了三年十倍的壮举,市值从低谷期的800亿美元到2021年底一度突破8000亿,将Netflix从美股五巨头「FAANG」中除名,大跨步迈入一线科技股的行列。 彼时,已是次贷危机之后美股长牛的第十二个年头,许多投资人乐观地认为,「今天的估值是由技术转型和新商业模式的增长潜力所证明的」。 在可以全力做多,又可以自由做空的美股市场,观点的交锋如空气般无处不在。而好公司的另一个基本素养,则是能用一个又一个财报让唱空者承担巨大的机会成本。 FOMO还是泡沫? 传奇投资人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将AI行情称为一个泡沫中的泡沫(a bubble within a bubble)[3]。 作为波士顿基金管理公司(GMO)的联合创始人,格兰瑟姆曾因准确预测三次重大市场泡沫——1989年日本资产泡沫、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房地产泡沫,而被华尔街誉为「泡沫预言家」。 在2020年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一段时间之后,GMO陆续将美股头寸由多仓转变为空仓,格兰瑟姆对市场的评价从「一场史诗级的多资产泡沫正在形成」逐步演变为「史上第四大超级泡沫即将破裂」,在其看来,「交易最为火爆的资产表现惊艳」、「高波动性股票跑输的同时大盘走高」等等,都是大牛市接近尾声的重要特征[2]。 信达雅的翻译过来就是:收手吧,阿祖,外面都是警察。 2021年11月,几乎是在Meta改名的同一时期,美联储开始实施缩表计划并将加息提上日程,轰鸣的「科技列车」戛然而止。仿佛是在眨眼之间,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元宇宙都不再香甜,美股难得与A股携手回调。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伴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7次,科技股全线回调,META、奈飞累计下跌超过70%,英伟达市值蒸发超60%,即使是最顽强的苹果也下跌了30%左右。 就在一切似乎终于朝着格兰瑟姆警告的方向发展时,科技界又给搞金融的老江湖们展示了一下理工科的威力。 2022年11月底,OpenAI 旗下的 ChatGPT 正式发布,成为A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凭借着生动、连贯且通常准确的文本回复,短短两个月时间积累了上亿活跃用户,为AI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分析师纷纷摇旗呐喊「第四次工业革命」已至,科技股闻鸡起舞。 英伟达市值接连突破1万亿、2万亿大关,完成了从「百亿美元边缘人」到市值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蜕变。即便美联储利率稳定在高位区间,AI仍然带领三大指数接连创出新高,美股科技股再度笼罩在乐观向上的氛围中。 英伟达凭借科技革命的非线性爆发战胜了泡沫预言,给算不出预期收益率的老家伙们上了一课:不是我的估值太贵了,是你的计算器该换了。 但格兰瑟姆却没有被阳线改变立场,继续着自己的风险提示。 在3月11日发表的《美国市场的大悖论》中,格兰瑟姆坚持认为,AI进步带来的亢奋情绪只是推迟了疫情后放水泡沫破灭的时间点,「美股长期前景看起来很糟糕,截至3月1日希勒市盈率(历史平均市盈率)为34倍,为历史上的前1%,而总利润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3]。」 格兰瑟姆并不否认AI技术的发展潜力,只是在其看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早期的大肆炒作和股市泡沫,因为投资者集中于技术的终极可能性,将大部分非常长期的潜力立即定价到当前市场中[3]。」 对用2060年来合理化宁德时代估值嗤之以鼻的价值派,看到了这话术怕是也得感慨一句:莞莞类卿。 经历过市场周期的老人们,对美股泡沫刺穿后的「快熊」是有肌肉记忆的。股票的下跌,从不阻碍科技产业向终局前进,但足以杀死红极一时的老虎基金。 在格兰瑟姆看来,「亚马逊带领投机市场从1998年初开始到1999年高峰期间上涨了21倍,随后仅从2000年到2002年就下跌了几乎难以置信的92%,但最后如今却统治着半个零售世界[3]!」 而另外一名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则直接将英伟达对标为二十多年前的思科公司。 在她看来,英伟达与二十多年前的思科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同样是重大技术革命中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当下游客户处于极度乐观或是FOMO(害怕错过)的情绪氛围中时,难免存在产能过度建设的现象,一旦终端需求被证伪,则将进入漫长的产能消化期,同时两家公司也都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竞争。 除此以外,木头姐还提出了非常具象的论点——「英伟达GPU的交付周期已从8-11个月降至3-4个月,这表明相对于需求而言,供应量正在增加[4]。」 无论是格雷瑟姆还是木头姐,都将当前行情的参照物指向了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毕竟,泡沫的样子太像了。 「预期」里的众生相 如同AI并不新鲜的提法,只是如今技术实现了大跨越一样,互联网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只是由于技术和内容限制,一直都未普及和流行起来,直到1993年前后万维网和Mosaic网络浏览器公开面世。 不过也正是由于互联网还没真正进入大爆发,信息的流通也远不如今天,所以资本市场也花了更多的时间酝酿这场风暴。 一直到1998年末开始,纳斯达克指数逐渐与另外两大股指拉开差距,进入拔估值阶段。1999年,美国投向互联网的资金达1000多亿美元,超过以往15年的总和,当年完成公开上市的457家公司多数都与互联网相关,其中117家在上市首日股价翻倍。 作为那个时代的卖铲人,思科早在1986年就推出了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AGS,1990年上市之后,又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管齐下,不断丰富路由器产线的同时,向外拓展了交换机以及其他网络设备产品线,终于在1995年成为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厂商,市场普遍以为整个互联网都将依赖于思科的路由器运行。 整个90年代蜂拥而至的互联网投资资金,也带来了天量的设备需求,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的思科享受着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即使1994年因为经济恶化而出现过一次「别慌,只是技术性调整」,很快又再度上涨了约73倍。 思科员工手中的期权急速升值,由此催生出了一大批「纸面富翁」,是一场阿里员工们也并不陌生的深夜梦一场。 而在互联网公司之外,本应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建议的股票分析师已经被牛市裹挟,陷入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互卷之中。 1998年12月,亚马逊股价从80美元上涨到240美元,刚入行3个月的新手分析师Blodget将公司目标价从150美元进一步上调到了400美元,在研报中他写道,「亚马逊的股价很明显现在更像艺术而不是科学,我们认为只要公司增长势头不减,股票就能持续上涨。」 而来自美林的资深分析师Cohen保持着年纪带来的稳重,认为亚马逊是股市有史以来估值最高的股票之一,显然值得一个「减持」的评级。 过了一个月,亚马逊股价(经拆股调整)上涨到了400美元。又过了一个月,美林解雇Cohen,Blodget坐上了他的位置。即便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2001年,Blodget的年薪依然达到1200万美元[5]。 再后来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了:亚马逊一度跌去92%,直到09年之后才收复失地;思科则因为替代性高而陷入惨烈竞争,直到二十多年之后才回到00年的高点。 关于引发泡沫最终破裂的导火索众说纷纭。 比如为了应对千禧虫危机,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对设备过度投资,当他们发现事实上并不需要做这种准备后,资本开支骤然下降;抑或《巴伦周刊》的文章,揭露出很多互联网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并且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司都撑不过12个月;或者围绕微软垄断案的流言蜚语,引发了市场的动摇。 但星星之火连成燎原之势,说到底,逃不过投资界那句老话:树不可能涨到天上去,估值也不可能脱离地心引力。 科技股上空的几朵乌云 那么以史为鉴,现在的AI牛市走到哪里了呢? 从过去一年多美股的市场表现来看,显然还达不到互联网泡沫高潮时的疯狂——毕竟整个2023年至今美股涨幅主要还是由「Magnificent 7」贡献,离鸡犬升天相去甚远,现在行情更像是互联网泡沫的第一阶段——虽然大部分大模型公司都尚未盈利,但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AI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 当下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灵魂人物达里奥,也从估值、市场情绪、融资比例等多个角度,对美股进行了全面评估,他的结论是,「当前美国股市的泡沫并不明显,即使是那些涨势最猛、最受媒体关注的股票也是这样。整个市场的泡沫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第 52百分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AI行情还会进一步向拔估值的阶段发展,与之相反,达里奥提醒当前美股整体风险偏高,在其看来,「即使未来美股公司的盈利增长率与过去十年类似,依然保持高位,但是在当前股价(图中红点)的基础上,我们预计美国股市的回报率难以超过现金收益[8]。」 更何况在大模型公司普遍尚未盈利,日活增长持续性有限的窘境下,科技企业盈利不及市场预期的风险正在逐渐积累。 除此以外,宏观环境也是必须考虑因素之一。 现在美元利率处于高位区间,看似不存在加息的 风险,但却有不降息的隐患。随着降息预期被不断推迟,这种担忧正在扩大。 去年11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转向点燃了市场热情,投资者普遍预期「经济将实现软着陆,通胀问题已得到解决,2024年将见证6次降息」,美股行情开始扩大化,股价上涨不再局限于「Magnificent 7」。 但随着时间推移,降息预期正被不断推迟。财政部长与联储主席在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在软着陆上的拆台[12],又让流动性的边际变化陷入迷雾之中。 而行情演绎到当前阶段,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早已吸引了全球投资人目光,有助股价上涨的因素几乎都被充分挖掘,涨势正变得愈发脆弱。在日渐浓烈的博弈氛围中,只有极少数对产业进展与人类未来保持着准确跟踪与预判的人,才有机会穿过暗流涌动的险滩。 面对这种超高难度的计算题,从一开始就错过了英伟达的投资者,最好就不要认为自己在这个阶段还能战胜市场了。 当然,对于真金白银砸向研发费用和资本开支的产业界来说,资本市场的热度终究是佐料,用计算机来测算当下股权价值合理或是不合理,远不如计算机技术本身更重要。 毕竟,AGI的未来绑定在摩尔定律上,而不是英伟达的股票价格上。","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39,"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2,"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28921231441105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