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可转债的挑战》底下有这样一个留言:
说的是,财新周刊发表的一篇《处置问题险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
另据财新了解,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保险法》草案中已新增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依法进行保险业务转让的,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对保险合同进行合理变更。“
就这么一句话,保险打破刚性兑付的失望和恐惧,就喧嚣尘上了……
也难怪大家反应会如此激烈,这几年经济下行,大家的安全感本就脆弱,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这种悲观就会被放大。
而且,这几年我们经历的打破刚兑信仰的事情,着实也不少。
2014年,首个打破刚性兑付的信托出现。信托打破刚兑;
(PS,在此之前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能高达12%,并且还是刚性兑付。放到现在的我们,简直不敢想。)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发布,从此只有单一银行50万以内存款才安全了。存款打破刚兑;
2018年,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不能承诺保本保息,银行理财净值化。银行理财打破刚兑;
2020年,出现国企AAA级债券实质性违约。国企信用债打破刚兑;
2024年,也就是我们上文《可转债的挑战》中说的,首个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出现。可转债打破刚兑;
一个个刚兑信仰的崩塌,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了。
就像当年敢承诺收益率12%的信托,那是因为他们对经济充满乐观,相信投资别的项目在覆盖成本的同时,还能赚回来这个收益。
一个个刚兑信仰的崩塌,其实,反映的是,大家对于未来利率下行的一致预期。
就像储蓄型的保险,典型的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几十年的期限,锁定一个3%-4%的收益。如果保险打破刚兑,那就是保险公司或者国家,觉得,未来几十年,依照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依照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个收益率也无法保证。本质上还是大家对于未来利率下行的一致预期。
说回财新周刊这个报道,你真的相信保险会打破刚兑吗?
在此之前,如果保险公司破产,简单来说,国家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管,以保证我们的权益。也就是说,国家是会兜底的。
如果保险打破刚兑,意味着,国家觉得这个底,它兜不住了。
朋友们,这可是保险呀,它牵扯到的可不止是我们这些一个个小老百姓的个人险,还有千千万万个公司的公司险、财产险,这个牵扯面之大之广,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
保险,是我们国家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容有失的。
而且,坦白讲,那篇文章真的只是一篇综合多种观点的报道,也无法论证那篇草案的真实性。
退一万步讲,即便草案在讨论中了,到具体落地还有段路要走。再退一万步讲,如果未来草案真的落地了,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新的法规是不具有追溯力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已经购买的保单是不受影响的。
最后我想说,如果存款不安全,国企债券不安全,地方政府债券不安全,保险不安全,那还有什么是安全的呢?
国债吗?当然,如果真的是这样,恐怕也只有国债了。
如果我们对于国家的信仰还在,悲观的时候,就不要相信任何左右思想的言论,不要做任何决策,因为它们都是被悲观情绪放大后的呈现。
如果我们对于国家的信仰不存在了,那也就没有什么安全的资产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