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Siu
01-31
说说你对这篇新闻的看法...
特斯拉拐点到了,马斯克已“黔驴技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268820684026048,"tweetId":"268820684026048","gmtCreate":1706660888737,"gmtModify":1706660890065,"author":{"id":3541368482865895,"idStr":"3541368482865895","authorId":3541368482865895,"authorIdStr":"3541368482865895","name":"AppleSiu","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2fc7265414323733150be2da50f056f","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6,"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说说你对这篇新闻的看法...</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说说你对这篇新闻的看法...</p></body></html>","text":"说说你对这篇新闻的看法...","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68820684026048","repostId":2407259498,"repostType":2,"repost":{"id":"2407259498","weMediaInfo":{"introduction":"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home_visible":1,"media_name":"虎嗅APP","id":"101","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98669fe7974e42f3976b3db47528792d"},"pubTimestamp":1706583844,"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407259498?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4-01-30 11:04","market":"us","language":"zh","title":"特斯拉拐点到了,马斯克已“黔驴技穷”?","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407259498","media":"虎嗅APP","summary":"行至“拐点”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content":"<html><head></head><body><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106dec22444a01b2b5834725139f57\" alt=\"\"/>2019年3月13日,在虎嗅《彪悍<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一文中笔者认为“特斯拉渡劫成功”、“业绩拐点已至”。2020年2月12日,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预言特斯拉市值<strong>“五到十年内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strong></p><p>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市值于2022年1月就攀升至1.24万亿美元。此后特斯拉股价振荡下行,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盘,最新市值为5825亿美元。</p><p>2023年1月30日,笔者在《特斯拉真正的隐忧》一文中写道:“特斯拉的隐忧不是降价,而是像福特那样失去引领技术创新的标杆地位。”</p><p>2024年1月24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披露了两个好消息、三个坏消息。</p><blockquote><p><strong>好消息:</strong></p><p>营收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p><p>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8%;</p><p><strong>坏消息:</strong></p><p>整车销售毛利润率17.1%、较2022年下降9.2个百分点;</p><p>经营利润下降35%;调整后EBITDA下降1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EPS)下降23%;</p><p>自由现金流下降42%;</p></blockquote><p>好消息算不上给力,因为增速放缓。坏消息足够劲爆,因为这些重要指标都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可观。</p><p>2019年,特斯拉业绩开始向上拐——二级导数为正。2023开始,特斯拉再次来到拐点,这次二阶导数为负。</p><p>其实在一两年前,特斯拉已经行至拐点,但不太容易察觉,可如今冰冷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马斯克显然已“黔驴技穷”。</p><p>从业绩看拐点</p><p><strong>特斯拉并不是天生就会赚钱。</strong>这家公司创立于2003年,曾连续亏损17年,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p><ul style=\"\"><li><p>2017年</p></li></ul><p>在“悲惨”的2017年,特斯拉总营收117.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5.4亿美元)、总成本95.4亿美元,毛利润22.2亿美元,毛利润率18.9%;</p><p>其中,研发费用13.8亿,费用率12%;市场及行政费用24.8亿、费用率21%;总费用38.6亿、总费用率32.8%;经营亏损16.3亿美元、亏损率13.9%。</p><p>2017年7月,Modle 3开始交付,但三季度只生产了260辆;四季度,Model 3产量提高到2425辆。所以,唱主角的仍是Model X/Y,全年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33%;</p><p><strong>可以看到,即使交付突破10万辆、均价高达8.2万美元,仍无法摆脱巨亏。</strong></p><ul style=\"\"><li><p>2018年、2019年</p></li></ul><p>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占比达59.5%;Model X/Y合计交付9.9万辆,占比40.5%;全年交付24.5万辆,均价降至7.2万美元。</p><p>2018年,总营收214.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76.3亿美元);毛利润增至40.4亿美元,毛利润率18.8%;</p><p>研发费用14.6亿,费用率6.8%;市场及行政费用28.3亿,费用率13%;总费用42.9亿,总费用率20%;经营亏损收窄至3.88亿美元,亏损率降至1.8%。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超过10亿美元。</p><p>2019年,交付量提高50%至36.8万辆;Model 3交付逾30万辆,占比达81.8%;Model X/Y合计交付6.7万辆,占比18.2%;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交付均价进一步跌至5.4万美元。</p><p>以价换量的代价是毛利润率下降2.3个百分点,特斯拉奋力将总费用压缩3亿美元、总费用率下降3.8个百分点。最终经营亏损6900万美元,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7.8亿美元。</p><p><strong>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strong></p><ul style=\"\"><li><p>2020年-2022年</p></li></ul><p>2020年-2022年,特斯拉交付量先后达到50万辆、93.6万辆、131.4万辆。</p><p>尽管均价一路降至4万美元以下,毛利润率却从2020年的21%攀升至2022年的25,6%。2022年毛利润达208.5亿美元。</p><p>由于营收大幅增长,在费用支出提高的同时,费用率却显著降低——2022年,研发费用、市场/行政费用分别达到30.8亿美元、39.5亿美元,总费用率仅为8.6%,比2020年低6.1个百分点。</p><p>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达125.9亿美元,净利润率15.5%。</p><ul style=\"\"><li><p> 2023年</p></li></ul><p>2023年,特斯拉营收达到创纪录的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毛利润率却下降7.2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15.3%。<strong>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毛利润首次下降。</strong></p><p>另一方面,2023年总费用达87.7亿美元,总费用率微涨0.4个百分点。</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8cccf77ee1540eb9244e120953fbbdb\" alt=\"\"/><strong>毛利润降、费用升,特斯拉2023年经营利润为88.9亿美元,同比下降34.9%!</strong></p><p>增速放缓只是表象</p><p>2017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6%;</p><p>2018年,交付24.6万辆,同比增长138%;</p><p>2019年、2020年增速回落,2021年交付93.6万辆,同比增长87%;</p><p>2022年,交付131.4万辆,增速再次回落到40%;</p><p>2023年各季,除Q2增长83%,其余三季增速屡创新低。Q4交付48.5万辆,同比增速仅为19.5%。</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4332f4cdfc644a68a7cee160b65fecc\" alt=\"\"/></p><p>2023全年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7.7%。其中Model 3/Y交付174万辆,占比96.2%;Model S/X交付6.9万辆,占比3.8%。</p><p>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迭代不及时、消费者审美视疲劳,而更深层原因是特斯拉创新能力下降,别说拿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就连正常的车型更新都做不到。</p><p>Model 3、Model Y分别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发布,至今已将近5-8年。按照特斯拉的计划,将面向“对价格更敏感的潜在买家”推出成本、售价更低的Model 2和Model Q。一再推迟后,Model 2据称将于2024年发布,Model Q尚无官方信息。</p><p>马斯克说特斯拉是科技公司,这一点没错。但科技公司的特点是研发能力强、成果丰硕,新产品就好比承载研发成果的“班轮”,至少每年得发一班吧。<strong>不然的话,用户如何体验到你的牛X,同行凭什么“仰望”?</strong></p><p>最近,市场上有些言论令人“捧腹”,华尔街知名特斯拉多头Daniel lves就表示:“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明显放缓,但现在尚属于该市场的早期阶段。其中,特斯拉处于引领地位。”这话放在2016年4月没问题,但2024年还拿八年前发布的Model 3“引领”就搞笑了。</p><p>中国某知名财经媒体也称:“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strong>笔者倒认为,如今每年不发布新车、新技术的电动车厂商很少了。一款电动车只凭小改就想卖十年,的确可以说“没有之一”。</strong></p><p>从2016年9月发布iPhone 7至2023年9月发布iPhone 15,<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手机已经换了8代。难道特斯拉这期间的研发成果,不足以推出新一代与Model 3同尺寸、哪怕更贵的“高档纯电轿车”?</p><p>服务员会“科目三”很好,但首先要及时把菜端上桌。假如2024年苹果还在卖iPhone 7、自诩为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有眉目了……股价得跌成什么样子?</p><p>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p><p>2012年6月,Model S开始交付,到2014年累计交付5.7万辆;2015年,Model S交付10.7万辆;第三季度Model X 开始交付,数量较少。</p><p>2017年Model 3开始交付后,特斯拉才开始“走量”。</p><p>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Model S/X交付9.9万辆,合计24.5万辆。整车销售收入、成本分别为176亿美元、137亿美元,单车售价、单车成本分别为7.2万美元、5.6万美元,毛利润率22.4%;</p><p>2019-2021年,特斯拉交付价格单边下降,但毛利润率却稳步上升。</p><p>2021年交付均价、成本分别降至4.8万美元、3.5万美元,毛利润率提高到28.4%。</p><p><strong>这是以成本和技术优势“碾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杀敌一千,自身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越来越强大,是健康的价格战。</strong></p><p>2023年1月,特斯拉官宣降价——Model 3、Model Y最大降幅分别为3.6万、4.8万。</p><p>中国区降价当季,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增长36.4%;二季度全球交付大涨83%;随后两个季度,增速一路跌破20%,<strong>降价的边际效用已经归零。</strong></p><p>更糟的是,随着降价整车销售毛利润率直接跌破20%,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为18.3%、17.5%、15.7%、16.6%。</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1fa276f04ab444db07170578ec01d71\" alt=\"\"/><strong>2023年1月启动的降价已经然不健康。</strong></p><p>2024年1月,特斯拉又打响价格战“第一枪”——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调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此外,特斯拉官网还宣布了,Model 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高达2.2万元。</p><p>创新乏力,老车型吸引力下降、新车型难产,唯有用低价刺激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像2023年Q2那样掀起交付“小高潮”,特斯拉就只好寄希望于Model 2大卖。</p><p>问题是Model 2在哪里生产还没定。2023年末,墨西哥政府给特斯拉发了用地许可,破土动工的时间尚无下文。马斯克还表示Model 2可能在柏林工厂生产。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可以大规模交付。</p><p>如果Model 3销量进一步下降,倒是可以为Model 2腾出部分产能。但此消彼长,Model 2对交付量的拉动会大打折扣。</p><p>此外,皮卡、4860电池也“受困”于产能,暂时无法扭转局面。这次,行至“拐点”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特斯拉拐点到了,马斯克已“黔驴技穷”?</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特斯拉拐点到了,马斯克已“黔驴技穷”?\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1\">\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8669fe7974e42f3976b3db47528792d);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虎嗅APP </p>\n<p class=\"h-time\">2024-01-30 11:04</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106dec22444a01b2b5834725139f57\" alt=\"\"/>2019年3月13日,在虎嗅《彪悍<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一文中笔者认为“特斯拉渡劫成功”、“业绩拐点已至”。2020年2月12日,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预言特斯拉市值<strong>“五到十年内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strong></p><p>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市值于2022年1月就攀升至1.24万亿美元。此后特斯拉股价振荡下行,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盘,最新市值为5825亿美元。</p><p>2023年1月30日,笔者在《特斯拉真正的隐忧》一文中写道:“特斯拉的隐忧不是降价,而是像福特那样失去引领技术创新的标杆地位。”</p><p>2024年1月24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披露了两个好消息、三个坏消息。</p><blockquote><p><strong>好消息:</strong></p><p>营收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p><p>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8%;</p><p><strong>坏消息:</strong></p><p>整车销售毛利润率17.1%、较2022年下降9.2个百分点;</p><p>经营利润下降35%;调整后EBITDA下降1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EPS)下降23%;</p><p>自由现金流下降42%;</p></blockquote><p>好消息算不上给力,因为增速放缓。坏消息足够劲爆,因为这些重要指标都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可观。</p><p>2019年,特斯拉业绩开始向上拐——二级导数为正。2023开始,特斯拉再次来到拐点,这次二阶导数为负。</p><p>其实在一两年前,特斯拉已经行至拐点,但不太容易察觉,可如今冰冷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马斯克显然已“黔驴技穷”。</p><p>从业绩看拐点</p><p><strong>特斯拉并不是天生就会赚钱。</strong>这家公司创立于2003年,曾连续亏损17年,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p><ul style=\"\"><li><p>2017年</p></li></ul><p>在“悲惨”的2017年,特斯拉总营收117.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5.4亿美元)、总成本95.4亿美元,毛利润22.2亿美元,毛利润率18.9%;</p><p>其中,研发费用13.8亿,费用率12%;市场及行政费用24.8亿、费用率21%;总费用38.6亿、总费用率32.8%;经营亏损16.3亿美元、亏损率13.9%。</p><p>2017年7月,Modle 3开始交付,但三季度只生产了260辆;四季度,Model 3产量提高到2425辆。所以,唱主角的仍是Model X/Y,全年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33%;</p><p><strong>可以看到,即使交付突破10万辆、均价高达8.2万美元,仍无法摆脱巨亏。</strong></p><ul style=\"\"><li><p>2018年、2019年</p></li></ul><p>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占比达59.5%;Model X/Y合计交付9.9万辆,占比40.5%;全年交付24.5万辆,均价降至7.2万美元。</p><p>2018年,总营收214.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76.3亿美元);毛利润增至40.4亿美元,毛利润率18.8%;</p><p>研发费用14.6亿,费用率6.8%;市场及行政费用28.3亿,费用率13%;总费用42.9亿,总费用率20%;经营亏损收窄至3.88亿美元,亏损率降至1.8%。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超过10亿美元。</p><p>2019年,交付量提高50%至36.8万辆;Model 3交付逾30万辆,占比达81.8%;Model X/Y合计交付6.7万辆,占比18.2%;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交付均价进一步跌至5.4万美元。</p><p>以价换量的代价是毛利润率下降2.3个百分点,特斯拉奋力将总费用压缩3亿美元、总费用率下降3.8个百分点。最终经营亏损6900万美元,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7.8亿美元。</p><p><strong>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strong></p><ul style=\"\"><li><p>2020年-2022年</p></li></ul><p>2020年-2022年,特斯拉交付量先后达到50万辆、93.6万辆、131.4万辆。</p><p>尽管均价一路降至4万美元以下,毛利润率却从2020年的21%攀升至2022年的25,6%。2022年毛利润达208.5亿美元。</p><p>由于营收大幅增长,在费用支出提高的同时,费用率却显著降低——2022年,研发费用、市场/行政费用分别达到30.8亿美元、39.5亿美元,总费用率仅为8.6%,比2020年低6.1个百分点。</p><p>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达125.9亿美元,净利润率15.5%。</p><ul style=\"\"><li><p> 2023年</p></li></ul><p>2023年,特斯拉营收达到创纪录的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毛利润率却下降7.2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15.3%。<strong>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毛利润首次下降。</strong></p><p>另一方面,2023年总费用达87.7亿美元,总费用率微涨0.4个百分点。</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8cccf77ee1540eb9244e120953fbbdb\" alt=\"\"/><strong>毛利润降、费用升,特斯拉2023年经营利润为88.9亿美元,同比下降34.9%!</strong></p><p>增速放缓只是表象</p><p>2017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6%;</p><p>2018年,交付24.6万辆,同比增长138%;</p><p>2019年、2020年增速回落,2021年交付93.6万辆,同比增长87%;</p><p>2022年,交付131.4万辆,增速再次回落到40%;</p><p>2023年各季,除Q2增长83%,其余三季增速屡创新低。Q4交付48.5万辆,同比增速仅为19.5%。</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4332f4cdfc644a68a7cee160b65fecc\" alt=\"\"/></p><p>2023全年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7.7%。其中Model 3/Y交付174万辆,占比96.2%;Model S/X交付6.9万辆,占比3.8%。</p><p>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迭代不及时、消费者审美视疲劳,而更深层原因是特斯拉创新能力下降,别说拿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就连正常的车型更新都做不到。</p><p>Model 3、Model Y分别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发布,至今已将近5-8年。按照特斯拉的计划,将面向“对价格更敏感的潜在买家”推出成本、售价更低的Model 2和Model Q。一再推迟后,Model 2据称将于2024年发布,Model Q尚无官方信息。</p><p>马斯克说特斯拉是科技公司,这一点没错。但科技公司的特点是研发能力强、成果丰硕,新产品就好比承载研发成果的“班轮”,至少每年得发一班吧。<strong>不然的话,用户如何体验到你的牛X,同行凭什么“仰望”?</strong></p><p>最近,市场上有些言论令人“捧腹”,华尔街知名特斯拉多头Daniel lves就表示:“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明显放缓,但现在尚属于该市场的早期阶段。其中,特斯拉处于引领地位。”这话放在2016年4月没问题,但2024年还拿八年前发布的Model 3“引领”就搞笑了。</p><p>中国某知名财经媒体也称:“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strong>笔者倒认为,如今每年不发布新车、新技术的电动车厂商很少了。一款电动车只凭小改就想卖十年,的确可以说“没有之一”。</strong></p><p>从2016年9月发布iPhone 7至2023年9月发布iPhone 15,<a href=\"https://laohu8.com/S/AAPL\">苹果</a>手机已经换了8代。难道特斯拉这期间的研发成果,不足以推出新一代与Model 3同尺寸、哪怕更贵的“高档纯电轿车”?</p><p>服务员会“科目三”很好,但首先要及时把菜端上桌。假如2024年苹果还在卖iPhone 7、自诩为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有眉目了……股价得跌成什么样子?</p><p>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p><p>2012年6月,Model S开始交付,到2014年累计交付5.7万辆;2015年,Model S交付10.7万辆;第三季度Model X 开始交付,数量较少。</p><p>2017年Model 3开始交付后,特斯拉才开始“走量”。</p><p>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Model S/X交付9.9万辆,合计24.5万辆。整车销售收入、成本分别为176亿美元、137亿美元,单车售价、单车成本分别为7.2万美元、5.6万美元,毛利润率22.4%;</p><p>2019-2021年,特斯拉交付价格单边下降,但毛利润率却稳步上升。</p><p>2021年交付均价、成本分别降至4.8万美元、3.5万美元,毛利润率提高到28.4%。</p><p><strong>这是以成本和技术优势“碾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杀敌一千,自身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越来越强大,是健康的价格战。</strong></p><p>2023年1月,特斯拉官宣降价——Model 3、Model Y最大降幅分别为3.6万、4.8万。</p><p>中国区降价当季,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增长36.4%;二季度全球交付大涨83%;随后两个季度,增速一路跌破20%,<strong>降价的边际效用已经归零。</strong></p><p>更糟的是,随着降价整车销售毛利润率直接跌破20%,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为18.3%、17.5%、15.7%、16.6%。</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1fa276f04ab444db07170578ec01d71\" alt=\"\"/><strong>2023年1月启动的降价已经然不健康。</strong></p><p>2024年1月,特斯拉又打响价格战“第一枪”——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调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此外,特斯拉官网还宣布了,Model 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高达2.2万元。</p><p>创新乏力,老车型吸引力下降、新车型难产,唯有用低价刺激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像2023年Q2那样掀起交付“小高潮”,特斯拉就只好寄希望于Model 2大卖。</p><p>问题是Model 2在哪里生产还没定。2023年末,墨西哥政府给特斯拉发了用地许可,破土动工的时间尚无下文。马斯克还表示Model 2可能在柏林工厂生产。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可以大规模交付。</p><p>如果Model 3销量进一步下降,倒是可以为Model 2腾出部分产能。但此消彼长,Model 2对交付量的拉动会大打折扣。</p><p>此外,皮卡、4860电池也“受困”于产能,暂时无法扭转局面。这次,行至“拐点”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d0106dec22444a01b2b5834725139f57","relate_stocks":{"TSLA":"特斯拉"},"source_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QzMjE1NjQwMQ==&mid=2655982362&idx=1&sn=3b03c296158077a96ac56159a8192597&chksm=67117a5bd2ec3eed211668e91bcddd233989171c61ab9730552077a455ea08b876b15bfe70c7&scene=0#rd","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407259498","content_text":"2019年3月13日,在虎嗅《彪悍特斯拉》一文中笔者认为“特斯拉渡劫成功”、“业绩拐点已至”。2020年2月12日,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预言特斯拉市值“五到十年内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市值于2022年1月就攀升至1.24万亿美元。此后特斯拉股价振荡下行,截至2024年1月26日收盘,最新市值为5825亿美元。2023年1月30日,笔者在《特斯拉真正的隐忧》一文中写道:“特斯拉的隐忧不是降价,而是像福特那样失去引领技术创新的标杆地位。”2024年1月24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披露了两个好消息、三个坏消息。好消息:营收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8%;坏消息:整车销售毛利润率17.1%、较2022年下降9.2个百分点;经营利润下降35%;调整后EBITDA下降1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EPS)下降23%;自由现金流下降42%;好消息算不上给力,因为增速放缓。坏消息足够劲爆,因为这些重要指标都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可观。2019年,特斯拉业绩开始向上拐——二级导数为正。2023开始,特斯拉再次来到拐点,这次二阶导数为负。其实在一两年前,特斯拉已经行至拐点,但不太容易察觉,可如今冰冷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马斯克显然已“黔驴技穷”。从业绩看拐点特斯拉并不是天生就会赚钱。这家公司创立于2003年,曾连续亏损17年,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2017年在“悲惨”的2017年,特斯拉总营收117.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5.4亿美元)、总成本95.4亿美元,毛利润22.2亿美元,毛利润率18.9%;其中,研发费用13.8亿,费用率12%;市场及行政费用24.8亿、费用率21%;总费用38.6亿、总费用率32.8%;经营亏损16.3亿美元、亏损率13.9%。2017年7月,Modle 3开始交付,但三季度只生产了260辆;四季度,Model 3产量提高到2425辆。所以,唱主角的仍是Model X/Y,全年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33%;可以看到,即使交付突破10万辆、均价高达8.2万美元,仍无法摆脱巨亏。2018年、2019年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占比达59.5%;Model X/Y合计交付9.9万辆,占比40.5%;全年交付24.5万辆,均价降至7.2万美元。2018年,总营收214.6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76.3亿美元);毛利润增至40.4亿美元,毛利润率18.8%;研发费用14.6亿,费用率6.8%;市场及行政费用28.3亿,费用率13%;总费用42.9亿,总费用率20%;经营亏损收窄至3.88亿美元,亏损率降至1.8%。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超过10亿美元。2019年,交付量提高50%至36.8万辆;Model 3交付逾30万辆,占比达81.8%;Model X/Y合计交付6.7万辆,占比18.2%;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交付均价进一步跌至5.4万美元。以价换量的代价是毛利润率下降2.3个百分点,特斯拉奋力将总费用压缩3亿美元、总费用率下降3.8个百分点。最终经营亏损6900万美元,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7.8亿美元。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40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2020年-2022年2020年-2022年,特斯拉交付量先后达到50万辆、93.6万辆、131.4万辆。尽管均价一路降至4万美元以下,毛利润率却从2020年的21%攀升至2022年的25,6%。2022年毛利润达208.5亿美元。由于营收大幅增长,在费用支出提高的同时,费用率却显著降低——2022年,研发费用、市场/行政费用分别达到30.8亿美元、39.5亿美元,总费用率仅为8.6%,比2020年低6.1个百分点。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达125.9亿美元,净利润率15.5%。 2023年2023年,特斯拉营收达到创纪录的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毛利润率却下降7.2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15.3%。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毛利润首次下降。另一方面,2023年总费用达87.7亿美元,总费用率微涨0.4个百分点。毛利润降、费用升,特斯拉2023年经营利润为88.9亿美元,同比下降34.9%!增速放缓只是表象2017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6%;2018年,交付24.6万辆,同比增长138%;2019年、2020年增速回落,2021年交付93.6万辆,同比增长87%;2022年,交付131.4万辆,增速再次回落到40%;2023年各季,除Q2增长83%,其余三季增速屡创新低。Q4交付48.5万辆,同比增速仅为19.5%。2023全年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7.7%。其中Model 3/Y交付174万辆,占比96.2%;Model S/X交付6.9万辆,占比3.8%。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迭代不及时、消费者审美视疲劳,而更深层原因是特斯拉创新能力下降,别说拿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就连正常的车型更新都做不到。Model 3、Model Y分别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发布,至今已将近5-8年。按照特斯拉的计划,将面向“对价格更敏感的潜在买家”推出成本、售价更低的Model 2和Model Q。一再推迟后,Model 2据称将于2024年发布,Model Q尚无官方信息。马斯克说特斯拉是科技公司,这一点没错。但科技公司的特点是研发能力强、成果丰硕,新产品就好比承载研发成果的“班轮”,至少每年得发一班吧。不然的话,用户如何体验到你的牛X,同行凭什么“仰望”?最近,市场上有些言论令人“捧腹”,华尔街知名特斯拉多头Daniel lves就表示:“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明显放缓,但现在尚属于该市场的早期阶段。其中,特斯拉处于引领地位。”这话放在2016年4月没问题,但2024年还拿八年前发布的Model 3“引领”就搞笑了。中国某知名财经媒体也称:“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笔者倒认为,如今每年不发布新车、新技术的电动车厂商很少了。一款电动车只凭小改就想卖十年,的确可以说“没有之一”。从2016年9月发布iPhone 7至2023年9月发布iPhone 15,苹果手机已经换了8代。难道特斯拉这期间的研发成果,不足以推出新一代与Model 3同尺寸、哪怕更贵的“高档纯电轿车”?服务员会“科目三”很好,但首先要及时把菜端上桌。假如2024年苹果还在卖iPhone 7、自诩为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有眉目了……股价得跌成什么样子?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2012年6月,Model S开始交付,到2014年累计交付5.7万辆;2015年,Model S交付10.7万辆;第三季度Model X 开始交付,数量较少。2017年Model 3开始交付后,特斯拉才开始“走量”。2018年,Model 3交付14.6万辆、Model S/X交付9.9万辆,合计24.5万辆。整车销售收入、成本分别为176亿美元、137亿美元,单车售价、单车成本分别为7.2万美元、5.6万美元,毛利润率22.4%;2019-2021年,特斯拉交付价格单边下降,但毛利润率却稳步上升。2021年交付均价、成本分别降至4.8万美元、3.5万美元,毛利润率提高到28.4%。这是以成本和技术优势“碾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杀敌一千,自身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越来越强大,是健康的价格战。2023年1月,特斯拉官宣降价——Model 3、Model Y最大降幅分别为3.6万、4.8万。中国区降价当季,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增长36.4%;二季度全球交付大涨83%;随后两个季度,增速一路跌破20%,降价的边际效用已经归零。更糟的是,随着降价整车销售毛利润率直接跌破20%,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为18.3%、17.5%、15.7%、16.6%。2023年1月启动的降价已经然不健康。2024年1月,特斯拉又打响价格战“第一枪”——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调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此外,特斯拉官网还宣布了,Model 3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高达2.2万元。创新乏力,老车型吸引力下降、新车型难产,唯有用低价刺激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像2023年Q2那样掀起交付“小高潮”,特斯拉就只好寄希望于Model 2大卖。问题是Model 2在哪里生产还没定。2023年末,墨西哥政府给特斯拉发了用地许可,破土动工的时间尚无下文。马斯克还表示Model 2可能在柏林工厂生产。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可以大规模交付。如果Model 3销量进一步下降,倒是可以为Model 2腾出部分产能。但此消彼长,Model 2对交付量的拉动会大打折扣。此外,皮卡、4860电池也“受困”于产能,暂时无法扭转局面。这次,行至“拐点”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37,"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5,"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268820684026048"}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