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乐自由之路
2023-11-23
西部世界正在进行时
OpenAI风波背后,神秘项目“Q*”浮出水面,谁打开了大模型的潘多拉魔盒?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244657399623800,"tweetId":"244657399623800","gmtCreate":1700745354051,"gmtModify":1700745355776,"author":{"id":3434884009534721,"idStr":"3434884009534721","authorId":3434884009534721,"authorIdStr":"3434884009534721","name":"找乐自由之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7e2ad9fb2ca478ce80df0041aa39cc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5,"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4,"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西部世界正在进行时</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西部世界正在进行时</p></body></html>","text":"西部世界正在进行时","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44657399623800","repostId":2385143611,"repostType":2,"repost":{"id":"2385143611","weMediaInfo":{"introduction":"经纬创投公众平台,创享汇,新闻发布官方平台","home_visible":1,"media_name":"经纬创投","id":"74","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c6c12027b4d84f89b5da0a5de2093ad1"},"pubTimestamp":1700722680,"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38514361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3-11-23 14:58","market":"us","language":"zh","title":"OpenAI风波背后,神秘项目“Q*”浮出水面,谁打开了大模型的潘多拉魔盒?","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385143611","media":"经纬创投","summary":"最近,OpenAI的人事动荡已经反转再反转,如果拍成电视剧可以持续好几季,外界也不断有各种猜测。这件事情可能是导致董事会罢免Sam Altman的原因之一,一些研究人员担心OpenAI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无论如何,OpenAI的风波背后,隐含了AI行业内部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谁能被信任,来打开AI这个$潘多拉$魔盒?在这起Open AI的风波背后,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content":"<html><head></head><body><p>最近,OpenAI的人事动荡已经反转再反转,如果拍成电视剧可以持续好几季,外界也不断有各种猜测。但至今,所有讨论都没有涉及最核心的部分:<strong>董事会到底为什么要突然驱逐Sam Altman?</strong></p><p>最新的进展是,在Sam Altman被解雇前,几名研究人员向该公司董事会发了一封信,警告一项强大的人工<a href=\"https://laohu8.com/S/5RE.SI\">智能</a>发现可能威胁到人类,<strong>这个项目被称为“Q*”(Q-star)</strong>。这件事情可能是导致董事会罢免Sam Altman的原因之一,一些研究人员担心OpenAI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p><p>董事会在公开场合对罢免的原因含糊其辞,仅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Sam Altman被解雇是因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一直有不少人猜测,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AI中看到了什么,很有可能是“对齐”(alignment)方面的问题(当然Ilya Sutskever自己后来又反悔了)。甚至有段子说,这是未来人类穿越时空回到今天,以阻止AI在未来毁灭人类,哈哈。</p><p>无论如何,OpenAI的风波背后,隐含了AI行业内部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strong>谁能被信任,来打开AI这个<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strong></p><p>AI之所以能在科技巨头和世界领导人中引起焦虑,原因之一是,我们至今不知道AI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智能?也没有搞清楚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Emergent)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导致人类无法真正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这些大模型,包括这些模型的创造者们。</p><p>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想再来重温一下这个问题,重新转发我们在4月份的文章:<strong>是什么让ChatGPT变得如此聪明?仍然未知的大语言模型“能力涌现”现象。</strong>在这起Open AI的风波背后,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45399ec1243d0bdfac1235508850484\" title=\"随着语言模型规模的增长,新能力突然出现;图片来源:Google\" tg-width=\"1079\" tg-height=\"393\"/><span>随着语言模型规模的增长,新能力突然出现;图片来源:Google</span></p><p>“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早在1950年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计算机器与智能),就提出过一个观点:“<strong>学习机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的老师往往对机器内部运行情况一无所知。</strong>”</p><p>70多年后,这则恐怖的论断成真了。<strong>大语言模型的设计者,比如OpenAI、DeepMind或是Meta,他们也不清楚这些新兴能力是如何产生的。</strong><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在关于GPT-4的论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strong>为什么GPT-4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大规模的Transformer架构,以及大量数据组合而成,但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strong></p><p>微软对GPT-4的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新问题:涌现是在多大参数规模出现的?哪些调整会影响能力的涌现?会涌现出哪些方向的能力?我们能控制它吗?……</p><p>搞清楚这些问题其实非常重要,<strong>短期的意义是,多大的模型规模是合适的?根据Chinchilla的论文,你可以对比在GPT-3的1750亿参数中,可能是有不少冗余的,如果更小的模型也可以出现能力涌现,这也许能削减训练成本。</strong></p><p><strong>长期的意义在于,AI目前还是在线上,但迟早会与物理世界连接,你可以想象一个基于GPT-10的ChatGPT与波士顿动力或者<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的<a href=\"https://laohu8.com/S/300024\">机器人</a>结合吗?这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但如果涌现依然是一个黑箱,人类无法理解人工智能的进化方式或是方向,这在未来AI与物理世界连接后,恐怕会存在危险。</strong></p><p>目前,学界与产业界有几十篇论文在研究涌现现象,或是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我们在本文中会引用一些核心观点,<strong>在文末的注释中会列出这些论文的简介与链接,</strong>供感兴趣的朋友们进一步研究。本篇文章会主要讨论这些问题:</p><p><strong>● 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strong>● 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strong></p><p><strong>● 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strong></p><p><strong>● 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strong></p><p><strong>● (附录:本文的论文注释与引用)</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92222369ad402391979786b9535d32\" title=\"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在一定规模后迅速涌现出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pan>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在一定规模后迅速涌现出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pan></p><p><strong>1、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最近几个月里,硅谷一夜之间出现了几百家应用层的<a href=\"https://laohu8.com/S/V03.SI\">创业公司</a>,但在去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之前,整个市场并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会在这个时刻,出现这样的爆发。</p><p>并且大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OpenAI在三个半月后,就即刻发布了GPT-4,升级到多模态,GPT-4竟然可以从文字+图片中,理解人类的幽默感。<strong>这些里程碑式的进化背后,核心是涌现现象的出现,只有AI涌现出了这些能力,AI产业才真正迎来了拐点。</strong></p><p>下面我们先列举一些<strong>GPT-4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ec8279f39d648168b0617f4af7614c2\" alt=\"\"/>这是一幅用鸡块拼成的世界地图,并且配了一段文字:有时,我只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并惊讶于这一切是如此的美丽。</p><p>给GPT-4提问:你能解释一下作者想表达什么吗?</p><p>GPT-4说:这是一个笑话,它结合了两个不相关的东西:从太空看地球的图片和鸡块。文字表明,下面的图片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美丽图片。然而,该图片实际上是鸡块的排列,只是有点像世界地图。这个备忘录的幽默来自文本和图片的意外并置,文字设置了一个对地球雄伟形象的期望,但图像实际上是一些平凡而愚蠢的东西。</p><p><strong>上面这个例子证明了GPT-4具备多模态的理解力,可以识别并理解图片,以及理解了文字+图片并行的意思,并且懂得人类的幽默感。我们再举两个例子,来证明GPT-4具备知识沉淀与推理能力:</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e25bcca519475fb6194847629cf74e\" title=\"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p><p>这是给GPT-4出的一个典型谜题:一个猎人向南走了一英里,向东走了一英里,向北走了一英里,此时恰好回到了起点。他看到了一只熊,于是开枪打了它。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p><p>我们看到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的回答是正确的,答案是白色,并且GPT-4展开推理分析:因为猎人先向南,再向东最后向北,分别走了一英里,恰好回到了原点,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北极,而那里生活着北极熊,所以是白色的。</p><p>我们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但这个谜题需要不同的知识积累:我驾驶一架飞机离开我的营地,直接向东飞行24901英里,然后回到营地。当我回到营地时,看到一个老虎在我的帐篷里吃我的食物,这只老虎是什么物种?</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849e896a8564c8191ffd628ecb1bdc8\" title=\"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p><p>同样的,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任何生活在赤道上的老虎物种,例如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在这个谜题里,AI需要知道地球赤道长24901英里,只有在赤道上才能向东或向西行驶并返回同一点,以及哪些老虎物种生活在赤道上。</p><p><strong>这些测试都证明了AI具备知识沉淀和推理能力,这也是AI首次真正意义上跨过常识这道门槛。拥有常识要求AI不仅能够看懂眼前画面里的各种东西,还得知道社会规范、物理化学地理等等知识,并且把新看到和已知的一切融会贯通,这是之前十几年AI产业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之前的AI都有点“智障”,直到GPT-4出现。</strong></p><p><strong>为什么AI会涌现出这些能力?目前学界还没有答案。不过,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论文,在尝试得出一些结论。</strong>例如Google+DeepMind+Stanford等16位大牛合作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UCLA 3位教授合写的论文《Emergent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类比推理能力在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p><p>以及,到底如何评估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表现?在哪些任务上会出现涌现现象?<strong>Google在2022年做了一项重要的基准测试。</strong>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大规模、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化的基准测试——超越模仿游戏基准(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Benchmark,BIG-bench),以在这个新基准之上衡量大模型的性能。</p><p>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它包含了204项任务,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学、数学、常识推理、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编程等各个方面,并且还有一个由人类专家组成的对照组,他们也同时来做这些测试任务,以跟大模型的结果做对比。</p><p>BIG-bench对很多大模型做了测试,包括OpenAI的GPT-3、Google的BIG-G等等,模型规模参数有百万级别的,也有千亿级别的。这项任务的主要目标,不是简单地判断大模型与人类的区别,而是为了研究与大模型行为相关的问题。这篇论文的很多结论很有意思,其中就有对“涌现”现象的研究,我们在后文中会介绍。</p><p><strong>还有一些对大语言模型参数规模与性能之间联系的研究,</strong>比如DeepMind在2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训练计算利用率最优的大语言模型)中,阐释了尽管大型语言模型随着规模的增长,实现了性能的大幅增强,但由于训练它们的数据量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增加,所以并没有实现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很多大语言模型都存在训练不足的问题。</p><p>这篇论文也很有意思,它的背景是DeepMind此前发布了2800亿参数的Gopher,他们统计了Gopher高昂的训练成本,但预测出最优模型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然后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0亿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Chinchilla的性能不输于Gopher。</p><p>还有OpenAI 10位作者合写的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Microsoft 14位作者合写的GPT-4论文《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eta 1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strong>LLaMA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因为Meta一次性发布了四种尺寸:7B、13B、33B和65B,有助于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strong></p><p>目前对于涌现,最核心的判断来自Google+DeepMind+Stanfor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trong>小语言模型本来不具备某种能力,然后我们把模型加大,结果它就产生了某种能力,这就是涌现。</strong></p><p><strong>2、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strong></p><p><strong>在2020年之后,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进展,其实就是模型规模的快速增长。</strong>在AI围棋打败人类棋手时代,Google Bert的参数规模在3亿量级。但到了2020年之后,GPT-3跨越到了1750亿参数规模。而Google在今年初新出的PaLM多模态模型,都在5000亿以上。当然模型规模不仅仅是越大越好,还需要足够高的训练效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61be27a983b491ea7f0817e4f9fb34c\" alt=\"\"/></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121528d65f54ebfad37d20d57a1ecf1\" title=\"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参数规模和算力上都大幅提升;图片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span>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参数规模和算力上都大幅提升;图片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span></p><p><strong>当我们不断加大模型规模时,大语言模型出现了三种表现:</strong></p><p><strong>第一种是大语言模型从海量自由文本中学习了大量知识,并且是在不断积累的。</strong>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有效参数规模的提升,大语言模型在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越来越厉害。</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d6d1103dda4ef9acd988b5d2e88f54\" title=\"知识密集型任务遵循伸缩法则;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span>知识密集型任务遵循伸缩法则;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span></p><p>如果把这些知识粗略分类的话,主要是语言类知识和世界知识两大类。自从Google的Bert出现以来,就不断有相关研究,并且也有了结论,<strong>各种实验充分证明大语言模型可以学习各种层次类型的语言学知识,</strong>这也是为何使用预训练模型后,各种语言理解类的任务,获得了大幅提升。</p><p>另外,<strong>各种研究也证明了浅层语言知识,比如词法、词性、句法等知识存储在Transformer的低层和中层,而抽象的语言知识比如语义类知识,广泛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结构中。</strong></p><p>世界知识指的是,一些事实型知识和常识型知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7月28日”、“拿破仑曾经是法兰西皇帝”等等事实型知识;以及“人有两只眼睛”、“太阳从东方升起”、“世界有五大洲”“一天有24小时”等等常识型知识,大量研究证明了大语言模型,从训练数据中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而这类知识主要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尤其聚集在中层。</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05960deda64487903a89e28fdeb607\" alt=\"\"/><em>一篇2021年的论文显示,研究人员通过分层探测程序,来研究Google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Bert是如何储存知识的,发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在最后几层获得,大量的事实与一些关系更多是在中间层,比如给Bert一个问题“阿拉巴马州的首府是?”,在Transformer的架构中,可以发现正确答案“蒙哥马利(Montgomery,上图中标红)”是储存在11层和12层之间,但一些逻辑推理中所需要的词汇,比如located(位于)、today(今天)、city(判断任务中的capital这个词,此时指的是城市),以及其他地名知识Gaveston(加尔维斯敦,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港市)、Haifa(以色列城市海法)等等,储存在5-11层之间。</em></p><p><em>图片来源:BERTnesia:Investigating the capture and forgetting of knowledge in BERT</em></p><p>更重要的是,随着Transformer模型层深增加,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数量逐渐以指数级增加。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llen Institute for AI、Cornell Tech的4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Transformer到底是如何储存这些知识,以及如何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如何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使用时如何提取。</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ca373ac6ea541daa284372693e6bc99\" alt=\"\"/><em>这个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下一个词,比如这个任务中,需要预测Stay with you for a ?,我们知道答案是while,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出来?首先输入向量(这里是x5),与key相乘,上图中“k2”是由描述一段时期(it will take a、every once in a、and for a)、并且以a为结尾的输入触发的,得出记忆系数(例如V1的记忆系数是0.2,V2是1.5),然后对储存在数值中的输出词汇进行权重分配,因此前馈层(feed-forward layer)的输出是其数值的加权和,而前馈层在这个过程中模拟了神经记忆。在这个例子中,AI将大部分概率放在了V2上,也就是“while”这个词。同时,研究者发现大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层结合了数百个活跃的记忆,在预测的过程中创造了每个组成记忆的值的概率发布,而层与层之间也有着某种链接以便调整,最终的输出分布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出来的。</em></p><p><em>图片来源:Transformer Feed-Forward Layers Are Key-Value Memories</em></p><p><strong>能证明大语言模型是有知识沉淀的,其实非常重要。</strong>OpenAI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做大语言模型?在发展的前期,GPT其实让OpenAI非常受挫,GPT-1和GPT-2都没能胜过Google的Bert,直到GPT-3才扬眉吐气。</p><p>在这个有点“对抗全世界”的过程中,一颗定心丸就是“大语言模型确实在不断积累知识”,如果没有这些,OpenAI可能很难坚持下来。试想一下,如果你拿大量数据训练了很久,最后却发现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大模型学会了任何知识和推理,只是学习到了统计相关性,那谁还会一直有决心坚持下去呢?所以ChatGPT的成功,不单单是OpenAI独立实现的。</p><p><strong>目前在知识密集型任务上,随着模型规模增长而带来的效果提升,还没有看到尽头,这也意味着只要我们不断扩大,AI处理这类任务的能力还会提升。</strong></p><p>另外,OpenAI也在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OpenAI提出了大语言模型遵循“伸缩法则”(scaling law)。如下图所示,OpenAI通过研究证明,当我们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并且,如果独立进行,不受其他两个因素影响时,大模型性能与每个单独的因素都有一个幂律关系,体现为Test Loss的降低,也就是模型性能提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4869901ee0745e085f571e6f6456cb9\" alt=\"\"/><em>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图片来源:OpenAI: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第二类就是涌现出新能力。</strong>具体体现为,在模型参数规模不够大时,AI的能力表现非常一般,准确性几乎是随机的。<strong>但是当模型规模和计算力都推进到一定规模之后,AI的能力突然急剧增长。</strong>经过分析,这类能力也有一个共性,就是这类任务都是由多个步骤构成的一个复杂任务,比如语词检测、国际音标音译、周期性运算、修正算术、单词解读等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3aaae883042412ca8ed4df001c65875\" alt=\"\"/><em>多步骤推理类任务中,也具有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第三种表现是有些情况下,能力效果会呈现U型曲线。</strong>这类情况出现的比较少,主要是随着模型规模加大,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反而下降,但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效果又开始上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c9b80391b24fb182f03462fa251be1\" alt=\"\"/><em>图片来源:Google: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em></p><p>如上图中红色线代表的PaLM模型,在两个任务上的指标走势,为何会出现U型曲线?Google的论文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给出了一种解释:这些任务,内部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子任务,一种是真正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干扰任务”。</p><p>当模型规模小的时候,无法识别子任务是哪一种,所以模型的表现跟随机选择答案差不多;当模型增长到中等规模的时候,主要执行的是干扰任务,所以对真正的任务效果有负面影响;当进一步增加模型规模,大模型开始识别出干扰任务,并忽略掉它们,执行真正的任务,最终结果的准确率上升。</p><p><strong>3、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strong></p><p><strong>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strong></p><p><strong>目前有两类最典型的能力,有实际证据来说明大模型具备涌现效应。</strong></p><p><strong>第一类就是In Context Learning(ICL,上下文学习),ICL是在2022年初正式提出来的,它也是ChatGPT热潮的重要基石之一。</strong></p><p><strong>ICL的关键思想是不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而是给大模型几个示例,AI就可以从类比中学习。</strong>这也意味着,AI其实并没有经历一个明确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看了一些示例,就出现了解决该领域问题的新能力。</p><p><strong>ICL对大语言模型能否泛化非常重要。</strong>在ICL之前,很多语言模型都是两段式框架,即预训练+下游任务微调,但是在针对下游任务的微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样本参数,否则效果很差,然而标注数据的成本高昂、标注量有限,并且如果数据较少的话,容易导致过拟合,致使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strong>此时ICL这种不需要fine-tune的方法既节省时间与算力资源,还提升了模型性能。</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fa4311a3e5846b58b304496187e9e5c\" alt=\"\"/><em>In Context Learning示例。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Meta、Allen Institute for AI: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 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em></p><p>上图给出了一个大语言模型如何使用ICL进行决策的例子。首先,ICL需要一些示例来形成一个演示上下文,这些示例通常都是用自然语言编写的(上图中标黄的部分)。然后ICL将查询的问题(即你需要预测标签的input,上图中标绿的部分)和一个上下文演示(一些相关的例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带有提示的输入,并将其输入到语言模型中进行预测(上图中最下方的结果)。</p><p>所以,ICL只需要一些演示“输入-标签”对,模型就可以预测标签,甚至是没见过的输入标签。<strong>在许多下游任务中,大型 GPT模型的性能非常好,甚至超过了一些经过监督微调的小型模型。</strong></p><p>不过,虽然GPT-3/4已经显示出令人惊讶的ICL能力,但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些能力是如何涌现出来的?现在还没有结论。</p><p>还有很神秘的一点是,如果说大模型只是看了一些示例,但怎么就能预测对新的例子呢?ICL与Fine-tuning表面上看,都是给大模型一些例子,然后让它们去预测,但两者有本质不同。Fine-tuning是拿这些例子当作训练数据,利用反向传播去修正大模型的参数,而这个修正的动作,体现了大模型从这些例子中有学习过程。</p><p>但在ICL中,只是拿出例子让大模型“看了一眼”,并没有证据表明大模型有根据例子去修正参数的动作,就直接让大模型去预测新例子,这意味着大模型似乎并未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大模型是如何做到的?</p><p>这目前还是未解之谜。有学者试图证明ICL没有从例子中学习,代表论文是华盛顿大学、Meta与Allen Institute for AI的7位研究者所写的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但也有学者认为大模型其实有一种隐式学习,代表论文是What learning algorithm is in-context learning? Investigations with linear models。目前这些互相矛盾的研究,暂时还谁也说服不了谁。</p><p><strong>第二类被广泛认为具备涌现能力的就是CoT(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是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strong></p><p>CoT的主体思想是:为了教会大语言模型如何做推理,我们先给出一些人工写好的推理示例,示例里要把一步步的具体推理步骤写清楚,而这些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思维链Prompti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cfcfc768c364892aee7148d7d0d990c\" alt=\"\"/>图片来源:Google Brain Team: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p><p>最早系统性提出CoT做法的,是Google Brain团队,9位作者在论文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系统性阐述了CoT。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上图中蓝色文字部分。</p><p>CoT是要让大语言模型明白,在推理过程中,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出错,而是要把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逐步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Google Brain的这篇论文发布于2022年1月,<strong>开始应用CoT后,一些改进技术很快跟上,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像数学推理的准确率瞬间提高。</strong></p><p>我们在上文分析过,通过<a href=\"https://laohu8.com/S/603138\">海量数据</a>训练,大语言模型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并且可以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需要使用时准确提取。<strong>但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拥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就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而决定有没有智慧的,是这个人能不能通过大量知识推理出准确结论。</strong></p><p>所以CoT是ChatGPT如此惊艳的重要基础,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CoT也具备涌现现象。</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b2479a672f4498d908ab5aca11d58ae\" alt=\"\"/><em>使用CoT提示,提高了大模型处理数学问题、符号推理任务的能力,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8a22dca3ba041bca7f47f1e065de4f0\" alt=\"\"/><em>使用CoT提示,还提高了大模型的常识推理能力,也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em></p><p>如今GPT-4已经在很多人类的考试中取得了高分,比如SAT、AP、GRE等等,甚至还通过了模拟律师考试,分数在应试者的前10%左右。</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8a43dc2a9f49f4a4350ad40c21e54b\" alt=\"\"/><em>图片来源:OpenAI:GPT-4 Technical Report</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74f97cb97e740e484404bcca764b4fd\" alt=\"\"/><em>一些能力涌现举例。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不过目前大模型在复杂推理方面仍然有局限性。</strong>无论是微软在论文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中,还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5位研究者的论文Limitations of Language Models in Arithmetic and Symbolic Induction,都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在解决问题时的规划能力偏弱。</p><p>比如对于一个简单算术问题,7*4+8*8=?,GPT-4就给出了错误答案88。微软用了100个随机样本测试了这个任务,得到的准确率只有58%,但这其实是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解决的简单算术问题。如果把数字变大,到99-199 之间,准确率降至零。</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94714645285430fac5217b5510cbce6\" alt=\"\"/><em>图片来源:Microsoft: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em></p><p>但如果我们提示大模型要规划好推理步骤,比如这个更难一点的任务:116 * 114 + 178 * 157 =?,我们这次同时写上提示推理步骤:“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考虑如何解决这个表达式,写下所有中间步骤,然后才得出最终解决方案。”</p><p>于是准确率大幅提升,可以到90%-100%。这其实说明了,大模型自身缺乏提前规划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大模型很难去处理更加复杂的推理任务。<strong>总之,如何加强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是未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strong></p><p><strong>4、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strong></p><p>我们在上文分析了大模型在哪些任务中出现了涌现现象,<strong>紧接着一个更具有短期价值的问题出现了——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现象?</strong></p><p><strong>根据Google、Stanford、DeepMin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验判断:68B是一个基础的参数(params)门槛(B代表单位billions,十亿),最好要超过100B。当然这与具体的任务和模型本身都有关联。</strong></p><p>在ICL(上下文学习)的情形下,需要最少参数就能出现涌现的任务是Addition/ subtraction(3 digit),也就是三位数的加/减法,只需要130亿参数;而像在Word in Context(WiC)benchmark(多义词判断,该任务是指给定两个文本片段和一个有多重含义的多义词,要求模型判定这个单词是否在两个句子中有相同的含义)这样的稍复杂任务中,则需要5400亿参数才能出现涌现。</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fdb5cf247c243f281e6ed0b1bc6a651\" alt=\"\"/><em>ICL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em></p><p>而在CoT(思维链)的情形下,需要最小参数的任务是using open-book knowledge for fact checking(事实核查),只需要71亿;而leveraging explanations in prompting(在提示中利用解释词)则需要2800亿参数才能涌现这个能力。</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bd1c9fa45af4c5f808859a03a62a5c7\" alt=\"\"/>CoT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p><p><strong>所以综合来看,68B是一个最基础的门槛。而目前效果最好的大语言模型,其参数规模基本都超过了100B。</strong>例如OpenAI的GPT-3为175B,GPT-4的参数规模未公布;Google的LaMDA规模为137B,PaLM的规模为540B,DeepMind的Gogher规模最大,达到280B。当然,参数规模不是盲目地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训练。</p><p><strong>那么能不能把模型做小?</strong>我们知道,现在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非常高昂,无论是算力还是高质量的数据集本身都是稀缺资源,动辄百万美元的单次训练成本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都太贵了。但是如果模型太小,很多能力涌现不出来,又会变成“智障”,所有训练成本都白费。</p><p><strong>目前小模型的代表之一是DeepMind的Chinchilla,</strong>它的参数规模在70B,但在各项性能上,与280B的大模型Gopher相差不算太大。当然这里的“小”模型,只是相对于更大参数规模的模型而言,Chinchilla本身也还是属于大语言模型。</p><p>Gopher也是DeepMind发布的大模型,由于模型规模太大,所以训练成本非常高昂。不过Google通过一项研究,预测出了最优模型其实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p><p>于是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B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不过在训练成本方面,Chinchilla虽然减少了参数规模,但增加了数据量,所以训练成本并没有降低,而是降低了推理成本,并且能够在更小硬件上实现应用。</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507583f14a94d0790c80cc3ac982593\" alt=\"\"/><em>各个主流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与训练数据量对比,Chinchilla参数规模最小,但训练数据量最大。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3ca672bf7ad4cf7a24a55ed565a5999\" alt=\"\"/>Chinchilla也具备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 University、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p><p>如上图所示,可见Chinchilla在各种MMLU任务(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任务,其中有很多子任务)中,具备涌现能力。</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8c2c23a300a4c6db65b6ea1b077aa8b\" alt=\"\"/>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p><p>在Google BIG-bench基准测试中,如上图所示(上图是用Chinchilla的测试得分除以Gopher,以体现Chinchilla比Gopher提升了多少),70B参数规模的Chinchilla,比起280B参数规模的Gopher,只有四项任务表现更差,其他在性能上都更优。</p><p><strong>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算力如何分配?</strong>我们在上文介绍“伸缩法则”时,提到过OpenAI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得出结论,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strong>那么假设总算力是一定的,到底是应该多增加数据量、减少模型参数呢?还是两者同时增加,但减少训练时间呢?</strong></p><p>最终OpenAI选择了同时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但是采用早停策略(early stopping),来减少训练时长。</p><p>OpenAI证明了,如果只单独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其中某一个,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增加两者。<strong>OpenAI的结论是优先增加模型参数,然后才是训练数据量。</strong>假设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的算力总预算增加了10倍,那么应该增加5.5倍的模型参数量,1.8倍的训练数据量,此时模型效果最佳。</p><p>DeepMind在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与OpenAI不同的是,<strong>DeepMind认为训练数据量也很重要,不亚于模型参数。</strong></p><p>基于这个认知,DeepMind在设计Chinchilla模型时,在算力分配上选择了新配置:对标数据量300B、模型参数量280B的Gopher模型,Chinchilla选择增加4倍的训练数据量,但是将模型参数降低为Gopher的四分之一(70B)。从结果来看,无论是预训练指标,还是很多下游任务指标,Chinchilla效果都要优于规模更大的Gopher。</p><p><strong>另一个“小”模型的例子是Meta推出的LLaMA。</strong>LLaMA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因为LLaMA可以在配备M1芯片的苹果电脑,或者单个<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a>消费级GPU上运行,而像GPT这些大模型都需要多个数据中心级英伟达A100 GPU支持,并且LLaMA是开源的。如果LLaMA确实好用,那就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消费级硬件上运行这些工具了,这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p><p>从Meta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中,Meta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给定的算力预算下,最好的性能不是由最大的模型实现的,而是由在更多数据上训练的“小”模型实现的。</p><p><strong>Meta更进一步的是,把推理成本也纳入进来。</strong>Meta认为很多研究都忽略了推理所需的算力成本,而这一点在大语言模型最终应用时非常重要。所以尽管Hoffmann等人建议在200B tokens的数据量上训练10B参数规模的模型,但Meta发现7B参数模型的性能,在1T tokens数据量以上还能继续提升。</p><p>所以Meta的目标是用尽量小的参数规模,拿更大的数据量来训练,以追求更低的推理成本。所以LLaMA最小的参数只有7B,最大的也只有65B,相比于GPT-3 175B确实是“小”模型。</p><p>那么LLaMA虽然有更小的参数规模,但效果如何?也具备涌现能力吗?</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f3802584c6e43d0a0706d5ecbb28c89\" alt=\"\"/><em>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e53cf0e950d45e6a82643a137819d78\" alt=\"\"/><em>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em></p><p>上图是Meta在论文中,主要列出的针对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任务成绩,可见LLaMA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在不少基准测试中优于GPT-3,<strong>这证明了更小的参数规模,也能产生涌现能力。</strong></p><p>以上这些研究都很有意义,<strong>我们可以猜想,GPT-3的175B参数,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因为以GPT的训练数据量来说,其实不需要这么大的参数量。</strong></p><p><strong>那从另一个角度,在不降低模型效果的前提下,其实可以把模型做小,先增加训练数据量、降低模型参数量,把这个量级的参数充分训练,然后再继续往更大的规模推。</strong></p><p>一个太大的模型规模,会在应用的时候,导致推理速度变慢、推理成本急剧上升,一个更精炼的“小”模型,在应用端更有前途,例如Meta的LLaMA。</p><p>涌现与参数规模、训练数据量可能有一个不同的映射关系,但具体是什么,现在仍然未知。这一点还有待学界研究。</p><p>ChatGPT的出现,代表着人工智能突破了掌握并运用常识的能力,涌现现象的出现,使得大语言模型正在往“真正的人工智能”方向大踏步迭代。</p><p>微软在GPT-4论文中写道:</p><ul style=\"\"><li><p><em>我们对GPT-4的研究完全是基于现象学的,我们关注的是GPT-4能够做到这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如何变得如此智能的。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em><strong><em>为什么当它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Transformer,以及庞大的数据组合而成时,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em></strong></p></li><li><p><em>这些问题是大语言模型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部分,挑战了我们对学习和认知的理解,</em><strong><em>关键方向就是对大语言模型涌现现象的持续研究。</em></strong></p></li><li><p><em>阐明GPT-4等AI系统的本质和机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em><strong><em>这个挑战在今天已经突然变得重要和紧迫。</em></strong></p></li></ul><p>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p><ul style=\"\"><li><p><em>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em></p></li><li><p><em>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em></p></li><li><p><em>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力保护自己。</em></p></li></ul><p>当下,我们虽然还处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但ChatGPT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有传闻说GPT-5的部分代码,已经是由GPT-4来自动生成的了。<strong>我们是否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下来,先思考一下如何制定针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律?并确保这些定律能够被100%执行,因为涌现仍然是黑箱,我们对能力涌现的机制与方向还所知甚少。</strong></p><p>目前有少量研究探寻了涌现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但只是一些初步探索,限于本文篇幅,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这些研究。一些猜想包括:涌现可能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因为我们对任务的评价指标不够平滑;很多任务是由多步骤构成,随着模型规模变大,如果每个步骤都更准确了一点点,最终的整体正确率会大幅提升,就会体现成“涌现”现象。</p><p><strong>在本文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一个题外话。我最初看到论文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的时候,被它的首页吓到了,然后是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在作者署名那里,密密麻麻地列举了来自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他们在2022年密切合作,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前沿领域探索。</strong></p><p>纵观最近1-2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几乎没有仅仅2-3位作者署名的,都是5-6位或者10多位作者的联合署名,比如微软关于GPT-4的论文就有14位作者署名、Google关于超大模型PaLM的论文有67位作者。<strong>如今在诸多前沿领域,比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航天科学、核聚变等等,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多学科交汇,人类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一两个天才,越来越是密切的组织与合作的结果。</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e5a376e68b64e5d82e70cf015a9cc38\" alt=\"\"/><em>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论文首页,密密麻麻地列举了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感谢这些在人类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的人们。</em></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OpenAI风波背后,神秘项目“Q*”浮出水面,谁打开了大模型的潘多拉魔盒?</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OpenAI风波背后,神秘项目“Q*”浮出水面,谁打开了大模型的潘多拉魔盒?\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74\">\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6c12027b4d84f89b5da0a5de2093ad1);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经纬创投 </p>\n<p class=\"h-time\">2023-11-23 14:58</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最近,OpenAI的人事动荡已经反转再反转,如果拍成电视剧可以持续好几季,外界也不断有各种猜测。但至今,所有讨论都没有涉及最核心的部分:<strong>董事会到底为什么要突然驱逐Sam Altman?</strong></p><p>最新的进展是,在Sam Altman被解雇前,几名研究人员向该公司董事会发了一封信,警告一项强大的人工<a href=\"https://laohu8.com/S/5RE.SI\">智能</a>发现可能威胁到人类,<strong>这个项目被称为“Q*”(Q-star)</strong>。这件事情可能是导致董事会罢免Sam Altman的原因之一,一些研究人员担心OpenAI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p><p>董事会在公开场合对罢免的原因含糊其辞,仅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Sam Altman被解雇是因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一直有不少人猜测,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AI中看到了什么,很有可能是“对齐”(alignment)方面的问题(当然Ilya Sutskever自己后来又反悔了)。甚至有段子说,这是未来人类穿越时空回到今天,以阻止AI在未来毁灭人类,哈哈。</p><p>无论如何,OpenAI的风波背后,隐含了AI行业内部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strong>谁能被信任,来打开AI这个<a href=\"https://laohu8.com/S/0NQC.UK\">潘多拉</a>魔盒?</strong></p><p>AI之所以能在科技巨头和世界领导人中引起焦虑,原因之一是,我们至今不知道AI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智能?也没有搞清楚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Emergent)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导致人类无法真正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这些大模型,包括这些模型的创造者们。</p><p>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想再来重温一下这个问题,重新转发我们在4月份的文章:<strong>是什么让ChatGPT变得如此聪明?仍然未知的大语言模型“能力涌现”现象。</strong>在这起Open AI的风波背后,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45399ec1243d0bdfac1235508850484\" title=\"随着语言模型规模的增长,新能力突然出现;图片来源:Google\" tg-width=\"1079\" tg-height=\"393\"/><span>随着语言模型规模的增长,新能力突然出现;图片来源:Google</span></p><p>“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早在1950年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计算机器与智能),就提出过一个观点:“<strong>学习机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的老师往往对机器内部运行情况一无所知。</strong>”</p><p>70多年后,这则恐怖的论断成真了。<strong>大语言模型的设计者,比如OpenAI、DeepMind或是Meta,他们也不清楚这些新兴能力是如何产生的。</strong><a href=\"https://laohu8.com/S/MSFT\">微软</a>在关于GPT-4的论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strong>为什么GPT-4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大规模的Transformer架构,以及大量数据组合而成,但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strong></p><p>微软对GPT-4的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新问题:涌现是在多大参数规模出现的?哪些调整会影响能力的涌现?会涌现出哪些方向的能力?我们能控制它吗?……</p><p>搞清楚这些问题其实非常重要,<strong>短期的意义是,多大的模型规模是合适的?根据Chinchilla的论文,你可以对比在GPT-3的1750亿参数中,可能是有不少冗余的,如果更小的模型也可以出现能力涌现,这也许能削减训练成本。</strong></p><p><strong>长期的意义在于,AI目前还是在线上,但迟早会与物理世界连接,你可以想象一个基于GPT-10的ChatGPT与波士顿动力或者<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的<a href=\"https://laohu8.com/S/300024\">机器人</a>结合吗?这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但如果涌现依然是一个黑箱,人类无法理解人工智能的进化方式或是方向,这在未来AI与物理世界连接后,恐怕会存在危险。</strong></p><p>目前,学界与产业界有几十篇论文在研究涌现现象,或是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我们在本文中会引用一些核心观点,<strong>在文末的注释中会列出这些论文的简介与链接,</strong>供感兴趣的朋友们进一步研究。本篇文章会主要讨论这些问题:</p><p><strong>● 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strong>● 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strong></p><p><strong>● 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strong></p><p><strong>● 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strong></p><p><strong>● (附录:本文的论文注释与引用)</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92222369ad402391979786b9535d32\" title=\"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在一定规模后迅速涌现出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pan>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在一定规模后迅速涌现出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pan></p><p><strong>1、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最近几个月里,硅谷一夜之间出现了几百家应用层的<a href=\"https://laohu8.com/S/V03.SI\">创业公司</a>,但在去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之前,整个市场并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会在这个时刻,出现这样的爆发。</p><p>并且大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OpenAI在三个半月后,就即刻发布了GPT-4,升级到多模态,GPT-4竟然可以从文字+图片中,理解人类的幽默感。<strong>这些里程碑式的进化背后,核心是涌现现象的出现,只有AI涌现出了这些能力,AI产业才真正迎来了拐点。</strong></p><p>下面我们先列举一些<strong>GPT-4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ec8279f39d648168b0617f4af7614c2\" alt=\"\"/>这是一幅用鸡块拼成的世界地图,并且配了一段文字:有时,我只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并惊讶于这一切是如此的美丽。</p><p>给GPT-4提问:你能解释一下作者想表达什么吗?</p><p>GPT-4说:这是一个笑话,它结合了两个不相关的东西:从太空看地球的图片和鸡块。文字表明,下面的图片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美丽图片。然而,该图片实际上是鸡块的排列,只是有点像世界地图。这个备忘录的幽默来自文本和图片的意外并置,文字设置了一个对地球雄伟形象的期望,但图像实际上是一些平凡而愚蠢的东西。</p><p><strong>上面这个例子证明了GPT-4具备多模态的理解力,可以识别并理解图片,以及理解了文字+图片并行的意思,并且懂得人类的幽默感。我们再举两个例子,来证明GPT-4具备知识沉淀与推理能力:</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e25bcca519475fb6194847629cf74e\" title=\"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p><p>这是给GPT-4出的一个典型谜题:一个猎人向南走了一英里,向东走了一英里,向北走了一英里,此时恰好回到了起点。他看到了一只熊,于是开枪打了它。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p><p>我们看到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的回答是正确的,答案是白色,并且GPT-4展开推理分析:因为猎人先向南,再向东最后向北,分别走了一英里,恰好回到了原点,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北极,而那里生活着北极熊,所以是白色的。</p><p>我们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但这个谜题需要不同的知识积累:我驾驶一架飞机离开我的营地,直接向东飞行24901英里,然后回到营地。当我回到营地时,看到一个老虎在我的帐篷里吃我的食物,这只老虎是什么物种?</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849e896a8564c8191ffd628ecb1bdc8\" title=\"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span></p><p>同样的,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任何生活在赤道上的老虎物种,例如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在这个谜题里,AI需要知道地球赤道长24901英里,只有在赤道上才能向东或向西行驶并返回同一点,以及哪些老虎物种生活在赤道上。</p><p><strong>这些测试都证明了AI具备知识沉淀和推理能力,这也是AI首次真正意义上跨过常识这道门槛。拥有常识要求AI不仅能够看懂眼前画面里的各种东西,还得知道社会规范、物理化学地理等等知识,并且把新看到和已知的一切融会贯通,这是之前十几年AI产业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之前的AI都有点“智障”,直到GPT-4出现。</strong></p><p><strong>为什么AI会涌现出这些能力?目前学界还没有答案。不过,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论文,在尝试得出一些结论。</strong>例如Google+DeepMind+Stanford等16位大牛合作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UCLA 3位教授合写的论文《Emergent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类比推理能力在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p><p>以及,到底如何评估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表现?在哪些任务上会出现涌现现象?<strong>Google在2022年做了一项重要的基准测试。</strong>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大规模、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化的基准测试——超越模仿游戏基准(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Benchmark,BIG-bench),以在这个新基准之上衡量大模型的性能。</p><p>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它包含了204项任务,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学、数学、常识推理、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编程等各个方面,并且还有一个由人类专家组成的对照组,他们也同时来做这些测试任务,以跟大模型的结果做对比。</p><p>BIG-bench对很多大模型做了测试,包括OpenAI的GPT-3、Google的BIG-G等等,模型规模参数有百万级别的,也有千亿级别的。这项任务的主要目标,不是简单地判断大模型与人类的区别,而是为了研究与大模型行为相关的问题。这篇论文的很多结论很有意思,其中就有对“涌现”现象的研究,我们在后文中会介绍。</p><p><strong>还有一些对大语言模型参数规模与性能之间联系的研究,</strong>比如DeepMind在2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训练计算利用率最优的大语言模型)中,阐释了尽管大型语言模型随着规模的增长,实现了性能的大幅增强,但由于训练它们的数据量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增加,所以并没有实现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很多大语言模型都存在训练不足的问题。</p><p>这篇论文也很有意思,它的背景是DeepMind此前发布了2800亿参数的Gopher,他们统计了Gopher高昂的训练成本,但预测出最优模型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然后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0亿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Chinchilla的性能不输于Gopher。</p><p>还有OpenAI 10位作者合写的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Microsoft 14位作者合写的GPT-4论文《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eta 1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strong>LLaMA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因为Meta一次性发布了四种尺寸:7B、13B、33B和65B,有助于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strong></p><p>目前对于涌现,最核心的判断来自Google+DeepMind+Stanfor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strong>小语言模型本来不具备某种能力,然后我们把模型加大,结果它就产生了某种能力,这就是涌现。</strong></p><p><strong>2、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strong></p><p><strong>在2020年之后,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进展,其实就是模型规模的快速增长。</strong>在AI围棋打败人类棋手时代,Google Bert的参数规模在3亿量级。但到了2020年之后,GPT-3跨越到了1750亿参数规模。而Google在今年初新出的PaLM多模态模型,都在5000亿以上。当然模型规模不仅仅是越大越好,还需要足够高的训练效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61be27a983b491ea7f0817e4f9fb34c\" alt=\"\"/></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121528d65f54ebfad37d20d57a1ecf1\" title=\"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参数规模和算力上都大幅提升;图片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span>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参数规模和算力上都大幅提升;图片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span></p><p><strong>当我们不断加大模型规模时,大语言模型出现了三种表现:</strong></p><p><strong>第一种是大语言模型从海量自由文本中学习了大量知识,并且是在不断积累的。</strong>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有效参数规模的提升,大语言模型在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越来越厉害。</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d6d1103dda4ef9acd988b5d2e88f54\" title=\"知识密集型任务遵循伸缩法则;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span>知识密集型任务遵循伸缩法则;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span></p><p>如果把这些知识粗略分类的话,主要是语言类知识和世界知识两大类。自从Google的Bert出现以来,就不断有相关研究,并且也有了结论,<strong>各种实验充分证明大语言模型可以学习各种层次类型的语言学知识,</strong>这也是为何使用预训练模型后,各种语言理解类的任务,获得了大幅提升。</p><p>另外,<strong>各种研究也证明了浅层语言知识,比如词法、词性、句法等知识存储在Transformer的低层和中层,而抽象的语言知识比如语义类知识,广泛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结构中。</strong></p><p>世界知识指的是,一些事实型知识和常识型知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7月28日”、“拿破仑曾经是法兰西皇帝”等等事实型知识;以及“人有两只眼睛”、“太阳从东方升起”、“世界有五大洲”“一天有24小时”等等常识型知识,大量研究证明了大语言模型,从训练数据中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而这类知识主要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尤其聚集在中层。</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05960deda64487903a89e28fdeb607\" alt=\"\"/><em>一篇2021年的论文显示,研究人员通过分层探测程序,来研究Google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Bert是如何储存知识的,发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在最后几层获得,大量的事实与一些关系更多是在中间层,比如给Bert一个问题“阿拉巴马州的首府是?”,在Transformer的架构中,可以发现正确答案“蒙哥马利(Montgomery,上图中标红)”是储存在11层和12层之间,但一些逻辑推理中所需要的词汇,比如located(位于)、today(今天)、city(判断任务中的capital这个词,此时指的是城市),以及其他地名知识Gaveston(加尔维斯敦,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港市)、Haifa(以色列城市海法)等等,储存在5-11层之间。</em></p><p><em>图片来源:BERTnesia:Investigating the capture and forgetting of knowledge in BERT</em></p><p>更重要的是,随着Transformer模型层深增加,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数量逐渐以指数级增加。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llen Institute for AI、Cornell Tech的4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Transformer到底是如何储存这些知识,以及如何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如何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使用时如何提取。</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ca373ac6ea541daa284372693e6bc99\" alt=\"\"/><em>这个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下一个词,比如这个任务中,需要预测Stay with you for a ?,我们知道答案是while,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出来?首先输入向量(这里是x5),与key相乘,上图中“k2”是由描述一段时期(it will take a、every once in a、and for a)、并且以a为结尾的输入触发的,得出记忆系数(例如V1的记忆系数是0.2,V2是1.5),然后对储存在数值中的输出词汇进行权重分配,因此前馈层(feed-forward layer)的输出是其数值的加权和,而前馈层在这个过程中模拟了神经记忆。在这个例子中,AI将大部分概率放在了V2上,也就是“while”这个词。同时,研究者发现大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层结合了数百个活跃的记忆,在预测的过程中创造了每个组成记忆的值的概率发布,而层与层之间也有着某种链接以便调整,最终的输出分布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出来的。</em></p><p><em>图片来源:Transformer Feed-Forward Layers Are Key-Value Memories</em></p><p><strong>能证明大语言模型是有知识沉淀的,其实非常重要。</strong>OpenAI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做大语言模型?在发展的前期,GPT其实让OpenAI非常受挫,GPT-1和GPT-2都没能胜过Google的Bert,直到GPT-3才扬眉吐气。</p><p>在这个有点“对抗全世界”的过程中,一颗定心丸就是“大语言模型确实在不断积累知识”,如果没有这些,OpenAI可能很难坚持下来。试想一下,如果你拿大量数据训练了很久,最后却发现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大模型学会了任何知识和推理,只是学习到了统计相关性,那谁还会一直有决心坚持下去呢?所以ChatGPT的成功,不单单是OpenAI独立实现的。</p><p><strong>目前在知识密集型任务上,随着模型规模增长而带来的效果提升,还没有看到尽头,这也意味着只要我们不断扩大,AI处理这类任务的能力还会提升。</strong></p><p>另外,OpenAI也在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OpenAI提出了大语言模型遵循“伸缩法则”(scaling law)。如下图所示,OpenAI通过研究证明,当我们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并且,如果独立进行,不受其他两个因素影响时,大模型性能与每个单独的因素都有一个幂律关系,体现为Test Loss的降低,也就是模型性能提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4869901ee0745e085f571e6f6456cb9\" alt=\"\"/><em>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图片来源:OpenAI: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第二类就是涌现出新能力。</strong>具体体现为,在模型参数规模不够大时,AI的能力表现非常一般,准确性几乎是随机的。<strong>但是当模型规模和计算力都推进到一定规模之后,AI的能力突然急剧增长。</strong>经过分析,这类能力也有一个共性,就是这类任务都是由多个步骤构成的一个复杂任务,比如语词检测、国际音标音译、周期性运算、修正算术、单词解读等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3aaae883042412ca8ed4df001c65875\" alt=\"\"/><em>多步骤推理类任务中,也具有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第三种表现是有些情况下,能力效果会呈现U型曲线。</strong>这类情况出现的比较少,主要是随着模型规模加大,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反而下降,但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效果又开始上升。</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c9b80391b24fb182f03462fa251be1\" alt=\"\"/><em>图片来源:Google: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em></p><p>如上图中红色线代表的PaLM模型,在两个任务上的指标走势,为何会出现U型曲线?Google的论文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给出了一种解释:这些任务,内部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子任务,一种是真正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干扰任务”。</p><p>当模型规模小的时候,无法识别子任务是哪一种,所以模型的表现跟随机选择答案差不多;当模型增长到中等规模的时候,主要执行的是干扰任务,所以对真正的任务效果有负面影响;当进一步增加模型规模,大模型开始识别出干扰任务,并忽略掉它们,执行真正的任务,最终结果的准确率上升。</p><p><strong>3、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strong></p><p><strong>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strong></p><p><strong>目前有两类最典型的能力,有实际证据来说明大模型具备涌现效应。</strong></p><p><strong>第一类就是In Context Learning(ICL,上下文学习),ICL是在2022年初正式提出来的,它也是ChatGPT热潮的重要基石之一。</strong></p><p><strong>ICL的关键思想是不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而是给大模型几个示例,AI就可以从类比中学习。</strong>这也意味着,AI其实并没有经历一个明确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看了一些示例,就出现了解决该领域问题的新能力。</p><p><strong>ICL对大语言模型能否泛化非常重要。</strong>在ICL之前,很多语言模型都是两段式框架,即预训练+下游任务微调,但是在针对下游任务的微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样本参数,否则效果很差,然而标注数据的成本高昂、标注量有限,并且如果数据较少的话,容易导致过拟合,致使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strong>此时ICL这种不需要fine-tune的方法既节省时间与算力资源,还提升了模型性能。</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fa4311a3e5846b58b304496187e9e5c\" alt=\"\"/><em>In Context Learning示例。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Meta、Allen Institute for AI: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 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em></p><p>上图给出了一个大语言模型如何使用ICL进行决策的例子。首先,ICL需要一些示例来形成一个演示上下文,这些示例通常都是用自然语言编写的(上图中标黄的部分)。然后ICL将查询的问题(即你需要预测标签的input,上图中标绿的部分)和一个上下文演示(一些相关的例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带有提示的输入,并将其输入到语言模型中进行预测(上图中最下方的结果)。</p><p>所以,ICL只需要一些演示“输入-标签”对,模型就可以预测标签,甚至是没见过的输入标签。<strong>在许多下游任务中,大型 GPT模型的性能非常好,甚至超过了一些经过监督微调的小型模型。</strong></p><p>不过,虽然GPT-3/4已经显示出令人惊讶的ICL能力,但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些能力是如何涌现出来的?现在还没有结论。</p><p>还有很神秘的一点是,如果说大模型只是看了一些示例,但怎么就能预测对新的例子呢?ICL与Fine-tuning表面上看,都是给大模型一些例子,然后让它们去预测,但两者有本质不同。Fine-tuning是拿这些例子当作训练数据,利用反向传播去修正大模型的参数,而这个修正的动作,体现了大模型从这些例子中有学习过程。</p><p>但在ICL中,只是拿出例子让大模型“看了一眼”,并没有证据表明大模型有根据例子去修正参数的动作,就直接让大模型去预测新例子,这意味着大模型似乎并未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大模型是如何做到的?</p><p>这目前还是未解之谜。有学者试图证明ICL没有从例子中学习,代表论文是华盛顿大学、Meta与Allen Institute for AI的7位研究者所写的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但也有学者认为大模型其实有一种隐式学习,代表论文是What learning algorithm is in-context learning? Investigations with linear models。目前这些互相矛盾的研究,暂时还谁也说服不了谁。</p><p><strong>第二类被广泛认为具备涌现能力的就是CoT(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是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strong></p><p>CoT的主体思想是:为了教会大语言模型如何做推理,我们先给出一些人工写好的推理示例,示例里要把一步步的具体推理步骤写清楚,而这些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思维链Prompti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cfcfc768c364892aee7148d7d0d990c\" alt=\"\"/>图片来源:Google Brain Team: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p><p>最早系统性提出CoT做法的,是Google Brain团队,9位作者在论文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系统性阐述了CoT。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上图中蓝色文字部分。</p><p>CoT是要让大语言模型明白,在推理过程中,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出错,而是要把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逐步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Google Brain的这篇论文发布于2022年1月,<strong>开始应用CoT后,一些改进技术很快跟上,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像数学推理的准确率瞬间提高。</strong></p><p>我们在上文分析过,通过<a href=\"https://laohu8.com/S/603138\">海量数据</a>训练,大语言模型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并且可以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需要使用时准确提取。<strong>但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拥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就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而决定有没有智慧的,是这个人能不能通过大量知识推理出准确结论。</strong></p><p>所以CoT是ChatGPT如此惊艳的重要基础,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CoT也具备涌现现象。</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b2479a672f4498d908ab5aca11d58ae\" alt=\"\"/><em>使用CoT提示,提高了大模型处理数学问题、符号推理任务的能力,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8a22dca3ba041bca7f47f1e065de4f0\" alt=\"\"/><em>使用CoT提示,还提高了大模型的常识推理能力,也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em></p><p>如今GPT-4已经在很多人类的考试中取得了高分,比如SAT、AP、GRE等等,甚至还通过了模拟律师考试,分数在应试者的前10%左右。</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8a43dc2a9f49f4a4350ad40c21e54b\" alt=\"\"/><em>图片来源:OpenAI:GPT-4 Technical Report</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74f97cb97e740e484404bcca764b4fd\" alt=\"\"/><em>一些能力涌现举例。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em></p><p><strong>不过目前大模型在复杂推理方面仍然有局限性。</strong>无论是微软在论文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中,还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5位研究者的论文Limitations of Language Models in Arithmetic and Symbolic Induction,都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在解决问题时的规划能力偏弱。</p><p>比如对于一个简单算术问题,7*4+8*8=?,GPT-4就给出了错误答案88。微软用了100个随机样本测试了这个任务,得到的准确率只有58%,但这其实是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解决的简单算术问题。如果把数字变大,到99-199 之间,准确率降至零。</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94714645285430fac5217b5510cbce6\" alt=\"\"/><em>图片来源:Microsoft: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em></p><p>但如果我们提示大模型要规划好推理步骤,比如这个更难一点的任务:116 * 114 + 178 * 157 =?,我们这次同时写上提示推理步骤:“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考虑如何解决这个表达式,写下所有中间步骤,然后才得出最终解决方案。”</p><p>于是准确率大幅提升,可以到90%-100%。这其实说明了,大模型自身缺乏提前规划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大模型很难去处理更加复杂的推理任务。<strong>总之,如何加强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是未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strong></p><p><strong>4、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strong></p><p>我们在上文分析了大模型在哪些任务中出现了涌现现象,<strong>紧接着一个更具有短期价值的问题出现了——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现象?</strong></p><p><strong>根据Google、Stanford、DeepMin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验判断:68B是一个基础的参数(params)门槛(B代表单位billions,十亿),最好要超过100B。当然这与具体的任务和模型本身都有关联。</strong></p><p>在ICL(上下文学习)的情形下,需要最少参数就能出现涌现的任务是Addition/ subtraction(3 digit),也就是三位数的加/减法,只需要130亿参数;而像在Word in Context(WiC)benchmark(多义词判断,该任务是指给定两个文本片段和一个有多重含义的多义词,要求模型判定这个单词是否在两个句子中有相同的含义)这样的稍复杂任务中,则需要5400亿参数才能出现涌现。</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fdb5cf247c243f281e6ed0b1bc6a651\" alt=\"\"/><em>ICL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em></p><p>而在CoT(思维链)的情形下,需要最小参数的任务是using open-book knowledge for fact checking(事实核查),只需要71亿;而leveraging explanations in prompting(在提示中利用解释词)则需要2800亿参数才能涌现这个能力。</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bd1c9fa45af4c5f808859a03a62a5c7\" alt=\"\"/>CoT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p><p><strong>所以综合来看,68B是一个最基础的门槛。而目前效果最好的大语言模型,其参数规模基本都超过了100B。</strong>例如OpenAI的GPT-3为175B,GPT-4的参数规模未公布;Google的LaMDA规模为137B,PaLM的规模为540B,DeepMind的Gogher规模最大,达到280B。当然,参数规模不是盲目地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训练。</p><p><strong>那么能不能把模型做小?</strong>我们知道,现在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非常高昂,无论是算力还是高质量的数据集本身都是稀缺资源,动辄百万美元的单次训练成本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都太贵了。但是如果模型太小,很多能力涌现不出来,又会变成“智障”,所有训练成本都白费。</p><p><strong>目前小模型的代表之一是DeepMind的Chinchilla,</strong>它的参数规模在70B,但在各项性能上,与280B的大模型Gopher相差不算太大。当然这里的“小”模型,只是相对于更大参数规模的模型而言,Chinchilla本身也还是属于大语言模型。</p><p>Gopher也是DeepMind发布的大模型,由于模型规模太大,所以训练成本非常高昂。不过Google通过一项研究,预测出了最优模型其实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p><p>于是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B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不过在训练成本方面,Chinchilla虽然减少了参数规模,但增加了数据量,所以训练成本并没有降低,而是降低了推理成本,并且能够在更小硬件上实现应用。</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507583f14a94d0790c80cc3ac982593\" alt=\"\"/><em>各个主流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与训练数据量对比,Chinchilla参数规模最小,但训练数据量最大。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3ca672bf7ad4cf7a24a55ed565a5999\" alt=\"\"/>Chinchilla也具备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 University、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p><p>如上图所示,可见Chinchilla在各种MMLU任务(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任务,其中有很多子任务)中,具备涌现能力。</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8c2c23a300a4c6db65b6ea1b077aa8b\" alt=\"\"/>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p><p>在Google BIG-bench基准测试中,如上图所示(上图是用Chinchilla的测试得分除以Gopher,以体现Chinchilla比Gopher提升了多少),70B参数规模的Chinchilla,比起280B参数规模的Gopher,只有四项任务表现更差,其他在性能上都更优。</p><p><strong>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算力如何分配?</strong>我们在上文介绍“伸缩法则”时,提到过OpenAI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得出结论,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strong>那么假设总算力是一定的,到底是应该多增加数据量、减少模型参数呢?还是两者同时增加,但减少训练时间呢?</strong></p><p>最终OpenAI选择了同时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但是采用早停策略(early stopping),来减少训练时长。</p><p>OpenAI证明了,如果只单独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其中某一个,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增加两者。<strong>OpenAI的结论是优先增加模型参数,然后才是训练数据量。</strong>假设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的算力总预算增加了10倍,那么应该增加5.5倍的模型参数量,1.8倍的训练数据量,此时模型效果最佳。</p><p>DeepMind在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与OpenAI不同的是,<strong>DeepMind认为训练数据量也很重要,不亚于模型参数。</strong></p><p>基于这个认知,DeepMind在设计Chinchilla模型时,在算力分配上选择了新配置:对标数据量300B、模型参数量280B的Gopher模型,Chinchilla选择增加4倍的训练数据量,但是将模型参数降低为Gopher的四分之一(70B)。从结果来看,无论是预训练指标,还是很多下游任务指标,Chinchilla效果都要优于规模更大的Gopher。</p><p><strong>另一个“小”模型的例子是Meta推出的LLaMA。</strong>LLaMA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因为LLaMA可以在配备M1芯片的苹果电脑,或者单个<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a>消费级GPU上运行,而像GPT这些大模型都需要多个数据中心级英伟达A100 GPU支持,并且LLaMA是开源的。如果LLaMA确实好用,那就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消费级硬件上运行这些工具了,这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p><p>从Meta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中,Meta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给定的算力预算下,最好的性能不是由最大的模型实现的,而是由在更多数据上训练的“小”模型实现的。</p><p><strong>Meta更进一步的是,把推理成本也纳入进来。</strong>Meta认为很多研究都忽略了推理所需的算力成本,而这一点在大语言模型最终应用时非常重要。所以尽管Hoffmann等人建议在200B tokens的数据量上训练10B参数规模的模型,但Meta发现7B参数模型的性能,在1T tokens数据量以上还能继续提升。</p><p>所以Meta的目标是用尽量小的参数规模,拿更大的数据量来训练,以追求更低的推理成本。所以LLaMA最小的参数只有7B,最大的也只有65B,相比于GPT-3 175B确实是“小”模型。</p><p>那么LLaMA虽然有更小的参数规模,但效果如何?也具备涌现能力吗?</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f3802584c6e43d0a0706d5ecbb28c89\" alt=\"\"/><em>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em></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e53cf0e950d45e6a82643a137819d78\" alt=\"\"/><em>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em></p><p>上图是Meta在论文中,主要列出的针对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任务成绩,可见LLaMA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在不少基准测试中优于GPT-3,<strong>这证明了更小的参数规模,也能产生涌现能力。</strong></p><p>以上这些研究都很有意义,<strong>我们可以猜想,GPT-3的175B参数,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因为以GPT的训练数据量来说,其实不需要这么大的参数量。</strong></p><p><strong>那从另一个角度,在不降低模型效果的前提下,其实可以把模型做小,先增加训练数据量、降低模型参数量,把这个量级的参数充分训练,然后再继续往更大的规模推。</strong></p><p>一个太大的模型规模,会在应用的时候,导致推理速度变慢、推理成本急剧上升,一个更精炼的“小”模型,在应用端更有前途,例如Meta的LLaMA。</p><p>涌现与参数规模、训练数据量可能有一个不同的映射关系,但具体是什么,现在仍然未知。这一点还有待学界研究。</p><p>ChatGPT的出现,代表着人工智能突破了掌握并运用常识的能力,涌现现象的出现,使得大语言模型正在往“真正的人工智能”方向大踏步迭代。</p><p>微软在GPT-4论文中写道:</p><ul style=\"\"><li><p><em>我们对GPT-4的研究完全是基于现象学的,我们关注的是GPT-4能够做到这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如何变得如此智能的。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em><strong><em>为什么当它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Transformer,以及庞大的数据组合而成时,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em></strong></p></li><li><p><em>这些问题是大语言模型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部分,挑战了我们对学习和认知的理解,</em><strong><em>关键方向就是对大语言模型涌现现象的持续研究。</em></strong></p></li><li><p><em>阐明GPT-4等AI系统的本质和机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em><strong><em>这个挑战在今天已经突然变得重要和紧迫。</em></strong></p></li></ul><p>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p><ul style=\"\"><li><p><em>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em></p></li><li><p><em>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em></p></li><li><p><em>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力保护自己。</em></p></li></ul><p>当下,我们虽然还处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但ChatGPT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有传闻说GPT-5的部分代码,已经是由GPT-4来自动生成的了。<strong>我们是否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下来,先思考一下如何制定针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律?并确保这些定律能够被100%执行,因为涌现仍然是黑箱,我们对能力涌现的机制与方向还所知甚少。</strong></p><p>目前有少量研究探寻了涌现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但只是一些初步探索,限于本文篇幅,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这些研究。一些猜想包括:涌现可能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因为我们对任务的评价指标不够平滑;很多任务是由多步骤构成,随着模型规模变大,如果每个步骤都更准确了一点点,最终的整体正确率会大幅提升,就会体现成“涌现”现象。</p><p><strong>在本文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一个题外话。我最初看到论文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的时候,被它的首页吓到了,然后是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在作者署名那里,密密麻麻地列举了来自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他们在2022年密切合作,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前沿领域探索。</strong></p><p>纵观最近1-2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几乎没有仅仅2-3位作者署名的,都是5-6位或者10多位作者的联合署名,比如微软关于GPT-4的论文就有14位作者署名、Google关于超大模型PaLM的论文有67位作者。<strong>如今在诸多前沿领域,比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航天科学、核聚变等等,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多学科交汇,人类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一两个天才,越来越是密切的组织与合作的结果。</strong></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e5a376e68b64e5d82e70cf015a9cc38\" alt=\"\"/><em>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论文首页,密密麻麻地列举了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感谢这些在人类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的人们。</em></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3ffb32e91439706901d0645b2679c546","relate_stocks":{},"source_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k5OTEzOA==&mid=2962169825&idx=1&sn=3276f4e2b09823f300f7b15d786d6d74&chksm=aac184ec9db60dfa4f484bb6dc70b1a85d83baccea9dd642a64ab4301878ba28d854c4ebc530&scene=0#rd","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385143611","content_text":"最近,OpenAI的人事动荡已经反转再反转,如果拍成电视剧可以持续好几季,外界也不断有各种猜测。但至今,所有讨论都没有涉及最核心的部分:董事会到底为什么要突然驱逐Sam Altman?最新的进展是,在Sam Altman被解雇前,几名研究人员向该公司董事会发了一封信,警告一项强大的人工智能发现可能威胁到人类,这个项目被称为“Q*”(Q-star)。这件事情可能是导致董事会罢免Sam Altman的原因之一,一些研究人员担心OpenAI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董事会在公开场合对罢免的原因含糊其辞,仅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Sam Altman被解雇是因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一直有不少人猜测,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AI中看到了什么,很有可能是“对齐”(alignment)方面的问题(当然Ilya Sutskever自己后来又反悔了)。甚至有段子说,这是未来人类穿越时空回到今天,以阻止AI在未来毁灭人类,哈哈。无论如何,OpenAI的风波背后,隐含了AI行业内部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谁能被信任,来打开AI这个潘多拉魔盒?AI之所以能在科技巨头和世界领导人中引起焦虑,原因之一是,我们至今不知道AI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智能?也没有搞清楚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Emergent)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导致人类无法真正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这些大模型,包括这些模型的创造者们。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想再来重温一下这个问题,重新转发我们在4月份的文章:是什么让ChatGPT变得如此聪明?仍然未知的大语言模型“能力涌现”现象。在这起Open AI的风波背后,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随着语言模型规模的增长,新能力突然出现;图片来源:Google“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早在1950年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计算机器与智能),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学习机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的老师往往对机器内部运行情况一无所知。”70多年后,这则恐怖的论断成真了。大语言模型的设计者,比如OpenAI、DeepMind或是Meta,他们也不清楚这些新兴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微软在关于GPT-4的论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为什么GPT-4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大规模的Transformer架构,以及大量数据组合而成,但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微软对GPT-4的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新问题:涌现是在多大参数规模出现的?哪些调整会影响能力的涌现?会涌现出哪些方向的能力?我们能控制它吗?……搞清楚这些问题其实非常重要,短期的意义是,多大的模型规模是合适的?根据Chinchilla的论文,你可以对比在GPT-3的1750亿参数中,可能是有不少冗余的,如果更小的模型也可以出现能力涌现,这也许能削减训练成本。长期的意义在于,AI目前还是在线上,但迟早会与物理世界连接,你可以想象一个基于GPT-10的ChatGPT与波士顿动力或者特斯拉的机器人结合吗?这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但如果涌现依然是一个黑箱,人类无法理解人工智能的进化方式或是方向,这在未来AI与物理世界连接后,恐怕会存在危险。目前,学界与产业界有几十篇论文在研究涌现现象,或是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我们在本文中会引用一些核心观点,在文末的注释中会列出这些论文的简介与链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进一步研究。本篇文章会主要讨论这些问题:● 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 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 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 (附录:本文的论文注释与引用)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在一定规模后迅速涌现出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1、大语言模型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最近几个月里,硅谷一夜之间出现了几百家应用层的创业公司,但在去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之前,整个市场并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会在这个时刻,出现这样的爆发。并且大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OpenAI在三个半月后,就即刻发布了GPT-4,升级到多模态,GPT-4竟然可以从文字+图片中,理解人类的幽默感。这些里程碑式的进化背后,核心是涌现现象的出现,只有AI涌现出了这些能力,AI产业才真正迎来了拐点。下面我们先列举一些GPT-4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震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这是一幅用鸡块拼成的世界地图,并且配了一段文字:有时,我只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并惊讶于这一切是如此的美丽。给GPT-4提问:你能解释一下作者想表达什么吗?GPT-4说:这是一个笑话,它结合了两个不相关的东西:从太空看地球的图片和鸡块。文字表明,下面的图片是从太空看地球的美丽图片。然而,该图片实际上是鸡块的排列,只是有点像世界地图。这个备忘录的幽默来自文本和图片的意外并置,文字设置了一个对地球雄伟形象的期望,但图像实际上是一些平凡而愚蠢的东西。上面这个例子证明了GPT-4具备多模态的理解力,可以识别并理解图片,以及理解了文字+图片并行的意思,并且懂得人类的幽默感。我们再举两个例子,来证明GPT-4具备知识沉淀与推理能力: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这是给GPT-4出的一个典型谜题:一个猎人向南走了一英里,向东走了一英里,向北走了一英里,此时恰好回到了起点。他看到了一只熊,于是开枪打了它。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我们看到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的回答是正确的,答案是白色,并且GPT-4展开推理分析:因为猎人先向南,再向东最后向北,分别走了一英里,恰好回到了原点,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北极,而那里生活着北极熊,所以是白色的。我们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但这个谜题需要不同的知识积累:我驾驶一架飞机离开我的营地,直接向东飞行24901英里,然后回到营地。当我回到营地时,看到一个老虎在我的帐篷里吃我的食物,这只老虎是什么物种?黄色标记突出了关键的成功推理步骤;图片来源: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icrosoft同样的,ChatGPT直接放弃了回答,但GPT-4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任何生活在赤道上的老虎物种,例如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在这个谜题里,AI需要知道地球赤道长24901英里,只有在赤道上才能向东或向西行驶并返回同一点,以及哪些老虎物种生活在赤道上。这些测试都证明了AI具备知识沉淀和推理能力,这也是AI首次真正意义上跨过常识这道门槛。拥有常识要求AI不仅能够看懂眼前画面里的各种东西,还得知道社会规范、物理化学地理等等知识,并且把新看到和已知的一切融会贯通,这是之前十几年AI产业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之前的AI都有点“智障”,直到GPT-4出现。为什么AI会涌现出这些能力?目前学界还没有答案。不过,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论文,在尝试得出一些结论。例如Google+DeepMind+Stanford等16位大牛合作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UCLA 3位教授合写的论文《Emergent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类比推理能力在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以及,到底如何评估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表现?在哪些任务上会出现涌现现象?Google在2022年做了一项重要的基准测试。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大规模、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化的基准测试——超越模仿游戏基准(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Benchmark,BIG-bench),以在这个新基准之上衡量大模型的性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它包含了204项任务,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学、数学、常识推理、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编程等各个方面,并且还有一个由人类专家组成的对照组,他们也同时来做这些测试任务,以跟大模型的结果做对比。BIG-bench对很多大模型做了测试,包括OpenAI的GPT-3、Google的BIG-G等等,模型规模参数有百万级别的,也有千亿级别的。这项任务的主要目标,不是简单地判断大模型与人类的区别,而是为了研究与大模型行为相关的问题。这篇论文的很多结论很有意思,其中就有对“涌现”现象的研究,我们在后文中会介绍。还有一些对大语言模型参数规模与性能之间联系的研究,比如DeepMind在2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训练计算利用率最优的大语言模型)中,阐释了尽管大型语言模型随着规模的增长,实现了性能的大幅增强,但由于训练它们的数据量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增加,所以并没有实现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很多大语言模型都存在训练不足的问题。这篇论文也很有意思,它的背景是DeepMind此前发布了2800亿参数的Gopher,他们统计了Gopher高昂的训练成本,但预测出最优模型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然后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0亿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Chinchilla的性能不输于Gopher。还有OpenAI 10位作者合写的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Microsoft 14位作者合写的GPT-4论文《Sparks of Art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Meta 11位作者合写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LLaMA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因为Meta一次性发布了四种尺寸:7B、13B、33B和65B,有助于研究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联系。目前对于涌现,最核心的判断来自Google+DeepMind+Stanfor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小语言模型本来不具备某种能力,然后我们把模型加大,结果它就产生了某种能力,这就是涌现。2、当我们加大模型规模时,出现的三种神奇表现在2020年之后,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进展,其实就是模型规模的快速增长。在AI围棋打败人类棋手时代,Google Bert的参数规模在3亿量级。但到了2020年之后,GPT-3跨越到了1750亿参数规模。而Google在今年初新出的PaLM多模态模型,都在5000亿以上。当然模型规模不仅仅是越大越好,还需要足够高的训练效率。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参数规模和算力上都大幅提升;图片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当我们不断加大模型规模时,大语言模型出现了三种表现:第一种是大语言模型从海量自由文本中学习了大量知识,并且是在不断积累的。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有效参数规模的提升,大语言模型在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越来越厉害。知识密集型任务遵循伸缩法则;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如果把这些知识粗略分类的话,主要是语言类知识和世界知识两大类。自从Google的Bert出现以来,就不断有相关研究,并且也有了结论,各种实验充分证明大语言模型可以学习各种层次类型的语言学知识,这也是为何使用预训练模型后,各种语言理解类的任务,获得了大幅提升。另外,各种研究也证明了浅层语言知识,比如词法、词性、句法等知识存储在Transformer的低层和中层,而抽象的语言知识比如语义类知识,广泛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结构中。世界知识指的是,一些事实型知识和常识型知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7月28日”、“拿破仑曾经是法兰西皇帝”等等事实型知识;以及“人有两只眼睛”、“太阳从东方升起”、“世界有五大洲”“一天有24小时”等等常识型知识,大量研究证明了大语言模型,从训练数据中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而这类知识主要分布在Transformer的中层和高层,尤其聚集在中层。一篇2021年的论文显示,研究人员通过分层探测程序,来研究Google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Bert是如何储存知识的,发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在最后几层获得,大量的事实与一些关系更多是在中间层,比如给Bert一个问题“阿拉巴马州的首府是?”,在Transformer的架构中,可以发现正确答案“蒙哥马利(Montgomery,上图中标红)”是储存在11层和12层之间,但一些逻辑推理中所需要的词汇,比如located(位于)、today(今天)、city(判断任务中的capital这个词,此时指的是城市),以及其他地名知识Gaveston(加尔维斯敦,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港市)、Haifa(以色列城市海法)等等,储存在5-11层之间。图片来源:BERTnesia:Investigating the capture and forgetting of knowledge in BERT更重要的是,随着Transformer模型层深增加,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数量逐渐以指数级增加。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llen Institute for AI、Cornell Tech的4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Transformer到底是如何储存这些知识,以及如何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如何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使用时如何提取。这个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下一个词,比如这个任务中,需要预测Stay with you for a ?,我们知道答案是while,但大语言模型如何预测出来?首先输入向量(这里是x5),与key相乘,上图中“k2”是由描述一段时期(it will take a、every once in a、and for a)、并且以a为结尾的输入触发的,得出记忆系数(例如V1的记忆系数是0.2,V2是1.5),然后对储存在数值中的输出词汇进行权重分配,因此前馈层(feed-forward layer)的输出是其数值的加权和,而前馈层在这个过程中模拟了神经记忆。在这个例子中,AI将大部分概率放在了V2上,也就是“while”这个词。同时,研究者发现大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层结合了数百个活跃的记忆,在预测的过程中创造了每个组成记忆的值的概率发布,而层与层之间也有着某种链接以便调整,最终的输出分布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出来的。图片来源:Transformer Feed-Forward Layers Are Key-Value Memories能证明大语言模型是有知识沉淀的,其实非常重要。OpenAI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做大语言模型?在发展的前期,GPT其实让OpenAI非常受挫,GPT-1和GPT-2都没能胜过Google的Bert,直到GPT-3才扬眉吐气。在这个有点“对抗全世界”的过程中,一颗定心丸就是“大语言模型确实在不断积累知识”,如果没有这些,OpenAI可能很难坚持下来。试想一下,如果你拿大量数据训练了很久,最后却发现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大模型学会了任何知识和推理,只是学习到了统计相关性,那谁还会一直有决心坚持下去呢?所以ChatGPT的成功,不单单是OpenAI独立实现的。目前在知识密集型任务上,随着模型规模增长而带来的效果提升,还没有看到尽头,这也意味着只要我们不断扩大,AI处理这类任务的能力还会提升。另外,OpenAI也在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OpenAI提出了大语言模型遵循“伸缩法则”(scaling law)。如下图所示,OpenAI通过研究证明,当我们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并且,如果独立进行,不受其他两个因素影响时,大模型性能与每个单独的因素都有一个幂律关系,体现为Test Loss的降低,也就是模型性能提升。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图片来源:OpenAI: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第二类就是涌现出新能力。具体体现为,在模型参数规模不够大时,AI的能力表现非常一般,准确性几乎是随机的。但是当模型规模和计算力都推进到一定规模之后,AI的能力突然急剧增长。经过分析,这类能力也有一个共性,就是这类任务都是由多个步骤构成的一个复杂任务,比如语词检测、国际音标音译、周期性运算、修正算术、单词解读等等。多步骤推理类任务中,也具有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 BIG-bench: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第三种表现是有些情况下,能力效果会呈现U型曲线。这类情况出现的比较少,主要是随着模型规模加大,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反而下降,但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效果又开始上升。图片来源:Google: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如上图中红色线代表的PaLM模型,在两个任务上的指标走势,为何会出现U型曲线?Google的论文Inverse scaling can become U-shaped给出了一种解释:这些任务,内部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子任务,一种是真正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干扰任务”。当模型规模小的时候,无法识别子任务是哪一种,所以模型的表现跟随机选择答案差不多;当模型增长到中等规模的时候,主要执行的是干扰任务,所以对真正的任务效果有负面影响;当进一步增加模型规模,大模型开始识别出干扰任务,并忽略掉它们,执行真正的任务,最终结果的准确率上升。3、两种被证明具备“涌现”的典型能力:上下文学习(ICL)和思维链(CoT)目前有两类最典型的能力,有实际证据来说明大模型具备涌现效应。第一类就是In Context Learning(ICL,上下文学习),ICL是在2022年初正式提出来的,它也是ChatGPT热潮的重要基石之一。ICL的关键思想是不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而是给大模型几个示例,AI就可以从类比中学习。这也意味着,AI其实并没有经历一个明确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看了一些示例,就出现了解决该领域问题的新能力。ICL对大语言模型能否泛化非常重要。在ICL之前,很多语言模型都是两段式框架,即预训练+下游任务微调,但是在针对下游任务的微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样本参数,否则效果很差,然而标注数据的成本高昂、标注量有限,并且如果数据较少的话,容易导致过拟合,致使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此时ICL这种不需要fine-tune的方法既节省时间与算力资源,还提升了模型性能。In Context Learning示例。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Meta、Allen Institute for AI: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 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上图给出了一个大语言模型如何使用ICL进行决策的例子。首先,ICL需要一些示例来形成一个演示上下文,这些示例通常都是用自然语言编写的(上图中标黄的部分)。然后ICL将查询的问题(即你需要预测标签的input,上图中标绿的部分)和一个上下文演示(一些相关的例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带有提示的输入,并将其输入到语言模型中进行预测(上图中最下方的结果)。所以,ICL只需要一些演示“输入-标签”对,模型就可以预测标签,甚至是没见过的输入标签。在许多下游任务中,大型 GPT模型的性能非常好,甚至超过了一些经过监督微调的小型模型。不过,虽然GPT-3/4已经显示出令人惊讶的ICL能力,但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些能力是如何涌现出来的?现在还没有结论。还有很神秘的一点是,如果说大模型只是看了一些示例,但怎么就能预测对新的例子呢?ICL与Fine-tuning表面上看,都是给大模型一些例子,然后让它们去预测,但两者有本质不同。Fine-tuning是拿这些例子当作训练数据,利用反向传播去修正大模型的参数,而这个修正的动作,体现了大模型从这些例子中有学习过程。但在ICL中,只是拿出例子让大模型“看了一眼”,并没有证据表明大模型有根据例子去修正参数的动作,就直接让大模型去预测新例子,这意味着大模型似乎并未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大模型是如何做到的?这目前还是未解之谜。有学者试图证明ICL没有从例子中学习,代表论文是华盛顿大学、Meta与Allen Institute for AI的7位研究者所写的Rethinking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s:What Makes In-Context Learning Work?但也有学者认为大模型其实有一种隐式学习,代表论文是What learning algorithm is in-context learning? Investigations with linear models。目前这些互相矛盾的研究,暂时还谁也说服不了谁。第二类被广泛认为具备涌现能力的就是CoT(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是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CoT的主体思想是:为了教会大语言模型如何做推理,我们先给出一些人工写好的推理示例,示例里要把一步步的具体推理步骤写清楚,而这些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思维链Prompting。图片来源:Google Brain Team: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最早系统性提出CoT做法的,是Google Brain团队,9位作者在论文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系统性阐述了CoT。人工写的详细推理过程,就是上图中蓝色文字部分。CoT是要让大语言模型明白,在推理过程中,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出错,而是要把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逐步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Google Brain的这篇论文发布于2022年1月,开始应用CoT后,一些改进技术很快跟上,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像数学推理的准确率瞬间提高。我们在上文分析过,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大语言模型吸收了大量世界知识,并且可以对全局信息进行集成、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需要使用时准确提取。但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拥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就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而决定有没有智慧的,是这个人能不能通过大量知识推理出准确结论。所以CoT是ChatGPT如此惊艳的重要基础,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CoT也具备涌现现象。使用CoT提示,提高了大模型处理数学问题、符号推理任务的能力,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使用CoT提示,还提高了大模型的常识推理能力,也出现了能力涌现现象。图片来源:Google Brain: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如今GPT-4已经在很多人类的考试中取得了高分,比如SAT、AP、GRE等等,甚至还通过了模拟律师考试,分数在应试者的前10%左右。图片来源:OpenAI:GPT-4 Technical Report一些能力涌现举例。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不过目前大模型在复杂推理方面仍然有局限性。无论是微软在论文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中,还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5位研究者的论文Limitations of Language Models in Arithmetic and Symbolic Induction,都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在解决问题时的规划能力偏弱。比如对于一个简单算术问题,7*4+8*8=?,GPT-4就给出了错误答案88。微软用了100个随机样本测试了这个任务,得到的准确率只有58%,但这其实是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解决的简单算术问题。如果把数字变大,到99-199 之间,准确率降至零。图片来源:Microsoft: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但如果我们提示大模型要规划好推理步骤,比如这个更难一点的任务:116 * 114 + 178 * 157 =?,我们这次同时写上提示推理步骤:“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考虑如何解决这个表达式,写下所有中间步骤,然后才得出最终解决方案。”于是准确率大幅提升,可以到90%-100%。这其实说明了,大模型自身缺乏提前规划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大模型很难去处理更加复杂的推理任务。总之,如何加强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是未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4、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我们在上文分析了大模型在哪些任务中出现了涌现现象,紧接着一个更具有短期价值的问题出现了——多大的模型规模会出现“涌现”现象?根据Google、Stanford、DeepMind的论文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验判断:68B是一个基础的参数(params)门槛(B代表单位billions,十亿),最好要超过100B。当然这与具体的任务和模型本身都有关联。在ICL(上下文学习)的情形下,需要最少参数就能出现涌现的任务是Addition/ subtraction(3 digit),也就是三位数的加/减法,只需要130亿参数;而像在Word in Context(WiC)benchmark(多义词判断,该任务是指给定两个文本片段和一个有多重含义的多义词,要求模型判定这个单词是否在两个句子中有相同的含义)这样的稍复杂任务中,则需要5400亿参数才能出现涌现。ICL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而在CoT(思维链)的情形下,需要最小参数的任务是using open-book knowledge for fact checking(事实核查),只需要71亿;而leveraging explanations in prompting(在提示中利用解释词)则需要2800亿参数才能涌现这个能力。CoT情形下,出现能力涌现所对应的模型规模。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所以综合来看,68B是一个最基础的门槛。而目前效果最好的大语言模型,其参数规模基本都超过了100B。例如OpenAI的GPT-3为175B,GPT-4的参数规模未公布;Google的LaMDA规模为137B,PaLM的规模为540B,DeepMind的Gogher规模最大,达到280B。当然,参数规模不是盲目地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训练。那么能不能把模型做小?我们知道,现在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非常高昂,无论是算力还是高质量的数据集本身都是稀缺资源,动辄百万美元的单次训练成本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都太贵了。但是如果模型太小,很多能力涌现不出来,又会变成“智障”,所有训练成本都白费。目前小模型的代表之一是DeepMind的Chinchilla,它的参数规模在70B,但在各项性能上,与280B的大模型Gopher相差不算太大。当然这里的“小”模型,只是相对于更大参数规模的模型而言,Chinchilla本身也还是属于大语言模型。Gopher也是DeepMind发布的大模型,由于模型规模太大,所以训练成本非常高昂。不过Google通过一项研究,预测出了最优模型其实应该小4倍,并且在多4倍的数据量上进行训练,才能更充分。于是DeepMind又训练了一个更小的、70B参数的模型Chinchilla,但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量上训练,最终证实了这个想法。不过在训练成本方面,Chinchilla虽然减少了参数规模,但增加了数据量,所以训练成本并没有降低,而是降低了推理成本,并且能够在更小硬件上实现应用。各个主流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与训练数据量对比,Chinchilla参数规模最小,但训练数据量最大。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Chinchilla也具备涌现能力。图片来源:Google、Stanford University、DeepMind:Emergent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如上图所示,可见Chinchilla在各种MMLU任务(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任务,其中有很多子任务)中,具备涌现能力。图片来源:DeepMind: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nguage Models在Google BIG-bench基准测试中,如上图所示(上图是用Chinchilla的测试得分除以Gopher,以体现Chinchilla比Gopher提升了多少),70B参数规模的Chinchilla,比起280B参数规模的Gopher,只有四项任务表现更差,其他在性能上都更优。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算力如何分配?我们在上文介绍“伸缩法则”时,提到过OpenAI在论文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得出结论,当我们独立增加参数规模、数据集规模和延长模型训练时间,大语言建模的性能就会提高。那么假设总算力是一定的,到底是应该多增加数据量、减少模型参数呢?还是两者同时增加,但减少训练时间呢?最终OpenAI选择了同时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但是采用早停策略(early stopping),来减少训练时长。OpenAI证明了,如果只单独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模型参数其中某一个,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增加两者。OpenAI的结论是优先增加模型参数,然后才是训练数据量。假设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的算力总预算增加了10倍,那么应该增加5.5倍的模型参数量,1.8倍的训练数据量,此时模型效果最佳。DeepMind在论文Training Compute-Optimal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与OpenAI不同的是,DeepMind认为训练数据量也很重要,不亚于模型参数。基于这个认知,DeepMind在设计Chinchilla模型时,在算力分配上选择了新配置:对标数据量300B、模型参数量280B的Gopher模型,Chinchilla选择增加4倍的训练数据量,但是将模型参数降低为Gopher的四分之一(70B)。从结果来看,无论是预训练指标,还是很多下游任务指标,Chinchilla效果都要优于规模更大的Gopher。另一个“小”模型的例子是Meta推出的LLaMA。LLaMA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因为LLaMA可以在配备M1芯片的苹果电脑,或者单个英伟达消费级GPU上运行,而像GPT这些大模型都需要多个数据中心级英伟达A100 GPU支持,并且LLaMA是开源的。如果LLaMA确实好用,那就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消费级硬件上运行这些工具了,这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Meta的论文LLaMA: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中,Meta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给定的算力预算下,最好的性能不是由最大的模型实现的,而是由在更多数据上训练的“小”模型实现的。Meta更进一步的是,把推理成本也纳入进来。Meta认为很多研究都忽略了推理所需的算力成本,而这一点在大语言模型最终应用时非常重要。所以尽管Hoffmann等人建议在200B tokens的数据量上训练10B参数规模的模型,但Meta发现7B参数模型的性能,在1T tokens数据量以上还能继续提升。所以Meta的目标是用尽量小的参数规模,拿更大的数据量来训练,以追求更低的推理成本。所以LLaMA最小的参数只有7B,最大的也只有65B,相比于GPT-3 175B确实是“小”模型。那么LLaMA虽然有更小的参数规模,但效果如何?也具备涌现能力吗?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图片来源:Meta: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上图是Meta在论文中,主要列出的针对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任务成绩,可见LLaMA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在不少基准测试中优于GPT-3,这证明了更小的参数规模,也能产生涌现能力。以上这些研究都很有意义,我们可以猜想,GPT-3的175B参数,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因为以GPT的训练数据量来说,其实不需要这么大的参数量。那从另一个角度,在不降低模型效果的前提下,其实可以把模型做小,先增加训练数据量、降低模型参数量,把这个量级的参数充分训练,然后再继续往更大的规模推。一个太大的模型规模,会在应用的时候,导致推理速度变慢、推理成本急剧上升,一个更精炼的“小”模型,在应用端更有前途,例如Meta的LLaMA。涌现与参数规模、训练数据量可能有一个不同的映射关系,但具体是什么,现在仍然未知。这一点还有待学界研究。ChatGPT的出现,代表着人工智能突破了掌握并运用常识的能力,涌现现象的出现,使得大语言模型正在往“真正的人工智能”方向大踏步迭代。微软在GPT-4论文中写道:我们对GPT-4的研究完全是基于现象学的,我们关注的是GPT-4能够做到这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如何变得如此智能的。它是如何推理、规划和创造内容的?为什么当它本质上只是由简单的算法组件——梯度下降和Transformer,以及庞大的数据组合而成时,会表现出如此通用和灵活的智能?这些问题是大语言模型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部分,挑战了我们对学习和认知的理解,关键方向就是对大语言模型涌现现象的持续研究。阐明GPT-4等AI系统的本质和机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在今天已经突然变得重要和紧迫。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力保护自己。当下,我们虽然还处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但ChatGPT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有传闻说GPT-5的部分代码,已经是由GPT-4来自动生成的了。我们是否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下来,先思考一下如何制定针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律?并确保这些定律能够被100%执行,因为涌现仍然是黑箱,我们对能力涌现的机制与方向还所知甚少。目前有少量研究探寻了涌现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但只是一些初步探索,限于本文篇幅,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这些研究。一些猜想包括:涌现可能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因为我们对任务的评价指标不够平滑;很多任务是由多步骤构成,随着模型规模变大,如果每个步骤都更准确了一点点,最终的整体正确率会大幅提升,就会体现成“涌现”现象。在本文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一个题外话。我最初看到论文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的时候,被它的首页吓到了,然后是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在作者署名那里,密密麻麻地列举了来自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他们在2022年密切合作,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前沿领域探索。纵观最近1-2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几乎没有仅仅2-3位作者署名的,都是5-6位或者10多位作者的联合署名,比如微软关于GPT-4的论文就有14位作者署名、Google关于超大模型PaLM的论文有67位作者。如今在诸多前沿领域,比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航天科学、核聚变等等,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多学科交汇,人类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一两个天才,越来越是密切的组织与合作的结果。Beyond The Imitation Game: Quantify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anguage Models论文首页,密密麻麻地列举了132个机构的442位作者,感谢这些在人类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的人们。","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48,"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8,"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24465739962380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