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鼓励汽车消费、支持住房消费。在《措施》中提到深圳要加快建设“超充之城”:到2024年底累计建成充电桩45万个、超级快充站175座、V2G示范站85座、综合能源补给站30座。
不止深圳,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布的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已经超过20条。
为何超充迎来了大爆发呢?
有业内人士透露,“无论是近期深圳等多地密集出台配合中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性配套文件和政策措施,还是下半年国内各地充电与储能系统,虚拟电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超速发展,都可以视为相关产业链政策在平衡区域经济层面的加速推进!展望未来,若按照这个趋势推进,国内储能体系与充电网络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必将加速转型,全面各地关于新能源‘超充之城’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原因不难推测。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减少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政府支持充电设施建设以促进其发展和普及。此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可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充电服务水平也有助于增加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推动市场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这些充电运营环节的上市公司或将迎来利好:
具体的运营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特来电、云快充、小桔充电、星星充电、依威能源、能链智电为代表的专业化运营企业;
第二类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第三类是以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上汽为代表的整车企业。
总之,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充电桩市场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充电桩领域的上市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并获得市场份额的扩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