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狼头哥1
2023-08-30
药物研发行业需要长期的耐心和资金投入,但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提升,该行业的前景广阔$海银控股(HYW)$
//@海银控股:

目录

1.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2.宏观视角:7月财政数据点评:收支增速边际改善

3.地产视角:近期房地产收并购特征及趋势如何?

4.投资市场:退市格局迎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深化

5.行业聚焦:药物研发步入快车道,中国速度助力医药创新

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A股】A股集体下跌

 上证综指:3082.24点(↓2.58%)

 深证成指:10256.19点(↓3.65%)

 创业板指:2064.57点(↓3.84%)

【港股】港股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18212.17点(↓0.62%)

 恒生国企指数:6267.95点(↓0.39%)

 恒生红筹指数:3542.33点(↓1.72%)

【美股】美股涨跌互现

 道琼斯工业指数: 34099.42点(↓1.09%)

 纳斯达克指数:13463.97点(↑1.10%)

 标普500指数:4376.31点(↑0.14%)

【欧股】欧股涨跌互现

 欧洲50指数:3924.37点(↑0.46%)

 英国富时100指数: 7333.63点(↑0.32%)

 法国CAC40指数:7214.46点(↑0.32%)

 德国DAX指数:15621.49点(↓0.35%)

【债券】银行间资金利率涨跌互现

 10年期国债收益率:2.5584%(↓0.45%)

 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1.5791%(↓15.22%)

 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1.7819%(↓6.04%)

 银行间14天质押式回购利率:1.9827% (↑5.55%)

【外汇】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美元指数:103.99(↑0.55%)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人民币7.19(↓0.26%)、1欧元/人民币7.89(↓0.36%)、100日元/人民币5.03(↑0.83%)

备注:上述所有数据来自Wind,统计周期:2023/8/17-2023/8/24

1

宏观视角

7月财政数据点评:收支增速边际改善

8月21日,财政部公布1-7月财政数据: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万亿,同比增长1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6万亿,同比增长3.3%。

一、 经济边际改善,财政收入进度快于同期

2023年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5%,在全年的预算进度约为64.1%,仍高于2022年、2020年同期水平。如果剔除留抵退税的影响,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收窄,反映经济还在慢慢复苏,但是内生动力有待提升。究其原因或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6月经济边际改善,滞后带动7月财政收入回补;另一方面,考虑到增值税、土地房地产相关税6月低于季节性,7月的改善也不排除是部分税款错期入库的缘故。

具体来看,消费税增速持续回升。从单月情况看,7月税收收入增速达到4.5%。如果剔除留抵退税的影响,今年7月税收收入增速-3.8%,相比6月增速-9%降幅有所收窄,主要受增值税的带动。分税种看,近两个月消费税收入增速持续回升。此外,企业所得税收入降幅有所收窄。证券印花税增速回落。1-7月印花税2679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280亿元,同比增速-30.7%,且7月单月同比增速同为-30.7%。

图1:2015-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

数据来源:Wind

二、支出进度较为平稳,保民生仍为支出重点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623亿元,同比增长3.3%,在全年的预算进度约为55.1%,与2021年以来的同期水平大体相当。从单月看,今年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0.8%,相比6月的-2.5%降幅有所收窄。收窄主要受基数原因影响,去年6月基建支出高于季节性,去年7月基建支出恢复季节性水平;相应地,今年6月财政支出同比降幅扩大,7月同比降幅收窄。

从投向结构上看,狭义支出以保民生为主。7月基建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整体保持弱势,但用于农林水事务的财政支出增速加快,主要与极端天气前后加强农业基建有关。公共财政在民生领域的倾斜更多,民生支出三项支出(教育、社保和就业、卫生健康)增速加快,预算内资金仍以稳民生稳就业为主。结合收支两端来看,2023年的公共预算赤字为5.8万亿,1-7月公共财政实际赤字仅1.2万亿,占比约1/5,财政支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图2:2023年1-7月财政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三、增量政策配合下,财政收支边际改善在即

7月财政数据总体止住下滑态势,第一本账和第二本账均有改善。公共财政收入在消费、地产逐渐企稳,相关税收收入回升下有所好转,但企业、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并无明显改善。7月公共财政收入已完成预算的64%,略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高于2022年7月的60%。公共财政支出降幅收窄,并继续发力支持民生。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的55%,与2022、2021年基本持平。广义财政方面,7月政府性基金在低基数下降幅收窄,土地收入趋于好转,但在地产尚未回暖之前,可能并不意味着有大幅反弹的空间。

向后看,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或逐步落地,随着地产政策优化调整后楼市景气度提升,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或迎来拐点。而政府性支出将在专项债加力发行、2022年低基数的背景下扭转进一步下降趋势。

2

地产市场

近期房地产收并购特征及趋势如何?

中国房地产报发文称,期待调整优化政策尽快落地。政策发力点应围绕“保、松、降”三个字展开:“保”即保房企资金链、保交楼;“松”即放松一切制约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行政性千预政策;“降”即降低购房成本,包括降首付、降税费、降房价。

一、规模扩张驱动收并购热潮,融资端政策化解风险

从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收并购规模的数据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主要迎来了两轮收并购高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周期特征。其中,第一轮是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企业规模扩张驱动的收并购潮。行业收并购规模在2017年达到高位,并延续至2018、2019年。通过收并购快速扩充土储,成为当时房企保持规模增长和完成战略布局的重要途径。另一轮则是在2020年下半年“三道红线”提出后,在降负债、降杠杆的监管要求以及行业下行、企业自身流动性承压的背景下,基于资产出让、业务剥离的需要,带动行业收并购规模再次走高。

从政策层面来看,在目前行业深度调整期,为了纾困出险房企、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市场化收并购、为行业收并购提供融资政策支持。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持续、融资端管控收紧,企业流动性普遍承压、部分房企债务到期偿还压力较大、行业信用风险加速发酵。出险房企资产出让、业务剥离降负债的意愿增强。在此背景下,政策鼓励通过市场化收并购的方式缓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并提供政策引导。

图3:近期监管层对房地产行业收并购的支持及政策引导

数据来源:产品研究中心

二、优质资产标的变多加速行业整合,外资战略性加码

目前行业仍在加快出清、资产处置增多。除了以地产项目为核心的收并购标的外,一些流动性承压的房企为了求生不惜将核心或优质资产折价挂牌,还有不少企业同步在做资产优化或战略收缩。近年来地产相关多元业务板块的优质资产标的变多,大批物管、商办、文旅、仓储等多元化资产挂牌出让。如碧桂园服务、华润万象生活、融创服务、绿城服务、方圆生活服务、旭辉永升服务等多家物管企业均相继实施收并购。一方面,目前行业发展从增量逐步转向存量市场,物管业务基于轻资产、高毛利的特点,作为相对优质的资产更易出售。另一方面,收并购也带动了物管行业的加速整合。对于收购方而言,收购兼并仍是目前头部物企规模增长、增加在管面积的重要来源之一。

自2021年下半年起,外资基于自身的资金和业务优势,战略性加码内地投资,多渠道扩容自身的资产储备。从外资交易情况来看,收购标的无论是住宅开发项目还是投资性物业均位于一二线城市及周边热点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这些城市在面对周期性波动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资产变现和保值增值的保障性更高。由此可以看出,外资在内地的部署战略未变,依旧保持了稳健、安全的投资策略。标的选择上,相比住宅开发项目,在“重经营、重效益”的理念下,外资更聚焦在投资性物业的收并购上,包括写字楼、长租公寓、商业地产、产业园区、工业仓储与物流地产等。

图4:2022以来典型外资企业收并购案例

数据来源:CRIC

三、稳健将是市场中长期主基调

年初,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表示2023年仍将积极、审慎、高效推进收并购。对于收购方来说,重点还是聚焦在一二线城市或战略深耕区域项目的收并购上。且项目的股权债权关系、变现和盈利空间的高低都将成为是否能成交的关键因素。此外,虽然承债式收并购不纳入“三条红线”,但仍会增加收购方债务,行业收并购更倾向于轻资产业态。可以预计,行业下行压力下,收并购将带来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质房企紧抓机会窗口,制定战略规划,有利于增加优质资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不足,无论是国央企还是优质民企、金融机构,安全性仍是经营发展的首要考量。资产选择上将更趋稳健,变现能力是首要考量。同时,房地产行业借助收并购实现“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然过去。虽然在引导房地产风险“软着陆”目标下,收并购仍将是政策抓手之一。

3

投资市场

退市格局迎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深化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融资端看活跃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和全面注册制的不断完善是重要一环,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深化,有助于资本市场优质中长期资产供给、良性循环发展。

一、退市成效持续显现,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

继2022年A股以多达46家的退市企业数量和高达0.94%的退市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后,2023年在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下,退市成效持续显现。截至目前,已有44家公司确定退市,其中41家已退市并被摘牌。再考虑到目前还有部分公司股价在1元左右,未来可能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面值退市情形,2023年A股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再创新高。

图5:2023年A股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再创新高

数据来源:Wind

从退市原因看,2023年以来有2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20家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标准,并分别有1家触及规范类退市标准,4家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退市多元化特征越发明显。在20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中,触及年报“非标”标准的公司最多,达17家。不难看出,退市新规实施后所新增的“非标退市”情形,已经成为触发上市公司退市的重要指标。而导致这些公司触及“非标退市”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可持续经营能力出现较大问题。而20家触及交易类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均为“1元退市”,即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退市。2023年以来,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持续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基本面的好坏已逐渐成为决定公司是否应该退市的重要判断标准。而“1元退市”的规则设计可以帮助投资者提早做出投资判断,未来“1元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或将逐渐增加。

图6:2023年退市公司类型

数据来源:Wind

二、退市股炒作热情明显冷却,常态化退市理念进一步贯彻

2021年之后,随着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借壳上市降温至冰点。从完成借壳上市的企业数量看,截至目前,2021-2023年完成借壳上市的仅有5例,低于2020年的7例。从壳价值看,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从2016年的34.62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25.32亿元,平均壳价值则从27.43亿元持续下降至16.39亿元。壳公司的持续贬值也在较大程度上遏制了“炒壳”之风,使得ST/*ST公司的交易活跃度出现大幅下滑。

同时,退市常态化和壳价值持续贬值的双重作用使得以前热衷于炒退市股的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对退市股的炒作热情明显冷却。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情况为例,2023年退市股退市整理期内的平均跌幅为67.50%,较2022年高出7.73%;平均涨停次数为1.09次,较2022年下降5.46%;平均跌停次数为0.35次,较2022年下降173.48%。这意味着“应退尽退”的常态化退市理念正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图7:投资者对处于退市整理期内的退市股的炒作热情明显冷却

数据来源:Wind

三、常态化退市机制将助力形成资源配置新生态

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让市场实现高效的优胜劣汰更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劣质上市公司出清、建立退市常态化机制,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之一。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相应的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市场优胜劣汰功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速低质企业出清,促进A股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同时,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形成,促使上市公司也会越来越注重市值维护和脚踏实地合法经营,并聚焦主业,做好更长远的战略规划。在“该上则上”和“应退尽退”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将注重价值投资、专业投资和长期投资,市场也会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新生态,进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繁荣和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4

行业聚焦

药物研发步入快车道,中国速度助力医药创新

近日,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被公示,这意味着今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一、药物研发行业重要性凸显

药物研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健康产业,其主要任务是研制出能够治疗疾病的创新药物,以满足临床需求,保障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药物研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药物研发具有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特点。根据《2020年中国新药研发行业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I期临床药物最终获批概率仅有11.30%,即使进入III期临床成功率也只有53.40%,临床阶段整体费用占比高达70%。同时,药物的临床前研究阶段需要1-3.5年时间,临床研究阶段则需要5-7年不等的时间。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后,药物的审评审批需要1-3年时间。因此,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8-16年时间,一般用时都在10年以上。

图8:药物研发全流程

数据来源:产品研究中心

二、政策相继出台,利好创新药发展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布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多项政策,大量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与疗效需经过一致性评价的检验,仿制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拉开序幕。同时,国家多部门出台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推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简化临床试验批准程序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国内医药产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升级转型,鼓励更多具备临床价值的新药快速进入临床阶段。

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相继出台了以降低价格为主要导向的集中招标、药品零加价及差别定价的价格管理制度和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的暂行办法,对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价格进行全面调整。2023年7月4日,国家医保局就《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总的来说,续约规则框架保持稳定,新增变化边际向好。从今年的谈判续约规则征求意见稿来看,在整体政策框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于创新药续约的规则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支付政策环境更加友好,利好创新药在国内的销售放量。对于进入医保的创新药来说,远期的价格降价压力预期将得到明显缓解,在rNPV估值体系中,远期现金流折现将得到更好的估值环境。

图9:创新药相关支持政策与会议

数据来源:产品研究中心

三、我国新药研发投入保持增长,药物机制聚向热门赛道

我国医药研发行业起步较晚,研发投入规模相比国外较小,但随着国内创新药市场需求的提升、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药企研发实力的增强,我国新药的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全球研发投入在2020年首次超过2048亿美元,我国研发投入占比12.6%,根据后续研发投入趋势,2021-2025年将达到7.2%的复合增速,预计2025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或将升至2954亿美元,中国将达496亿美元。

图10:2016-2025年全球VS中国医药研发投入(亿美元)

数据来源:智慧药研

从研发规模来看,研发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正处在活跃的研发过程的药物(包括lisence-in)有3716个。其中包括临床前研究药物1929个,占51.9%;Ⅰ期临床药物896个,占24.1%;Ⅱ期临床药物529个,占14.2%;Ⅲ期临床药物283个,占7.6%;在审状态药物71个,占1.9%。将中国药物研发管线和美国药物研发管线进行对比,从管线规模上来看,中国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临床前研究的差距最大;从管线结构上看,与美国相比,中国药物研发管线临床前研究的占比相对较低,而Ⅰ期临床、Ⅲ期临床药物占比较高,说明中国药物研发更关注相对成熟的药物。

图11:中美企业药物研发管线规模对比(个)

数据来源:智慧药研

从作用机制集中度上来看,中国企业研发药物在作用机制上的集中度高于全球水平。最热门的30个作用机制所涵盖的药物数量占所有作用机制涵盖的药物数量的45.36%,而全球这一数值是35.93%,可见中国药物研发管线中在机制上存在向热门赛道集中的现状。

免责声明:

来源:产品研究中心

免责条款:本报告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该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海银控股(HYW)$ $纳斯达克(.IXIC)$ $道琼斯(.DJI)$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