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财报解读:小鹏汽车终于吃上了止痛药

电动星球News
2023-08-21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思为

责编:凤梨

昨晚,小鹏汽车正式发布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

与业界预期相符,小鹏 Q2 财报的几项关键数据依旧算不上好看:

营收 50.6 亿元,同比下降 31.9%,总体毛利率 -3.9%,汽车毛利率 -8.6%,净亏损 28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 27 亿元。

业绩表现同样体现在销量走势上。今年二季度,小鹏累计交付新车 23205 辆,同比下跌 32.6%,环比增长 27%。

小鹏的“阵痛期”还未过去——至少在 Q2 是这样的。

但就整体数据而言,不难看出,小鹏汽车走向复苏态势

与 Q1 相比,小鹏在 Q2 的交付数量、营收数据都有所提升,现金储备与研发投入基本持平,小鹏的销售形势开始转好,且有足够的现金支撑。

二季度末,小鹏迎来了它的“止痛药”——小鹏 G6

在 Q2 财报会议上,何小鹏再次充分肯定了 G6 的表现,并表示 G6 带来了销量增长的巨大动能。

或许是大家对小鹏的 Q2 业绩早已有预期,又或许是小鹏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当天的剧透:“接下来一小段时间,还有大料!!!”,三个感叹号传达的信心,让大家对财报会议的期待转向到小鹏后续产品规划上。

从 Q3 销量及营收指引来看,小鹏汽车对 Q3 业务增长有十足信心:预计 Q3 交付车辆 3.9 万辆至 4.1 万辆,预计营收为 85 亿元至 90 亿元。

从过去两个季度的财报数据上看,2023 年下半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关键时间节点。而此次 Q2 财报会议无异于一次“抛砖引玉”,第四季度甚至 2023 年后的规划才是当晚财报会议的焦点。

那么,面对已经到来的 2023 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如何彻底扭转下坠势头?又会在何时走出低谷,迎来收获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赢在未来”的二季度

就小鹏汽车而言,二季度的记忆焦点当属是小鹏 G6 在六月底上市时的市场高热度。

但在 G6 上市前,大家对小鹏汽车当时的市场处境仍是担忧情绪居多。究其原因,还是小鹏这段时间的销量问题。

数据显示,2023 年 4 至 6 月,小鹏汽车的新车交付量分别为 7079、7506、8620 辆。

乍一看,小鹏每月的交付数都在稳步上涨,在 Q2 小鹏的交付量从 Q1 的 1.82 万辆上升至 2.32 万辆。但与小鹏 2022 年 Q2 的 3.44 万辆相比,仍算处于低位水平。

这体现在财报上,就是汽车收入的下滑与回温。2023 年 Q2,小鹏汽车销售收入为 44.2 亿元,同比下降 36.2%,环比上升 25.9%

在新能源汽车总体市场,小鹏的交付榜位置下滑,零跑、哪咤等品牌赶上,理想进一步拉开差距,小鹏的处境更显尴尬。

当友商已经进入搏斗状态时,小鹏还在找回原来的成绩。这也是自 2022 年 10 月份以来,越来越多舆论称小鹏汽车进入“寒冬期”的原因。

但无论是小鹏汽车,还是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都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2023 年上半年的沉寂,更像是在蛰伏。用何小鹏在财报会议上的话来说,这段时间在“练好内功”

所以这次财报会议后,我们更想和大家聊的是,小鹏在二季度的“厚积薄发”

不修“内功”,难成大器。

回溯 4-6 月,扶摇架构北京城区 NGP 的推出都引起过广泛讨论,但若论这些新技术的落地,都不在 Q2。

基于小鹏  SEPA 2.0 扶摇技术架构打造的首款战略车型 G6 也是到 6 月末才上市,普通用户想要最快拿到 G6 至少要等到 7 月份;北京城市 NGP 在 6 月份仅开放给部分公测用户,7 月 6 日,该功能才随着 Xmart OS 4.3.0 版本向 G9、P7i 的 Max 版用户推送。

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小鹏,像是在积淀“内力”,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展现。

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人要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引导才能的发挥,才能命中目标。

在智能化上的“执着”,是小鹏与竞品车型拉开实力差距的重要因素。

2022 年,小鹏共投入 52.1 亿元进行研发,何小鹏称 2023 年之后的五年,将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超 60 亿元。

在坚持全栈自研的原则之下,2023 年 Q1,小鹏共投资 12.3 亿元进行研发,这一数字在 Q2 升至 13.7 亿元

长期坚持自研为小鹏在 Q2 带来了扶摇架构和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弩与箭已备好,接下来就是要射中“靶心”。

2023 年 6 月 29 日,基于“扶摇”架构的平台化降本路线与规模优先的定价策略,再加上 G6 在智能化、充电速率等性能上的优势,G6 在上市后获得强烈的市场反响。

G6 上市前,便获得 3.5 万台的预售订单;上市后,何小鹏称“G6 已经成为 20-30 万价位具有统治力的车型”,带有 XNGP 功能的 Max 版本订单占比超 70%,远超小鹏团队的预期。

要练好内功,不仅要提升实力,还要协调好身体各项机能确保正常发挥。

自 2022 年以来,小鹏汽车组织架构就进行了多轮调整,多个部门负责人变动。

该组织调整工作在 4 月份完成,打通公司各条业务线的沟通渠道,提升协作效率,这体现在销量的就是实现连续 7 个月的环比增长。

而王凤英的加入,也让何小鹏得以更加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前者则负责与产供销有关的工作。

有此前提,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短期内的财务表现——Q1 与 Q2 财报数据的乏力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小鹏汽车而言,内部组织架构的变革与发展,必定要付出一些代价,这是要赢得长期竞争的必经之路

“内功”练好、身体机能改造完,小鹏一改二季度沉默,依靠 Q2 发布的扶摇架构与城市 NGP 的技术背景,小鹏扔下了第一颗“炸弹”——小鹏 G6。

拐点之后

在 Q1 财报会议上,何小鹏将 G6 定义为小鹏“战略和组织调整后的第一个销量拐点。”

事实证明,何小鹏的判断没有错。

G6 车型不仅给小鹏带来了销量的拐点,还让 800V 成为部分消费者心中判断新车产品力的重要指标。

但 G6 的收获仍具有“阶段性”,小鹏汽车接下来还要解决产能问题。因为市场很多案例可以说明,产品力再强,倘若产能跟不上,订单流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财报会议上,何小鹏承认,当前 G6 产能提升最主要的问题,是前期自动化相关的零部件前期准备不足。Max 版本的热销超出了小鹏的预料。

产能的提升需要时间,到 9 月份,G6 的交付量会随着产能的提升上升到单月 1.5 万辆,Q4 G6 的单月交付有望过万,总体交付单月过 2 万。

借着 G6 的东风,小鹏对 2023 年下半年,甚至对未来两年,进行了产品矩阵优化、智能驾驶技术提升的规划。

在车型方面,除明确 G3i 在 Q3 仍会有一些生产计划外,P7i 和 X9 都有新消息透出。

1. P7i 全系车型将在下半年上市

何小鹏表示,“我们相信,下半年 P7i 全系车型的上市,能让我们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价格是促销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 4 月份以来,就传有小鹏要推出磷酸铁锂版本 P7i 的讨论。据悉,新版车型将配备 72.57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包,进一步拉低售价。

目前,P7i 的售价在 24.99-33.99万元之间,均搭载 86.2kWh 的三元锂电池。若真要推出磷酸铁锂版本,P7i 的价格能够下探到 21 万元左右吗?

2.X9 四季度亮相并交付

小鹏首款 MPV 车型 X9 的上市计划不变——2023 年 Q4 偏后期上市并交付,2024 开启大规模交付。

关于 X9,何小鹏透露了两点信息:基于扶摇架构打造,与 G6 共享体系逻辑;车内空间巨大,小鹏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同级别最大的车。

按照小鹏的说法,X9 的上市时间或许在 11 月底或 12 月

尽管目前不清楚定价,但这个时间下,X9 和理想 MEGA 逃不了一次较量。

同样是纯电 MPV、同样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同期上市,MEGA 与 X9 也许将迎来一场正面交锋。

作为最为突出的标签,在智能化上,小鹏始终想要成为“AI 定义汽车”这一浪潮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受益者。

想要支撑这一野心、支撑技术的不断能提升,从管理层面上,小鹏将建立公司级的智能化研发、规划和运营团队,统一规划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多个智能创新技术的演进。

如前文所述,经过组织架构调整后,何小鹏将专注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将“后背”交给王凤英等人,何小鹏将亲自带领智能化团队进行研发。

在小鹏的智能化技术团队中,扔掉高精地图这一“拐棍”的无图 XNGP 研究相信是其近期重点。

目前,小鹏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佛山 5 个城市开通城市 NGP,年底这一数据将上升到 50。配合销售范围扩大到二线和低线城市,这个数字还要再提升。

无图的优势在于无需花费大量时间与成本购买高精地图并进行维护、节省政策批准的时间与风险成本,而无图的高感知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为自动驾驶带来更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在此优势下,城市 NGP 的推广能够更为顺畅。

无图是高精地图技术的下一阶段,在此之前,业内在无图做得较为出色的是特斯拉,这一技术也被认为更接近自动驾驶,但特斯拉该技术还未能进入国内市场。

无疑,小鹏的智能化技术得到了市场的肯定,G6 的热销和大众集团的入股都在佐证这一点。

在 G6 这一“拐点”后,小鹏的危机还未完全消失。理想入场纯电市场、蔚来推出更低定位的品牌阿尔卑斯、华为智选车业务的不断拓展……纯电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小鹏刚扭转下坠势头,拐点过后,更需奋力向上,产品矩阵的丰富、继续深耕智能驾驶领域是小鹏保持优势的有利条件。

15 万级的自动驾驶车型

在昨晚的财报会议上,最为亮眼的信息当属何小鹏那句“我们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 15 万级别,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15 万、全自动驾驶

两个关键词结合在一起,舆论场的讨论度步步加高,情绪大多是期待、兴奋。

即便是何小鹏本人,也在两年前提出过“成本原因,没有车企能够在 15 万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车型”的观点。

观点的转变与小鹏对技术创新与全流程降本离不开关系。

15 万级别的产品注定是走量产品,这也是小鹏的扶摇架构优势发挥的有利空间:降本、智能、高效

目前,小鹏在售车型均各自为阵。G3、P5 基于 David 平台开发,P7、G9 基于 Edward 平台、G6 基于扶摇架构开发,车型之间缺乏协同效应,不利于技术复用降低成本。

SEPA 2.0 扶摇架构是小鹏汽车历时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 100 亿元的成果,未来小鹏多款车型都会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打造。

在扶摇架构下,座舱软件适配成本可降低 85%,语音综合研发周期可缩短 50%,语音对话服务成本可降低 50%,在车型适配成本降低 70%,XNGP 综合研发效率可提升 30%,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 20%。

结合扶摇架构,再配上在运营等方面的降本,到 2024 年年底,小鹏的整体成本将下降 25%

一句话概括,就是扶摇架构能够帮助小鹏降本增效。

在技术加持的底气下,2024 年,小鹏将通过技术创新使 XNGP 的 BOM 成本降低50%智能驾驶硬件全系标配,并探索软件订阅的灵活付费方式。

但在小鹏面前的并非一条平坦大道。

15 万级别是许多新能源车企的主打市场,也是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卷生卷死”的领域,小鹏将面临较大压力。

无论如何,如果小鹏真能在 15 万级别的车型上搭配全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就能够让更多的人真切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切实落实“技术平权”

结尾

小鹏在财报会议上透露出的信息已经超过了财报本身的关注度,让 Q2 财报会更像是一场“吹风会”。

向投资者、消费者透露小鹏接下来的重磅技术与产品,稳定市场信心。

但小鹏现状我们也不能忽略,即便有着 G6 的加持,小鹏汽车也需要到 2023 年 Q4,毛利率才能变成正值,到 2025 年,实现收支平衡

从 7、8 月的销量情况,以及昨晚的财报信息来看,毫无疑问,小鹏汽车已经吃到了止痛药

接下来就看,无图 XNGP 什么时候能正式上线带动城市 NGP 进入更多的城市、15 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车型会在什么时候面世……

对于小鹏汽车的下一次出招,我们有太多的好奇。

(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