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股审核放缓!科创板募资破千亿,港、美IPO又熄火?

格隆汇新股
2023-07-31

7月收官,今天小编带来A股、港股、中概股IPO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1. A股IPO

2023年以来,A股共有210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约2477.82亿元

参与IPO的中介机构包括47家券商、26家会计师事务所、50家律师事务所,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民生证券保荐的项目量排名前三,分别成功保荐了24家、21家、13家。

按地区划分,北京、深圳的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均拔得头筹

从募资板块分布来看,2023年1-7月,科创板是当之无愧的“吸金地”募资额已累计破千亿(1044.06亿元),占A股总募资额的比例高达42%。今年前十大IPO中,科创板新股占据六席。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随着5G技术、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驱动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一度形成全球“缺芯潮”,使得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孕育出一批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

今年以来,半导体领域有不少企业成功IPO,募资额最大的两家新股便是来自于此,此外还包括中船特气、南芯科技、颀中科技、中科飞测、裕太微、晶升股份、华海诚科等企业。

就在7月25日,芯片“巨无霸”华虹公司也完成了申购,预计1-2周内将会于科创板上市交易,其为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也是科创板史上第三大IPO,募资总额约212亿元。详情见《A股迎今年最大IPO!晶圆“老二”华虹公司上市在即,能吃肉吗?》。

就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而言,7月份上市的锦波生物让人眼前一亮,其来自北交所,聚焦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

这家公司不仅被认为是A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也是山西省今年首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北交所“最贵”新股,发行价高达49元,市盈率超30倍。

要知道,北交所近期出现多宗调整新股发行底价的案例,在此背景下锦波生物以高价发行,且上市涨幅还不小,的确引人关注。

北交所方面,7月共有6家新股上市,仅有一家破发。值得一提的是,除锦波生物外,聚焦金属复合材料的天力复合也有不错的表现,首日涨超90%。

此外,7月共有7家新股于上市首日破发,其中2家跌幅较大,分别位列今年以来首日跌幅榜第三、第六。

截至7月31日收盘,今年的新股中已有74家累计跌破发行价,其中4家跌超50%。

累计涨幅最大的依然是3月份上市的四川黄金,目前较发行价上涨约368%。此外,百利天恒、巨能股份、中科飞测均涨超200%。

再来看拟上市企业情况,7月末高层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市场猜测IPO节奏或将放缓。

事实上,7月以来A股IPO审核速度已经出现放缓迹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207次上会,平均每月审核34.5家,而7月仅有25家企业上会,注册生效、拿批文企业数量也有所放缓,分别为29家、31家。

另外,今年已有138家IPO公司主动撤单,其中创业板依然是重灾区,高达55家,而科创板有37家企业撤单,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40家)。

大量的撤单现象与个别企业准备不够充分、经营情况欠佳、审核愈发严格等因素有关,折射出全面注册制下IPO发审新常态

不过,尽管撤单现象增多,但IPO仍保持常态化发行的趋势并未改变。截至2023年7月28日,A股仍有899家IPO排队企业,其中创业板排队企业最多。

当前A股市场整体较为低迷,下半年随着库存去化和政策发力逐步改善,A股预计盈利增速将有所修复,如此一来,A股将吸引更多活跃资金回流,有望开启做多窗口,新股市场也将更加活跃。

 2. 港股IPO

据统计,2023年1-7月,港股共有37家新股上市,筹得206.26亿港元,仍仅有珍酒李渡一家新股募资额超过50亿港元。

其中,7月11日上市的科伦博泰生物-B以13.60亿港元冲进前十大募资额榜,是近两年来港股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IPO项目。

7月份港股共有6家新股上市,上市首日无一破发,不过截至7月31日收盘其中3家累计跌破发行价。

其中,7月13日上市的巨星传奇首日涨超20%,上市6个交易日股价一度实现翻倍,目前仍涨超60%。

而跌幅榜还是那些老面孔。

从累计涨跌幅来看,中天湖南集团落差最大,曾一度涨超170%,如今从涨幅榜第一到跌幅榜第一,股价已跌至0.33港元。

累计涨幅最亮眼的是力盟科技,目前较发行价涨超600%,其为一家跨境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

值得一提的是,6月下旬港股IPO企业密集递表,似有加速迹象,但目前来看,离整体回暖还有一定的距离。

小编曾在《失去的恒指,看不懂的港股IPO!》一文中提到,下半年的港股IPO市场或许可以期待此前推出的为特专科技公司新设的上市制度(18C),将会吸引多少企业赴港上市。

另一个影响IPO的重要因素恰恰是港股市场本身。目前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疲软、估值低迷对那些未上市企业来说,缺乏吸引力。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副主席兼大中华区总裁李镇国表示,如果恒指能稳定在20000点水平,IPO额达到10亿美元或以上的大型新股才容易顺利上市。

他认为,港股受到多重不明朗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利率见顶、中美关系有缓和迹象以及期待内地推出刺激经济措施,下半年投资情绪有望改善。

尽管目前港股估值较低,部分企业仍愿意推出上市,尤其是以较低估值上市的企业。而对于科技和医疗股等对估值较为敏感的行业,或者上市前融资定价较高的公司,则会等待估值修复后才会推出。

3. 海外IPO

7月份,美股IPO市场出现一丝回暖迹象。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通过传统IPO方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仅筹资91亿美元,远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7月19日,由LVMH控股的美妆科技公司Oddity Tech上市首日大涨约35%,该公司IPO定价高于预期(35美元/股),这也算是给沉寂已久的美股IPO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此外,英伟达正在就成为ARM IPO的锚定投资者进行谈判,或瞄准下半年IPO。

中概股方面,在今年前四个月经历一波冲刺之后,二季度明显降温,目前已经连续三个月未有中概股上市。

不过,近期境外上市备案有所提速。目前已有10家企业获得境外IPO备案函(5月通过2家、7月通过8家),其中9家拟赴港上市、1家拟赴美上市。

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其五项监管适用指引,已于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无论是境外直接或间接发行上市,还是“大红筹”或“小红筹”,中企境外上市正式进入备案制时代。

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赴海外发行GDR的热情仍然不减,据统计今年已有6家企业成功发行GDR。

瑞交所成为热门上市地,自2022年7月28日,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以来,已有15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GDR在瑞交所上市,募资总额逾50亿美元

7月18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GDR相关规则,明确境外发行上市GDR应当符合的条件,明确GDR对应新增基础股票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核安排,加强全过程信息披露监管。

事实上,虽然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加严格的审核安排,延缓了GDR的上市节奏,但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GDR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