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投资。”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我开通了喜马拉雅,以前文章的音频,我会补录,搜索villike就行。
开始正文前,如果您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去看一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
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这几天,我把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做了调整,你们可以去试一试新的菜单。
另外,我根据后台读者们回复比较多的内容,把关键词自动回复做了很多优化,你们可以尽情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感兴趣的内容,说不定有惊喜。
例如公司名称、交易、选股标准、7年20倍、估值、一封信、小白、实盘、书单、阅读、管理、冯柳等。
本文是我对《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这本书,阅读感受的第七篇,在上一篇:投资高手的盛宴(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阅读),我提到:
“前几年,我看过邱国鹭先生的书《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国内极少数让我觉得,可以做到化繁为简的投资人之一。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邱国鹭的“独门秘籍”的话,这本书,则是六大高手的“华山论剑”。
邱国鹭先生2015年从南方基金辞职,创立私募基金平台高毅资产,先后招募进另外5位高手,这5位背景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过往业绩优秀。
很明显,靠一本书,是很难将六大高手的方方面面讲到的,毕竟他们的体系,各有特点,而且不乏略显冲突之处。
所以,如果读者投资阅历不多、独立思考不够,这本书会有让读者“不知所云”的风险,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这是本好书的事实,事实上,如果你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投资体系,以及自己对于投资的思考,与高手思想过招,绝对是可以让你“功力大增”的幸运。
另外,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对于冯柳这位“民间股神”的了解。
这次,借这本书中他的几篇系统文章,我开始逐步理解冯柳的看法,并讲讲我的理解,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识别、学习和反思自我的过程。”
从第四篇开始,接下来的几篇,应该是读者们比较喜欢的内容,我会集中讲一讲,我对于冯柳这位“民间股神”观点的理解,以及我的看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能有多大收获,和自己的投资体系成熟度有关,读者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必强求。
(声明:如果通过上面链接购买,我会用一点佣金,但不多,这是读者的知情权。)
以下是我的阅读感受分享,蓝色字体部分为原文摘录。
小时候学小提琴,老师告诉我不要把耳朵贴音箱太近,那样自己觉得拉得挺好听,但别人未必觉得。……任何一家企业每天都有现实层面的信息变化,如果所有的信息都要处理的话,基本面投资没法做。我们肯定要有自己的维度和框架去过滤杂音,这样价值投资才不会无所适从。
如果你贴得离公司太近,你很难了解到公司的真正投资价值。
这是第一点感受,我们需要适度抽离,不要太陷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二点,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模型。
换句话说,我们要思考,我们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然后把公司往自己的这个方法论里面套,用已经建立好的一些标准,去判断这是不是我们要找的公司。
当然,这个方法论一定不是完美的,甚至有可能是局部错误的。
但是,只要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现全面错误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在你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从你开始,到你神志不清,都可以算),你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修正自己的模型和方法论。
这也是投资积累重要的原因,因为所有的这些,都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
我们虽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能力圈从而达到半内行程度,却很难成为最接近真相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在诗外寻找优势,在心智能力上锻炼自己。成熟心智就是敬畏市场,承认自己的渺小,而估值不符合这种精神,它更多是由内而外地划定而非由外及内地聆听。
对这一段的看法,我前面从各个角度已经讲过了,之所以还摘录下来,是因为,我想让读者们更进一步,了解我所说的冯柳体系的“分裂”特点。
更为准确的描述,是冯柳的体系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他一会儿,一本正经地跟你讲价值投资,一会儿,冷不丁地把一些非价值投资的思想,代入进来,而且很多时候,是以很隐蔽的方式代入进来。
比如这段摘录,一直到讲估值之前,他都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但到了估值,他话锋一转,从根本上否定了估值的效用,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否定,居然是从价值投资理论中推导出来的。
很明显,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是“变轨”的。
如前文所说,估值是脱离市场的,我并没有认为自己比市场更聪明,但是我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既然是我自己的钱,那就要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否则我就不玩这个游戏。
就像赌博一样,庄家设立规则,很明显有优势,但我完全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我要押注、押多大注。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就会一直等待,我对押注有自己的标准和看法,并不能说,我是不敬畏市场的。
内行的机会是最多、最大的,只要能看清事实,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参与市场,可以低买,亦可高买,所以扩大能力圈让自己成为更多领域的内行是投资最关键之处。
到了这一段,冯柳又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近乎纯正的价值投资者:
强调能力圈和扩大能力圈,并且将其称为“投资最关键之处”。
我也只能很分裂地跟着他的思路回来。
我是认可他说的这一段的,我们要不断研究新的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充满乐趣的,因为我每一次都有成长。
虽然我不想说市场永远正确这样的话,但即便它是错的,你也该假认它正确。不和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去争执对抗是我过去读史时的体会,对错是由强者来裁定的,其他人只应去观察决定强弱的因素和其改变的契机,否则就是幼稚和迂腐。
这一段说得也很精彩,看起来似乎无可辩驳,“不和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去争执对抗”,很容易让人直觉感觉就是对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去得罪自己的老板。
但问题是,如果你根本就没有老板呢?
市场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可是他没办法强制让你做什么,你有选择不做的权力,以及按照自己想法做的权力,这一点我在前面反复提过,就不展开了。
要有超额回报肯定要逆向投资。
我们回过头去看那些历史上很优秀的公司,在不做交易的情况下,长期持有的复合回报率也就是年化20多个点,这还是在它们没有被证明优秀的时候参与并长期投资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要挣超过这个回报的钱是很难的,因为你不可能全部投资都选择到了这些优质公司。
所以选择好公司是一方面,非常便宜地买同样重要。
另外,我们要看透一家公司3年以上都比较难,但市场一年估值的波动足以抵消三年的业绩发展,也就是说,除非你有长达5到10年的洞察,否则都不能奢谈不理会市场只看企业。
历史数据告诉我们一个赤裸裸的事实:
哪怕你选到的是中国最优秀的公司们,你的年化收益率,也就是20%左右,而且正如摘录所说,你选的公司全属于优秀公司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所以,买的便宜也很重要,比起业绩的提升这样的“重资产”行为来说,估值的提升,更像是一种“轻资产”的表现,因为估值变起来,几个月就可能有天壤之别。
如果你以很低的价格,买了一家优秀的公司,几年以后,可能就同时享受了经营的提升,以及估值的提升双重效果,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戴维斯双击”。
摘录中这句话很有名,“除非你有长达5到10年的洞察,否则都不能奢谈不理会市场只看企业”,这里面的“市场”,如果换成“价格”,会更准确。
很多人知道这句话,但不知道原因,也就是前面这句“一年估值的波动,足以抵消三年的业绩发展”,再加上“我们要看透一家公司3年以上都比较难”,冯柳其实是在告诉大家:
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认为企业好就够了,先不说你能不能看准企业3年的发展,就算能,三年后的估值,也可能把三年的企业增长给抹平,所以,买得便宜也很重要。
我看股票时经常会看它们历史高点时的研究报告,很多时候会惊出一身汗,因为觉得很有道理,逻辑无懈可击,也就是说当时如果我看了这个分析很可能会被打动,即便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它的结局,再代入进去依旧会被打动,所以很多东西是远超我们的认知能力的。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变化的方式往往也会超出我们的预料,如果我们只是寄希望于更聪明的论证,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一点我很有感触,我在深入研究一家公司的时候,会把这家公司至少10年以上的年报,从过去到现在看一遍。
看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回到当初那个时点,看到这样一份年报,我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很不幸的是,如果只看当年的数据,得出的预判的准确性,跟丢飞镖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但是,看这些公司的年报,也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我的看法:
经营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企业的年景也有好有坏,但是,只要公司的竞争优势没有受到明显的损害,公司的经营迟早会回到正轨上去,而且优秀公司的回归,往往在1-2年内就会完成。
投资这些年,我越来越感受到“发掘”的难度,也越来越感受到“事实”的力量,这一点体会很关键,展开给读者们分享一下。
“发掘”,指的是找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而且很可能会驱动公司变得更好的因素,尤其是在一家ROE过去表现平平的公司。
“事实”,指的是一家公司过去的表现如何,过去表现好,未来表现不一定好,这是真的,但是,过去好、将来也好的概率,要远远大于过去不好、将来好的概率。
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感觉:
我仅仅是用标准筛选出几家公司,然后从中挑选一些我认为有信心的公司,最后等到一个极度保守的价格而已。
但转念一想,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看起来“没出息”的方式,反而让投资的胜率更高了。
因为,在这种方法里,我其实有三重保险:
标准筛选出优秀的公司,用竞争优势及可持续性,找到一些可能会继续优秀的公司,用极低的价格,确保自己哪怕错了,也不会有大额的亏损。
我们下一篇见。
我对读者唯一的请求: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