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琉
汹涌的AI浪潮,正在卷入社交平台。
本人未曾开口,却轻而易举地“占据”华语乐坛半壁江山。近日,“AI出来后第一个失业的是孙燕姿”的话题也被推上微博热搜榜。近期在各大视频平台上,“冷门歌手孙燕姿”靠着各种各样的AI“分身”翻唱不同曲风的歌曲,营业时长感人,作品出圈火爆。
与此相关,#AI造成了哪些职业焦虑#、#被人卷加班被AI卷失业#的话题近日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1
先进工具正在释放更多生产力
作为“当红炸子鸡”,AI赛道的繁荣度毋庸置疑,其应用广泛度和深度均在提升,而AI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性改变,才刚刚开始,多个行业的就业和生态就此受其影响。很多网友们也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喊话,表示不同类型的职业都有被替代的压力。比如编导、重复性高的金融行业工作、设计师、销售等。
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AI正凝结成一种全新的生成力,为各行各业赋能.正如某科技大佬所言,“这是整个世界生产力的变革,一个技术浪潮的来临”。
前段时间,家居生活领域KOC“花也茶也”明显发现其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画风稍有些不同,出现了一些“画家”,不少小伙伴晒起了AI人工智能制作的绘画成果。他随后也搜索了各大社交平台,发现不少“AI绘画”内容的阅读量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有些AI绘画微信小程序甚至遭遇系统崩溃,“就像开盲盒一样,从中我也感受到其趣味性与惊喜感,也为我们这些零基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创意发挥的空间”。
最近问世的AI写作工具——灵感岛也十分亮眼,也成为透视AI这股强大力量的一个案例。时下在AIGC风口裹挟之下,这款超级全能的AI文本生成应用——灵感岛,依托海量的中文语料库训练数据和智能化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化的理解用户输入的需求提示词并调优生成内容,异军突起般卷入AI使用者的视野,且赢得一致好评。
灵感岛对应不同的内容创作场景,预设了十几种AI创作功能,写小红书、写点评、写邮件、回老板、哄女朋友……。另外,“大纲生成”、“视频脚本”等功能可以满足用户更复杂、更垂直的创作需求。
灵感岛的资深用户、杭州某MCN机构负责人使用了该AI工具后,认为灵感岛可以帮助用户产生想法,提高用户的写作能力,节省发微博、发朋友圈以及写电子邮件的时间。“它会使工作中一些比较无聊的部分消失,使用者则可以更专注于产生有意思的想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就工作而言,像灵感岛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其在对事物深度的洞察力、思想的深邃性等方面仍存在缺憾,但常规的资料搜索、基础的文案创作等工作已足可胜任。”该负责人同时指出,AI革命造就了更多的和IT相关的工作,提高了人效比,让很多所谓的低端劳动岗位就此消失。
2
新技术利弊相依:质疑or拥抱?
灵感岛的强大智能及文案也因而收获一众好评。
对于任何足够先进的的技术,公众的认知层面总是一方面饱含热忱与期待,但另一方面也对之不断打上问号。毫无疑问,目前外界对于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态度也同样泾渭分明地各自站队。
那些积极看待AI的人群主要认为“AI能让生活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和“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相反,那些感到担忧的人更担心人工智能的普及导致“人类会失去工作”“监控、黑客攻击和数字隐私”以及“缺乏人际交往”等问题。
“与其说AI对于人是一种'替代',更不如说这是一种'辅助'。AI工具可以扮演一个'副手'、私人秘书的角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技从业人士认为,对于目前很多忧心忡忡的内容创作者和创意工作者们而言,没有必要谈虎色变,担心创作方式跟不上时代甚至彻底丢了饭碗,“内容领域最后所呈现的东西是偏主观的,甚至带有一定情绪化的艺术表达,并且在这个层次的表达,AI短期内没法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秀的创始人、董事长李檬曾在微博上发表过用“灵感岛”生成的文案,其内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虽然AI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并不断探索新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AI目前只是理性的程序、模型,是工具,人类所具备的情感、欲望、社会人际关系,AI很难复制。另外人类的大脑还有成千上亿的细胞没有被认识和探索,人类的潜能还有很多未被认知和开发,人类可以达到的智力水平在AI之上。
当然,上述科技从业人士同时指出,如果想让AI工具服务于人类的意愿,人们就必须注重打磨自己的创造力,并用创造力去引导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人类不可被机器替代的核心价值。
而事实上,国人大多也是持有乐观意见。此前在全球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2022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中,针对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中国受访者(78%)的态度最为乐观,认为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利大于弊”。
3
短期看是赋能,长期看则是颠覆
无论如何,AI正生成新世界,数智未来已至。
从短期看AI更多只是赋能,像以灵感岛为代表的生成式AI们,正对对于内容生产的全链条领域会产生洗牌的效果: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广告到建筑,从编程到平面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法律,从市场营销到销售,每一个需要人类原创力的行业或均将有可能会被颠覆。
不容置否的一大现实是——恐惧、焦虑、不知所措的部分情绪也呈现了AI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及窘境,而让AI“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花费至少数十年时间,远非一蹴而就。
所幸,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会止步于此。表象是人工智能的黄金赛道上有科技巨头与创业新贵竞相布局与深耕细作的一派繁荣景象,而背后的内里则以算法数据和自主训练模型为底色的AI,正在慢慢经历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的过程。
所以站在更远的未来,AI的到来意味着整个世界生产力的变革,一个技术浪潮的来临。
而对于未来AI数智时代中每个个体,或许都将成为一个类似多面手的通才。正如有业者形容的,未来的人才应该像“瑞士军刀”——尽管有很少的人员搭配,但每个人都是通才,都具备很强的功能、技能组合,相互间可以进行很深的跨界合作。
任何足够先进的的技术都等同于魔术,所以也一起期待这场席卷全球的现实主义魔术表演大秀吧!
精彩评论
有些文字艺术类的工作确实有被AI取代的风险
灵感岛是最近突然火起来的产物嘛
感觉AI真的会取代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