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平平的我们如何努力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

点拾投资
2021-06-27

导读:私募基金盛世知己的创始人王小刚,是笔者多年的好朋友,他做了20年左右的投资,从业经历长达27年,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率排16%以上,排名全市场14(业绩是扣费之后,收益率包含了王小刚在两家私募的投资业绩)。

小刚兄每一年都会和我交流,主要讨论投资方法和体系的改进,他真的一直在进步,在创立了盛世知己后,投资业绩也排名比较靠前,去年和今年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2020年排名市场前9%分位,2021年排名市场前2%分位)。

他的投资方法和大部分价值投资者并不一样,换手率非常高,这几年把定量筛选放到了投资体系中。下面这一篇是他上周的一篇随笔,对于如何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有很大的启发,也在得到他许可的条件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来一些帮助!

盛世知己王小刚: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邓晓峰像萧峰?》,总体观点我赞成也转到了朋友圈。

但若问我自己像谁,我觉得是像郭靖,不是说最终会成为侠之大者而是说像郭靖一样虽然资质平平但仍会持之以恒。

学历方面,证券行业大部分是名校研究生毕业,而我只是本科。

1997年在深圳国泰工作的同事邵健为南京大学研究生(知名基金经理,2006年底首发419亿的嘉实策略增长创基金规模销售纪录),2004年在国泰君安资管部工作的同事,现名扬天下的邓晓峰则是15岁考入武汉大学少年班后又获得清华MBA学位。

大家看描述对冲基金的美剧《亿万》中刚招来的分析师回答老板自己毕业学校的的一张截图,能明显感觉到金融行业对名校的偏爱。

巴菲特哥大研究生毕业,师从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彼得林奇沃顿商学院MBA毕业。

有统计国内基金经理中本科毕业的只占4%,硕博占96%。由于对大学专业农业财政不感兴趣导致我在校学习成绩还很差,进而毕业时面试最火的君安证券研究所没有被通过。国泰君安合并之时本有机会去研究所但我没敢跟领导提,国联安基金成立之时原国泰君安资管部多名同事参与筹备并成为早期员工,我连想都没敢想这事。2005年创业失败后再找工作非常困难,连续数家公募基金笔试都没有通过。

2015年左右因为前几年短期业绩好有了一点小名气,在一个国泰君安的老同事微信群中一个老同事调侃我:小刚,你在公司的时候没感觉咋地啊?2019年准备从鼎锋独立出来之时请教一位业内大佬,大佬一向直来直去观点犀利,他建议我不用租办公室回家办公得了,对我独立创业不甚看好。

还有一位优秀的同行,我和他一个共同的外地朋友过来,我想联系他时发现微信被删除了我以为误删就再加了他但没被通过,朋友后来直接联系到了他三个人一起晚饭。饭后我和他一起从陆家嘴坐地铁到上海科技馆,以为微信他没留意到我说加你微信了你通过下。3-4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记得那个窘迫的场景,晚9点多在即将驶入世纪大道地铁站的2号线上他看着我平淡而直白地说:“我不跟换手率5倍以上的人加微信咱们还是有事电话吧!”好在马上就进站了我说要转9号线尴尬地先下车了。

那几个月里我甚为否定自己,难道我真没有投资的悟性!

好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多优秀的同行也非名校研究生,但斌、林园、韩广斌、冯柳、翟敬勇等这些优秀的私募大佬,他们用各自的成功证明没有名校研究生的我们也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

我个人跟大家一样依然奋斗在路上,结合我对这些优秀投资大佬了认识和个人的经验总结几点供大家参考。

1、立志、热爱、坚持

这些优秀的投资家首先热爱并很早进入行业,如但斌1992年进入股市,林园1989年进入股市(深交所还在筹备中),韩广斌1993年进入股市。王文兄1993年入行至今无论微博上还是私下饭局聊起股票依然热血满腔激情万丈;翟敬勇1996年入市至今还不停调研;冯柳2003年辞掉工作专职炒股并重仓茅台(网传因此网名茅台03,产品名邻山)。

我个人1992年因《战胜华尔街》一书影响,决定以彼得林奇为偶像以基金经理为职业。1994年大学毕业我无法直接进入证券行业,就决定先去上市公司美的证券部,后于1996年进入国泰证券深圳分公司,2009年转做私募并坚持到了现在。27年从业期间短暂地阶段性创业(很快失败)和业绩压力巨大时也曾经动摇过,但总体是一路坚持。

2018年熊市,产品净值和投资体系都陷入沼泽地,各种努力还是屡战屡败,感觉越努力越往下沉,我也一度考虑过是否结束私募产品回家炒股。太太提醒我:“这不就是在低谷期投降么?”我理想中的退出方式是希望和彼得林奇一样功成身退,净值创新高收光头大阳线时退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的提醒让我得以坚持至今工作再回正轨,感谢领导。

前几天路上看见一个车标,我2018年就这感觉,特意拍照保存:

2020年3月19号,活了90岁的巴菲特说只见过美股4次熔断的至暗时刻,当晚美股开市前15分钟,我跟6岁的女儿一起录了一个关于投资特斯拉的视频,幸运地录在了特斯拉当年最低价的历史时刻(当年特斯拉最高涨幅11倍是“大成龙大拐点”体系的经典案例),这个视频应该是我目前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视频。女儿知道她参与了历史,但我更希望她将来长大了知道这个历史时刻的意义,也能培养她对股票的热爱(她前一段时间的计划是将来做个宠物医生,我会引导她对股票的兴趣但会尊重她未来的选择)。

2、要勤奋

榕树投资翟敬勇是我见过调研上市公司最勤奋的人,2004年一年就走访了110家上市公司,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上市公司调研专著《寻找伟大企业》。

2012年我在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时碰到过翟总(他去过好多次),2018年参加五粮液股东大会时又碰到,他跟我说抱歉去茅台时忘记通知我。原因有次电话联系时我随口说你去茅台时喊我下,翟总竟然还一直记在了心上。

但斌、林园、翟敬勇基本每年参加茅台、五粮液的股东大会,我加起来参加茅台和五粮液股东大会共6、7次,基本每次都能碰到他们。

我的拐点成长股投资体系因为每季度要检查和发掘新的组合品种,很多同行就问我这样不累么?我多次开玩笑说如果扛砖头能确保净值上涨,扛砖头我也愿意(就怕扛了净值不涨)。

股市投资不是个体力活,重要的是深度思考。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因为白天事多很难静心看报告和资料,大部分个人研究的时间都是在晚上,但现在年纪大了基本上11点就关电脑睡觉了(以前大部分也只是到12点前)。当然工作看自己,有次半夜1点半想到某标的能赚几倍,兴奋得睡不着起来查WIND理资料到凌晨3点时,正巧我们同事博文企业微信我他写的电子烟研究报告,我当时秒回收到,彼此都被惊到了!

电影《阿甘正传》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很喜欢阿甘精神。

我们这个工作相对其它很多行业其实算轻松的,再勤奋也就是出差调研上市公司多一些,看报告晚一些,不用996更不用007。马不扬鞭自奋蹄,基本累不着(就是坐多了要防痔疮)。

3、积极学习

飞机火车上这种难得的没有人打扰的时间,我经常会带几本书(当然我看书也没有太认真,经常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所以老是带多)。

我喜欢给别人推荐书籍,甚至多到了让同事抱怨的地步(这个我要反思不能看书就推),但有个同事离职数年后专门微信感谢我当年推荐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2015年下半年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理解市场趋势),感觉甚为欣慰!

盛世知己独立后做为公司带头人,我对同事明确说过:即使你们现在抱怨,我还是会要求你们多读书,我也承诺一年推荐不超过5本。

我在《致盛世知己同事书》中提到过公司的愿景之一是打造学习型组织:“本人希望和鼓励大家一起读书及进步、共同成长并有自驱力”。

做投资要研究行业,行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必须学习。

投资的方法论也要学习。

我们看到股市的相关理论中,最早是道琼斯均线理论,后来是格雷厄姆通过《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传播的价值投资理论,再到马科维茨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投资组合理论,2002年获得诺奖的丹尼尔·卡尼曼的前景理论(盈利和亏损下不同的风险偏好)。2013年的诺奖则颁发给了两个对立观点的大师: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相关信息,投资者是理性的)的法玛和认为市场非理性的席勒。2017年诺奖又给了行为金融大师泰勒,泰勒1994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主要利用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好消息的反应不足策略获得了长期良好的回报。而我们拐点成长体系中一个理论依据就是对利好的反应不足。

以下摘自泰勒教授的公司Fuller & Thaler Asset Management, Inc.官网关于策略的介绍:

图片来源:https://www.fullerthaler.com/strategies

我们得承认金融市场的波动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凡有人参与的地方就复杂了很多。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格雷厄姆深度价值体系中,可能就有点故步自封刻舟求剑了。

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根本区别是对人的认知不同。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是假设人是理性的,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有效市场假说。而行为金融学发现人的决策是非理性的。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名作《思考的快与慢》中明确提出了决策有直觉和理性两种。从实战的角度来看行为金融学考虑的因素更全面,而我们的“大成龙大拐点”体系参考了行为金融学一些重要理论依据(主观价值、处置效应和反应不足)。

4、独立思考

虽然我鼓励不断学习,但要警惕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尤其是业绩压力大没有自信的时候,觉得别人说的书里说的都是对的,能出书的大都是头上光环闪闪的成功人士,然后自己就迷失了。

2018年我业绩压力很大内心焦虑且迷茫,除了再次阅读经典,到处请教同行,还看了心理医生(我太太是心理咨询师),求道问佛(到上海交大老子书院报了道德经班,也报了复旦哲学教授王德峰的《坛经与阳明心学》),道德经和佛经让我明白原来所谓的正确只是自己主观的想法,而万事万物都因缘际会也都在变化(反者道之动及缘起性空)。

我们看到国外成功的大家们都有不同的选择,巴菲特选择深度价值和确定的高质量成长(如可口可乐和苹果),彼得林奇选择高成长和困境反转,索罗斯选择宏观对冲,西蒙斯则是量化。

国内的大家们同样如此,但斌选择伟大的成长型公司,邓晓峰对行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兼备,冯柳更多的是困境反转,韩广斌相对灵活不拘一格。

所以成功的路径很多,我们可以学习所有大家,但必须独立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5、坚信自己,尊重他人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佛陀说: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阳明说:心外无物;

陆九渊: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无论我们如何学习大师名家他人,我们毕竟都只能依靠自心决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体系也只能是自己的体系。别人的体系和方法论若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总是不顺手,会形神分离精神分裂。

比如换手率,我们看 《征服市场的人 - 詹姆斯·西蒙斯》中有这么一段话:只要保证每天进行的高频交易大多数都能盈利,大奖章基金就能赚很多钱。只需要拥有一点点优势,高频的重复博弈就会确保大数定律站在他们这边,这跟赌场的盈利模式非常相似。“如果你交易得足够多,那么只要保证其中51%是盈利的就够了,”伯勒坎普告诉一位同事,“我们就不必要为每次交易劳神费力。”

1989年年末,这种新的交易方法被用在了对西蒙斯仅剩的2700万美元基金的管理上。可以说效果立竿见影,每位同事都震惊了。他们的交易频率大大提高,大奖章的平均持有时间从之前的一周半被削减到一天半。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赚钱。

以上让我想到了这个话题:是不是换手率越高(胜率50%以上)可能体系越稳定越持续(满足统计学上足够的样本)?而只持有少数股票成功的体系有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统计学上样本太少)不稳定难复制(我知道这是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我性格偏急,虽然长期有愿景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但短期的耐心和忍受力不足,大幅回撤和一年没有收益我就很焦虑。如果我是江姐或刘胡兰,敌人把刑具一摆还没上刑我肯定就招了或者直接让崩了得了。

所以我选择跟自己和解,新投资体系的目标是追求中期收益率,控制回撤率,而“大成龙大拐点”体系正好顺应了我的性格。通过追求中期的,可见的确定性获取收益。曾经困扰我的高换手率也不再是困扰。我们这个行业收益率是罗马,换手率只是道路之一,条条大道通罗马!

前几天小舅子跟我说:姐夫你现在有不惑或知天命的感觉!我回味了几天可能确实是这样,子曰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刚过48岁,更人话的说法是:现在我相信自己的体系(不惑),也充分接受了我自己(知天命),也能坦然面对别人的一些否定。不再像在国泰君安时默默地自卑,也不再像2018年苍茫四顾不知方向时自我否定。或者这只是过去一年多远超我预期的业绩让我阶段性自信了,但我更多的感觉是对拐点成长股体系和对自己最终的认可,这种感觉平和而坚定。

一个合作很多年的大券商合作伙伴内部推荐时给我们的介绍是:历久弥新!

“历久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王小刚是鼎锋资产的创始合伙人之一,长期管理鼎锋盛世系列私募产品,是鼎锋资产“高小新”成长股投资典型代表之一;其次王小刚曾获得持续多年成功,三获私募金牛奖,2017年获得五年期金牛私募基金经理。

弥新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王小刚带领盛世知己(曾用名鼎锋盛世)2019年从鼎锋资产脱离、二次创业,目前AUM已经超过7亿快速增长中;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高小新”成长股投资策略在2018年以后遇到持续压力,王小刚经过两年左右的“凤凰涅槃”实现投资策略迭代升级为“大成龙大拐点”,已经取得二次成功。”

坚信自己道路的同时,对于别人的理念体系和看好的股票我们也要有开放的心态,每个人都基于自心做决策,我们不可能深度理解别人的理念体系和个股,因此我们很难给别人正确的评价,更不能随便批评。

阳明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金刚经云:无所住而生其心;上中欧第一天教授讲空杯心态;乔布斯讲STAY FOOILISH, STAY HUNGRY(个人理解就是虚怀若谷之意)。

6、坚持与耐心

我1994年工作,老国泰的同事邵健工作不到10年就成为类似于当前张坤一样的顶流基金经理。

2001年到国泰君安工作,后2014年短暂成为资产管理部同事的邓晓峰比我小3岁,10年前就已声名远扬。2017年老同事小范围聚会的时候我跟晓峰说:“现在你应该是国内前三的基金经理了!”老领导孙戈说:“应该排第一!”

邵健和邓晓峰都是天资聪颖且勤奋务实,他们年少成名实属必然。

我的偶像彼得林奇创下了13年29%的年化收益率后功成身退。那一年是1990年我刚考入大学,当年他46岁。

而2020年我已47岁,“大成龙大拐点”体系刚刚确立还待后续验证,盛世知己刚刚独立我的再创业生涯才开始。幸运地是运行至今业绩远超我预期,我们同事说2020年是我个人成长的大拐点。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天份不足资质平平所以经历挫折是必然的,而且挫折比优秀的同行会更多。但我经受的挫折也不会多过大部分同行(我也不会比大家笨太多),大家看见了只是因为我写出来了而已,我相信很多热爱投资的同行跟我一样都在默默坚持。

挫折可以转化为我们成功的催化剂。分享一个我朋友圈里看到的视频截图供大家参考:

邵健、晓峰30多岁即大获成功,我们努力下50几岁再成功也不算迟。想想西蒙斯创业10年苦苦摸索直到1989年51岁时体系才算稳定,但自此开始了30多年费前年化66%的传奇业绩。

网上查美国基金经理平均年龄55岁,我等且继续努力!

最后还得说一下:我等普通人除笨鸟先飞以外,还得接受可能晚到或者最终未到目的地的现实,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坚持与耐心。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如果厚积薄发,最终大器晚成,不也人生圆满?

曾国藩为什么大部分人可学习?曾氏天资普通被有军事天才的左宗棠嘲笑”才具稍欠“,被学生李鸿章评价“儒缓”,但曾氏持续精进终成大功。太平天国战争长达13年(1851-1864),比抗日战争8年还多5年,但曾氏依靠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办法,围城天京3年终算大功告成。

学阳明学坛经学曾国藩三年以后,我个人的结论是绝大部分人至少我是不能学阳明和六祖的,因为他们是天才,悟性极佳。阳明5岁时出口成章,六祖听闻别人读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开悟。我等普通人只能学神秀学曾国藩渐修渐进。所以大家在奋斗通往成功的路上,要耐心,要坚持!

最后分享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你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20ecb48f
    2021-06-29
    20ecb48f
    用心的读完,受益匪浅,无论是投资还是做人,受教了,好文。大多数人都没背景资源,又资质平平,那么我们注定多学习,多思考,努力坚持,也可能比聪明有能力的人,成功晚些,但我们只有有目标,肯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我们一定会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 主神级交易员鄧文
    2021-06-28
    主神级交易员鄧文
    如果真的是去年特斯拉低点的时候买入,那还是追求的高收益高风险,那么就是个一流人物,运气好,借助大势成风流人物,成风流人物难,想成为巴菲特那种的顶流人物是别想了,我的体会目前是两点:活得足够长或尊寻神的指引,
  • 丛郁
    2021-06-29
    丛郁
    首先非常好的文章。每个基金经理都是投资达人并且学者实业家成功人士。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的努力向上,非常有生活质量趣味恒生。获得巨富 一生的财富。向基金经理们致敬
  • sunying
    2021-06-29
    sunying
    首先非常好的文章。每个基金经理都是投资达人并且学者实业家成功人士。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的努力向上,非常有生活质量趣味恒生。获得巨富 一生的财富。向基金经理们致敬
  • 王世全
    2021-06-29
    王世全
    学习是最好的投资,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 青山行者
    2021-06-29
    青山行者
    优秀的基金经理。感谢分享,学习了
发表看法
27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