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半年度临近中期,强迫自己写下来近半年度总结及近期感悟+读书笔记:
过去这半年勉强收益率过1倍,最大的教训是风控,回撤实在太差。
控制回撤,逻辑上要有清晰的止损原则,最大回撤应控制在20%以内。
当牛市由于种种因素(流动性变化、政策、或者纯粹估值太过于高,因为情绪)破位下跌的时候,第一时间清仓,绝不留恋回头,短期内(以月级别的时间计算)不轻易抄底,不左侧抄底。
当持仓个股出现实质性基本面重大逆转,长期逻辑受损(例如,电子烟,在线教育)或遭遇黑天鹅时,应在第一时间先清仓出局。
自己目前比较喜欢的三大类别投资公司:
(1)需求爆发,供给稀缺:大行业的成长初期,企业有优秀企业家,不错的文化和管理团队,低渗透率,但是高市占率——即公司业绩还未完全展开,但是竞争优势已经很明显。
(2)需求稳定,供给出清:相对成熟行业中后期,格局稳定,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垄断或者市场份额提升——低行业成长,但是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和净利率不断提升。
(3)优质赛道逆境反转公司的投资机会:这个生意本身的属性很好,是好生意,但是第二名,第三名因为种种原因之前一直被压制。当某些关键驱动因素在发生改变时迎来的后进者逆境反转机会。
范式(1)更加容易出现罕见的同时高成长+高确定性,容易双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范式(1)的企业往往估值较贵,竞争格局快速变化,属于七英尺高的栅栏,需要紧密跟踪观察。(例如拼多多,bili,sea,futu,药明生物)
范式(2)相对更加省心,范式(2)的核心是对于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深度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如何映射到估值当中,同时用降低了的短期预期收益率,来换取长期相对确定的收益率。(茅台,腾讯,美团,港交所,苹果,台积电)。
范式(3)的行业后进企业有可能会阶段性跑赢行业第1名的龙头公司,因为有业绩提升(行业属性带来的,很多时候是行业需求驱动带来的,行业整体业绩好)+龙头公司对标的估值中枢提升。但范式(3)也是高风险高难度投资,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程度要求很高。(老虎证券,特步等)
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关注少数长期逻辑清晰的极品公司,尽可能构建极品公司池,长期投资极品公司。
冯柳的10-3-1原则非常好:首先要判断这个企业10年后也一定要存在,且逻辑上有更好的可能性,这是前提。然后就是论证出它3年内能出现盈利提升和估值提升,最后是1年内的业绩和估值情况要摸得非常清楚。需要对企业有了解,同时对市场也有了解。
很多时候,我们挣的是角度和变化的钱,而不是纠正市场错误的钱。
需要更勤奋的阅读以行业发展历史,企业家访谈(尤其是早年访谈),传记,公司年报等为代表的商业资料。
需要离公司更近一些,离市场更远一些。
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靠认知差去赚钱,而不是信息差和资源差。
确定性通过企业的发展历史,重要关口的战略选择去研究。
供给端是更加长期,更加稳定,更加穿越周期的影响因素。(供给和需求,本质上也是内部计分表VS外部计分表)
很多时候供给侧的关系决定更加长期的因素和竞争力,供给侧的变化才能够决定企业赚多少钱(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整体增速一定会下滑至3-4%,也就意味着小企业逆袭的机会会越来越少),需求侧带来的短期高速爆发增长的投资机会。
重仓的比例,还有公司下跌20-30%过后,往往自己对于公司的理解程度才能看得更加清楚,持仓2%—10%—40%—70%对公司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企业的本质是ROIC > WACC。
绝大部分金融企业都是高杠杆属性,有可能历经十年企业都很好,这个时候人们可能开始乐观的线性外推,但是一个周期来临时候就全部覆灭,对金融企业的深度理解需要历经周期。
商业模式中,重资产的模式需要小心。因为重资产公司的很多壁垒就是在于这个投入的资产上,越是轻资产往往越是能够做出差异化。重资产的公司往往需要更高的净利率才能达到一般的ROE。例如台积电净利率35%,但是ROE只有20%出头。
芒格将公司分为三类:YES/NO/Too Hard。
绝大部分时候,企业挣的是环境的钱,大部分投资经理挣的也是环境、市场风格的钱。大部分都是因为幸运而成功,少数人是因为成功而幸运,所以古人才会有言:一命二运三风水。
但是极少数时候,牛逼人或者企业家可以改变环境,改变生意属性。这是极其困难,但是一旦成功收获巨大的,不可错过。(e.g.学而思,链家,7-eleven)
什么时候可以判断理解了茅台?茅台的投资本质是高端酒的产能受限。中国白酒800万吨,但是单价800元以上的需求只有4万吨,全部被茅台占据(高瓴李岳)。
消费品投资的很大的考量点,就是提价能力。往往精神属性越高,消费者越不敏感,越有提价能力,也容易出长牛股。
真正的好品牌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获取消费者的成本很低,消费者离开的成本很高。毛利率反映了消费者离开的成本,费用反应了获取消费者的成本。
离原材料越近的生意,越接近大宗商品,越难差异化。
高端品牌葡萄酒不是一个好生意,受到年份,产区,开瓶方式等的影响,不可扩张。
为什么人类长期投资业绩上限(30,50年往上)是年化复利20%+左右?因为以最长期的维度来看,投资组合的业绩跟估值不大相关,而是跟公司自己内生ROE高度相关。很多时候,考虑到留存利润的不断再投入,伟大公司的长期ROE能够保持在20%+已经非常不容易。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