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猪企龙头温氏股份业绩呈现出盈一年、亏一年的大幅波动态势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吕贡
畜禽养殖行业领军企业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300498.SZ)宣布了一项收购计划,拟斥资近16.10亿元现金收购筠诚和瑞91.38%的股权。
此次收购中,温氏股份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6.07亿元,剩余部分则动用自有资金。目前,温氏股份已通过全资子公司温氏投资间接持有筠诚和瑞8.62%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筠诚和瑞将成为温氏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筠诚和瑞经营范围广泛,涵盖沼气发电及环境处理相关设施配件的设计、研发及销售,生物科技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环保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生产、销售,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多个领域。这一业务范畴与温氏股份主营的肉鸡、肉猪养殖及销售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筠诚和瑞与温氏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温氏家族成员,筠诚和瑞自身业务体量相对较小,2023年全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营收仅占温氏股份收入的1%左右。在此情形下,温氏股份出于何种考量决定涉足环保领域?筠诚和瑞又能否为温氏股份带来新的增长点?
标的公司IPO申请获批终未上市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发现,标的公司筠诚和瑞曾有过一段颇为曲折的IPO历程。
2022年6月,筠诚和瑞曾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家公司经历了多轮问询与答复后,在2023年9月的上市委会议中,IPO申请获得通过。
然而,筠诚和瑞的上市进程却未能进入提交注册环节,问题出在财务资料的更新上。时至2024年9月30日,筠诚和瑞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按规定需要补充提交。但这家公司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一关键步骤。最终,在2024年12月初,筠诚和瑞及其保荐人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随后,深交所也正式终止了筠诚和瑞的发行上市审核。
在筠诚和瑞长达两年多的IPO审核过程中,深交所对这家公司进行了多轮问询。这些问询内容广泛细致,涵盖了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公司经营独立性等多个问题。其中,客户集中度水平较高引起了深交所的重点关注。
彼时,作为筠诚和瑞的关联方,温氏股份和筠诚控股向筠诚和瑞采购的合同金额占比较高。对此,筠诚和瑞回应称,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由于公司当年收入规模较小且客户群体以畜牧养殖业客户为主所致。同时,筠诚和瑞还指出,自2020年以来,随着公司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化,客户集中度已逐渐下降。
而在筠诚和瑞终止IPO不久后,温氏股份又计划收购这家公司91.3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筠诚和瑞将成为温氏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从财务状况来看,筠诚和瑞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1亿元和4.64亿元,仅占温氏股份同期总营收的1.29%和0.99%。身为畜禽养殖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为何选择收购一家体量相对较小、主业大相径庭的环保领域公司?
猪周期之下净利大起大落
近年来,国家农业农村污染整治工作稳步实施,2020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12亿元。根据相关行动方案,到2025年,预计新增完成8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尽管农业农村已成为环境治理领域投资的重点方向,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在粪污资源化领域,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规范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畜牧业已成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畜牧业饲料加工、养殖、屠宰、肉类食品加工等各产业链环节均会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固废、废气等大量污染物,污染面积大、成分复杂、有机浓度高。在此情形下,畜牧业产业若想迈向高质量发展,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逐渐成为必然要求。
而温氏股份作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受猪周期影响,盈利状况难言乐观,呈现出盈一年、亏一年的大幅波动态势。数据披露,2021年至2023年期间,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04亿元、52.89亿元和-63.90亿元。进入2024年后,该公司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录得64.08亿元。
对于这一次收购计划,温氏股份方面表示,公司的畜禽养殖业务与标的公司筠诚和瑞的环保技术与服务存在紧密的协同效应。养殖环保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粪污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公司及合作农户降低养殖成本、形成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温氏股份指出,公司之后也将助力筠诚和瑞在畜牧业环保治理领域和粪污资源化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不过这次收购计划同样充满挑战。
一方面,畜牧业环保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温氏股份的同行业公司如牧原股份(002714.SZ)也在环保领域进行了布局。牧原股份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据最新数据披露,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环境治理投入占比均高于温氏股份。此外,新希望(000876.SZ)、大北农(002385.SZ)等多家同行亦在环保领域有所涉足和探索。
另一方面,温氏股份与筠诚和瑞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可能给整合过程增添一定难度。若这一交易顺利实施,温氏股份还需要在收购后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