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披露之后,黑芝麻向左,还是向右?
无论怎么看,暂时很难看到这个糊类食品老大梅开二度的可能。在转型这事上,公司该干的都干了,加码饮料、涉足物流园、电商乃至新能源等领域,至今还困在原地。
下一步该怎样走,成了韦清文、李汉朝以及李汉荣3位联合创始人的心病。
小众的糊老大
黑芝麻糊人尽皆知,但在庞大的食品市场,品类太过小众。黑芝麻,贵为市占率40%以上的行业老大,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
2024年上半年,黑芝麻(000716.SZ)实现营业收入约9.7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097.8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0.51%和36.88%;扣非净利润1065.25万元,同比下降8.88%。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优化调整电商业务结构,压减亏损或无盈利的相关业务,导致电商销售业务同比下降39.20%;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研发投入加大、以及相关补助减少所致。
公司营收主力是自产食品业务,期内实现收入约6.40亿元,占比65.80%,同比下降了5.49%。
其中,冲饮类和硒食品业务分别实现收入约2.97亿元和2.46亿元,前者毛利率50.79%,是公司业绩核心,后者毛利率仅0.25%。
第二大业务电商业务,收入约2.93亿元,同比大降41.03%,毛利率4.98%。
辉煌难重现
黑芝麻糊本是南方民间街口巷尾的一款寻常小吃,在前纸箱厂工人韦清文和归侨李汉朝、李汉荣手里,将这款小吃工业化生产,推向全国市场。
它的命运,和同时期维维股份(600300.SH)旗下的豆奶粉相似。它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后来,即饮类产品的兴起,固体冲饮类产品不断经受挤压。
2014年,黑芝麻糊类产品销售量行至高峰,年销量952.02万件,之后急转直下,截至2023年降至464.34万件。今年上半年,销量仅160.32万件。
其实,黑芝麻很早就在寻求转型。十多年前,公司嗅到植物蛋白饮料的机会,并且动作不断。
2011年,推出黑芝麻露;2013年设立饮品事业部,推出黑芝麻乳、罐装饮料等产品;2016年推出植物蛋白饮料新品黑黑乳,2019年推出保健食品贵妃丸和将军丸。
公司原本准备将黑黑乳产品打造成大单品,先后赞助江苏卫视、深圳卫视等旗下多档综艺节目,还重金邀请当红女星代言,可终未能复制黑芝麻糊的辉煌战绩。
黑黑乳主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滁州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3204.41万元,净利润891.76万元。
市场打不开,导致产能严重限制。今年上半年,公司袋糊产品设计年产能10万吨、罐装饮品及利乐装饮品年产能2.75万吨,实际产能分别只有1.26万吨和4072.36吨。
左右都为难
早在2015年,黑芝麻就在年报里明确指出,受限于消费群体,芝麻糊品类面临天花板。
公司试图通过跨界来寻找新增长点。2015年,公司斥资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100%股权。两年后,即以物流业务与食品主业不符等原因剥离。
如果说涉足物流业务,公司过于冒失,那么收购上海礼多多,则是公司着手与食品主业寻找协同。
为了拿下这个电商快消平台,公司豪掷7亿元,之后还因为大股东提前入股,涉嫌利益输送,遭到证监部门的问询。
时任董事长韦清文坚定认为,收购礼多多是战略需要。可礼多多在业绩承诺期内踩线完成对赌后,立即业绩变脸,以至于公司2021年、2022年连续亏损过亿。
收购礼多多1个月后,公司官宣参股天臣新电源,涉足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这个项目上犹豫不决,2021年将投资额3亿元调至9000万元,次年又计划增资5亿元,拿下控股股东之位。
盯上火热的新能源赛道,公司早已不能自拔,2023年亲自下场做新能源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转型储能锂电池生产经营,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未料,去年下半年新能源电池市场风云突变,公司明确暂停项目建设。
这些转型项目,普遍投入高、风险大、盈利水平又不太稳定,恐怕回归传统主业才是正道。在跨界新能源这两年里,公司开始押注食疗赛道,并推出“黑养黑”系列新品,芝麻丸、饼、糕和浆等产品。另外,针对银龄市场,在滋补养生领域跃跃欲试。
但眼下的食疗赛道,早已涌进不少玩家,仅谷类食品赛道就有五谷磨坊、老金磨坊,维维股份、黑牛食品也都在加码这一业务。
如何玩转这一粒黑芝麻,公司还得好好想一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