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金工:跨境投资之香港互认基金解析

华泰睿思08-23

随着内地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监管释放政策利好信号,我们认为香港互认基金是一类值得关注的全球配置工具。目前香港互认基金仅有39只,总规模约1300亿人民币,内地资金净流入仅为278亿元,市场广度和深度仍有发展空间。同时产品多为主动管理,投资地域集中在亚太地区,投资策略多元化程度有待提高。但对比其他跨境投资产品,互认基金具有门槛低、额度充足、份额丰富等优势,不过投资时的费率、税收、资金效率、汇率风险等问题也值得留意。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政策释放利好信号,香港互认基金有望迎来规模及投资策略扩容

目前多只热门香港互认基金产品因内地销售规模接近50%而暂停内地申购,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内地销售规模上限从50%放宽到80%,有望较大程度提升互认基金规模,丰富投资者选择;同时《征求意见稿》对于转授权限制的放松,也有望发挥国际资管机构全球投研的优势,改变互认基金投资地域集中在亚太地区的现状,从而迎来投资策略的丰富。

目前香港互认基金产品数量、规模和策略覆盖度均有限

截至2024年8月16日,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上仅有21家管理人、39只产品,总规模约1300人民币。内地资金净流入仅为278.11亿人民币,距离3000亿人民币的政策限制仍有较大空间。从投资策略来看,绝大部分产品为主动管理,大多投向亚太地区,全球投资的规模占比仅为28.75%,细分策略中投资于高收益债的产品数量较多。部分互认基金已成为公募FOF的重点配置标的。

香港互认基金具有比较优势,但需要关注费率、税率、汇率风险等问题

对比QDII/QDLP/QDIE等跨境投资产品,香港互认基金具有门槛低、份额选择丰富、投资额度充足、产品监管严格透明等比较优势。然而,香港互认基金综合费率较内地公募基金、QDII更高,且税收优惠力度也相对较弱。同时,投资香港互认基金还需要考虑汇率、管理人及基金资格、政策变化等风险问题。最后我们列举了两个投资案例以便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参考。

风险提示:香港互认基金受全球经济形势、互认政策变动、互认市场额度受限、内地香港税收差异、暂停内地申购、申购赎回转换时间安排差等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并密切关注基金的持仓分布、投资策略及业绩表现,本报告不涉及对任何产品的推荐。

正文

基金互认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互联互通不断提速

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一个逐步深化和扩大的过程,旨在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梳理了包括互联互通制度在内的相关政策时间线:

QFII/RQFII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2002年11月,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颁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正式出台。自2002年推出以来,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已经成为香港及其它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而RQFII(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由QFII创新而来,是境外机构直接使用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的制度,于2011年正式开始实施。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了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和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面向全球开放。

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简称,QDII制度于2006年创立,境内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需要向其各自的监管机构申请QDII资格,并向国家外汇局申请QDII额度,获得批准后方可发行QDII产品。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24年7月末,共有189家资管机构获得1677.89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其中41家银行类机构获得额度275.80亿美元,76家证券类机构获得额度921.70亿美元,48家保险类机构获得额度390.23亿美元,24家信托类机构获得额度90.16亿美元。从发展趋势上看,2020-2021年期间整体投资额度大幅上升,2022年后缓慢增长。

内地投资者通过QDII投资境外市场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申请QDII资格后直接进行境外投资,二是通过购买QDII产品间接投资境外市场。对个人投资者而言,QDII投资门槛较低,最低申购金额与内地公募基金类似。对机构投资者而言,QDII产品可作为多种资管产品的标的,如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公募FOF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券商资管产品等可下投QDII产品。

QDLP/QDIE 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内投资企业

QDLP(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机制是对QDII机制的补充,2012年于上海率先提出,之后陆续推广到包括天津、深圳、青岛、北京、海南、重庆、江苏、广东等在内的其他省市。QDLP机制设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有QDLP试点额度的城市申请QDLP资质,发起设立QDLP基金投资于境外市场;后部分城市允许境内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请QDLP资质。QDLP的投资额度主要采取“一站式受理—联席审批”的方式,即由地方金融监督部门牵头,与其他不同部门联合审议、批准。QDLP的投资范围较QDII更大,涵盖了境外一级与二级市场,在实践中多为联接基金,主要投资标的多为境外申请机构或其关联方所管理的海外基金。

QDIE(Qualified Domestic Investment Enterprise)即合格境内投资企业,于2014年12月在深圳设立,QDIE可以简单理解为深圳版的QDLP。在实践中,QDIE主要为境内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境外一级市场投资提供投资渠道,不鼓励QDIE基金投资境外二级市场。同时,2021年4月的《深圳市开展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允许投资境外债权、境外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股票和债券、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内地投资者通过QDLP/QDIE机制投资境外市场同样有两种渠道,一是机构投资者通过申请QDLP/QDIE额度直接进行境外投资;二是购买QDLP/QDIE产品间接进行投资。简单而言,QDLP/QDIE可以看作一种私募产品,因此主要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向特定合资格投资者进行募集,投资门槛较高。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养老金、企业年金等资管产品无法投向QDLP/QDIE产品,其它则无明确规定。

沪深港通

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启动。通过港股通,中国内地投资者可以在上交所或者深交所投资香港股票市场,投资范围为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以及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A+H股。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香港和国际投资者可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投资内地股票市场,投资范围为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深证成指、深证中小创新指数成分股以及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的A+H股。沪深港通的推出,显著增强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两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互认基金

互认机制于2015年设立,在基金互认计划下,在内地或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可被视为已经大致符合在对方市场上市的相关规定,因此可在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后在对方市场进行销售。简而言之,香港互认基金(北上基金)即为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注册后、可直接在内地市场上进行销售的香港基金产品,内地互认基金(南下基金)即为内地注册的基金在香港地区销售。

对于内地个人投资者而言,香港互认基金公开销售且大部分香港互认基金的最低申购金额较低,投资门槛较低;对于内地机构投资者而言,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年金基金外,其它资管产品可投资于香港互认基金。如,2016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更新《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基金中基金可以投资QDII基金份额、香港互认基金份额。

债券通

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创新合作机制,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开通,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通”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旨在为内地机构投资者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渠道,透过香港债券市场投资境外债券。目前,南向通主要面向内地机构投资者,并未对个人投资者开放。

跨境理财通

跨境理财通业务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金融机构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该业务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专户管理、资金闭环、额度管控等特点,对于投资者门槛、参与机构范围、合资格产品等均有明确规定。跨境理财通源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政策要求,2021年正式落地。历经2年多试点2024年1月跨境理财通正式升级为2.0版本,降低了投资者门槛与额度限制,并拓宽了参与机构和产品范围。目前,跨境理财通仅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符合资质的个人投资者。

ETF互联互通

2022年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相关制度安排参照股票互联互通。截至2024年7月底,北向累计买卖总额2767.61亿元,南向累计买卖总额8561.17亿元。ETF互联互通对于内地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与港股通一致。

互换通

2023年5月15日,在债券通基础上,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目前,仅上线了北向通,南向通暂未上线。

下面是各类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文件梳理。

此外,我们梳理了各类资管产品对于各种境外投资产品的可投性,如下表所示:

基金互认制度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监管释放利好信号

基金互认(Mutual Recognition of Cross-border Offering of 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s) 制度是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为了深化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而共同推出的重要举措。这一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及香港基金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从而为两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便利。除中国内地外,香港也已经和包括中国台湾、英国、瑞士、法国、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签订基金互认安排。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于2015年共同推出基金互认计划,将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认可或许可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是继QFII/RQFII和QDII之后两地投资者进行跨境资产配置的又一重要途径。在基金互认计划下,在内地或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可被视为已经大致符合在对方市场上市的相关规定,因此可在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后在对方市场进行销售。简而言之,香港互认基金(北上基金)即为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注册后可直接在内地市场上进行销售的香港基金产品,内地互认基金(南下基金)即为内地注册的基金在香港地区销售。区别于其他产品,互认基金的主要特点是投资门槛较低且目前的投资额度仍十分充足。

根据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香港互认基金的现行规定如下:

1. 基金产品准入要求:

依照香港法律在香港设立和运作,经香港证监会批准公开销售,受香港证监会监管;

基金类型为常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及指数型(含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基金成立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 50%

采用托管制度,信托人、保管人符合香港证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

2. 基金管理人要求:管理人是在香港注册及经营,持有香港资产管理牌照,未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机构,最近3年或者自成立起未受到香港证监会的重大处罚。

3. 外汇额度:内地与香港公募基金互认的投资额度为资金净汇出各3000亿人民币;外汇局不对单家机构、单只产品额度进行审批,仅对总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4. 代理机构:

香港互认基金的管理人委托的代理人应当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公募基金管理或者托管资格;

代理人根据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为办理产品注册、信息披露、销售安排、数据交换、资金清算、监管报告、通信联络、客户服务、监控等事项,但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不因委托而免除。

5. 销售安排:

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机构应当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代理人办理与内地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协议签署;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机构应当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在内地销售香港互认基金,应当遵守内地公募基金销售的法律法规。

自2015年互认机制设立以来,香港互认基金取得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发展较为缓慢,市场上仅有39只香港互认基金产品,资金累计净汇出仅278.11亿人民币(20240628数据),远少于3000亿的限制。在实践中,互认机制中的一些规定较大程度上限制了香港互认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1) 现行政策要求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在香港注册及经营,持有香港资产管理牌照,且未将投资管理职能授予其他国家或地区。该项规定使得互认基金的投资管理只能由香港本土团队独立承担,无法充分发挥国际资管机构的优势。在实践中,大部分的国际资管机构在全球各个金融中心设置专业投资团队,其投研能力主要聚焦于当地区域;目前大部分全球主题的香港基金产品会做投资管理转授处理,即基金管理人委任负责相关区域的关联方作为副投资管理人负责基金的全部或部分投资管理事务,以实现最大化专业分工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投研能力。以摩根欧洲市场高收益债基金这只在香港上市的基金为例,其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到了该基金由摩根基金亚洲管理(香港本土团队),投资管理已转授予摩根资产管理(亚太)有限公司,并进一步委任摩根的英国团队(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为助理经理人。

互认机制禁止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权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这导致目前市场上的香港互认基金投资地域多以大中华和亚太地区为主,全球主题的产品仅有9只,总规模为373亿人民币,数量占比和规模占比分别为23.08%和28.01%,从而其投资范围与内地已有公募基金产品较为相似,对于内地投资者吸引力有限。

2)现行互认机制要求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 50%,这意味着内地投资者的最高销售规模为当前香港销售规模。假如一只互认基金在香港销售规模为10亿人民币,那么在内地最多只能销售10亿人民币。此规定导致了一些热门或者一些规模较小的互认基金非常容易触碰到50%的限制,从而被迫暂停内地申购。如,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在2024年8月5日因内地销售规模占比超过45%而暂停内地申购,摩根亚洲债券基金在2024年8月2日因内地销售规模占比超过40%而决定暂停内地申购。由于此项规定的存在,对于香港管理人而言,在内地销售香港互认基金无法获取较大市场增量,还要承受额外的运营成本,香港管理人发行香港互认基金的动力不强,香港互认基金的发展受阻。

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两地基金互认机制的积极作用,2024年6月14日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上述两项规定作出了修改。本次规则修订拟从两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

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但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要求获转授机构所在地限于已与中国证监会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有效监管合作关系的国家或地区。

互认机制优化落地后,有望更好地满足各方主体的需求,促进互认基金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1) 对香港管理人而言,1)有利于其利用转授权机制发挥其全球资管机构的投研优势,通过在内地销售更多全球主题/海外主题互认基金,与QDII基金形成差异化竞争,促进香港管理人管理规模的扩张,2)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到80%意味着,从主客地1:1的限制放松到1:4,香港管理人更有动力通过互认机制在内地销售基金。

2) 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市场有望更多种类的香港互认基金,且因触及内地销售占比限制而暂停内地的申购会大大减少,有望丰富其投资选择,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境资产配置。

香港互认基金市场广度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

2015年12月首批互认基金正式注册,按照循序渐进、平等互利等原则,经过近9年的发展,目前(截至2024年8月16日数据)市场上已注册的香港互认基金数量为39只(同一基金的不同份额视作同一基金),总规模为1297.29亿人民币,进十年来发展较为缓慢。

香港互认基金数量较少,内地资金流入不多,外资管理人规模占比高

从香港互认基金的数量上来看,自2015年以来,香港互认基金数量缓慢增加,但2022年后,发展陷入了停滞,2022年全年没有新增香港互认基金数量,2023年仅新增两只,截至2024年7月29日,香港互认基金总数量仅为39只,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资金净流入来看,2015-2020年间累计资金净流入震荡上升,2020-2022年底累计净流入有所萎缩,而2023年后,由于国内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大量资金涌入香港互认基金,截至2024年6月底,香港互认基金累计净流入为278.11亿元。但总体而言,无论是从产品数量还是从资金净汇出的角度来看,香港互认基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资金净汇出距离3000亿元的限额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管理人维度来看,香港互认基金一共有21家管理人,其中外资和港资各6家,中资19家。从数量和规模来看,香港互认基金中外资占比均最大,数量占比为41.03%,而规模占比达到63.33%,而港资和中资的管理规模仅占18.16%和17.51%。头部效应显著,仅摩根基金(亚洲)一家的管理规模即占到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的33.81%。

互认基金多为主动管理,策略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

我们把香港互认基金的基金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如下表所示。从基金规模来看,香港互认基金的分布呈现高度左偏的特点,即大多数的香港互认基金规模较小,而规模前十大香港互认基金则占据了接近80%的市场份额。

根据《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互认基金类型为常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及指数型(含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从数量来看,香港互认基金中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占比较高,分别有18和17只,而混合型基金仅有4只。从规模来看,债券型基金规模为632.19亿元,占比达到48.73%,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比分别为35.59%和15.68%。

从投资地域来看,大部分的香港互认基金的主要投资地域仍然是亚太地区。真正投资全球的香港互认基金仅有4只,规模也仅占28.75%。香港互认基金的全球投资能力有待提高。

从管理模式来看,绝大部分香港互认基金为主动管理,仅有两只基金为被动追踪,跟踪指数分别为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我们通过梳理39只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以及持仓情况,整理出以下投资策略分布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对于股票型互认基金,目前市场上多为全市场选股或红利风格,行业主题或者其他风格的品种较少。同时,投资地域多为亚太地区,而全球主题的产品较少。对于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上明确投资策略为高收益债品种较多,而美元债品种较少。在当前QDII额度受限、美元债配置价值上升的背景下,美元债基香港互认基金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上以美元债为投资策略的仅有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而重仓美元债的互认基金也仅有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和摩根国际债券基金。而以上三只美元债(/重仓美元债)基金均因达到50%内地销售限制而暂停销售。

部分互认基金已成为公募FOF重点配置标的

根据基金2024年二季报,我们发现有6只互认基金(共8种份额)成为公募FOF的10大重仓基金:

其中摩根国际债券、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成为多只公募FOF的十大重仓基金之一,下表统计了各互认基金被公募FOF配置的详细情况:

香港互认基金的比较优势与投资注意事项

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的比较优势

内地投资者可低门槛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通过基金互认政策,内地投资者可以借助香港市场的平台,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以达到分散风险、捕捉全球经济增长以及获取多样化回报的目的。截至2024年8月16日的数据,超过70%的香港互认基金投向亚太乃至全球区域,投向亚太或全球的规模为1229.79亿元,占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的94.80%,香港互认基金的全球配置优势明显。随着2024年6月14日证监会在《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放松了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允许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集团内海外关联机构,更能充分地发挥跨境资管集团的全球资产研究与投资优势,香港互认基金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比于其他跨境投资渠道(QDII/QDLP/QDIE、跨境理财通等),香港互认基金有以下优势:

1. 海外投研团队。香港互认基金为香港管理人直接投资管理基金,而QDII/QDLP/QDIE为内地管理人,整体而言香港互认基金团队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在投资管理上更具灵活性和全球视野。跨境理财通为直接购买香港市场里的产品。

2. 投资门槛较低。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具有基金销售业务的内地销售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认购,投资门槛较低。QDLP/QDIE主要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向特定的合资格投资者进行募集,主要面向机构或高净值人群。如北京市QDLP对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为: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且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或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单笔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投资门槛较高。而跨境理财通仅限粤港澳大湾区的合资格投资者参与,存在明显的地域限制。

3. 投资额度较高。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总额度为3000亿元,对于单个投资者、单只产品、单个管理人均无额度限制。而QDII/QDLP/QDIE产品的额度取决于发行人所获批的投资额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QDII累计审批额度为1677.89亿元,当前市场上大多QDII基金已经限制申购,整体而言额度较为稀缺。跨境理财通总额度为1500亿元,单个投资者额度为300万元人民币。

每只基金有多种份额可供选择

香港互认基金份额设置丰富,可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对于同一只主基金而言,可能会有人民币/美元、定期派息/累计、汇率对冲/不对冲等多种不同份额选择。以摩根国际债券基金为例,它在币种、派息方式、汇率管理上提供了6种份额,可以充分满足各种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上表中人民币份额是指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美元份额是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内地投资者以每一份额类别的计价货币进行申购,赎回款项亦以计价货币支付给内地投资者;累计份额是指不对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而是将所有收益累积起来进行再投资;派息份额则是定期对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对冲份额是指管理人可对冲人民币货币风险,以尝试减轻人民币与基金基础货币之间汇率波动的影响,但汇率对冲也需承担一定的锁汇成本,通常对冲交易的成本及所得盈亏将会反映在有关货币对冲类别份额的份额净值内。

下面以20221104-20230202的一个人民币升值区间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时对冲份额的作用显著。在20221104-20230202这段时期内,受美联储加息放缓及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美元兑人民币贬值7.48%,导致摩根亚洲股息基金人民币份额的区间收益率为-2.27%,远低于美元份额的4.89%,而人民币对冲份额较好地对冲掉了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对冲份额的区间收益率为4.10%。

监管环境较为严格,产品信息更为透明

1. 严格的准入门槛。在现行监管政策下,能够在内地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需要满足对产品、管理人的一系列条件。同时,中国证监会依照《基金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香港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进行审查。香港互认基金严格的准入条件使得其管理人多为头部资管机构,产品相对可靠。

2. 更透明和更标准的信息披露。香港的基金监管非常重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基金管理人提供详尽和及时的信息披露,以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以持仓信息披露为例,内地公募基金在半年报/年报披露全部持仓,在季度报披露前十大持仓,而香港互认基金会在半年报/年报披露全部持仓,在月报中披露前十大持仓,其披露频率较内地公募基金更高。此外,香港互认基金在产品说明、重大事件披露、费用披露等方面都要更加透明和标准。

3. 投资者保护。香港的基金市场受到香港证监会(SFC)的严格监管,SFC通过法律法规和指引,确保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定,提供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香港还设立了投资者赔偿基金,用于补偿因为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商或基金管理公司的破产、倒闭或未能履行义务而受到损失的投资者。

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的注意事项

费率:互认基金整体费率高于QDII基金

从管理费率来看,无论是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的管理费率都要明显高于内地公募基金;与QDII相比,股票型和债券型的管理费率高于QDII,而混合型的管理费率略低于QDII。从托管费率来看,香港互认基金的托管费率略低于内地公募基金和QDII基金。但香港互认基金的申购费率要显著高于内地公募基金和QDII基金,混合型的申购费率达到了3.36%,股票型和债券型分别为2.57%和1.79%。赎回费率方面,香港互认基金的赎回费率均为0%,内地公募基金和QDII基金一般在持有一段时间后赎回费率也均为0%。因此,整体来看,香港互认基金的费率水平要高于内地公募基金和国际QDII基金,投资成本较高。

税收:税收优惠力度不及内地公募基金

为鼓励香港互认基金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1)所得税:2015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发文的《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提到,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香港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自2015年12月18日起至2018年12月17日止,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该项规定此后多次延期(2018年《关于继续执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2019年《关于继续执行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23年《关于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23年《关于延续实施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最新的政策已延期到2027年12月31日;而对于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香港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从香港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如分红等),由该香港基金在内地的代理人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印花税:据2015年12月的《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内地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继承、赠与香港基金份额,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印花税税法规定执行。

但总体而言,相对于内地公募基金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其税收优惠力度还是相对更弱一些。

种类:产品可选范围较少,购买额度受限

截至2024年8月16日,市场上仅有21家管理人管理的39只香港互认基金,可供投资者选择的产品有限,且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有50%的上限,一些热门产品可能因达到此限制而暂停申购。以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为例,决定自2024年5月13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原因是基金的内地销售规模已超过基金总资产的40%,逼近50%上限。

效率:资金交易结算到账时间较长

香港互认基金的申购赎回日一般是内地与香港的共同交易日,且香港互认基金的赎回期限一般较长。以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为例,人民币赎回款将于通常情况下T+7日内,美元赎回款项将于通常情况下T+9日内,划往内地投资者的银行结算账户,整体资金交易结算效率较低。

汇率:部分份额存在汇率风险

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采用不同的货币,这导致汇率风险在跨境投资中尤为突出。

1. 以人民币计价的类别将参考境外人民币(CNH)而非境内人民币(CNY)的价值估值。CNH及CNY虽属相同货币,但有在不同、分开且独立运作的市场上买卖。CNH和CNY的任何差异可能会负面地影响投资者。

2. 外汇管理政策。内地有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资本流动可能受到限制。政策的变化,如放松或收紧资本管制,会影响资金的跨境流动,从而影响香港互认基金的流动性。同时,严格的外汇管制可能会导致资金结算延迟,影响香港互认基金的正常运作。

3. 汇率波动。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外,投资标的多为外币计价,其一般会设置多种不同份额供投资选择。互认基金的不同份额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下面以20220331-20221103的美元升值周期和20221104-20230202的美元贬值周期为例,可以看到不同货币份额的表现差异明显。

资格:应注意管理人及基金的资格状态改变

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需要管理人和产品持续满足《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的条款。若香港互认基金不再符合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或等值货币,或内地投资者的投资规模超过基金总资产净值的50%,该香港互认基金将暂停在内地的销售,直至重新符合条件。如,2022/2/28博时-安本标准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因资产规模小于2亿元被迫暂停内地申购,至今仍未恢复申购;2024年以来,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等因为内地销售规模接近50%而暂停内地申购。历史上共有10只互认基金曾经暂停过内地申购,目前仍有8只基金仍处于暂停内地申购状态。

额度:基金互认的市场总额度有限

在基金互认机制下,在内地公开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的初始额度为 3000 亿人民币。如在任何特定日的基金互认的市场额度已达到或接近该额度或中国证监会和/或香港证监会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的额度,香港互认基金将暂停在内地的申购。市场额度用尽的时间与管理人自有关政府部门处获得该等通知的时间之间可能存在时间差,由此可能导致向内地投资者发出暂停申购通知的时间有所延迟。

政策:基金互认机制政策的不确定性

若因内地相关法律调整、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的终止或其他原因而使中国证监会取消对香港基金的互认,导致本基金终止在内地的销售,对于已持有本基金的份额的内地投资者,管理人可能会根据本说明书的规定强制赎回该等基金份额。内地投资者所得的赎回款项可能高于或低于其所投资的本金,因此可能蒙受亏损。

香港互认基金的两个投资案例

在本章里,假设有两个投资人希望通过互认基金进行亚太市场的股票投资和全球市场的债券投资,我们将综合考虑持仓配置、费率水平、管理人、历史业绩、可投额度等维度来筛选互认基金。

案例一:亚太股票型互认基金投资

假设A投资者认为,亚太地区因其强劲的经济增长、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股票资产配置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不仅在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监管框架方面也日趋完善。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亚太地区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为投资者提供了实现长期资本增值和获取可观回报的良好机会。

在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目标中,明确其投资地域为亚太地区的共有以下8只基金:

东方汇理香港-亚太新动力股息基金、惠理价值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摩根亚洲增长基金、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摩根太平洋证券基金、汇丰亚太股票(日本除外)波幅基金。

历史业绩表现

我们对8只亚太股票型互认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回测区间为20210101-20240731,结果如下:

从历史业绩可以看到,从2021年初至今,无论是收益率、胜率,还是波动率、最大回撤来看,摩根亚洲股息基金的业绩表现都要显著好于其他亚太股票型互认基金。

费率水平

管理费率方面,8只亚太股票型互认基金分布在1.25%-1.75%间,大多为1.5%;托管费率在0%-0.17%之间;申购费率大多为2.5%;赎回费率均为0。综合来看,摩根亚洲和惠理旗下的产品综合费率水平较低。

持仓分布

除了惠理价值基金持仓仅集中于中国和美国外,其它7只亚太股票型基金持仓均广泛分散于亚太各国家和地区。其中,摩根亚洲股息基金股票持仓广泛分布于中国(23.90%)、中国香港(7.70%)、中国台湾(18.10%)、韩国(12.10%)、印度(9.10%)、新加坡(6.20%)、澳大利亚(18.40%)等亚太国家和地区,有利于投资者共享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发展成果。

管理人

8只亚太股票型基金的管理人分别为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惠理基金、摩根基金(亚洲)和汇丰基金(香港)。其中,摩根资产管理隶属摩根大通集团旗下,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凭借上百年的全球投资经验,其投资经验较为丰富,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3万亿美元,优势显著。其在管理香港互认基金上也有丰富经验,截至2024年8月16日,摩根基金(亚洲)共管理6只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达到438.58亿人民币,管理香港互认基金数量和规模均排名第一。

份额

综上考虑,我们认为摩根亚洲股息基金值得重点关注。摩根亚洲股息基金共有6种份额可供投资者选择。

若投资者A认为未来美元走势更佳,则可以购买人民币份额。若投资者B认为未来人民币比较坚挺,则可以考虑购买人民币对冲份额。同时考虑到互认基金的每月派息需要缴纳所得税,累计份额更值得关注。

案例二:全球债券型互认基金投资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中,配置债券资产显得尤为重要。债券作为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能够提供资本保值和固定收益,尤其是在市场不稳定或股市波动性增加的时期。通过投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债券,投资者可以实现地理和货币的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和增强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假设投资者B便希望通过互认基金投资于全球的债券标的。

我们从香港互认基金中筛选出投资区域为全球的债券型基金,共有5只,分别为: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博时-安本标准精选新兴市场债券、摩根国际债券、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

历史业绩表现

我们对5只全球债券型互认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回测区间为20231122-20240731,结果如下。

相比于其它产品,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总体收益风险表现最为出色,区间收益达到了8.31%,夏普比率达到了3.37,月度胜率为66.67%。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与摩根国际债券基金表现也相对优秀。

费率水平

全年经常性开支比率方面,除了博时-安本标准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为3%以外,其余均小于1%;申购费率方面,从0.6%到2%不等;赎回费率均为0%。综合来看,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人民币基金和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的整体费率较低。

投资额度

截止2024年8月16日,5只全球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均已暂停内地申购。除了博时-安本标准精选新兴市场债券是因为规模不到2亿元外,其它互认基金均因为内地销售规模逼近50%而暂停申购。于是我们根据当前的基金规模进行新政落地后的扩容规模估算。对于已经暂停申购的基金,我们假设其内地销售规模占比为45%,随后计算(80%*基金规模 – 当前内地销售规模)作为新政落地后扩容规模的估算,以下是估算结果。

可以看到,若新政落地,本身规模越大的产品,扩容的规模也越大。因此,作为当前规模较大的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和摩根国际债券基金在投资额度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管理人

5只全球债券互认基金的管理人以资为主,分别为易方达基金(香港)、摩根基金(亚洲)、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华夏基金(香港)和博时基金(国际)。其中,而易方达(香港)隶属于内地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募易方达基金,拥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目前,易方达基金及下属机构的管理规模达到3.2万亿人民币。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作为目前易方达旗下唯一的香港互认基金,其投研资源配置充分。

份额

综上考虑,我们认为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和摩根国际债券基金值得重点关注。摩根国际债券基金的份额设置与上文中的摩根亚洲股息基金一致。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有三个份额,分别是人民币份额、对冲人民币份额、美元份额;所有份额均为累计类别。类似地,若投资者认为人民币在未来走势更好,则可购买人民币对冲份额,反之则可以购买人民币份额。

风险提示

香港互认基金受全球经济形势、互认政策变动、互认市场额度受限、内地香港税收差异、暂停内地申购、申购赎回转换时间安排差等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并密切关注基金的持仓分布、投资策略及业绩表现,本报告不涉及对任何产品的推荐。

相关研报

研报:《跨境投资之香港互认基金解析》2024年8月20日

林晓明 分析师 S0570516010001 | BPY421

张泽 分析师 S0570524020002 | BRB322

何康 分析师 S0570520080004 | BRB318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