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宏观深度:出口,还是出海?

华泰睿思08-09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今年1-7月中国出口金额上涨4%(美元计价),而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6.7%)和出口量增长(约15%)更是明显超过内需增速。同时,外需对GDP和企业盈利增长的贡献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提升,1-7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上半年占名义GDP比例较23年同期上行0.4个百分点。年初我们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总体韧性持乐观态度,其中除了中国出口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产业升级、跨境电商爆发等基本面因素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企业“出海”加速可能在统计上推升中国总出口增长。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在数据上难以严格区分,但两者对本土收入、就业,及全球制造业版图和贸易政策的长期意义不尽相同。随着美国总统和参议院换届将至,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中国企业出海或有加速的动力。本文从中间品贸易、原材料及机械出口、中国海外ODI的变化三个维度构建“中国产能出海进度及目的地跟踪体系”。我们观察到,中国企业出海在2023年后再度加速。目前,东南亚可能聚集了比例最高的中国“出海产能”,但中国对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中东(阿联酋、沙特)、非洲、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出海在明显加速。

视角一:从中间品货物贸易看产能出海趋势

随着供应链出海,部分最终品出口或转变为中间品出口。我国中间品出口规模在2020年后大幅提升、2023年已超过总出口的一半,其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在过去3年保持年化2位数的高增速。出口东南亚占比明显提升,欧洲、南美及中东亦有所上行,美国占比收缩。具体到20个代表品类来看:

  • 中间品中,电信设备(零部件)、电子元件、纺织、钢材、蓄电池及汽车类(零部件、轮胎等)占比超7成。其中钢材及电子元件占比小幅提升,蓄电池占比明显提升、从2013年的不足1%提升至当前的近6%。

  • 汽车及钢材的中间品出口中,对墨西哥、巴西、阿联酋及越南占比攀升、美日韩占比下降。蓄电池类中间品对欧美、韩国出口增长较快。

视角二:从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出口看海外厂房建设进度

分地区而言,目前东南亚仍为工程机械的最大出口地区,但今年以来巴西、墨西哥出口增速明显走强、或接棒东南亚成为“出海”新增量。——企业“出海”可能经历“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正式投产”等不同阶段,如钢材出口及部分工程机械可能部分用于前期厂房建设。

  • 建材原材料出口:以2022下半年来强劲增长的钢材出口为例、东南亚一直为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其次是中东及南美洲,从增速来看,中东、东南亚及南美增速相对更强。

  • 资本开支相关的机械设备出口形成“接力”趋势:推土机类(建厂初期)工程设备增速已经从21年50%的超高增速区间减速至10%左右的增长,而起重机类(吊装厂房等)今年以来增速持续上行至50%以上。

视角三:中国对外投资变化印证“亚非拉”出海步入更广阶段

2023年中国出口同比周期性回落、但海外直接投资(ODI)却呈现结构性增长,或部分体现企业产能出海的加速。2022年底数据显示,东盟和拉美为主要对外投资地区、分别占ODI的28%和25%。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据,2023年中国海外投资增速继续上行,投资建设额最高的国家分别为沙特、印尼、刚果金、新加坡、匈牙利及马来西亚,其中沙特、印尼、马来西亚在24年1-7月仍保持较强增长。此外,部分非洲及中亚国家的投资建设亦在今年表现亮眼。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增速有所放缓,贸易摩擦加剧或加速出海进程。

目录

视角一、从中间品货物贸易看产能出海趋势

视角二、从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出口看海外厂房建设进度

视角三、中国对外投资的变化亦印证东盟、拉美等或为企业出海主要方向

正文

视角一:从中间品货物贸易看产能出海趋势

今年1-7月中国出口金额上涨4%(美元计价),而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6.7%)和出口量增长(约15%)更是明显超过内需增速。同时,外需对GDP和企业盈利增长的贡献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提升,1-7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上半年占名义GDP比例较23年同期上行0.4个百分点。年初我们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总体韧性持乐观态度,其中除了中国出口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产业升级、跨境电商爆发等基本面因素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企业“出海”加速可能在统计上推升中国总出口增长(参见《出口量增长保持韧性》,2024/8/7)。

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在数据上难以严格区分,但两者对本土收入、就业,及全球制造业版图和贸易政策的长期意义不尽相同。随着美国总统和参议院换届将至,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中国企业出海或有加速的动力。本文从中间品贸易、原材料及机械出口、中国海外ODI的变化三个维度构建“中国产能出海进度及目的地跟踪体系”。

通常而言,部分中间品贸易是基于对外投资企业在当地的需求,与中国企业近年来的“走出去”、对外投资加速的趋势相对应,可以以此维度作为侧面来观察中国企业的出海进程。中间品贸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然后再进行加工、组装或合成,最终再出口到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活动。根据联合国Broad economic catalogue(BEC)分类法,即按照产品生产过程或使用原则,将出口商品分为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我国已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大中间品出口国,在2023年对外贸增量的贡献接近6成。

我国中间品在总出口金额中的占比约半数,在总进口中的比例更是超过8成,且在2020年后增速明显提升。2023年我国中间品出口额达到189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0%,且从2020年以来占比呈现加速上行(图表1-2),2020年至2023年中间品出口额的年化增速达到12.3%,明显高于同期消费品(3.9%)和资本品(4.5%)的年化增速,由此,中间品出口在总出口额中的比例从2020年的45%上行至2023年的50%;而中间品进口在总进口额中的比例从2012年占比就达到80%,此后占比小幅回落,在2021年又有所回升,但总体而言,2020-2023年中间品的进口增速录得9.3%、仍小幅低于中间品出口增速。

  • 从结构上看,我国出口中间品主要是半成品、零部件,2023年分别占中间品出口规模的66%、33%。其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出口在过去3年年化增速分别为13.2%、10.7%。而我国中间品进口主要是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二者占比分别为51%、40%。其中又以初级产品的增长最为显著,2020年至2023年的年化复合增速达到19%,而半成品进口年化复合增速约为7.9%、小幅低于半成品出口的增速(图表3-5)。

  • 从目的地来看,东南亚占中间品出口的比例明显提升,欧洲、南美及中东亦有所上行,美国占比收缩。如我们在《中国出口产业链的升级与重塑》(2023/4/16)中分析,近年来,中国对东盟ODI和出口增速均领跑总额,中国和东盟产业链高效互补。具体看,出口东南亚占总中间品出口的比重从2013年的13%左右明显提升至2023年的近18%,欧洲/南美洲/中东亦有所提升,分别从2013年的9.5%/5%/4.3%提升至2023年的11.2%/6.4%/4.6%,或因贸易摩擦中美中间品贸易亦受影响,出口美国占比表现为2018年后有所下降(图表6-7)。此外,根据国际商报的报道,2023年中国对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车零配件类中间品,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中间品,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出口平板显示模组类中间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为了更高频地观察今年以来的中间品出口新趋势,我们选取SITC编码下的20种主要中间品,整体而言,2023年底以来该20种中间品出口增速略低于整体出口增速,可能体现全球商品贸易复苏。这20种主要中间品2023年出口总计约1.1万亿美元,约占2023年中国出口中间品总额的7成、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具体来看:

  • 从品类来看,电信设备类(以零部件为主)、电子元件类、纺织类、钢铁材料类、蓄电池及汽车类(零部件、轮胎等)占比共计超过7成,且结构上呈现升级趋势。电信设备类(以零部件为主)、电子元件类、纺织类、汽车类(零部件、轮胎等)、钢铁材料类及蓄电池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中间品,2023年在中间品出口总额中占比分别为22.6%/16.6%/11.3%/9%/7.5%/5.8%,合计占比超过7成。从产品结构呈现制造业升级态势。纱线及纺织品、水管及龙头、办公用机器、开关装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间品份额呈现小幅收缩,而“新三样”相关中间品出口增长强劲,合计份额从2013年的21%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近30%,电子元件(如二极管)/蓄电池/汽车类中间品2020年以来年复合增速分别为9%/51.9%/18.1%(图表9-10)。

  • 从区域来看,汽车大类、钢铁材料类均表现为墨西哥、巴西、阿联酋及越南占比提升明显,美日韩有所收缩,而蓄电池类中间品出口则对欧美及韩国均录得强劲增长。具体来看:

1) 钢铁材料类中间品出口主要国家为韩国、越南、阿联酋、巴西、墨西哥及美国,其中对墨西哥、巴西和阿联酋的出口增长尤为亮眼,2020年至2023年的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57.6%/46.4%/39.4%;

2)橡胶轮胎类中间品不同国家结构变化较大,俄罗斯占比从2020年的3%提升至8%,3年复合增速接近70%,主要受到俄乌冲突影响替代从欧美进口需求,而对巴西(41.7%)、墨西哥(27.5%)以及阿联酋(23.1%)增速亦较为可观,美国份额则逐步收缩;

3)汽车及零部件类中间品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日本、墨西哥及阿联酋等,而截至2023年、美国和日本的份额相较2020年有所收缩,而阿联酋占比从2020年的1%增长至2023年的3%,年化增速超过50%;

4)蓄电池类中间品出口整体保持较高增速,其中欧洲、美国的增长尤为突出,美国、德国、韩国为中国出口的前三大目的地国家,2020至2023年的年化复合增速分别达到69.3%/80.6%/74.7%(图表11-17)。

视角二:从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出口看海外厂房建设进度

从企业“出海”的不同阶段来看,可能存在“厂房建设—>设备购买—>调试安装—>正式投产”环节,建设过程中部分原材料可能在当地购置、中国出口的钢材亦可能部分用于厂房搭建。从钢铁材料出口的情况来看,东南亚一直为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其次是中东及南美洲,中国的钢材出口在2020年四季度以来明显提速,而2022年下半年再度上行——中东及东南亚增速相对更强,而欧盟整体滞后于其他地区、2024年以来呈现小幅回升(图表18和19)。

中国作为全球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国,部分工程机械出口亦可能体现为企业对外投资建设厂房的需求。考虑到投资建厂从拿到土地开始,通常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工程机械设备,比如在建厂早期用到的推土机、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的使用的滑车、千斤顶等,以及在结构施工环节使用的起重机等。具体看:

  • 我们基于HS4分类口径拆解出——土地平整(前期)、主体结构施工(中期)和内部施工装修(中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工程机械设备出口数量指数。从2020年下半年起,核心基建类工程设备出口数量指数同比持续上行,特别是1)推土机类(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出口数量同比从2020年末的14.3%上行至2022年1月96%的高点,随后在高基数下增速逐步放缓至2023年12月的20.5%,今年以来同比增速回落至10%左右;2)滑车、千斤顶类(主要用于土方工程及结构施工)出口数量增速亦在2021年大幅回升,在2022年1月同比增速触及49%的高点后逐步回落,2023年增速转负,但在2024年以来同比增速再度回升至高个位数区间。3)起重机、吊运架等设备(主要用于施工后期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则从2021年以来逐步回升,截至2024年5月上行至46%,持续支撑整体工程机械出口增速(图表20)。总体而言,从土地平整到内部装修阶段,小型、中型建设项目一般需要6个月到1年、1到2年,大型项目一般需要2年以上,与上述演变趋势亦较为相符。

  • 基于SITC3口径可拆解出1)牵引车/拖拉机;2)土木工程设备;3)机械式搬运设备。其中,牵引车、拖拉机这类在早期土地清理平整阶段必需设备的数量指数增长领先于中后期及全程必需设备(图表21)。此外,注意到2023年后各类主要工程机械设备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再次加速回升,可能显示中国企业正在经历新一轮“出海潮”。

分地区而言,今年以来,东南亚仍为工程机械的最大出口地区,但巴西、墨西哥等地区今年以来出口增速明显走强、或接棒东南亚成为“出海”新增量。从施工早中晚期的多个工程机械品来看,东南亚均为占比最大的地区,但从增速来看,今年以来,施工早期阶段常用的推土机类设备出口巴西大幅回升、墨西哥处于相对高位(图表22-28)。具体看:

  •  推土机/挖掘机、滑车(施工早期和中期)对东南亚出口在2023年下半年同比增速转负,今年以来仍偏弱、截至2024年5月同比分别录得-25.5%/-5%,但推土机/挖掘机对墨西哥的出口自2022年的同比高点回落后仍保持韧性,截至2024年5月仍有39%的较高增速,推土机/挖掘机对巴西出口则是今年以来同比增速大幅回升,从年初的-18%走强至5月的67%,可能体现出中国向巴西和墨西哥正开启新产能“出海”进程。

  • 从主要用于施工偏后期的起重机等工程设备对东盟十国的出口则从2023年底以来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能体现出前期厂房平整土地等基础工作完成,逐步进入厂房结构施工与搭建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1]数据,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出口同比在23年三季度以来持续回升,或显示东盟仍为当前“出海”重要目的地。

视角三:中国对外投资的变化亦印证东盟、拉美等或为企业出海主要方向

2023年中国出口同比周期性回落、但ODI却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从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出海”经验看,ODI增速的回升亦伴随着企业出海的加速(图表29-30),2022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11.4%,分地区中,东盟、拉美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分别占ODI的28%和25%、美国占比也较2018年略有上升(图表31-32)。

此外,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据,2023年以后中国海外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上行,从地区来看,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布中欧美呈现收缩、东南亚及拉美稳定上升,而中东则是2022年后明显加速、且2024年有进一步加速的态势(图表34-36)。如我们此前在《出口亚非拉:中国制造的延伸与下沉》(2023/6/25)中分析,一带一路等有望进一步驱动中国和亚非拉地区的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中国企业对亚非拉地区投资 FDI高速增长,将进一步与商品和服务出口互相促进、正向循环。

  • 从企业海外投资及建设金额数据来看,2016年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设规模及增速明显回落,2020年后呈现企稳回升,2020至2023年的年化复合增速约6.6%。需要注意的是,CGIT数据库与中国官方统计ODI数据存在差异:1)统计方式上,官方统计数据来自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按程序向相关机构报告,而AEI的CGIT则是基于公司信息披露,且只统计95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2)口径上,官方统计数据记录的是企业报告时的初始目的地,AEI的CGIT则记录资金最终目的地。

  • 分地区而言,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布中美国占比有所收缩、而东南亚以及拉美地区的占比有所上升,中东地区在2022年后明显加速。2023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设额最高的国家分别为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刚果金、新加坡、匈牙利以及马来西亚,其中沙特阿拉伯、印尼、马来西亚在2024年上半年仍保持较强增长。此外,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以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投资建设亦在今年表现亮眼(图表37-38)。考虑到对外投资数据中有房地产等行业的影响(比如部分2024年1-7月对英国投资包括地产、汽车行业),不完全与制造业产业链出海一一对应,但趋势变化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增速有所放缓;

2)若贸易摩擦加剧,或加速企业产能出海的进程。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8月8日发布的《出口,还是出海?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 SFC AMH263

吴宛忆 联系人 SAC No. S0570122090215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