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炉炉 夏虫
一口气减持一半,91岁的巴菲特的这个大动作着实有点生猛。
从上周六公布的二季度财报可以看出,伯克希尔对苹果的持股从三月底的7.89亿股大减至4亿,几乎折半。
此举非常罕见——
苹果是伯克希尔的头号重仓,投资生涯几乎不沾科技股的巴菲特自2016年建仓苹果以来就对其青睐有加,头三年内买了近36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此后仓位一直维持在40%以上。
巴菲特曾说,苹果是他保险业务群之外,最重要的一门生意,持股八年,总回报率接近800%。
如今近乎“清仓式”减持,难道是苹果真的不行了?
一
苹果的市值,才刚重振旗鼓不久。
这两年,股市最热的概念是什么?AI。得AI者得股市天下。
而自一季度在AI领域落后而大幅下跌后,大力炒作AI概念的苹果就宛如拿到了秘籍,股价一路上涨——
6月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官宣与OpenAI合作,承诺iPhone16将系统化搭载AI,一番操作下来,业内几乎认定苹果将是AI手机的标杆。
效果立竿见影。4到7月间,苹果股价涨了30%。上月8日,苹果连续五个交易日收涨,市值创下收盘纪录,超越微软重回第一;11日,终于破3.5万亿美元大关。
正是在苹果“炒”的春风得意之时,巴菲特“腰斩”的消息传来,投资者应声纷纷避险。之后的8月5日,苹果市值一夜蒸发1609亿美元。
“奥马哈的神谕”究竟看到了什么?巴菲特的跑路,意味着“苹果要不行了”吗?
理解巴菲特的卖出逻辑,需要回溯他的买入逻辑。
2016年,巴菲特买入苹果的时候,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首先,巴菲特不玩科技股;其次,2016年,所有人都认为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要见顶了,事实也是如此。
而且,乔布斯时代的苹果都没有吸引巴菲特,为什么库克时代可以?
答案在于,巴菲特重视股东利益的选股理念,及其“护城河”理论。
乔布斯时代,苹果着力将现金流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讨好消费者;而库克时代,产品研发被质疑“江郎才尽”几近“虐粉”,而将大量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回馈股东。
于前者,苹果是一个积极参与竞争、开疆拓土的冒进型科技公司,创造了科技传奇,却也让巴菲特却步;
于后者,苹果是一个“不战而胜”的巨头,它守护竞争壁垒,它也被自身的“护城河”保护,非常符合巴菲特保守的投资喜好。
但是今时今日的苹果,在AI时代被迫参与竞争,与“避免竞争”的“护城河”理论核心相左;同时将更多现金流投入产品研发,越来越往巴菲特“玩不转”的典型科技公司方向发展。
更何况,巴菲特对AI本就有疑虑。爱德华·琼斯的分析师沙纳汉认为,如果伯克希尔在今年年底前卖出剩余的苹果股份,他“不会感到意外”。
巴菲特的消极态度至少预示着,苹果在AI大模型时代的战略拓展,不会是一条坦途。
二
平心而论,“股神”巴菲特减持苹果,除了受个人保守的投资风格影响,也跟苹果越发不妙的处境有关——
最大的盼头iPhone16不确定性极强,偏偏苹果“昏招”频出,又对其最大市场中国开炮,进一步将这块市场“拒之门外”。
这话怎么说?
8月,苹果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季度(2024自然年第二季度)财报,扭转了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增长。
但是,最大支柱的硬件产品iPhone,销量依旧未能逆转下滑趋势。
苹果手机时下最大的指望,就是9月第一代系统化搭载AI的iPhone16可以刺激一波换机需求。
为此,库克特意将今年的出货量提升到9000万至1亿部之间,相比iPhone15系列同期提高了10%。
但这个最大的指望,还面临着两大不确定性的威胁:
一方面,iPhone 16的AI化,不得不延期——库克本预计让iPhone 16在9月上市时就搭载AI功能,但根据最新消息,Apple Intelligence的更新或将推迟到明年。
另一方面,就算能及时上线,AI的诱惑力真的有那么大吗?
AI是否足够聪明?消费者是否有这么大的需求?业内看法不一,质疑声本就四起。
而对于为苹果提供了30%以上用户的中国市场,iPhone 16 AI系统尽管被炒上了天,但落地艰难。
7月30日,苹果推送iOS 18.1开发者预览版Beta 1更新,Apple Intelligence测试版正式上线,仅支持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用户可以先睹苹果AI的风采。
但根据国内用户反馈,国行iPhone目前暂无法使用苹果AI,而非国行需把iPhone语言、Siri语言设置为English(United States),设备区域设置为美国,之后才能使用。
不同地区对AI监管环境和隐私考虑的复杂性,让苹果AI注定在中国水土不服。
此前,就在6月苹果官宣和OpenAI合作的两周后,OpenAI宣布断供中国大陆的套壳软件——
“自7月9日起将采取额外措施来阻止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这一限制包含中国地区。”
苹果没有独立的AI技术,如果OpenAI不给苹果这个面子,那苹果要在中国推AI服务就只能和中国本土的AI合作。
如此一来,国行iPhone的AI化进度想必会更加滞后且麻烦重重,最终成果也难以与OpenAI版比肩。
简而言之,“苹果智能”这张被库克寄予厚望的王牌,中国人短时间内用不了,长期来看也不会好用。
事实上,苹果手机与中国市场的渐行渐远,已经是苹果亟需正视的问题了。
最新财报显示,苹果在美洲、欧洲、日本及其他亚太地区营收均有增长,唯独苹果大中华区,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
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的出货量被国产品牌挤出前五,成为统计图表中的“其他”项。
饶是这样的战绩,也已经是苹果在中国市场大力降价促销之后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五月,iPhone 15 降价最高超2300元,创造了苹果史上最大降价行动。在京东,iPhone 15标准起售价大概为4500元,亲民到几乎降无可降。
“价格战”不管用,是因为中国人已经对手机不感兴趣了吗?
不,整个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在扩张,同比增长8.9%。
换言之,不是中国人对买手机不感兴趣,而是中国人对买苹果手机,越发不感兴趣了。
未来,当苹果手机AI版推出,国内外不同的配置,想必还会再劝退更多中国人。
三
就在这种关键节点,苹果甚至还在其最大的中国市场不断搞事,逼迫消费者在“苹果跟微信、抖音之间做出选择”。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正加大对中国腾讯、字节跳动的施压力度,要求两家公司配合封堵微信、抖音中的支付漏洞。
要知道,高毛利率和利润的软件服务,一向是苹果商业模式的一大特色。截止6月底,苹果软件服务收入已经连续6个季度创下新高,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4%,以242.13亿美元占据苹果总营收的28%。
而软件服务营收的重要来源,就是苹果在应用内消费环节抽取的15-30%的佣金,即“臭名昭著”的“苹果税”。
而苹果这次盯上的“肥肉”,正是微信与抖音上近来火爆的小游戏和短剧业务。
此前,这类业务都被平台引导到外部链接支付以“避税”,现在,也得交“苹果税”。
否则,苹果威胁将会暂停微信和抖音的更新。这一步,相当于把苹果消费者作为“人质”,逼迫微信抖音两大公司低头。
截止目前,腾讯和字节跳动还未做出回应。
中国人,其实苦“苹果税”久矣——
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苹果税率”,标准企业需要缴纳30%的收入给苹果,比欧盟高13%,比韩国高4%,也比美国高3%。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Sensor tower统计,中国“苹果税”在2023年贡献超过了400亿元,如果未来五年该佣金率保持不变,中国市场将累计“缴税”超过2800亿元。
可以说,中国人为苹果贡献了极高的收入。
至于差距从何而来?就凭美欧韩频频对苹果施加调查和监管压力,迫使苹果不得不下调——
App Store美国地区的苹果抽成比例从30%(小企业15%)降至27%(小企业12%),欧盟地区的抽佣从30%(标准企业)和15%(小型企业)下调至17%和10%。
就在今年3月,欧盟还对苹果处以18.4亿欧元的天价罚款,就因为苹果非法阻挠app开发者引导用户绕开官方应用商店,订阅服务。
对比起来,中国作为苹果的最大市场之一,本应有更多的议价权,但恰恰与之相反,苹果仍在“霸凌”中国企业,逼迫2.5亿中国苹果用户“选边站”。
如果改变不及时发生,在即将到来的苹果AI大模型时代,这种“区别对待”只会更加凸显:
一方面,中国提供着最多的人头,交着最高的“苹果税”;另一方面,Apple Intelligence入华进度缓慢,性能又存疑,迫使中国用户承受更差的服务。
让中国人既用低配苹果手机,又交高配“苹果税”,少有人能忍受这种不公的买卖。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