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为什么这么猛?

丫丫港股圈2021-06-29

从2020年延续至今的缺芯潮,导致半导体的价格持续上升,并且在6月份又有普涨迹象。不少相关企业接连宣布涨价。


据富昌电子2021年Q2市场行情报告,几乎所有的芯片产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货期延长,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安世半导体宣布于6月7日提高产品的价格。ST在6月1日开始涨价。安森美半导体将于2021年7月10号开始部分产品涨价。比亚迪半导体宣布从7月1日起,对IPM、IGBT单管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价幅度不低于5%。


于是芯片板块是“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今年涨势特别强的票——士兰微,今年翻倍的涨幅可以说是属于芯片板块的领跑者之一。



为什么士兰微今年这么猛?

一.IDM


士兰微是一家主营电子元器件、电子零部件及其他电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的半导体公司。从集成电路的芯片设计业务开始,并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和MEMS传感器的封装领域,士兰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IDM经营模式。    


这个IDM模式就是士兰微爆发的底层原因。


半导体行业中主要有两种芯片生产模式:IDM 模式(集成器件制造)是自己设计兼制造,还有Fabless (无工厂)的芯片设计再委外Foundry代工模式( 晶圆代工)。数字芯片追求先进制程,“Fabless+Foundry”模式大大降低了设计行业的 准入门槛,Foundry通过资源集中得以负担先进制程的巨大资本开支需求,这种模式近三十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IDM模式有自己的优势,产能供应稳定,并且交货时间更短。尤其在芯片短缺的当下,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根据首创证券的资料,IDM厂商的交货周期只有fabless的一半:由于缺少产能的供应保证,目前采用fabless模式的中小型功率半导体厂商在国内晶圆厂的排单在6个月以上,芯片设计公司无法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货期,只能是自己拿到晶圆厂的芯片成品后,再分货给下游大客户。而采用IDM模式运行的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MOSFET的货期目前可以维持3个月左右,只是fabless企业的一半。


全球缺芯让世界意识到半导体产能的重要性。


士兰微自有产线包括5/6/8/12英寸的晶圆制造产线、外延片制造产线、功率器件封装产线、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产线、 LED芯片生产线及LED显示屏封装产线,是国内制造产能领先的IDM公司。


长期的布局,最终带来如今的价量齐升。


2021年士兰微布局的产能迅速扩大:士兰集成的5/6英寸月产能规模24万片,2020年产出237.54万片,在6英寸及以下的芯片制造企业中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士兰集昕的8英寸月产能规划8万片,2020年产出57.13万片,12月实现月产能6万片的目标,8英寸产能位居国内第四。士兰集科的12英寸一期于2020年12月21日正式通线,月产能规划4万片,2021年将加大工艺设备采购力度、加快工艺设备安装和调试,争取在2021年四季度形成月产12英寸芯片3万片的生产能力,并将适时启动二期扩产,12英寸产能目前位居国内前五(不包括存储厂商)。


2021Q1营收约14.75亿元,同比增长113.47%,环比增长12.05%;净利润约1.74亿元,同比增长7726.86%,环比增长644.76%。


2020年报给出的指引,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2亿元左右(比2020年增长45%左右),营业总成本将控制在58亿元左右(比2020年增长35%左右)。也就是2021年营业利润为4亿元,考虑到当前全球缺芯情况还在持续,预计实际可能会超出指引不少。


二.几乎不赚钱


别看今年士兰微这么猛,其实士兰微一直以来都在盈利和亏损边缘徘徊。


过去十年士兰微的净利润都没有超过2个亿的时候,加上去年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是亏损状态。




如果再扣掉过去三年公司的远超同期净利润政府补助分别为8421万、1.33亿和1.16亿。显得有点惨不忍睹了。


除了正常的营业成本以外,还有其他的不少大的支出。


首先公司每年有产线折旧。2015 年至 2020 年,公司折旧逐年攀升,分别为 1.79 亿元、1.84 亿元、2.42 亿元、3.15 亿元、3.77 亿元、4.17 亿元。

其次每年还有高昂的研发投入。截止2020年底,公司有6160名员工,其中有2345名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8.07%,其中400人左右专攻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研发,1800人左右专攻芯片工艺、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的研发。2016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4亿元、2.7亿元、3.1亿元、3.3亿元、4.3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91%、9.84%、10.38%、10.75%、10.02%。


钱不够还得借,借了也不还,继续投入发展。


2020年年报,士兰微短期借款20.11亿,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4.74亿,长期借款6.64亿;到2021年一季报中,短期借款22.36亿,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4.71亿,长期借款6.64亿。不仅没减少,短期借款还增加了2个多亿。
导致光是利息费用都要比利润还高。2018年到2020年,士兰微的利息费用分别是8600万、1.14亿、1.64亿。


可以看出士兰微是有长线发展的决心,但是负债率逐渐走高是需要稍微关注一下。


三.国产替代


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是士兰微两大核心业务,近年来两块业务占比均保持在80%以上,其中功率器件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营收22.03亿元,占2020年营收的51.5%,是主要看点。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5%,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市场。根据赛迪顾问统计, MOSFET中国市场规模占比全球为39%,IGBT为43%,BJT为49%,电源管理IC为47%,其他如晶闸管,整流器,IGBT模组等产品中国市场占比均在40%左右。


但目前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仍由欧美日企业主导,其中英飞凌以19%的市占 率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其后的安森美和三菱市占率分别为10.0%和7.0%。前十大公司合计市占率达到58.9%。所以总体国产替代的空间广阔。


而在美国的打压之下,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下游的需求厂商逐渐接受国内的半导体厂商,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在各类半导体功率器件中,未来最有增长前景的产品将是MOSFET与IGBT模块。研究机构IC Insights 指出,预计到2022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将接近75亿美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20年全球IGBT单管市场空间达到60亿美元左右。

而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为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窗口。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新能源汽车促进国的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21万辆,渗透率达到2.5%。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突破1000万台,达到1200万辆,2019-2025年CAGR将达到32.58%。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和 Infineon 的数据,传统燃油车中功率器件单车价值量71美元,纯电动车中功率器件成本为455美元, 相比燃油车提升541%。开源证券测算,2025年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有望达45亿美元。


配套的充电桩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也拉动功率半导体需求。Infineon 统计100kW的充电桩需要的功率器件价值量在200- 300美元。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 2030年,全球可用充电桩有望达到2000万个,相比2019年增加约1900万个,带动功率半导体消费额约为47.5亿美元。


长期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和国产替代的趋势下,像士兰微这样的功率半导体龙头还是大有可为。


四.总结 


士兰微靠的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发展和布局,并不过于在意短期的利润。遇到了行业变幻动荡,反而展现出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业绩的爆发除了产能扩张,依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业的供需失衡。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虽然依旧在,但如果供需恢复股价可能会进行一波回调。


什么时候能恢复供需平衡呢?


根据方正证券的模型,短期内估计依旧难以平衡。

正常情况下晶圆厂扩产周期在12~24个月,在去年疫情对需求的冲击下,各大晶圆厂都未及时调整扩产节奏,预期新一轮产能供给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开出,真正可观且有效的产能开出在明年二季度以后。

如果按照这个模型,士兰微的业绩还有上调的可能。估值方面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