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错在哪?怎么改?

伍治坚证据主义2021-11-15

大部分基民,在投资基金时,关注点搞错了。

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金的短期回报上,但是却没有在购买前花足够的精力去了解那些更重要的信息。

这就好比先结婚,后恋爱。小两口在结婚以后,每隔几天就要拌嘴吵架,渐渐发现原来两个人的三观差别那么大,根本不适合在一起长期生活,最终甚至导致离婚。

他们本来该做的,是在结婚前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确保两人一致的地方大于分歧,并且愿意为对方做一些牺牲和妥协,在有了充分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步入婚姻殿堂。

回到本文的重点,基金投资。以下是一些非常典型的基民错误行为:

1 - 过于频繁关注短期的基金回报波动。每个月,甚至每周,每天都要关注基金净值变化。

如果赚到了还好,但是如果亏了,就开始焦虑,找原因,担心现在的宏观环境是不是变了,担心整个股市是不是进入熊市了,担心基金投资的行业是不是开始走下坡了,担心基金经理是否能力不行。如果基金净值再跌,那就很可能无法再坚持下去,割肉赎回。

这种行为习惯错在哪里?你仔细看上面那些担心,其实它们全都是基民投资者自己的臆测。宏观环境是否变化,股市是进入熊市,还是牛市前的调整,行业处于哪个周期,基金经理能力到底有多强,这些问题能够通过看基金过去几个月的业绩来回答么?答案是否定的。投资者有能力去证实,或者证伪上面这些问题么?答案也是否定的。几个月、甚至两三年的基金业绩,都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的。用一段充满偶然性的回报,去决定自己应该买,还是卖一个基金,说白了就是碰运气瞎折腾。

2 - 轻信别人的投资“建议”,把动脑思考的过程外包给别人。

比如经常有人会问:能不能推荐几只靠谱的,可以长期投的基金?

这就好比把自己和谁结婚的决定外包给别人,让别人推荐,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够负责。

如果别人推荐了一个基金,你去买了,恰好赚钱了,你可能还挺高兴。但是如果基金亏了,是因为别人推荐的不准,还是因为你买的时机不对?或者是你自己不够耐心?或者是基金投资的资产和行业发生变化?或者是基金经理判断失误?如果事前没有做足够的分析和思考,基民是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因此到最后决定买或者卖,又是一个瞎折腾的过程。

讲了普遍错误,我们再来讲讲,什么才是正确的操作?

就像笔者在本文一开始点出的,广大的基民,应该主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购买基金前,努力搞懂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1 - 基金的投资范围。是股票基金,还是债券基金,还是混合基金?资产大类的重要性在于,它基本决定了基金投资回报的大致范围。一个股票基金,不太可能在熊市里赚钱,或者在牛市里亏钱,这是由它投资的低层资产决定的,和基金经理无关。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确定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型。

2 - 基金大致的资产配置逻辑。就是说,这是一个固定的X%股票、Y%债券型基金,还是会发生动态变化(比如有时候股票多、债券少,有时候反过来)?如果是后者,那就需要搞懂配置比例变化的逻辑:谁做决定?基于哪些因素?决策过程是什么?是不是符合常理逻辑?

3 - 不管是选股基金,还是选债基金,都可以基于过去的历史业绩来看一下基金经理有没有阿尔法。这也决定了,散户基民不要去买新基金,因为新基金根本没有历史数据给你分析。给自己定个标准,只买5年以上,或者10年以上的公募基金,这样就可以帮助你筛除掉很多坑爹基金。然后基于那些真实的历史业绩,去判断和比较一下基金有没有战胜基准,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多少超额回报?

4 - 基金费用。搞明白基金有哪些收费,如何收取,并做一个横向比较。货比三家以后,再判断自己想买的基金是贵还是便宜。最后应该避免那些贵的基金,尽量挑便宜的基金买。

对于大部分散户基民来说,把上面4点搞懂就够了。你看,这里我没有提到你需要做宏观判断,或者行业研究,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专长。这也是为啥你要买基金的原因,因为你需要雇佣专业的基金经理去帮你做投资。你需要判断的,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是否值得你付费“雇佣”,而不是去代替基金经理做投资决策。

注意,你需要在购买基金前把这4点搞明白,而不是购买以后。因此,在你出手购买之前,你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搞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对基金的回报和波动有一个比较理性的预期,也不太会中途开始毫无缘由的焦虑,或者被基金短期的回报波动所干扰。这就好比小两口在婚前有了充分了解,那么结婚以后忽然发现对方原来不是自己心中的形象的概率也会低一些,更有利于成就一段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雅鼎
    2021-11-15
    雅鼎
    多谢指教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