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消息,周四在美联储FOMC意外转鹰、“点阵图”暗示将提前至2023年加息的一天后,美国的银行股却“意外”大跌。其中,富国银行跌超6%,美国银行跌超4%,花旗、摩根士丹利跌超3%,高盛、摩根大通跌超2%。
是什么导致市场对利好消息的解读成了担忧?原因很可能还是通胀。
实际上,随着美国经济复苏,通胀一直就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通胀是暂时还是长期的分歧一直很大。不少分析师认为,消费者价格上涨是美联储过度宽松和经济开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会在短期存在。
而加息通常发生在经济过热时,用作对抗通胀的工具。因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暗示加息时间表提前或许意味着,美联储认为通胀更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威胁。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经济学家James McCan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不是市场预期的,而是美联储明确传达出来的信号。美联储加息时间表提前,表明其对通胀的看法已经发生变化,这与其此前声称通胀飙升只是暂时的说法自相矛盾。
毋庸置疑,加息利好银行股。因为银行贷款利率会随着美联储基准利率上下波动。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意味着银行可以从贷款和证券上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对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而言,联邦基准利率上调1%,利息收入将增加数十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通胀的也会威胁企业的贷款需求,导致贷款金额不足,削弱银行赚钱能力。双重因素叠加后,银行股的故事会如何演绎,尚不得而知。
此前,中泰证券复盘中美银行股在多轮通胀时期的表现,得出结论:银行股核心投资逻辑是宏观经济。需求端推动价格上行时,银行绝对和现对收益的持续时间和上行幅度较高,直到货币政策明显转向。成本端推动价格上行时,银行股在初期会保持正绝对和相对收益,但持续时间和力度均较弱。长期滞涨会压制银行估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