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的当下,基金经理不仅要在错综复杂的行情中锚定投资方向,更要在市场情绪的喧嚣与“噪音”的干扰中坚守自己的专业判断。邹舟,深耕固收领域多年,始终秉持“逻辑为先,客户为本”的投资信条,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灵活稳健的操作策略,在不确定的市场博弈中为投资者积累确定性。邹舟,2016年4月投身资产管理行业,历任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23年8月加入德邦基金,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固收投资总监。邹舟强调,每当市场因为形成一致性预期而显得“人声鼎沸”时,投资就尤其需要保持客观和冷静。“被市场情绪裹挟前行是比较危险的,投资最忌盲目跟风,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应该有清晰的逻辑和独立的判断支持,投资管理的精细精准将是债市新常态的成败关键。”低利率环境,债市投资更需精细化面对当前利率持续低位运行、优质资产稀缺的“资产荒”局面,邹舟认为固收的投资框架必须由过去的粗放式操作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她将投资基本框架归纳为“三碗面”:宏观基本面、市场政策面和微观情绪面。“尽管固收投资的核心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已经开启了‘逻辑演进’的过程。”在邹舟看来,随着利率进入常态化低位区间,过往行之有效的许多策略逐渐失效,仅凭经验主义和粗放式操作难以为继。而精细化管理,不只是对市场交易节奏的精细化把握、对投资方向的精细化配比、对仓位的精细化调控,还包括对客户需求的精细化理解,以及对产品的精细化定位。那种一年只做两三波大行情就能获取相对可观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利率波动区间收窄、机会分布也更加稀疏,想要获取可观收益,需要更高频的跟踪和更精准判断,邹舟直言,“只有更加勤奋和精细,才能在市场中为客户赚取更多的超额。”精细化并不等于频繁交易,而是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更严谨的前瞻判断和更精准的交易执行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例如,对于利率品种的操作,已不能简单沿用过去的逻辑和策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