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
证券市场红周刊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证券市场红周刊是中国证监会惟一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刊物
IP属地:未知
7关注
30粉丝
0主题
0勋章

子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600518)$ 作者:红兵 3月1日,股价已创近期反弹新高的康美药业(600518)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康美制药和子公司康美健康云分别收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批准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其中,北京康美制药收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为2018年11月30日,有效期3年。康美健康云收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为2018年10月16日,有效期3年。根据相关规定,北京康美制药和康美健康云在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有效期内,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相关的税率缴纳优惠政策,这对上市公司无疑是好消息。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跟随上述公告一同发布的,还有一则康美药业被立案调查的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根据该公告内容,康美药业曾在2018年12月2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编号:粤证调查通字180199号)。目前证监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从既往经验看,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调查属于重大利空。回顾当时的二级市场走势,康美药业在1月2日、3日连续一字跌停,相关投资者也在短期内承受了较大亏损。据证券维权律师介绍,虽然目前该案件正处于证监会的调查取证阶段,康美药业具体的违法行为和起始时间尚难推断,但证监会只有在已经掌握违法事实的前提下才会立案。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在2018年12月29日之前买入,并且在2018年12月29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参加对康美药业的索赔预征集活动。有索赔预征集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将姓名、联系方式与股票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至邮箱:weiquan@hongzhoukan.com,参与《
子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康美药业

业绩快报盈转亏 三维丝再遇利空

$三维丝(300056)$ 作者:红兵 2月25日,三维丝(300056)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8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77,277.03万元,同比减少了40.97%;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为亏损43,297.83万元,同比减少了1034.30%;报告期内利润总额为亏损43,691.04万元,同比减少了100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2,949.93万元,同比减少了1119.98%;基本每股收益为-1.11元,同比减少了1109.09%。 对于经营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给出的说明是:子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尚未通过验收,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导致出现经营亏损;全资子公司厦门珀挺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公司实施了商誉的减值测试,根据初步的测算情况,预计计提的商誉减值金额约为3亿元(具体减值金额需依据评估机构后续出具的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报告确定)。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业绩亏损”无疑是一大利空。在当前的投资市场中,随着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大和舆论导向的变化,投资者变得愈发冷静,也愈发看重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如果上市公司不赚钱,其股票很难得到理性投资者的青睐。此外,对于三维丝来说,“业绩亏损”并非公司遭遇的唯一利空。记者从公司的历史公告中看到,三维丝此前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18年10月3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厦证监处罚字〔2018〕3号】。证监会的处罚决定让当时的受损股民有了索赔维权的依据。《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经咨询律师事务所了解,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于2017年12月23日前买入,并在2017年12月23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都可参加对三维丝的索赔预征集。有索赔预征集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将姓名、联系方式与股票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至邮箱:weiquan@hongzhoukan.com,参与《
业绩快报盈转亏 三维丝再遇利空

欧浦智网遭调查 股价持续低迷

$欧浦智网(002711)$ 作者:木木 近期市场持续反弹,科技和金融等概念均出现多只连板个股,资金炒作情绪较高,甚至连此前因计提商誉减值造成业绩大幅亏损的个股也出现反弹,这其中还包含很多ST个股,不过就在市场一片火爆的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欧浦智网近期的股价走势并不强。究其原因,可能与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有关。 从欧浦智网2月26日的公告内容中可以看到:公司于2019年2月26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送达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对于被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公司在公告中没有详细说明,这还需等待证监会后续的调查结果,不过根据《证券法》及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一旦认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投资者是在2019年2月26日收盘时持有欧浦智网,并在2019年2月27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而亏损的可发起索赔,现在可以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索赔条件将根据证监会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调整。索赔主张的范围可以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损失等,但最终的获赔标准与获赔金额都将以法院认定为准。投资者在未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虽然目前关于欧浦智网的具体违法违规详情还不得而知,但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1月1日份欧浦智网曾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从中可以看到:欧浦智网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对外担保事项未履行审批程序和披露义务、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信息不准确、年报相关事项披露不完整共四项问题,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欧浦智网遭调查 股价持续低迷

年度净利润亏损1.7亿 ST升达再出利

$ST升达(002259)$ 作者:红兵 2月21日晚间,ST升达(002259)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快报。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69亿元,同比下滑17.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371.6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称主要因控股子公司受原材料供给影响造成产销量下降,导致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同时因LNG产品售价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使得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另外,公司预计对商誉、在建工程等会计科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时计提相关预计负债以及本年度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同日晚间,ST升达还公告了公司募集资金账户资金被轮候冻结的消息。公告中称,公司近日接到广发银行成都东大街支行工作人员的通知,公司于2018年7月9日在该行购买的一年期理财产品22,000万元中的13,600万元理财份额于2019年2月20日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上述司法冻结事由为:2018年7月4日,公司与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签订借款合同,金额为人民币13,552万元。由于公司自贷款之日起借款利息一直未予支付,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遂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8年 7月12日轮候冻结了公司于广发银行账户资金6,800万元、2019年2月20日轮候冻结了公司于广发银行成都东大街支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份额13,6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净利润亏损1.7亿元”和“公司募集资金账户资金被轮候冻结”并不是公司近期遭遇的全部利空。记者从公司公告中发现,ST升达曾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 2019年1月2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编号:成稽调查通字2019002号)。自收到调查书后,1月25日ST升达开盘即跌停,虽然股价在当日内略有反弹,但几次的短暂反弹后便又回封跌停。 公司突然被证监
年度净利润亏损1.7亿 ST升达再出利

停牌超半年 *ST百特错失反弹良机

$*ST百特(002323)$ 作者:木木 近期市场持续上涨,无论是权重白马股还是题材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不过,这种普涨局面却与一些停牌的个股没有关系,尤其是因为重大违规被迫停牌的个股,更令相关持有者倍感失望。比如*ST百特,距今停牌已半年有余。 据记者了解,公司在2018年7月3日还正常交易,但7月5日深夜被启动强制退市,7月6日复牌后股票名称已经从“雅百特”变成了“*ST百特”!股价连续27个交易日跌停,从2017年2月23日最高点23.92元算起,到现在跌幅超过90%。 此外,记者从*ST百特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快报中看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25亿元。对于业绩盈转亏的原因,公司称:1、对收购深圳三义建筑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中巍钢结构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中巍结构事务所有限公司时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拟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2、公司因2017年受行政处罚面临的民事诉讼尚在审理过程中,公司承担的赔偿金额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未决诉讼计提相应的负债。3、公司所处行业是一个需要先行垫付大量资金的行业,受2017年行政处罚及国内宏观资金面收紧影响,公司资金极度紧张,导致相关工程未能达到预计的施工进度所致。 由此可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与公司之前的造假事件密不可分,公司还因此收到过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投资者在2016年3月25日—2017年4月7日期间买入,并在2017年4月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雅百特,造成投资损失的可发起索赔,只需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投资者在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回顾当初公司的具体违规细节,从公告
停牌超半年 *ST百特错失反弹良机

加加食品与金枪鱼钓 浪漫爱情故事背后迷局

$加加食品(002650)$ 作者:本刊记者 王宗耀 金枪鱼钓为实现自己资产上市的多年梦想,干脆放弃了控股上市公司的设想,在并购草案中给出“不谋求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承诺,然而若仔细推敲并购方案,可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合情理之处。 被誉为“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不甘只做个“打酱油的”,其又准备“打鱼晒网”了。不久前,加加食品发布重组草案称,拟以47.1亿元的价格拿下主要从事金枪鱼远洋捕捞与销售的金枪鱼钓100%股权。 对于加加食品的此次跨行业并购,外界猜想一直不断:一方面,作为“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在手头资金并不充裕下,拟“吞下”体量比自己还大的金枪鱼钓,也不害怕“消化不良”;另一方面,作为有数名国资背景大股东压阵的金枪鱼钓,先是奔赴香港IPO未果,后又于2016年拟借壳东方钽业失败。此次,金枪鱼钓为实现资产上市的多年梦想,干脆放弃了控股上市公司的设想,在并购草案中给出“不谋求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承诺。如若仔细推敲方案,可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 以弱并强的交易 资料显示,加加食品是于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被誉为“酱油第一股”。纵观其上市后的历年经营业绩表现,可谓平平。就其上市后的6期年报来看,在营收由2012年的16.5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18.9亿元的同时,净利润却由2012年的1.76亿元下滑到2017年1.59亿元。2019年1月底,公司发布的最新业绩修正公告显示,2018年净利润变动区间调整为1.11亿元至1.43亿元,业绩同比下降30%-10%。 业绩表现的持续不佳,让加加食品有了通过外延式并购扩大自己盈利能力的想法。2017年4月,加加食品与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展开“恋爱”进程,然而结果却是有缘无分。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由于重组相关各方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公司与交易对方无法就交易事项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
加加食品与金枪鱼钓 浪漫爱情故事背后迷局

云南旅游被关联公司借壳 财务数据疑点多

$云南旅游(002059)$ 作者:本刊记者 周月明 云南旅游并购文旅科技,自并购方案披露开始就已经受到质疑,估值是否合理、大客户集中度过高,以及云南旅游与文旅科技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等等,如今在评估公司都被调查的情况下,财务数据上的偏差使得文旅科技20亿评估估值合理性令人质疑。 近日,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企华”)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调查通知书,中企华因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以外的其他项目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一调查直接牵连了云南旅游对文旅科技的并购,令其并购一度中止。 如今重组工作虽然在中止后重新启动,但有关并购标的文旅科技的质疑之声却并未中断,估值是否合理、大客户集中度过高,以及云南旅游与文旅科技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等等问题是投资者和监管层高度关注的。如今,《红周刊》记者又发现该公司财务数据上也存在很多疑点,令人对其评估估值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文旅科技借壳云南旅游 草案显示,华侨城集团是于2017年4月通过增资入主云南旅游的控股股东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持股51%)间接成为云南旅游的控股股东的,在本次并购重组过程中,因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尚不满60个月,且并购标的文旅科技拟注入资产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05.23万元(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孰高值),超过云南旅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会计年度即2016年度云南旅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49.49万元的100%,且本次交易拟注入资产的交易作价为201741.56万元,超过云南旅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会计年度末即2016年末云南旅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152045.21万元的100%。按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本次交易构成了重组上市。 就云南旅游来看,在2017年华侨城集团入主后,公司随后进行了
云南旅游被关联公司借壳 财务数据疑点多

收到传票业绩巨亏 ST冠福祸不单行

$ST冠福(002102)$ 作者:木木 近期市场持续反弹,个股也是普涨的格局,但ST板块中个股分化较大,其中*ST椰岛和*ST凡谷涨幅较大,但像ST中安、ST冠福等个股涨幅较小。记者从ST冠福近日发布的2018年业绩快报中看到:公司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142.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2亿元,较上年同期2.83亿元,由盈转亏。 据了解,报告期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6.19%,主要系报告期子公司能特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塑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所致。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985.66%,主要是公司了计提坏账损失、预计负债和商誉减值准备等非经常性损益形成的。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除了业绩巨亏,公司之前还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到证监会的调查。虽然目前关于公司的具体违法违规情况还没有最终结论,但根据《证券法》及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一旦认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投资者是于2019年1月20日(周日)持有ST冠福,并在2019年1月21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而亏损的可发起索赔,现在可以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索赔条件将根据证监会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调整。索赔主张的范围可以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损失等,但最终的获赔标准与获赔金额都将以法院认定为准。投资者在未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祸不单行的是,ST冠福近期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记者从公告中看到:江西高院定于2019年3月13日9时10分就案号为(2018)赣民初177号原告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冠福股份、林文昌、
收到传票业绩巨亏 ST冠福祸不单行

工业大麻概念股卷土重来 顺灏股份四连板创三年新高

$顺灏股份(002565)$ 作者:红兵 消息刺激不断 顺灏股份重拾强势 2月21日早盘,工业大麻概念股顺灏股份(002565)延续了近几日的强势表现,在涨停开盘后的多空短暂交锋后再次封板。至此,该股已收获四连板,9.50元的涨停报价也成为该股自2016年1月份以后的最高价。目前,投资者关注的就是该股在午盘后能否维持住封板态势,以及该股后续是否还有向上空间。 消息面上,1月16日晚间顺灏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云南绿新取得加工大麻花叶项目申请批复,公司股价自公告后连续收出7个涨停,一时间风光无二。 就在上述公告宣告顺灏股份涉足工业大麻领域后,近期公司在该领域的动作便开始持续不断。 2月12日,顺灏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工业大麻种植的项目用地已与当地村民委员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后续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再进行扩展。第一期试种面积1000亩,计划2019年3月份在曲靖市进行种植。 2月13日,顺灏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两年内,公司管理层可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项目拓展的需要,利用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在总金额累计不超过3亿元范围内,对涉及工业大麻项目的事项进行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外对外投资、并购,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 2月20日,顺灏股份再发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绿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汉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共同投资设立一家新公司,进一步拓展公司在电子烟和工业大麻相关业务的协同发展。上海绿馨出资2,000万元,占合资公司65%的股权;云南汉素出资1,077万元,占合资公司35%的股权。 从以上动作及相关公告中可以看出,目前顺灏股份布局工业大麻领域的决心相当之大,近期决策皆是围绕此领域展开。此外,公司的财务状况还算稳健,现金流也比较充裕,这对关注该公司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不过,记者在查询公司公告中还发现
工业大麻概念股卷土重来 顺灏股份四连板创三年新高

回复关注函 ST康得新股价持续反弹

$ST康得新(002450)$ 作者:木木 由于搭上OLED概念的“顺风车”再叠加超跌等因素,ST康得新股价近期接连出现反弹,从最低点不足4元算起,股价反弹已经超过30%。虽然股价涨幅不错,但公司的风波依然不断,大股东占用资金、董事长辞职、债券违约等问题纷纷引起市场关注。而董事长辞职一事公司还收到过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近日,ST康得新也对此进行了回复:此次董事会、监事会的人员调整,主要是为了优化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同时部分董监事因公司目前困境或个人原因无意继续参选,因此新提名多位具备专业经验的董监事,以促进企业发展。此次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将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公司现任主要负责人将继续参与公司工作。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主营业务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与此同时,ST康得新还发布了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进展暨风险提示的公告,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虽然调查的最终结果还需等待证监会的认定,但根据《证券法》及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一旦认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投资者是在2018年10月28日收盘时持有康得新,并在2018年10月29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而亏损或者是在2019年1月22日收盘时持有康得新,并在2019年1月23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而亏损的均可发起索赔,现在可以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索赔条件将根据证监会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调整。索赔主张的范围可以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损失等,但最终的获赔标准与获赔金额都将以法院认定为准。投资者在未获
回复关注函 ST康得新股价持续反弹

痛失昔日公募状元洪流 圆信永丰基金规模排名双降

张桔 春节前后,内地公募基金圈中新一轮基金经理变动硝烟再起,甚至部分昔日年度状元也选择挥手告别,例如2016年股票型基金的年度状元洪流。 来自于圆信永丰基金的公告显示,近日,公司“一拖六”基金经理洪流因个人发展原因离职,昔日凭借17.96%的年度净值增长率,此君所掌舵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曾经拿下过股票型基金的年度状元;在离开圆信永丰前,洪流所管理的公募产品包括了强化收益、多策略精选、双红利灵活、双利优选定开、优加生活、汇利混合,其中既有股票型基金,又有混合型基金,甚至还有债券型基金 还不仅仅是状元郎转身离去引发关注,就圆信永丰基金而言,对比2018年底和2017年底的数据可以发现,这家成立刚满五年的次新基金公司出现了规模和业绩双降:公司2018年底的规模约为179.7亿元,相比2017年末的199.5亿元缩水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圆信永丰在2018年还发行成立了5只公募新品。如果将其剔除,则公司的公募规模回撤将会更为明显。 分析圆信永丰基金的投资风格时,上海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指出:“该基金公司整体基本是放弃择时的,从它几只权益基金看,大部分时间严格按照业绩比较基准配置仓位,基金经理所要做的就是选股;而基金持股其实又相对比较集中,换手又不是很高,可以说是强调选股和持股的公司。” 洪流退去基金经理团队群龙无首? 2016年的公募排名战,让兼具台湾和信托双重背景的圆信永丰基金迅速走入普通投资者视野:年终盘点时,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一举登上股票型基金的冠军宝座;难能可贵的是,在夺冠的那年,洪流还在下半年担起了强化收益的基金经理一职,成为“股债双全”的掌门人。 或许是受到状元效应的提振,2017年全年,洪流的名字先后出现在圆信永丰多策略、圆信永丰汇利混合、圆信永丰双利优选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栏中。但或多或少是受到了市场牛熊交替的影响,相比之前掌舵基金一路飘红的任职回报,截至其卸
痛失昔日公募状元洪流 圆信永丰基金规模排名双降

基金经理吴明鉴来去匆匆 天弘基金权益团队舵手难寻

曾几何时,余额宝就是天弘基金唯一的一张名片,而权益类基金只是公司几乎可以忽略的配角;长期畸形发展也让权益类基金经理星光黯淡,无论老将新秀都难以交出出色的答卷。 近日,天弘旗下的新价值、价值精选和云端生活优选3只基金同时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离任的基金经理有吴明鉴、王林和李宁3人,其中吴明鉴目前不再管理任何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吴明鉴在天弘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还不足2年,先后担纲了天弘互联网和天弘新价值的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率分别为-19.89%和-4.55%。而他的业绩表现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团队的缩影,公司权益团队中老将的业绩实际也乏善可陈。例如老将陈国光,截至2月14日收盘,自其2015年11月接手天弘周期策略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32.28%,跑输同期业绩基准26.29个百分点。 纵览公司权益类基金经理团队,除了昙花一现的肖志刚外,似乎一直缺少一位业绩亮眼的明星级人物。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公司主动型权益类基金还面临着规模迷你、清盘危机重重的问题:在12只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中,有6只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末的规模低于1亿元。与公司一直重点发展的固收类基金的规模相比,权益类基金常年微不足道。 吴明鉴成为“匆匆过客” 春节前夕,内地基金公司频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为开年新的征程“排兵布阵”。据《红周刊》记者统计,节前一周(1月28日至2月1日),共有21家公募公司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包括了天弘旗下的三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经过一系列变动,王林和李宁目前仍在天弘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不过担纲的基金数量均下降,而基金经理吴明鉴则卸任了其管辖的全部基金。 天天基金网显示,吴明鉴曾在中银国际和华商基金担任电子研究员,2016年进入天弘基金后,他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才开始正式管理基金。颇为遗憾的是,截至2019年1月29日,他任职基金经理的年限还不足2年。
基金经理吴明鉴来去匆匆 天弘基金权益团队舵手难寻

蓝田回A梦想破灭 借壳上市终将穷途末路

红刊财经 韩平 本周最令投资者振奋的消息,当属以媒体(包括自媒体在内)为代表的投资者和以上交所为代表的监管层,联手成功阻止了造假者蓝田股价的大股东中国蓝田重返A股市场的企图! 监管漏洞亟待修补 2月13日,东方金钰发布了关于拟暂时终止控制权转让事项的公告。至此,这一幕原造假公司的大股东试图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股公司达到重返证券市场的闹剧终于结束了。 但是,这件事的出现,还是充分暴露了我们证券市场在监管方面的漏洞。在目前的监管体系中,虽然有受过刑事处分的人员不得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的规定,但是却没有此类人员不得担任控股股东公司高管的规定,这导致因蓝田股份造假而坐过牢的瞿兆玉,可以在担任中国蓝田高管的情况下,以中国蓝田的名义与东方金钰的大股东去谈判控股公司的股权转让问题!虽然瞿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授权、没签字,但至少从法律层面上,这样的谈判是没有被列为禁止项的。 考虑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允许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提名至少一位董事的现实情况,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要杜绝造假者通过这些制度影响上市公司的诚信经营,那么穿透式监管要确保此类人员管理的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持有比例不得超过5%。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中国蓝田与东方金钰大股东谈判股权转让协议并签字的6名人员中,只有1个是真正在中国蓝田担任高管的人员,其余5人都不是中国蓝田的员工! 对于监管者来说,此事绝不能到此为止,必须查清上述签字人员是否真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弄虚作假,冒充公司高管欺骗上市公司以及广大投资者了。如果属实,那么对于这6名人员,也要将其列入证券市场禁入名单。 此外,对于证券市场之外更大范围的监管层来说,中国蓝田顶着“农业部主管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帽子仍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从农业部的官方网站来看,旗下并无这样的公司。所以有媒体质疑上交所是明知故问——明知各部委不能投资办公司,还要问是不是真的。但是从瞿
蓝田回A梦想破灭 借壳上市终将穷途末路

大股东和高管为何见涨不改三观?

本刊特约 胡东辉 A股市场素来是一涨遮百丑,春节前投资者还被商誉减值的地雷战炸得遍体鳞伤,春节后连涨几天便好了伤疤忘了疼,商誉地雷的事被忘得一干二净,因商誉减值巨亏的股票春节后多数也涨了起来,连退市股*ST长生也在本周三被打出一个“地天板”。有券商喊出了3000点的目标位,真是一涨改三观。 见涨不改三观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东,他们与普通投资者一样,也都以涨喜,但他们与投资者逆向而行。投资者喜欢追涨,在头脑发热中买买买,他们是见涨就抛,不动声色地抛出清仓式减持计划,冷静地卖卖卖,而思维列控董事长则当机立断取消原先的增持计划。两相对照,可以看出,谁输谁赢其实早已命中注定。 买的没有卖的精 精测电子2月13日晚间公告,持股5.39%的股东西藏比邻,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39%的股份,即881.3538万股。这是西藏比邻持有的全部精测电子股票,等于宣告清仓式减持。无独有偶,中旗股份也于2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昆吾九鼎、苏州周原九鼎、Jiuding Mercury Limited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90%股份,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579.24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0%,也是清仓式减持。这两只股票都是高价股,精测电子复权后股价高达128元,减持的大股东都是IPO前入股的,持股成本很低,显然这样的股价已经让大股东很满意了。 还有更会玩的,思维列控于2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长李欣拟取消增持计划。思维列控董事长拟增持5000万-1亿元的计划是去年2月2日公告的,在一年的时间里仅增持了2000股,花了6.368万元。去年10月12日思维列控最低跌至29.52元,董事长仍没增持,其后股价回升,就更无意增持了。今年春节后思维列控的股价仅有小涨,但董事长却以股价已经较其提出增持计划时涨了27%为由取消了增持计划。在公司两名独立董事
大股东和高管为何见涨不改三观?

债务危机频现 大股东占款问题死灰复燃

$ST康得新(002450)$ 本刊特约 飞雪漫天 编者按:自2018年上半年起至今,资管新规下的去杠杆引发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集中爆发,大量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陷入债务危机,典型的如ST康得新。而这背后又牵扯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多年来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沉重话题。早在2001年到2005年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就很严重,当年监管的一系列举措确让大股东违规占款现象也有所收敛。 可如今,类似ST康得新、康美药业这样被大股东占款而变脸的案例再次死灰复燃,令二级市场投资者防不胜防,损失惨重。 ST康得新、康美药业这两家公司也是《红周刊》民间权维权栏目关注重点公司。 目前A股市场曝出的大股东占款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监管部门有必要开展系统性的清理工作,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红周刊》也建议,为方便广大中小投资者维权,应推出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账面坐拥巨额货币资金,却无法对付到期债券。这样的公司在当下的二级市场频频爆发,不少曾经的白马股沦为垃圾股,投资者损失惨重。在2018年三季报显示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150亿元的康得新,却未能兑付10亿元债券,引发市场质疑。在市场和监管层的质疑和问询下,2019年1月20日,康得新发布公告,承认存在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形,但迄今仍未能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 回看历史:大股东占款 话题沉重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在中国股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早在2001年-2005年熊市中就曾爆发了大量上市公司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很多上市公司因此沦为ST股, 一些上市公司因被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而陷入困境,并最终退市。 如曾风光一时、号称亚洲最大烤鳗企业的粤金曼在2001年6月成为深市第一家退市的上市公司,退市的罪魁祸首就是大股东占款,该公司被大股东占用资金10.12亿元,创下当时沪、深两市
债务危机频现 大股东占款问题死灰复燃

随便借壳不容易:阳光是最好杀毒剂

本刊特约 张俊鸣 几番波折,一度被认为有可能在A股“借壳还魂”的“蓝田”,在本周确定复出失败。满手珠宝却资金链断裂的东方金钰,将中国蓝田作为拯救自己的“白武士”,但最终因为未能答复上交所监管函的问题而功败垂成。在此次借壳疑云中,“蓝田”过往的历史再度被市场各方拿出来严格检视,上交所三天内两封监管函剑指市场关注焦点,让投资者的知情权得到保障。“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所言不虚,而此次事件也说明,只要严格监管,在A股随便借壳并不容易,这对热衷“囤壳”、“炒壳”的资本玩家来说,敲响了一记警钟。 三天两封监管函打破“拖字诀” 此次东方金钰$东方金钰(600086)$变更大股东引发市场如此大的关注,正在于拟引进的实际控制人中国蓝田身上。虽然“此蓝田非彼蓝田”,但二者毕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重温18年前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历史外,国内许多媒体也针对中国蓝田总公司的背景进行了调查。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中国蓝田的真实控制人,以及是否具备重组东方金钰的实力。正因为如此,上交所在短短三天内,向东方金钰发出两份监管工作函。两份监管函都要求东方金钰和中国蓝田说明重组方的实际控制人、股东构成、是否需要国资主管部门批准,以及中国蓝田本身和法人代表是否存在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而在第二封监管函中,特别提到“应当尽快如实回复”、“不得无故拖延”等,个中原因明显和第一封监管函发出之后,东方金钰次日发布“延期回复”的公告不无关系。 在两封监管函发出,特别是第二封在时间上要求“不得拖延”之后,东方金钰的“拖字诀”无法奏效,立刻以中国蓝田未提供材料为由终止控制权转让。显然,上交所的监管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蓝田的法人代表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辈子绝不进入股市”。虽然监管函中提及的市场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但至少将不确定性挡在了A股外面,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保障了投资者的知情权。这一事件也说明,在严格监
随便借壳不容易:阳光是最好杀毒剂

注册制改革“科带创”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刊特约 黄湘源 科创板先行试点注册制,创业板也终于坐不住了。九年没提创业板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上了议程,且不失分寸地将此事提请国家支持,这意味着创业板即使获准推行注册制,也是“科带创”,不存在抢科创板风头的问题。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极大促动 创业板推行注册制改革,最好的时机无疑应是十年前开板的时候,即使开板初期与注册制失之交臂,2013年首次将IPO注册制写入中央文件的时候,创业板也应该随之闻风而动。可没等创业板停留在嘴上的注册制改革转化为实际行动,拟议中的注册制改革就分别延缓了两年。中国资本市场连续两次延缓注册制改革的这段时间,恰好正是中国高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突飞猛进的黄金时间。嗷嗷待哺的科创企业得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得已纷纷转道海外资本市场寻求发展。此种背景下,科创板在中央最高层的直接支持下挺身而出率先试点注册制,其意义不仅在于闯关,对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一个极大的促动。 注册制早已在市场中被讨论了多年,此次明确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既是呼应市场,又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以科创板为试验田推进注册制试点是2019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某种意义上,科创板的推出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过去三十年所发生问题的一种改革和纠正。如果科创板的试点注册制有可能在半年内正式启动,那么,对于本该在2020年2月28日之前应该有个眉目的整个A股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来说,深圳创业板即使只是按部就班地紧紧跟上,时间上也仍犹未迟也。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跟上改革步伐,比追热点赶潮流的应景式表态更为重要也更为实在。 创业板推行注册制改革将成为其奋起直追的新起点 注册制改革在深圳创业板迟迟未能推行,首先不是法律上的原因。这方面的条件即使开板之初或尚不具备,在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实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制度的有关
注册制改革“科带创”是最明智的选择

恒丰银行托管基金利息逾期 托管机构权责模糊引争议

本刊记者 惠凯 基金管理人投融谱华资产的实控人李振军因P2P爆雷跑路,公司管理的政信1号温州公路私募基金的客户一直未能收到承诺的收益。有基金持有人表示,管理人跑路导致无法发动收益分配指令至托管行恒丰银行,后者以此为借口迟迟不将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人。 托管机构消极应对之下,目前投资人拟在3月召开投资人大会,更换基金管理人。作为一只其他类基金,更换管理人的举动极其罕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托管机构应当在管理人失去履职能力后,积极协助解决基金的清算和分配等问题。 不过,托管机构也有苦难言。记者了解到,私募基金的托管收费很低,且自2018年起,私募基金爆雷不断,基金业协会强化了对股权和其他类基金的托管业务监管,新增要求托管机构也对私募基金出具意见函,但托管机构缺乏尽调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导致银行对股权类基金的托管业务持消极态度,直到最近才有所松动。 实控人跑路,私募基金利息拖延至今 近年来,私募基金违约不断,甚至出现了多起管理人跑路的事件。据记者了解,杭州一家私募基金投融谱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实控人就在2018年跑路,导致其管理的基金无法付息。 《红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政信1号温州公路私募投资基金》的产品推荐材料显示,该产品为契约型债权投资基金,募资规模2.996亿元,存续期为2年,收益率分为8.5%、8.8%和9%三档。该产品的管理人为浙江投融谱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费0.5%/年,托管机构则是恒丰银行上海分行、托管费为0.05%/年。 政信1号温州公路基金的募资投向于温州国丰汇融控股有限公司对温州市330国道龙湾永中至海城段二期(经开区段)PPP项目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资金最终用于该路段的工程建设。该项目是浙江首条PPP模式的公路项目,还是浙江省政府响应“温州金改”试验的配套工程。项目由温州市经开区牵头设立,由施工企业浙江交隧集团和资方中城银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三方合作成
恒丰银行托管基金利息逾期 托管机构权责模糊引争议

业绩“大洗澡”

本刊记者 刘增禄 春节前夕,市场中最大的热点莫过于上市公司互相比“穷”,扎堆谁比谁亏损的多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借着政策风声,多家公司在1月份集中向下大幅修正业绩预期,亏损金额高达数十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由,“商誉减值”成为关键词。然而,上市公司集中计提的做法是否合规?是否有借机进行业绩“大洗澡”之嫌?为此,交易所也频频下发问询函予以质询。 春节前夕,在盾安环境、ST冠福引爆业绩地雷并股价连续跌停后,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业绩地雷”盖头就此掀开。究其原由,经营业绩下滑、商誉减值、计提大额坏账准备等均成为上市企业“业绩地雷”爆发的重要原因,而若以“杀伤力”来论,商誉减值则毫无疑问成为了2018年击垮上市公司业绩的最冷“杀手”。 针对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沪深交易所也频频下发问询函,刨根问底深挖其背后缘由,甚至直指一些公司有业绩“大洗澡”嫌疑。然而就在业绩“洗澡”导致个股股价大跌让中小投资者身陷“雷区”的同时,多家研发能力突出的机构投资者也被深套,相反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高管们却能够在业绩“地雷引爆”前夕安全“撤离”。 “业绩地雷”引监管层频频下发问询函 仅在春节前一周,沪深交易所网站披露的有关业绩问询函数量就高达105封。在问询函中,监管层追问业绩大幅亏损的背后缘由,是否存在业绩“大洗澡”的情形。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2月14日,虽然沪深两市完成2018年年报业绩披露的公司仅有21家,占两市全部A股比重的0.59%,但提前公布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却达到了2524家,占两市全部A股比重的70.5%。在这2524家提前公布2018年报业绩预告的A股公司中,前后发布预告份数高达3046份(包括522份修正预告),其中涉及预告修正的公司达520家,中捷资源、英唐智控更是先后发布了3份业绩预告。 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内容来看,有973家公司
业绩“大洗澡”

防范爆炒科创板是个伪命题

本刊特约 周俊生 防范市场爆炒,是近年来证券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主板市场设立了很多严密的制度,特别是在新股上市环节,这种监管制度层层加码,其目标就是不让爆炒,使得股价平稳。 目前,科创板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并已经在A股市场产生了积极效应。春节过后,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都出现了热烈的反弹,特别是创业板,其上涨势头更是一马当先。虽然这一波上涨得到了舆论的肯定,但其中爆炒因素应该也很突出。可想而知,当科创板推出的时候,爆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一点来说,监管层对科创板被爆炒的担忧不无道理。 对爆炒应该辩证看待 不过,我们看到的实际效果却是,严厉监管导致市场交易趋于平淡,特别是一些新股上市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炒作,导致股价低迷,甚至迅速跌破发行价的事情也不少见。当然,市场低迷、新股跌破发行价等情况的出现,有很复杂的因素,将原因归结到限制爆炒上是不够科学的,但过于严厉的监管,甚至一些超越了证券法规的监管措施,导致市场必要的活跃因子被消灭,不能不说是一个客观因素。 监管部门对所谓“爆炒”忧心忡忡,主要是担心股价迅速炒上去之后大幅回落,导致大量跟风炒作者吃套,被“割韭菜”。担当这种冤大头的又大多是中小投资者,监管层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其出发点是为了爱护中小投资者。但是,所谓“割韭菜”的说法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股价有涨有跌,反反复复,通过股市炒作赚钱正是赚取这种股价来回运动中的差价,踏准了节拍赚钱,踏错了节拍输钱,这本来是一个常识。而当监管层把监管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时,不仅容易遏制甚至消灭市场的活跃因子,反而会让投资者陷入动辄得咎的困境,而所谓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其实只是在保护踏错了节拍的那部分投资者的利益,却又损害了踏准节拍的另外一部分投资者的利益。 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过度监管对市场的伤害。去年底,证监会曾表示,要优化交易监管。在证监会作出这一表态后,上交所、深
防范爆炒科创板是个伪命题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